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溶剂法合成小晶粒ZSM-5及丁烯催化裂解性能
1
作者 麻馨 杨佳宝 +2 位作者 周健 秦玉才 宋丽娟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3,共11页
采用无溶剂法合成了四种不同硅铝比的小晶粒ZSM-5分子筛,运用XRD、SEM和N_(2)吸附-脱附等温线等对其晶体结构和织构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运用NH3-TPD和Py-FTIR探究了分子筛的酸性质,考察了ZSM-5分子筛的丁烯催化裂解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无... 采用无溶剂法合成了四种不同硅铝比的小晶粒ZSM-5分子筛,运用XRD、SEM和N_(2)吸附-脱附等温线等对其晶体结构和织构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运用NH3-TPD和Py-FTIR探究了分子筛的酸性质,考察了ZSM-5分子筛的丁烯催化裂解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无溶剂法合成的H型ZSM-5分子筛晶粒呈近球形,粒径(约160 nm)分布均匀。C_(4)烯烃裂解性能与文献已报道水热合成小晶粒ZSM-5分子筛相当,随硅铝比增大丁烯催化裂解活性降低,但乙烯和丙烯选择性明显提高。根据产物分析证实低硅铝比的ZSM-5分子筛较高的酸密度会导致烯烃分子通过氢转移反应生成烷烃,从而降低目标产物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无溶剂法 催化裂解 酸密度 氢转移反应
下载PDF
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B_VpP_1裂解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鉴定
2
作者 张德福 杨雯静 +8 位作者 刘可 刘青青 白梧桐 李凡 吕欣然 柏雪 檀茜倩 李学鹏 励建荣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89,共7页
为了研究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B_VpP_1裂解酶重组表达后对副溶血性弧菌的体外裂解作用,本实验根据全基因组测序及功能分析结果初步判断噬菌体vB_VpP_1的gp32基因片段为裂解酶基因,使用Expasy等工具分析了gp32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和结构等;使... 为了研究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B_VpP_1裂解酶重组表达后对副溶血性弧菌的体外裂解作用,本实验根据全基因组测序及功能分析结果初步判断噬菌体vB_VpP_1的gp32基因片段为裂解酶基因,使用Expasy等工具分析了gp32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和结构等;使用Primer 5.0软件设计引物后克隆至pET-28a(+)载体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后的裂解酶作用于宿主菌及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处理后的宿主菌,测定裂解酶的活性。结果表明,vB_VpP_1裂解酶的三级结构为球形亲水蛋白,预测含有2个催化结构域,符合革兰氏阴性菌噬菌体裂解酶的基本特征,不存在跨膜区域及信号肽。纯化后的噬菌体vB_VpP_1裂解酶活力约为(1 487±182)U/mg,对已被EDTA破坏细胞壁外膜的副溶血性弧菌表现出较强的裂解能力,但不能有效裂解细胞壁完好的副溶血性弧菌。本研究成功构建噬菌体vB_VpP_1裂解酶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后的裂解酶能够裂解细胞壁被破坏的副溶血性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噬菌体 裂解 生物抗菌剂 食品安全
下载PDF
裂解炭黑/炭黑N330并用对天然橡胶胶料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董海凌 姚慧丹 +3 位作者 冯馨从 杨惠茹 刘吉文 孙翀 《橡胶工业》 CAS 2025年第1期25-31,共7页
研究裂解炭黑(CBp)/炭黑N330并用对天然橡胶(N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N330的比表面积大于CBp,灰分含量明显小于CBp,CBp与炭黑N330的含碳官能团种类及含量差别不大;单一填料硫化胶的表面粗糙度比并用填料硫化胶小,50份炭黑N330... 研究裂解炭黑(CBp)/炭黑N330并用对天然橡胶(N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N330的比表面积大于CBp,灰分含量明显小于CBp,CBp与炭黑N330的含碳官能团种类及含量差别不大;单一填料硫化胶的表面粗糙度比并用填料硫化胶小,50份炭黑N330硫化胶的表面粗糙度小于50份CBp硫化胶;随着CBp/炭黑N330并用比的增大,胶料的结合胶含量减小,储能模量在小应变下减幅较大,硫化胶的交联密度、邵尔A型硬度、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减小,拉断伸长率和回弹值增大,拉伸强度无明显变化,耐磨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炭黑 炭黑N330 天然橡胶 表面粗糙度 储能模量 物理性能
下载PDF
硅基陶瓷前驱体快速裂解转化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楚童 陈艳杰 +3 位作者 罗永明 张宗波 李永明 徐彩虹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年第3期60-68,共9页
聚合物前驱体裂解转化法是制备陶瓷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裂解是该工艺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传统的陶瓷前驱体热裂解方法存在升降温速率慢、工艺时间长、能耗高等问题。激光裂解、微波裂解、放电等离子烧结等新技术因具有升降温速率快、能... 聚合物前驱体裂解转化法是制备陶瓷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裂解是该工艺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传统的陶瓷前驱体热裂解方法存在升降温速率慢、工艺时间长、能耗高等问题。激光裂解、微波裂解、放电等离子烧结等新技术因具有升降温速率快、能量消耗低等优势,近年来受到材料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总结了快速裂解方法用于硅基前驱体转化陶瓷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裂解新技术在高性能陶瓷材料制备中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前驱体 快速裂解 激光裂解 微波裂解
下载PDF
原油裂解气资源评价的理论技术创新与评价应用——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为例
5
作者 郭泽清 赵文智 +4 位作者 谢增业 王志宏 姜华 李剑 朱光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9-329,共21页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资源丰富。近年来,在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和北部斜坡区先后获得了两个万亿级大气区的重大发现。为了明确该领域天然气的资源规模以及未来的勘探方向和创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原油裂解气资源量的评估方法,本次研...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资源丰富。近年来,在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和北部斜坡区先后获得了两个万亿级大气区的重大发现。为了明确该领域天然气的资源规模以及未来的勘探方向和创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原油裂解气资源量的评估方法,本次研究基于该区天然气为古油藏原油裂解的基本认识,按照干酪根生油,再到古油藏裂解生气的技术路线对原油裂解气的资源量进行计算。应用成因法,采用PetroMod 3D盆地模拟软件,输入地层等厚图、岩相古地理图、烃源岩综合评价图、剥蚀量展布图以及生油动力学参数图版,建立整个盆地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切分为5个区块分别计算生油量,然后探讨了石油运聚系数、石油裂解率、天然气散失率以及寒武系石油运移的分配系数,并创建了天然气散失系数计算公式。在以上基础上,恢复了盆地及5个构造单元的生油史,并明确了古油藏形成的关键时刻,最终得到全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为13.43×10^(12)m^(3),其中寒武系为5.43×10^(12)m^(3),震旦系为8.0×10^(12)m^(3)。并指出除了川中地区以外,川南和川东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尤其是位于川南地区德阳—安岳裂陷槽两侧的台缘带和台内颗粒滩是下一步勘探的现实领域。本次研究在理论创新和勘探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系—寒武系 原油裂解 资源量 原油裂解 天然气散失率
下载PDF
生物质气化过程焦油裂解脱除技术
6
作者 姚锡文 刘清华 +1 位作者 周浩东 许开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0-896,共7页
为了明晰近年来生物质气化焦油裂解脱除技术的研究现状,针对生物质气化过程中焦油的产生机理及其热化学脱除等问题,采用文献研究、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生物质气化炉气化技术及控制焦油原始排放方面的特点等进行了综述研究,... 为了明晰近年来生物质气化焦油裂解脱除技术的研究现状,针对生物质气化过程中焦油的产生机理及其热化学脱除等问题,采用文献研究、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生物质气化炉气化技术及控制焦油原始排放方面的特点等进行了综述研究,分析了焦油热裂解脱除技术和催化裂解技术的发展,对比分析了不同焦油裂解催化剂的优缺点,指明了目前催化剂发展的主要方向,并指出将焦油催化裂解和物理脱除等方法集成到一起,如焦油催化裂解、重整、气液分离、电捕焦油等,是实现生物质气化工艺优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焦油 裂解 催化裂解 燃气净化
下载PDF
不同蒸汽裂解原料评价及混合裂解研究
7
作者 廖思航 单书峰 +2 位作者 李平 曾兴业 吴世逵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5-190,共6页
对丙烷和丁烷进行模拟裂解;对典型的石脑油、煤油和柴油原料进行裂解评价,对比分析原料物性对裂解产物分布的影响;最后在石脑油中掺杂10 wt%和20 wt%柴油进行共裂解评价。结果表明,轻质原料裂解性能优于重质原料,轻烃原料混合裂解时异... 对丙烷和丁烷进行模拟裂解;对典型的石脑油、煤油和柴油原料进行裂解评价,对比分析原料物性对裂解产物分布的影响;最后在石脑油中掺杂10 wt%和20 wt%柴油进行共裂解评价。结果表明,轻质原料裂解性能优于重质原料,轻烃原料混合裂解时异构烷烃含量不宜过高,正构烷烃含量高的石脑油原料和芳烃指数(BMCI)小,链烷烃含量越高的煤油和柴油原料裂解性能较好,石脑油中加入少量柴油混合裂解对高附加值产物收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裂解 轻质烯烃 裂解 裂解原料 高附加值产物
下载PDF
丙烯酸酯聚合物的裂解色谱研究(Ⅲ)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修堃 《化学工程师》 CAS 1989年第2期21-22,共2页
首次提出的多阶裂解技术对聚合物全貌的了解,尤其对多元组分序列分布和降解机理的研究是十分有效的。
关键词 丙烯酸酯聚合物 丙烯酸丁醋 裂解色谱 裂解温度 多元组分 机理 甲基丙烯酸 裂解碎片 裂解 裂解技术
下载PDF
废聚烯烃塑料裂解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江珊 刘红梅 +2 位作者 张蓝溪 亢宇 刘东兵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5-621,共7页
塑料产量过剩及遗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废聚烯烃塑料的化学回收和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综述了废聚烯烃塑料热裂解和催化裂解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热裂解技术是化学回收的基础,废聚烯烃塑料催化裂解制高价值单体是... 塑料产量过剩及遗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废聚烯烃塑料的化学回收和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综述了废聚烯烃塑料热裂解和催化裂解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热裂解技术是化学回收的基础,废聚烯烃塑料催化裂解制高价值单体是新一代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应基于催化剂的设计和催化工程的优化,促进废聚烯烃塑料的循环利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塑料 裂解 催化裂解
下载PDF
原油直接裂解制化学品技术进展研究
10
作者 邓琳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59-61,94,共4页
主要综述了近几年原油直接裂解制化学品技术的研究进展。从技术路线看,包括原油蒸汽裂解和原油催化裂解两种。从近年情况看,该技术仍处于研究或工业示范阶段,工艺仍仅限于轻质原油,同时在催化剂、设备、装置结焦等方面也有待提升。但随... 主要综述了近几年原油直接裂解制化学品技术的研究进展。从技术路线看,包括原油蒸汽裂解和原油催化裂解两种。从近年情况看,该技术仍处于研究或工业示范阶段,工艺仍仅限于轻质原油,同时在催化剂、设备、装置结焦等方面也有待提升。但随着技术进步及未来发展,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或将成为一种新兴的工业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直接裂解 蒸汽裂解 催化裂解 烯烃 芳烃
下载PDF
噬菌体裂解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成 常钦源 +6 位作者 范国庆 王志伟 王丽静 丁宁宁 路建彪 司振书 李玉保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7-364,共8页
畜禽生产中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不规范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畜禽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甚至已经威胁到公共卫生安全。噬菌体裂解酶是噬菌体编码的一种肽聚糖水解酶,能够高效、特异地杀灭细菌且具有抗生物被... 畜禽生产中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不规范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畜禽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甚至已经威胁到公共卫生安全。噬菌体裂解酶是噬菌体编码的一种肽聚糖水解酶,能够高效、特异地杀灭细菌且具有抗生物被膜活性,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抗菌药物,逐渐被纳入细菌尤其是耐药菌感染的治疗策略。畜禽生产中,噬菌体裂解酶已经成功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引起的畜禽细菌性疾病的防控与治疗中,其在大肠杆菌、沙门菌等革兰阴性菌上的应用尚处于体外研究阶段。笔者对噬菌体裂解酶的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究噬菌体裂解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以期为噬菌体裂解酶更进一步地应用于防控和治疗细菌性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裂解 畜禽生产 细菌性疾病
下载PDF
原油直接催化裂解UPC工艺过程模拟与反应参数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鑫 张智博 +7 位作者 杨诗棋 纪晔 闫昊 冯翔 赵辉 刘熠斌 陈小博 杨朝合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6-232,共7页
原油直接催化裂解技术可以实现从原油到三烯(乙烯、丙烯、丁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的一步跨越,对我国炼化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全馏分石蜡基中原原油(159~780℃)为原料,采用混合馏分结构与分子组成集总建模策略,对原油... 原油直接催化裂解技术可以实现从原油到三烯(乙烯、丙烯、丁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的一步跨越,对我国炼化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全馏分石蜡基中原原油(159~780℃)为原料,采用混合馏分结构与分子组成集总建模策略,对原油直接催化裂解制烯烃(UPC)反应过程进行建模与工艺参数校准,并基于工业试验数据验证了其准确性。以多产烯烃、控制焦炭生成为目的,利用NSGA-Ⅲ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操作参数。采用优化后的操作参数,即在第一段预热闪蒸温度为194.32℃、第二段预热闪蒸温度为228.16℃、第一段提升管反应器出口温度为615.73℃、第二段提升管反应器出口温度为622.59℃的条件下,UPC工艺得到的乙烯和丙烯收率之和为53.367%,焦炭收率为8.311%。此外,由于现行税费体系燃料型工艺路线税收贡献明显高于化工型工艺路线,UPC工艺参数优化后,烯烃收率大幅度提升,燃料油收率大幅度下降,原油生产总值降低44.30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馏分 石蜡基原油 原油直接催化裂解 分子集总 流程模拟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不同氛围下烟草的热裂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孔浩辉 鲁虹 +2 位作者 陈翠玲 周海云 周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2-616,共5页
烟丝分别在He和空气环境中于600、700、800、900、1 000℃下进行热裂解,裂解产物用GC-MS进行在线检测,研究了烟丝样品分别在惰性和有氧氛围中不同温度下的热裂解行为。数据表明,烟丝在He气和空气中热裂解时的产物有较大差异,He气下的裂... 烟丝分别在He和空气环境中于600、700、800、900、1 000℃下进行热裂解,裂解产物用GC-MS进行在线检测,研究了烟丝样品分别在惰性和有氧氛围中不同温度下的热裂解行为。数据表明,烟丝在He气和空气中热裂解时的产物有较大差异,He气下的裂解产物以烯烃、苯和苯系物为主;在空气下裂解的主要产物为酮、醛、醇、酸和酯等羰基化合物。有氧氛围有益于异戊二烯和1,3-丁二烯的生成,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酚类物质的产生。在惰性和有氧氛围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多环芳烃化合物的产生量均进一步增加。He氛围下得到的裂解产物类型接近卷烟燃烧时的热解区,而空气氛围下得到的裂解产物类型接近燃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 惰性裂解 有氧裂解 烟丝 裂解产物
下载PDF
杨木快速裂解过程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郭艳 王垚 +1 位作者 魏飞 金涌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0-445,共6页
将现代化学分析领域中重要的分析手段——裂解气相色谱法应用于对杨木快速裂解过程机理的研究.通过系统考察裂解温度400~800℃、裂解挥发性产物停留时间0.6~4s,升温速率改变对杨木快速裂解气、液、固产物以及气相组分产率分布的影响,研... 将现代化学分析领域中重要的分析手段——裂解气相色谱法应用于对杨木快速裂解过程机理的研究.通过系统考察裂解温度400~800℃、裂解挥发性产物停留时间0.6~4s,升温速率改变对杨木快速裂解气、液、固产物以及气相组分产率分布的影响,研究杨木快速裂解过程的反应机理,分析获得最大产油率的工艺操作条件.结果表明,杨木裂解过程中主要存在着生成焦油和生成焦炭两个反应的竞争和一个焦油二次裂化的连串反应,裂解温度、挥发性产物停留时间、升温速率决定着哪一种反应占据主要,从而得到完全不同的产物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裂解机理 裂解气相色谱 裂解过程 杨木 裂解产物 液体产物
下载PDF
废塑料裂解新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席国喜 梁蕊 +1 位作者 成庆堂 李靖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7-19,31,共4页
废塑料的裂解是回收再利用塑料的方法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废塑料的选择和分离技术,裂解反应器及工艺条件,裂解催化剂,裂解产物的综合利用等.对进一步优化裂解技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废塑料 裂解 分离 裂解反应器 裂解催化剂 裂解产物综合利用 复配催化剂
下载PDF
氰酸酯树脂热分解的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毅 傅伟文 +3 位作者 郭宝春 黄庙由 罗远芳 贾德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采用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 -质谱 (HRPyGC -MS)研究了在不同裂解温度下氰酸酯树脂裂解产物分布以及主要裂解物的产率与裂解温度的关系 ,根据热分解产物的组成及其温度依赖性 ,讨论了氰酸酯树脂的热分解机理。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 热分 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裂解温度 裂解产物 裂解机理
下载PDF
青钱柳醇提浸膏挥发性香气成分及其热裂解产物的GC-MS分析研究
17
作者 张兴贵 方泗杨 +5 位作者 陈蕊 熊怡乐 董卉林 张健 秦艳华 殷志琦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3-503,共11页
为研究青钱柳浸膏作为添加剂应用于卷烟的可行性,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分析挥发性香气成分,通过单热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GA-GC/MS)模拟燃烧过程,分析青钱柳浸膏在氮气环境中的裂解产物,并对产物可能的裂解机制进行合理推... 为研究青钱柳浸膏作为添加剂应用于卷烟的可行性,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分析挥发性香气成分,通过单热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GA-GC/MS)模拟燃烧过程,分析青钱柳浸膏在氮气环境中的裂解产物,并对产物可能的裂解机制进行合理推测。结果表明:醛类、醇类、酮类为青钱柳浸膏的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占总香气成分的62.28%。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青钱柳浸膏裂解产物差异较大,在200℃、360℃、440℃共鉴定出79种化合物,其中24种致香成分对卷烟风格具有重要作用,包括醛、酮、醇、酚、呋喃、芳香族化合物和其他一些天然香气物质,其中含量较多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是由含有类似愈创木酚单元和丁香酚单元结构的化合物通过侧链的断裂、脱甲基化、脱甲氧基化、脱水等形成,呋喃及呋喃衍生物主要由糖类或糖苷类化合物通过断裂糖苷键和脱水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浸膏 挥发性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裂解产物 裂解机制
下载PDF
废弃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原位Fe_(2)O_(3)微波催化裂解减容研究
18
作者 李林倚 肖霄 +1 位作者 廖学品 石碧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5,共7页
胶原纤维基吸附材料在核素吸附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但同时产生放射性固废的处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原位Fe_(2)O_(3)对胶原纤维固化单宁(CFT)材料进行催化裂解,以实现废弃CFT的有效减容。通过热重分析技术对其热解过程进行研究,结... 胶原纤维基吸附材料在核素吸附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但同时产生放射性固废的处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原位Fe_(2)O_(3)对胶原纤维固化单宁(CFT)材料进行催化裂解,以实现废弃CFT的有效减容。通过热重分析技术对其热解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将Fe^(3+)负载至CFT(Fe-CFT)再进行裂解,能够使裂解温度降至约450℃,比CFT直接裂解温度降低了约150℃,残渣率降至9.5%。进一步以纳米Fe_(2)O_(3)为传热介质,在微波条件下对Fe-CFT进行裂解,Fe-CFT残渣率降至2.1%。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元素分析仪对残渣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Fe^(3+)原位生成的Fe_(2)O_(3)有效促进CFT的氧化裂解。综上,通过原位Fe_(2)O_(3)有效降低CFT的裂解温度,裂解后残渣率低,实现了废弃CFT的安全高效减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纤维 单宁 吸附 原位Fe_(2)O_(3) 催化裂解 减容 微波裂解
下载PDF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在烟草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燕南 汤建国 +3 位作者 毛智慧 孟昭宇 周梅村 牟定荣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2年第6期100-102,共3页
综述了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及其在烟草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烟草成分裂解产物研究、烟用香精香料裂解产物研究及烟用辅料和添加剂裂解产物研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裂解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烟草化学 烟草成分裂解产物 烟用香精香料裂解产物 烟用辅料和添加剂裂解产物
下载PDF
纸质文物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姚娜 王珊 +3 位作者 郭宏 胡红东 刘亚昭 魏书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3,共10页
对纸质文物的科学认知是保护这类珍贵文化遗产的关键。本研究将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技术应用到中国传统的四类典型手工纸(竹纸、麻纸、桑皮纸和构皮纸)的分析中,结果表明竹纸中苯酚类物质含量较高,桑皮纸和构皮纸中含有大分... 对纸质文物的科学认知是保护这类珍贵文化遗产的关键。本研究将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技术应用到中国传统的四类典型手工纸(竹纸、麻纸、桑皮纸和构皮纸)的分析中,结果表明竹纸中苯酚类物质含量较高,桑皮纸和构皮纸中含有大分子三萜类特征物(如β-香树脂醇、α-香树脂醇和豆甾-3,5-二烯等物质),而麻纸中则无此类特征物——利用这些特征化合物可以区分竹纸、麻纸和桑皮/构皮纸。将这一成果应用到一副清代蜡笺纸对联的分析中:确定了该书法用纸为皮纸(桑皮纸或构皮纸);检测出长链脂肪酸和醇类物质,表明蜡笺纸的制作使用了蜂蜡;检测出吡咯及其衍生物,表明该书法蜡笺纸装裱时所用的胶结材料为动物胶;另外检测到了生物碱类物质,表明该蜡笺纸使用了植物染料。综合以上研究表明,Py-GC/MS方法不仅能够确定中国传统纸质文物的纤维来源,同时可以确定纸质文物上蜡、胶结物及染料等信息;结合传统的赫兹伯格(Herzberg)染色法,进一步确定了皮纸的具体种类。蜡笺纸文物材料信息的检测识别可为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此研究方法为纸质文物的科学认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纸质文物 蜡笺纸 文物材料信息识别 裂解特征物 纤维原料鉴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