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裂缝重构评价酸蚀对碳酸盐岩应力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庞铭 陈华兴 +2 位作者 唐洪明 卢浩 王昭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碳酸盐岩的脆性较强,应力敏感性实验会对岩心产生不可逆破坏,导致无法利用同一岩心评价酸蚀前后的应力敏感性差异,评价结果对比性较差。针对该问题,基于裂缝重构技术建立了一套评价酸蚀对碳酸盐岩应力敏感性影响的方法,对酸蚀前后的裂... 碳酸盐岩的脆性较强,应力敏感性实验会对岩心产生不可逆破坏,导致无法利用同一岩心评价酸蚀前后的应力敏感性差异,评价结果对比性较差。针对该问题,基于裂缝重构技术建立了一套评价酸蚀对碳酸盐岩应力敏感性影响的方法,对酸蚀前后的裂缝缝面进行特征扫描并重构,利用有限元方法开展了有效应力作用下裂缝闭合规律的研究,并模拟了有效应力下酸蚀对裂缝渗流的影响,以评估裂缝中的渗透率变化。研究表明:缝面矿物组分差异导致酸液对缝面产生非均匀酸蚀,酸蚀后缝面粗糙度增加,缝面间的分形维数差异增大;在有效应力为40 MPa时,酸蚀前缝宽减小55%以上,渗透率损害率大于90%,而酸蚀后缝宽减小量小于40%,渗透率损害率小于75%,应力敏感性损害降低,即酸化压裂、酸洗有助于提高储层人造裂缝渗透性,防止裂缝闭合。该研究可为致密砂岩、页岩裂缝性储层应力敏感性损害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裂缝重构技术 应力敏感性 酸蚀 有限元
下载PDF
基于DIC方法的混凝土结构裂缝开展全局识别与重构 被引量:2
2
作者 晏班夫 寇宇航 +3 位作者 秦筵越 罗磊 李寿科 李水生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97,共15页
裂缝的全局动态识别对揭示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机理十分重要。为解决传统单点位移及应变测试手段难以实现全局裂缝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对混凝土结构裂缝开展全局识别与重构的方法。通... 裂缝的全局动态识别对揭示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机理十分重要。为解决传统单点位移及应变测试手段难以实现全局裂缝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对混凝土结构裂缝开展全局识别与重构的方法。通过设置裂缝识别阈值,在DIC位移场中按水平方向逐行逐点识别表征开裂位置的位移突变点,随后对开裂位置两侧位移向量作差得到裂缝水平缝宽,再通过局部最小二乘拟合得到裂缝开展走向,根据水平缝宽与裂缝走向关系得到开裂处实际宽度。对位移场内所有目标点执行上述操作即可实现对裂缝形态的全局识别与动态重构。针对图像噪声问题,通过模拟试验验证了位移场降噪的必要性;采用均方根误差、信噪比与平滑度指标量化分析了不同降噪方法的去噪效果。针对实际工程中最优裂缝识别阈值的选取问题,引入信息熵与相关系数,基于缝宽分布熵值曲线与识别损失相关系数曲线提出了最优阈值的确定方法。最后通过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混凝土梁加载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混凝土结构裂缝开展过程的自动测量与可视化展示,与裂缝观测仪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缝宽测量误差在0.01 mm以内,满足工程要求。该研究为工程结构加载试验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可视化、精确的裂缝全局测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凝土结构 裂缝识别 数字图像相关 裂缝重构 位移场 降噪
原文传递
超临界CO_(2)压裂迂曲裂缝内支撑剂运移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郑永 王海柱 +3 位作者 李根生 田港华 杨兵 刘铭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80,共10页
在“双碳”目标引领和水力压裂受水资源影响下,超临界CO_(2)压裂是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明确支撑剂在超临界CO_(2)致裂裂缝内的运移特征,利用激光形貌扫描技术对超临界CO_(2)压裂后的岩石裂缝面进行重构,结合CFD—DEM方法建立了迂曲裂... 在“双碳”目标引领和水力压裂受水资源影响下,超临界CO_(2)压裂是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明确支撑剂在超临界CO_(2)致裂裂缝内的运移特征,利用激光形貌扫描技术对超临界CO_(2)压裂后的岩石裂缝面进行重构,结合CFD—DEM方法建立了迂曲裂缝内超临界CO_(2)携砂运移模型,对比平板裂缝分析了迂曲裂缝内支撑剂的运移和铺置特征,研究了支撑剂密度、携砂液注入速度和砂比等关键参数对支撑剂在裂缝内输送和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相较于平板裂缝,迂曲裂缝中的超临界CO_(2)携砂液流动路径具有曲折和多变的特点,支撑剂运移时在横向和纵向上具有更强的波动性和跳跃性;(2)支撑剂在迂曲裂缝内的铺置形态呈现出波浪状甚至簇团状的非均匀分布特征;(3)低密度支撑剂在迂曲裂缝内具有更好的通过性,高注入速度能够降低迂曲裂缝结构对支撑剂堵塞的影响;(4)迂曲裂缝中过低的注入砂比并不能够获得好的裂缝支撑效果,模拟条件下最优值在3%附近。结论认为,模拟实验研究结果对认识超临界CO_(2)压裂携砂液泵注过程中砂堵发生机制以及优化现场压裂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储层改造 压裂 支撑剂运移 超临界CO_(2)迂曲裂缝 CFD—DEM 裂缝重构
下载PDF
基于叠后地震数据的裂缝预测与建模--以太阳-大寨地区浅层页岩气储层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建君 李井亮 +5 位作者 李林 马光春 杜悦 姜逸明 刘晓 于银华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2-132,共11页
太阳—大寨地区在钻井过程中常见泥浆漏失、压裂施工压力高等现象,鉴于叠后三维地震资料几何属性定量预测裂缝的可靠性和精度存在尺度及破碎程度的量化分级问题,提出了基于地震几何属性的裂缝地震相识别和裂缝确定性提取及建模方法。综... 太阳—大寨地区在钻井过程中常见泥浆漏失、压裂施工压力高等现象,鉴于叠后三维地震资料几何属性定量预测裂缝的可靠性和精度存在尺度及破碎程度的量化分级问题,提出了基于地震几何属性的裂缝地震相识别和裂缝确定性提取及建模方法。综合应用地震倾角属性、曲率属性和非连续性等多属性,以贝叶斯概率模型为基础,通过无监督聚类分析获得最佳的聚类效果和聚类数;垂向采用逐个时间切片扫描法建立裂缝的空间体系,并对追踪得到的所有线状结构进行清理去噪,简化复杂几何结构,对清理后的裂缝进行网格化重构,计算了裂缝的几何(拓扑)参数,建立了高精度离散裂缝模型。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在太阳—大寨地区浅层页岩气区块准确预测了水平井钻进过程中的断裂和裂缝发育位置,断层和裂缝预测准确率达到92%,有效规避了钻井泥浆漏失,并对压裂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裂缝地震相识别与离散裂缝网络模型的建立为有效解决该区页岩气藏钻井工程、压裂工程等复杂施工问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聚类分析 裂缝地震相 离散裂缝网络 裂缝网格重构 浅层页岩气 太阳—大寨地区
下载PDF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页岩暂堵压裂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恒林 吕嘉昕 +2 位作者 谭鹏 付卫能 饶加富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8-123,共6页
页岩水力裂缝扩展形态及表征方法是评价暂堵压裂效果的基础,常规裂缝形态监测手段(如示踪剂法、声发射法)难以准确反映水力裂缝的起裂与扩展规律。因此,文中结合三维扫描技术,开展真三轴暂堵压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不同排量下页岩暂堵压... 页岩水力裂缝扩展形态及表征方法是评价暂堵压裂效果的基础,常规裂缝形态监测手段(如示踪剂法、声发射法)难以准确反映水力裂缝的起裂与扩展规律。因此,文中结合三维扫描技术,开展真三轴暂堵压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不同排量下页岩暂堵压裂水力裂缝的起裂与扩展规律;通过获取裂缝体积与面积等参数,定量表征页岩暂堵压裂的裂缝网络复杂程度,从而评价压裂改造效果。结果表明,暂堵剂可有效促进页岩水力裂缝转向、分叉,以及多裂缝的形成,水力裂缝面曲率变化反映不同注液阶段暂堵剂的累积作用效果。不同排量下,页岩暂堵压裂的裂缝形态和裂缝网络复杂程度不同:小排量条件下,暂堵剂封堵初次裂缝,形成平行于初次裂缝的简单缝;大排量条件下,暂堵剂封堵初次裂缝,形成平行于初次裂缝并伴随天然裂缝张开的复杂缝。现场可通过增大排量提高暂堵剂在裂缝中的运移距离和封堵程度,增加远端天然裂缝的激活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暂堵压裂 复杂裂缝网络 裂缝重构 三维扫描
下载PDF
论《爵士乐》的后现代身份叙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晓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78-81,共4页
《爵士乐》中"痕迹"与"裂缝"的双重意象揭示了白人文化冲击下黑人身份的错位与缺失。在对黑人身份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中,作者莫里森将爵士乐即兴变奏的特点变为文本的一种叙事策略,凸显了后工业社会中个体身份的流... 《爵士乐》中"痕迹"与"裂缝"的双重意象揭示了白人文化冲击下黑人身份的错位与缺失。在对黑人身份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中,作者莫里森将爵士乐即兴变奏的特点变为文本的一种叙事策略,凸显了后工业社会中个体身份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也为少数族裔在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中实现自身独特的身份认同指出了一条可行性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迹 裂缝:身份重构 爵士乐
下载PDF
非常规气藏储层改造体积评价方法研究
7
作者 罗睿乔 《能源与环保》 2022年第2期220-226,共7页
为精确描述非常规气藏压裂后的复杂流动特征及定量评价储层改造体积(SRV),利用自主研发的缝网重构算法“破裂树生长法”建立压后缝网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使用拟稳态流动时特定的压力等值线来确定SRV范围的定量评价方法,最后以长宁20... 为精确描述非常规气藏压裂后的复杂流动特征及定量评价储层改造体积(SRV),利用自主研发的缝网重构算法“破裂树生长法”建立压后缝网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使用拟稳态流动时特定的压力等值线来确定SRV范围的定量评价方法,最后以长宁201井区为例进行了矿场实例分析。该方法根据微地震监测点的位置,重构出微裂缝网的连通关系。在复杂微裂缝网的基础上建立离散裂缝地质模型并进行生产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的压力分布精确划定SRV的范围。利用该方法计算出长宁201井区的SRV体积为0.0521 km^(3),以该缝网模型的数值模拟产量预测结果符合实际生产规律,方法实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 裂缝重构 SRV 离散裂缝模型 产能预测
下载PDF
基于微地震缝网形态与扩展模式的页岩气开发调整井工艺优化
8
作者 刘建中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13-15,共3页
基于涪陵焦石坝地区页岩气一期产建井、加密井、上部气层井微地震监测结果,开展包络体尺寸参数、“点缝链接准则”的裂缝网络重构、监测事件时间-空间演化过程分析研究,为不同区域不同层位工程参数设计标准、现场压裂实时调整、压后效... 基于涪陵焦石坝地区页岩气一期产建井、加密井、上部气层井微地震监测结果,开展包络体尺寸参数、“点缝链接准则”的裂缝网络重构、监测事件时间-空间演化过程分析研究,为不同区域不同层位工程参数设计标准、现场压裂实时调整、压后效果评价等提供依据,有效提高压裂工艺设计针对性,提升区块整体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 包络体尺寸 裂缝网络重构 压后效果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