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浮游植物细胞裂解速率的酯酶活性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叶琳琳 史小丽 +3 位作者 吴晓东 于洋 张民 孔繁翔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2-716,共5页
本研究从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每月采集太湖3个不同富营养化湖区水样,运用酯酶活性法,测定了颗粒态酯酶、溶解性酯酶活性以及酯酶衰变周期,估算了太湖浮游植物细胞裂解速率.研究结果表明,太湖颗粒态酯酶活性为0.58~35.15 nmol FDA/(L... 本研究从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每月采集太湖3个不同富营养化湖区水样,运用酯酶活性法,测定了颗粒态酯酶、溶解性酯酶活性以及酯酶衰变周期,估算了太湖浮游植物细胞裂解速率.研究结果表明,太湖颗粒态酯酶活性为0.58~35.15 nmol FDA/(L.h),溶解性酯酶活性为0.55~7.59 nmol FDA/(L.h),酯酶衰变周期为7~75 h,细胞裂解速率为0.02~0.77 d-1,三个采样点细胞裂解速率没有显著差异.颗粒态酯酶活性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说明运用酯酶活性法估算太湖浮游植物细胞裂解速率是可行.此外,叶绿素a浓度与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梅梁湾和湖心叶绿素a浓度具有显著差异.贡湖湾叶绿素a浓度与细胞裂解速率之间具有显著的反比例关系,说明细胞裂解速率也是影响太湖藻类生物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酶活性 太湖 细胞裂解速率 浮游植物
下载PDF
裂解腔内废旧橡胶的位置对裂解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志华 刘飞鹏 《橡胶工业》 CAS 2017年第6期354-358,共5页
根据麦克斯韦理论,通过HFSS软件建立微波裂解腔体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仿真废旧橡胶在微波裂解腔体内不同位置处的裂解情况,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废旧橡胶距裂解腔金属底板的高度不同时,其裂解速率不同,且存在最高裂解速率对应的最佳... 根据麦克斯韦理论,通过HFSS软件建立微波裂解腔体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仿真废旧橡胶在微波裂解腔体内不同位置处的裂解情况,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废旧橡胶距裂解腔金属底板的高度不同时,其裂解速率不同,且存在最高裂解速率对应的最佳高度;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相吻合,通过模拟仿真可以指导废旧橡胶微波裂解设备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橡胶 微波 裂解速率 设备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青草沙水库浮游植物酯酶活性与藻类细胞裂解速率的相关性
3
作者 吴雪飞 别宏宇 +2 位作者 黄鑫 王先云 姜蕾 《净水技术》 CAS 2017年第10期40-45,共6页
以青草沙水库为研究对象,考察水库浮游植物颗粒态酯酶及溶解态酯酶活性,并对细胞裂解速率进行估算,以便了解水库藻类的生长消亡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测定期间青草沙水库颗粒态酯酶在89.4~543.5 nmol FDA/(L·h),溶解态酯酶在20.3~93.... 以青草沙水库为研究对象,考察水库浮游植物颗粒态酯酶及溶解态酯酶活性,并对细胞裂解速率进行估算,以便了解水库藻类的生长消亡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测定期间青草沙水库颗粒态酯酶在89.4~543.5 nmol FDA/(L·h),溶解态酯酶在20.3~93.7nmol FDA/(L·h)。此外,水库颗粒态酯酶活性(PEA)与藻密度、叶绿素a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99和0.795。这说明酯酶浓度变化与藻类活动密切相关,且采用酯酶活性作为藻类监测指标具有初步可行性。与此同时,通过酯酶活性浓度计算得出青草沙水库的藻类细胞裂解速率在0.055~0.204 d^(-1),其峰值出现总比藻密度峰值滞后1~2个月,并且细胞裂解速率与叶绿素a具有显著的反比例关系。这说明细胞裂解速率是影响藻类生物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酯酶活性 青草沙水库 藻类细胞裂解速率 相关性
下载PDF
太湖不同湖区蓝藻细胞裂解速率的空间差异 被引量:6
4
作者 叶琳琳 吴晓东 +1 位作者 于洋 孔繁翔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2-1311,共10页
2009年在太湖蓝藻水华形成初期(五月)、盛发期(九月)和衰亡期(十月和十一月),运用基于颗粒态酯酶,溶解性酯酶以及酯酶衰变常数测定的酯酶活性方法对不同湖区(藻型和草型湖区)蓝藻的细胞裂解速率进行了计算,在测定颗粒态酯酶、溶解性酯... 2009年在太湖蓝藻水华形成初期(五月)、盛发期(九月)和衰亡期(十月和十一月),运用基于颗粒态酯酶,溶解性酯酶以及酯酶衰变常数测定的酯酶活性方法对不同湖区(藻型和草型湖区)蓝藻的细胞裂解速率进行了计算,在测定颗粒态酯酶、溶解性酯酶活性时,同步分析了太湖优势种群中蓝藻叶绿素a的含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的浓度与颗粒态酯酶、溶解性酯酶活性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以酯酶活性为指标来计算太湖蓝藻细胞裂解速率是可行的.对不同湖区的细胞裂解速率进行比较,可见湖心和西太湖在蓝藻水华形成初期细胞裂解速率分别为0.072,0.048d-1.水华盛发期以及水华衰亡期,湖心和西太湖的细胞裂解速率分别为0.074~0.770d-1,0.014~0.110d-1.太湖湖心磷酸盐浓度比西太湖低,所以蓝藻生长速率慢,导致细胞裂解速率比西太湖高.但是,在梅梁湾和贡湖,衰亡末期磷酸盐浓度比其它月份高,细胞裂解速率也高.4个采样点在衰亡末期的细胞裂解速率比水华形成初期,暴发期和衰亡初期要高,可能的原因是气温和水体温度下降导致蓝藻生长速度减慢.本研究结果表明,太湖蓝藻细胞裂解速率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其具体的影响因素很多,营养盐只是其中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蓝藻细胞裂解速率 酯酶活性
原文传递
裂解升温速率对C/C-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智 郝志彪 闫联生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5-38,共4页
以聚碳硅烷(PCS)为先驱体,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备了C/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先驱体转化过程中不同裂解升温速率对材料力学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较低的裂解升温速率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和抗氧化性能较好。采... 以聚碳硅烷(PCS)为先驱体,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备了C/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先驱体转化过程中不同裂解升温速率对材料力学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较低的裂解升温速率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和抗氧化性能较好。采用20℃/h裂解升温速率制得的C/C-SiC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278 MPa,在1400℃氧化2 h后,失重率为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SiC复合材料 升温速率 PIP工艺 力学性能 抗氧化性能
下载PDF
不同裂解升温速率制备的C_f/Si_3N_4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文伟 陈朝辉 +1 位作者 方晖 马青松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2-24,28,共4页
以聚硅氮烷为先驱体 ,研究先驱体转化过程中不同裂解升温速率对制备 3D- B Cf/Si3N4 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裂解升温速率的提高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以 10℃ /min裂解升温速率制得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弯曲... 以聚硅氮烷为先驱体 ,研究先驱体转化过程中不同裂解升温速率对制备 3D- B Cf/Si3N4 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裂解升温速率的提高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以 10℃ /min裂解升温速率制得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 6 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3N4 陶瓷基复合材料 升温速率 聚硅氮烷 力学性能 氮化硅
下载PDF
裂解工艺对先驱体转化制备C_f/SiC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简科 陈朝辉 +1 位作者 马青松 郑文伟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61,共5页
以聚碳硅烷 (PCS) /二乙烯基苯 (DVB)为先驱体 ,经 8个周期的反复真空浸渍 交联 裂解处理制备出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 (3D BCf/SiC)复合材料 ,考察了裂解工艺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提高裂解升温速率可以提高材料密... 以聚碳硅烷 (PCS) /二乙烯基苯 (DVB)为先驱体 ,经 8个周期的反复真空浸渍 交联 裂解处理制备出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 (3D BCf/SiC)复合材料 ,考察了裂解工艺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提高裂解升温速率可以提高材料密度 ,形成较理想的界面结合 ,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裂解温度对材料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 ,Cf/SiC复合材料在第 6个周期采用 16 0 0℃裂解可以弱化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 ,提高材料致密度 ,材料的力学性能也得到较大改善。裂解升温速率为 15℃ /min ,第 6个周期采用 16 0 0℃裂解制备的Cf/SiC材料性能较好 ,弯曲强度达到 5 5 6 7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材料 温度 裂解速率 弯曲强度 界面 致密度
下载PDF
筼筜湖浮游植物细胞裂解率的时空变化
8
作者 刘建斌 黄邦钦 徐夙侠 《生态科学》 CSCD 2011年第6期602-606,共5页
酶测定法作为现场测定浮游植物裂解速率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体环境中。本论文对厦门市筼筜湖的浮游植物裂解速率的时空变化展开调查,探讨了浮游植物裂解速率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期间,测定了内湖与外湖的溶解性酯酶活性... 酶测定法作为现场测定浮游植物裂解速率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体环境中。本论文对厦门市筼筜湖的浮游植物裂解速率的时空变化展开调查,探讨了浮游植物裂解速率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期间,测定了内湖与外湖的溶解性酯酶活性,颗粒态酯酶活性及浮游植物裂解速率,同时测定了水体的叶绿素浓度及其他环境参数。综合分析各种指标,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细胞裂解速率在空间上变化不大,时间上变化较大。在七月份由于水体中的病毒含量较高,浮游植物裂解速率较高。裂解速率在八月份与九月份降低,并且其数值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筼筜湖 性酯酶含量(DEA) 颗粒态酯酶含量(PEA) 裂解速率(LR)
下载PDF
溶剂法裂解制备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文金 肖靖 +1 位作者 张浩 杜宏伟 《有机硅材料》 CAS 2018年第3期205-208,共4页
以正十八醇为溶剂,裂解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物制备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研究了正十八醇与水解物质量比、裂解温度、裂解真空度及催化剂用量对裂解速率、转化率和杂质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正十八醇与水解物质量比为1∶20、裂解真... 以正十八醇为溶剂,裂解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物制备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研究了正十八醇与水解物质量比、裂解温度、裂解真空度及催化剂用量对裂解速率、转化率和杂质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正十八醇与水解物质量比为1∶20、裂解真空度为95 k Pa、裂解温度为150℃、催化剂用量为0.2%时,裂解速率为1.21 g/min,转化率为95.8%,总杂质质量分数为202×10-6,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十八醇 裂解速率 转化率 杂质质量分数
下载PDF
2000年农八师可控光降解膜试验示范总结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永鹏 李雪琴 《石河子科技》 2001年第6期1-3,共3页
试验点选在代表垦区不同气候条件的三个灌区 ,采用三种光降解速率地膜与普通膜进行对比 ,结果均未出现提前降解和影响生长生育现象 ,说明可控光降解膜是可靠的。
关键词 可控光降 裂解速率 棉花生长 试验示范工程 塑料降 农业废物处理
下载PDF
Theoretical Study on Dissociation Mechanisms of Di-ethyl Berylliums and Di-t-butyl Berylliums
11
作者 孟令彪 赵妍 +3 位作者 张吉强 张继成 莫卫东 汪卓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68-174,I0003,共8页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 (PES) of unimolecular dissociation reactions for di-ethyl beryl- lium and di-t-butyl beryllium are investigated by B3LYP, CCSD(T), and G3B3 approaches. Possible reaction pathways thro...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 (PES) of unimolecular dissociation reactions for di-ethyl beryl- lium and di-t-butyl beryllium are investigated by B3LYP, CCSD(T), and G3B3 approaches. Possible reaction pathways through either the radical or transition state (TS) of the molecules are considered. The geometries, vibrational frequencies and relative energies for various sta- tionary points are determined. From the study of energetics, the TS pathways arising from concerted molecular eliminations are indicated to be the main dissociation pathways for both molecules. The PES differences of the dissociation reactions are investigated.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and rate constants will be helpful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the reaction in further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t-butyl beryllium Dissociation reaction Transition state Rate constant G3B3 theory
下载PDF
Pyrolysis of Huadian oil shale by electrical heating on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被引量:2
12
作者 G.Roland Nguimbi 《Global Geology》 2012年第2期120-125,共6页
The electrical heating experiments on oil shale sample from Huadian of Jilin were carried out by the pyrolysis method at three different heating rate 2℃/min, 5 ℃/min and 10 ℃/min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30℃ -... The electrical heating experiments on oil shale sample from Huadian of Jilin were carried out by the pyrolysis method at three different heating rate 2℃/min, 5 ℃/min and 10 ℃/min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30℃ -750℃. Heating rate 2 ℃/rain is considered low, while intermediate one covers the range 5 ℃/min and high heating rate is 10℃/min. The controlling parameters studied were the final pyrolysis temperatur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heating rate as well as type. The heating rate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pyrolysis of oil shale and the amount of residual carbon obtained therefore. It is found that increasing the heating rate and py- rolysis temperature also increases the production of oil and the total weight loss. Higher heating rates resulted in higher rates of accumulation. The rate of oil and water collection passed through the maximum of different heat- ing rates at different pyrolysis temperatures. Heating rate affected density, oil conversion and oil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shale PYROLYSIS electrical heating Huadian Jili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