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层裂缝性碎屑岩储层的网络裂缝酸化技术 被引量:12
1
作者 曾凡辉 郭建春 +2 位作者 赵金洲 赖未蓉 何春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104,共4页
深层裂缝型碎屑岩储层埋藏深、地层压力高、天然裂缝发育,钻、完井时工作液极易沿着裂缝大量漏失,形成“非径向、网络状”的污染带,表现出伤害深、污染重的特征,因此压裂酸化改造是这类储层投产的关键。压裂时容易产生多缝、滤失量... 深层裂缝型碎屑岩储层埋藏深、地层压力高、天然裂缝发育,钻、完井时工作液极易沿着裂缝大量漏失,形成“非径向、网络状”的污染带,表现出伤害深、污染重的特征,因此压裂酸化改造是这类储层投产的关键。压裂时容易产生多缝、滤失量大,造成极高的砂堵风险;基质酸化酸液有效作用距离有限,无法有效解除深部伤害。网络裂缝酸化工艺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难题:在高于地层破裂压力下注酸,依靠酸液的高反应活性、高缓速和低摩阻的特性,采用大排量注入酸液溶蚀裂缝堵塞物和充填矿物来解除地层深部污染,在近井地带建立起网状流动通道。讨论了网络裂缝酸化的机理、工艺特点、适用条件、实现方式及应用方法。G10井经过网络裂缝酸化工艺处理后,产量从1.0×10^4m^3/d增加到6.2×10^4m^3/d,对类似储层的改造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裂缝性碎屑岩 压裂 网络裂缝酸化
下载PDF
川西下二叠统超深气井网络裂缝酸化优化设计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建春 苟波 +2 位作者 王坤杰 任冀川 曾冀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4-41,共8页
四川盆地西部下二叠统储层具有超深、高温、高压的特点,天然裂缝发育,钻井液漏失污染是制约该区储层增产改造效果的主要原因,酸化是彻底解除漏失污染的首选增产措施。为此,提出了最大限度降低污染表皮系数的酸化设计思路,建立了深层天... 四川盆地西部下二叠统储层具有超深、高温、高压的特点,天然裂缝发育,钻井液漏失污染是制约该区储层增产改造效果的主要原因,酸化是彻底解除漏失污染的首选增产措施。为此,提出了最大限度降低污染表皮系数的酸化设计思路,建立了深层天然裂缝开启的临界排量计算模型;改进实验尺度天然裂缝岩样的酸化模型,建立了井筒条件下酸液有效作用距离和裂缝开度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网络裂缝酸化的表皮系数计算模型。现场应用结果表明:(1)当注酸排量为5.0 m^3/min时,S1-1井任意倾角的天然裂缝均能开启;(2)当注酸量大于100 m^3时,大排量注酸的优势逐渐体现;(3)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表皮系数为目标,优选了S1-1井网络裂缝酸化的注酸排量为4.5 m^3/min,注酸量为210 m^3。S1-1井按照优化设计思路成功实施了网络裂缝酸化,获得了83.7×10~4 m^3/d的高产工业气流。结论认为:网络裂缝酸化技术是实现该区超深、高温、高压、天然裂缝发育储层增产改造最安全、经济、有效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 晚二叠世 超深气井 天然裂缝 网络裂缝酸化 表皮系数 设计
下载PDF
网络裂缝酸化技术在DY1井须家河组气藏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龙刚 王兴文 +1 位作者 任山 王希勇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3,48,共3页
网络裂缝酸化技术是针对裂缝发育、连通性好,在地层中形成裂缝网络的砂岩储层,在加砂压裂无法进行的情况下,以解除裂缝中的污染和通过深度酸化来形成合理裂缝配置的酸化改造措施。川西须二段储层天然裂缝发育,容易造成钻井液伤害,为了... 网络裂缝酸化技术是针对裂缝发育、连通性好,在地层中形成裂缝网络的砂岩储层,在加砂压裂无法进行的情况下,以解除裂缝中的污染和通过深度酸化来形成合理裂缝配置的酸化改造措施。川西须二段储层天然裂缝发育,容易造成钻井液伤害,为了克服加砂压裂带来的风险,同时解除近井污染,恢复储层的油气通道,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网络裂缝酸化、降阻酸液体系和工艺优化设计技术。该工艺的适用条件是储层裂缝发育、裂缝具有一定的充填物、压裂改造风险大、酸液、钻井液及岩石的酸溶蚀率高。通过DY1井的现场试验,并取得了显著效果,说明对于裂缝性砂岩气藏,裂缝网络酸化技术可通过储层内酸蚀裂缝向纵深方向的扩展,提高近井地带及天然裂缝的渗透率,增大泄油半径,获得高产油气;同时也为川西深层须家河组类似储层的改造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裂缝酸化 裂缝性气藏 须家河储层 砂岩
下载PDF
利用中子照相评估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酸化效果
4
作者 王新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93-93,共1页
利用中子照相评估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酸化效果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王新建裂缝是碳酸盐岩储集展重要的渗滤通道.酸化是清除钻井、完井过程中钻并波、完并液在储层孔、缝中形成的污染物,扩大渗滤通道,改善储层渗滤条件的... 利用中子照相评估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酸化效果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王新建裂缝是碳酸盐岩储集展重要的渗滤通道.酸化是清除钻井、完井过程中钻并波、完并液在储层孔、缝中形成的污染物,扩大渗滤通道,改善储层渗滤条件的重要措施.酸化效果的实验室评估,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 储集层 裂缝酸化 油层 中子照相
下载PDF
闭合裂缝酸化处理后的试井分析
5
作者 张玉萍 赵京敏 《采油工艺情报》 1989年第4期97-113,共17页
关键词 闭合裂缝酸化 试井 CFA 处理
下载PDF
巨厚强非均质性砂岩储层酸化技术
6
作者 何春明 刘国华 +1 位作者 李凝 吴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74,109-110,共5页
以最大程度解堵、最小程度对岩心破坏、最优化酸液置放为目标对巨厚强非均质性砂岩储层酸液体系和酸化工艺进行了探索。采用钻井液伤害实验与酸化解堵实验相结合、长岩心实验与短岩心实验相结合,宏观测试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思路。进行... 以最大程度解堵、最小程度对岩心破坏、最优化酸液置放为目标对巨厚强非均质性砂岩储层酸液体系和酸化工艺进行了探索。采用钻井液伤害实验与酸化解堵实验相结合、长岩心实验与短岩心实验相结合,宏观测试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思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泥质含量高、胶结疏松的储层可适当增加前置酸浓度(HCl浓度增加到15%),同时降低主体酸HF浓度(降低到1%)。岩心切片结合电镜扫描分析确定伤害深度和解堵半径,为用酸规模优化提供依据。对于巨厚的孔隙型储层,可以通过封隔器分隔+变密度射孔+转向酸的组合模式实现储层均匀改造,而对于裂缝发育段应该坚持"大排量、大液量、高泵压"的改造模式以实现储层深度解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巨厚强非均质性砂岩 转向 网络裂缝酸化
下载PDF
厚层强非均质砂岩储层酸液立体放置优化设计
7
作者 郭建春 任冀川 +1 位作者 苟波 王世彬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9-656,共8页
TZ气田吉迪克组储层具有巨厚、中孔、中低渗、天然裂缝发育不均等特征。钻井液侵入对储层的伤害主要为储层强非均质性引起的“非线性”伤害、天然裂缝引起的“非径向”伤害,解堵难度较大。基于实验研究优选了酸液体系,基于天然裂缝开启... TZ气田吉迪克组储层具有巨厚、中孔、中低渗、天然裂缝发育不均等特征。钻井液侵入对储层的伤害主要为储层强非均质性引起的“非线性”伤害、天然裂缝引起的“非径向”伤害,解堵难度较大。基于实验研究优选了酸液体系,基于天然裂缝开启判别模型明确了张开天然裂缝的临界排量,通过实验评价了裂缝性储层网络裂缝酸化的解堵效果。研究成果联合均匀布酸及网络裂缝酸化工艺的理念,形成了酸液立体放置优化方法,最终优选了13.5%HCl+1%HF+4%转向剂的土酸自转向酸进行均匀布酸以及13.5%HCl+1%HF的土酸进行深度酸化,并优化了实现网络裂缝酸化的最低排量为3 m^3/min。提出的优化方法在TZ-C-X2井进行了现场应用,酸化后总表皮因数由15.43降低至0.09,酸化效果明显,为厚层非均质砂岩的高效酸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径向解堵 天然裂缝 液立体放置 网络裂缝酸化
下载PDF
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气藏最大化降低表皮系数的储层改造技术 被引量:13
8
作者 郭建春 卢聪 +3 位作者 肖勇 任冀川 佘朝毅 桑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7-102,共6页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缝洞较为发育且高含硫,钻井液的侵入伤害和完井的不完善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储层伤害,最大化降低表皮系数是该区进一步获得油气增产的关键。为此,从龙王庙组储层地质特征出发...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缝洞较为发育且高含硫,钻井液的侵入伤害和完井的不完善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储层伤害,最大化降低表皮系数是该区进一步获得油气增产的关键。为此,从龙王庙组储层地质特征出发,基于二项式产能公式论证了通过最大化降低表皮系数进一步扩大产能的科学性,并结合目前酸化改造现状分析了钻井液污染、钻完井方式不完善等主要矛盾带来的储层伤害表皮系数。进而论证了表皮系数具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通过储层伤害因素分析,确定了龙王庙组储层总表皮系数主要由钻井表皮和完井方式不完善表皮组成。在优化降低钻、完井表皮系数的同时,针对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储层的缝洞型特征,提出了有效利用天然裂缝以达到"非径向、网络状"解堵的网络裂缝酸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早寒武世 龙王庙组 盐岩 储集层 缝洞型 表皮系数 网络裂缝酸化
下载PDF
青海尕斯E3^2复杂岩性油藏深度酸压技术先导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胥云 孙凌云 +2 位作者 马白宁 田助红 舒玉华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4期31-34,共4页
青海油田尕斯E3 2 油藏储层岩性复杂 ,碳酸盐岩平均 36 .75 %,碎屑岩 39%,粘土矿物 2 4.2 5 %。油藏基质低孔低渗 ,天然裂缝为主要油气通道。油层中深 330 0m ,平均温度 115℃。针对这种复杂岩性储层 ,建立了既不同于纯碳酸盐岩储层的... 青海油田尕斯E3 2 油藏储层岩性复杂 ,碳酸盐岩平均 36 .75 %,碎屑岩 39%,粘土矿物 2 4.2 5 %。油藏基质低孔低渗 ,天然裂缝为主要油气通道。油层中深 330 0m ,平均温度 115℃。针对这种复杂岩性储层 ,建立了既不同于纯碳酸盐岩储层的深度酸压 ,又不同于砂岩储层基质酸化的组合技术 ,即“稠化酸深度酸压 +多组分酸闭合酸化”的增产技术方法 ,优选了适合储层改造的液体体系。并在跃灰 4井进行了先导性试验 ,酸压后返排率 95 %以上 ,初产 40m3 /d ,稳定产量 2 0 .2m3 /d ,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 闭合裂缝酸化 多组分 组合技术
下载PDF
水力压裂横向多裂缝延伸模型 被引量:11
10
作者 罗天雨 赵金洲 +1 位作者 王嘉淮 郭建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5-78,共4页
随着储层改造复杂性的增加,研究者已认识到,水力压裂多裂缝现象与早期砂堵、施工压力升高等现象密切相关,但是,目前还没有完整的横向多裂缝模型来描述裂缝延伸压力与闭合应力的同时增加。为此,通过建立计算裂缝端部应力强度因子的不连... 随着储层改造复杂性的增加,研究者已认识到,水力压裂多裂缝现象与早期砂堵、施工压力升高等现象密切相关,但是,目前还没有完整的横向多裂缝模型来描述裂缝延伸压力与闭合应力的同时增加。为此,通过建立计算裂缝端部应力强度因子的不连续位移法,来考虑裂缝轨迹的变化、多条转向裂缝之间闭合应力的相互影响程度;同时结合物质平衡原理与压力平衡原理来描述多裂缝之间的流量动态分流;最后结合裂缝壁面滤失规律的变化、三维裂缝的延伸规律,来模拟不同方位处或同方位处起裂的多条裂缝同时延伸时,流动压力的变化。计算实例表明,与单条裂缝相比,多条裂缝同时延伸时,裂缝净压力升高、裂缝长度变短;不同方位起裂的多个裂缝,由于转向轨迹与应力场的不同,离理想方位越远则流动阻力越大。此模型为现场施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井 水力压裂 压裂压裂裂缝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分析高含水后期分层采油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常晖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7年第18期161-162,共2页
随着改革开发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中国大陆土地上的大规模油田开采已经进入到了第二个发展时期,而在这个时期内高含水石油的开采无疑是一大难题。石油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切力量源泉,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企业的生产都与石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 随着改革开发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中国大陆土地上的大规模油田开采已经进入到了第二个发展时期,而在这个时期内高含水石油的开采无疑是一大难题。石油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切力量源泉,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企业的生产都与石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进行石油开采专业技术的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笔者首先就我国现阶段针对高含水石油的开采现状进行详细的介绍,然后分别对高含水石油开采技术和分层采油技术及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体包括重复压裂技术在高含水油开采的应用、裂缝深部暂堵酸化工艺技术开发、单管采集技术和多管采集技术。希望可以通过对分层采油技术的进一步分析和总结,为中国的高含水油开采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 分层采油技术 裂缝深部暂堵工艺技术 单管采集 多管采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