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炭综采工程煤岩裂隙变形多尺度视觉特征提取算法
1
作者 鲍新平 何勇 《矿冶》 CAS 2024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煤炭资源勘探与开采行业是国家稳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浅部煤炭资源储量的逐渐枯竭,煤炭资源开采向深部区域发展,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性的增加,煤岩裂隙变形现象逐渐增多,威胁着煤炭综采工程的安全,提出煤炭综采工程煤岩裂隙变形多... 煤炭资源勘探与开采行业是国家稳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浅部煤炭资源储量的逐渐枯竭,煤炭资源开采向深部区域发展,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性的增加,煤岩裂隙变形现象逐渐增多,威胁着煤炭综采工程的安全,提出煤炭综采工程煤岩裂隙变形多尺度视觉特征提取算法研究。预处理原始煤岩图像(灰度化处理、锐化增强处理及其去噪处理),以此为基础,基于C-V模型分割煤岩图像,获取煤岩裂隙变形目标图像,通过高斯核函数将其映射到空间范围,完成多尺度视觉空间的构建,应用MSRFE算法检测并确定煤岩裂隙变形多尺度视觉特征,从而实现煤岩裂隙变形多尺度视觉特征的提取。试验数据显示:应用本文提出的算法获得的煤岩裂隙变形目标确定结果非常清晰地标注出了全部裂隙变形的边界,多尺度视觉特征提取完整度最大值达到了99%,充分证实了所提出算法具备更加优质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裂隙 特征提取 裂缝图像 多尺度视觉特征 煤炭综采工程 裂隙变形
下载PDF
考虑裂隙变形参数的岩体单轴压缩损伤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红岩 张光雄 +1 位作者 邹宗山 和铁柱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92,共8页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裂隙对岩体压缩力学特性(如强度和刚度)的影响,需要建立更为合理的裂隙岩体压缩损伤模型。为此,基于相关试验数据和裂隙岩体单轴压缩力学行为,采用损伤及断裂理论对目前断续裂隙岩体压缩损伤模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裂隙对岩体压缩力学特性(如强度和刚度)的影响,需要建立更为合理的裂隙岩体压缩损伤模型。为此,基于相关试验数据和裂隙岩体单轴压缩力学行为,采用损伤及断裂理论对目前断续裂隙岩体压缩损伤模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进行了3方面的改进,即:不再将裂隙变形参数视为定值、考虑了裂隙面上法向正应力产生的负第一应力强度因子(K_(I))、考虑了裂隙面上有效剪应力产生的K_(I),由此最终提出了考虑裂隙变形参数的岩体单轴压缩损伤本构模型。最后采用试验数据对该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发现与现有模型相比,该模型明显提高了岩体单轴压缩弹性模量和损伤值的预测精度,尤其是当裂隙倾角为0°时,该模型计算得到的弹性模量为4.306 MPa,与实测弹性模量4.310 MPa几乎相同。因此,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刻画岩体单轴压缩力学行为,这也说明考虑裂隙变形参数对岩体单轴压缩力学特性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该研究可为准确预测裂隙岩体的单轴压缩力学行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续裂隙岩体 应力强度因子 单轴压缩损伤模型 损伤变量 裂隙变形参数
下载PDF
微波加热煤岩裂隙变形的电-热-固耦合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管伟明 张紫昭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3-136,共4页
为研究不同加热方式下煤岩内部裂隙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变形特征,建立了微波和常规加热两种数值模型,考查了不同温度场分布特征下裂隙周边应力应变场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温度场分布具有内高外低的特征,此时裂隙周边分布... 为研究不同加热方式下煤岩内部裂隙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变形特征,建立了微波和常规加热两种数值模型,考查了不同温度场分布特征下裂隙周边应力应变场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温度场分布具有内高外低的特征,此时裂隙周边分布的应力多为压应力,且数值较大,裂隙边界位移表现为向内收缩;常规加热,温度场分布具有外高内低的特性,此时裂隙周边分布应力多为拉应力,但量值较低,裂隙边界位移表现为向外扩张;热源越靠近裂隙压应力越明显,反之拉应力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裂隙变形 温度场 电热固耦合 煤岩
下载PDF
蒙华铁路高家山危岩特征成因及裂隙变形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沈波 《铁道勘察》 2021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研究蒙华铁路高家山隧道洞口危岩的稳定性,利用不连续介质二维离散程序进行模拟分析,选取洞口典型危岩块体,对组成危岩体的泥岩、砂岩按照岩体质量分级进行物理力学参数赋值,得出在初始应力平衡条件下,边坡体仅出现少量裂隙,而在风化... 为研究蒙华铁路高家山隧道洞口危岩的稳定性,利用不连续介质二维离散程序进行模拟分析,选取洞口典型危岩块体,对组成危岩体的泥岩、砂岩按照岩体质量分级进行物理力学参数赋值,得出在初始应力平衡条件下,边坡体仅出现少量裂隙,而在风化卸荷作用下,边坡体表层20 m范围内出现朝临空方向变形的应力张拉区,特别是在泥岩附近的陡崖与陡坡过渡带,出现数条位移显著的裂缝,发育深度为25~40 m,位移从4 mm增加到22 mm,变形方向从指向坡外向下为主转变为水平,最终表现为坡体岩块侧面崩塌坠落。研究表明,泥岩风化岩腔是形成裂隙直至最后导致危岩崩塌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科学有效地治理该危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危岩成因 特征分析 砂岩 泥岩 裂隙变形
下载PDF
考虑T应力及裂隙参数的岩体压剪断裂准则
5
作者 刘红岩 祝凤金 +1 位作者 周月智 郑秀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4-882,共9页
针对压剪作用下裂隙面将发生闭合及摩擦滑移的特点,首先基于Muskhelishvili复变函数理论,建立了压剪作用下裂隙岩体的Kolossoff-Muskhelishvilli应力函数,并求得考虑裂隙3类参数(即几何参数、摩擦强度参数和变形参数)的裂隙尖端应力强... 针对压剪作用下裂隙面将发生闭合及摩擦滑移的特点,首先基于Muskhelishvili复变函数理论,建立了压剪作用下裂隙岩体的Kolossoff-Muskhelishvilli应力函数,并求得考虑裂隙3类参数(即几何参数、摩擦强度参数和变形参数)的裂隙尖端应力强度因子K和3个T应力分量的计算公式;其次,将其代入经典的最大周向应力准则,得到考虑裂隙尖端T应力及裂隙3类参数的修正最大周向应力准则;同时该准则认为裂隙法向及切向刚度与裂隙面受力特征密切相关,而非定值,并给出了不同裂隙倾角时的裂隙变形参数.最后,基于压剪作用下翼裂纹起裂角试验结果对该准则的合理性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说明考虑裂隙变形参数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应力 裂隙变形参数 岩体压剪断裂准则 Kolossoff-Muskhelishvilli应力函数 翼裂纹起裂角
下载PDF
岩石裂隙压剪变形破坏与非线性渗流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博 汪佳飞 +1 位作者 刘日成 伍法权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探索岩体中流体的流动机理对解决隧道开挖和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突涌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定量描述岩石单裂隙受压剪共同作用下的渗流特性是理解裂隙渗流机理的基础,但已有研究尚未建立应力、位移、开度、惯性系数等关键控制参数之间的... 探索岩体中流体的流动机理对解决隧道开挖和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突涌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定量描述岩石单裂隙受压剪共同作用下的渗流特性是理解裂隙渗流机理的基础,但已有研究尚未建立应力、位移、开度、惯性系数等关键控制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本文制作了含单裂隙的花岗岩试样,采用固定剪切位移后逐渐增加法向应力的方式开展变水头渗流试验,得到裂隙渗透率的演化规律;通过高精度3维轮廓仪获取裂隙表面的形貌数据,在自主开发的基于接触力学变分原理框架的裂隙受压变形计算程序的基础上,表征不同剪切错位和不同应力条件下裂隙面的变形特性和内部空腔结构演化规律;提取裂隙开度分布数据,在COMSOL软件中求解Navier–Stocks方程,实施不同剪切位移和受压状态下的裂隙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定量分析剪切位移、法向应力、空腔几何特征与非线性渗流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裂隙表面破坏区域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裂隙变形计算程序的可靠性。法向应力、剪切位移分别与力学开度呈幂函数递减和指数函数递增的关系,且剪切位移的增加会导致裂隙内的接触面更集中。Forchheimer方程中的惯性系数B和临界水力梯度J_(c)可以定量刻画裂隙的非线性渗流特性,B和J_(c)与剪切位移之间呈幂函数递减关系,且随着剪切位移的增大,J_(c)和B的增加速率和波动范围逐渐降低:当剪切位移从2 mm增加到8 mm时,J_(c)的波动范围从6.10×10^(–3)减少到1.20×10^(–3),降低了80.32%;B的波动范围从2.97×10^(14) Pa·s^(2)·m^(–7)减少到2.43×10^(13) Pa·s^(2)·m^(–7),降低了91.28%。裂隙开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与惯性系数B和临界水力梯度J_(c)之间均存在相似的幂函数关系,并据此建立了计算渗流从线性转换为非线性临界点的预测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法向应力 剪切位移 裂隙变形 非线性渗流
下载PDF
围压变化作用下基于水力开度变化的单裂隙渗流特性研究
7
作者 程智余 刘瑞 +2 位作者 张金锋 马海春 王京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2-976,共5页
地下水流动及相应的溶质运移受广泛且复杂分布的地应力的影响,因此对不同围压下渗流的相关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基础的本构方程为出发点,对围压作用下的渗流进行定量的分析。基于水力开度的变化和单个结构面闭合变形法则,建立考虑... 地下水流动及相应的溶质运移受广泛且复杂分布的地应力的影响,因此对不同围压下渗流的相关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基础的本构方程为出发点,对围压作用下的渗流进行定量的分析。基于水力开度的变化和单个结构面闭合变形法则,建立考虑围压下单裂隙的渗流特性,即渗流压力(P_(s))、水力开度(e_(h))、渗透率(k)和围压(P(c))的关系模型。在岩心夹持器中进行大理岩的单裂隙渗流实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地预测不同流量下的渗流压力、水力开度和渗透率与围压的非线性关系。在单裂隙中定流量条件下,围压与渗流压力正相关,且呈现为过量渗流压力形式的非线性关系。水力开度和渗透率在12 MPa围压内快速下降,围压大于12 MPa后呈趋于稳定的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压 裂隙变形本构关系 裂隙 水力开度 渗透率
下载PDF
基于浆-岩耦合效应的单裂隙注浆扩散规律研究
8
作者 王东亮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3年第3期39-41,50,共4页
为研究幂律流体浆液在裂隙内的扩散规律,对岩体裂隙一些基本假设进行简化,建立水平单裂隙注浆理论模型;基于本构方程和运动方程,推导出幂律流体浆液扩散方程;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基于“浆-岩耦合效应”建立水平单裂隙注浆模型;基于单一变... 为研究幂律流体浆液在裂隙内的扩散规律,对岩体裂隙一些基本假设进行简化,建立水平单裂隙注浆理论模型;基于本构方程和运动方程,推导出幂律流体浆液扩散方程;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基于“浆-岩耦合效应”建立水平单裂隙注浆模型;基于单一变量原则建立不同工况,研究了各注浆参数对浆液扩散和裂隙变形的影响,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数学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两者浆液压力损失随扩散距离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研究表明:幂律流体浆液压力损失与流变系数和浆液流速成正比,与裂隙开度成反比;裂隙变形量与裂隙开度和浆液流速均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律流体 裂隙注浆 浆液压力 裂隙变形
下载PDF
法向应力和水压力作用下岩石单裂隙水力耦合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谢妮 徐礼华 +1 位作者 邵建富 冯夏庭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796-3803,共8页
为突出孔隙水压力对裂隙变形及其水力传导性能的影响,以经典的Biot孔隙弹性模型为基础,通过把裂隙视为一系列空隙的联合体,将广义的Biot有效应力系数扩展到岩石裂隙上。模型通过有效应力系数的引进,建立饱和裂隙在法向应力和孔隙水压力... 为突出孔隙水压力对裂隙变形及其水力传导性能的影响,以经典的Biot孔隙弹性模型为基础,通过把裂隙视为一系列空隙的联合体,将广义的Biot有效应力系数扩展到岩石裂隙上。模型通过有效应力系数的引进,建立饱和裂隙在法向应力和孔隙水压力共同作用下的非线性本构方程,同时通过裂隙渗流的"立方定理"得到渗流流速与裂隙变形的关系以及裂隙法向应力作用下的水力耦合模型。模型中包含的4个参数均有其物理意义,并且可以通过裂隙力学压缩试验和渗流试验结果确定。与经典的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不同,该模型中Biot有效应力系数是裂隙位移的函数,强调了不同位移状态下水压力作用效果的不同,突出了孔隙水压力与裂隙变形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针对不同孔隙水压力下裂隙渗流流速随法向应力变化的试验数据,用该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预测,初步证实该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水力耦合 水压力 广义Biot系数 裂隙变形
下载PDF
某露天矿采场边坡变形监测系统构建及监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彬亭 李树建 +1 位作者 赵雷 王孟来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5期217-221,共5页
为了实现监测工程岩体灾变失稳情况,以某露天矿采场边坡为例,构建了一套以表面位移在线监测为主,内部位移手动监测和裂隙变形在线监测为辅的监测系统。结果表明:基于测量机器人技术的表面位移在线监测系统能够满足采场边坡日常变形监测... 为了实现监测工程岩体灾变失稳情况,以某露天矿采场边坡为例,构建了一套以表面位移在线监测为主,内部位移手动监测和裂隙变形在线监测为辅的监测系统。结果表明:基于测量机器人技术的表面位移在线监测系统能够满足采场边坡日常变形监测工作需要,采用钻孔测斜法能够获取采场边坡岩体内部变形情况,利用裂隙传感器能够实现采场边坡裂隙变形监测分析。无论表面位移和裂隙变形在线监测,还是内部位移手动监测,只有长时间持续监测,才能实现采场边坡灾变预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边坡 监测系统 位移检测 裂隙变形
下载PDF
三向应力条件下煤体渗透率演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荣腾龙 周宏伟 +2 位作者 王路军 任伟光 姬森浩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30-1937,共8页
为了掌握三向应力条件下煤体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基于捆绑的火柴棍模型,采用弹性理论分析了煤体基质和裂隙变形对渗透率的影响,建立了两种三向应力条件下煤体渗透率的动态演化模型——指数型和立方型,两种模型均突破以往较多模型采用的单... 为了掌握三向应力条件下煤体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基于捆绑的火柴棍模型,采用弹性理论分析了煤体基质和裂隙变形对渗透率的影响,建立了两种三向应力条件下煤体渗透率的动态演化模型——指数型和立方型,两种模型均突破以往较多模型采用的单轴应变假设,考虑了三向受力条件下煤体的横向应变不为0以及轴向荷载增加的情况。在分别改变轴压围压组合值、气体压力条件下,将理论模型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煤体渗透率随着载荷水平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气体压力的升高而增大;两种条件下指数型渗透率模型对煤体渗透率演化过程的定量描述均优于立方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 渗透率模型 三向应力 裂隙变形 指数型 立方型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SLIT METHOD IN THE RESEARCH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ABBIT AORTAS
12
作者 虞启琏 王小泉 +1 位作者 齐力 谢小锐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1995年第1期92+84-89,共7页
n the research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blood vessel, it is necessary to measure three-dimensional deformation of the blood vessel.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n-contact optical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se defor... n the research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blood vessel, it is necessary to measure three-dimensional deformation of the blood vessel.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n-contact optical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se deformation in vitro or in vivo, and the data-processing procedure for the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 reconstruction of the aorta surface. The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is tested with a known cylinder. This method has been used in the study of the rabbit aorta and the result shows that it is valuable in the research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blood vess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vessel 3--D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multi-slit
下载PDF
真三轴应力岩石裂隙渗流试验变形测量装置
13
作者 陈从新 刘才华 +1 位作者 刘小巍 沈强 《科技开发动态》 2004年第4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真三轴应力 岩石 裂隙渗流试验变形 测量装置 结构 通光强度
原文传递
A new apparatus for investigating stress,deformation and seepage coupling properties of rock fractures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才华 陈从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662-1666,共5页
A true triaxial apparatus which is composed of three units was presented.The apparatus allows for investigations on deformation and seepage behaviors of a single rock fracture subjected to lateral stress and normal st... A true triaxial apparatus which is composed of three units was presented.The apparatus allows for investigations on deformation and seepage behaviors of a single rock fracture subjected to lateral stress and normal stress.The first unit has three jacks which can apply loads independently in three orthogonal directions.The second unit is used to supply water inflow,control seepage pressure and measure flow velocity in real time.The third unit is for measuring the normal deformation of rock fractures.Some tests for investigating the normal deformation and seepage behaviors of rock fractures subjected to normal and lateral loads on hard granite specimens with an artificial persistent fracture,were introduced.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normal deformation and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re influenced not only by the normal stress but also by the lateral stress.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aperture and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normal stress but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lateral stress and both the aperture and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bey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s with the normal stress and the lateral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ue triaxial apparatus rock fractures normal stress lateral stress normal deformation seepage properties hydraulic conductivity
下载PDF
Deform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jointed rock masse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被引量:44
15
作者 Chen Xin Liao Zhihong Peng X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第2期213-221,共9页
We investigated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joint inclination angle and joint continuity factor on deforma- tion behavior of jointed rock mass for gypsum specimens with a set of non-persistent open flaws in uni- axial c... We investigated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joint inclination angle and joint continuity factor on deforma- tion behavior of jointed rock mass for gypsum specimens with a set of non-persistent open flaws in uni- axial compression. Complete axial stress-strain curves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i.e., single peak, softening after multi-peak yield platform, hardening after multi-peak yield platform and multi-peak dur- ing softening. Observation of crack evolution on the specimen surface reveals that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is correlated to the closure of pre-existing joint, development of fractures in rock matrix and teeth shearing of the shear plane. To investigate the brittleness of the specimens, the ratio of the residual strength to the maximum peak strength as well as the first and last peak strains were studied. At the same joint inclination angle, the ratios between residual strength and the maximum peak strength and the last peak strains increased while the first peak strai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joint continuity factor. At the same joint continuity factor, the curves of the three brittleness parameters vs. joint inclina- tion angle can either be concave or convex single-oeak or wave-shao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assJoint inclination angleJoint connectivity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Axial stress-strain curve
下载PDF
三轴应力加卸载作用下损伤煤岩渗透率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白鑫 王登科 +3 位作者 田富超 张东明 李豪君 任发科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36-1546,共11页
为研究低渗煤岩在应力加卸载作用下损伤破坏过程渗透性变化规律,基于“立方体”结构模型,综合考虑三轴应力加卸载煤岩损伤、有效应力及吸附/解吸作用引起的煤岩割理与基质变形,建立三轴应力加卸载作用下损伤煤岩渗透率模型,并基于试验... 为研究低渗煤岩在应力加卸载作用下损伤破坏过程渗透性变化规律,基于“立方体”结构模型,综合考虑三轴应力加卸载煤岩损伤、有效应力及吸附/解吸作用引起的煤岩割理与基质变形,建立三轴应力加卸载作用下损伤煤岩渗透率模型,并基于试验结果对渗透率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所构建的渗透率模型,不仅可以较好地反映三轴应力加卸载作用下损伤煤岩渗透率变化规律,而且也可以反映有效应力对损伤煤岩渗透率的影响远大于吸附解吸作用的规律。(2)当煤岩应力水平低于峰值强度时,在恒定围压、持续加轴压应力作用下煤体处于压缩状态,瓦斯渗透率降低;在卸围压、持续加轴压应力作用下,煤体内部开始产生损伤破坏,瓦斯渗透率缓慢上升;使得煤岩在加卸载失稳破坏前,瓦斯渗透率整体呈“V”字型发展趋势。(3)不同初始围压条件下,煤岩加卸载破坏失稳后渗透率增大程度随着初始围压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瓦斯压力条件下,煤岩的初始渗透率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采煤工作面瓦斯高效抽采提供理论支撑,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煤岩体 渗透率模型 应力加卸载 损伤破坏 裂隙变形
原文传递
采动覆岩涌水溃砂灾害模拟试验系统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郭惟嘉 王海龙 +1 位作者 陈绍杰 李金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15-1422,共8页
为研究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涌水溃砂灾害的演化特征,研制采动覆岩涌水溃砂灾害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由主体承载支架、试验舱、承压水仓、模拟采煤装置、储能罐、水压水量双控伺服系统和位移应力双控伺服系统组成,具有模拟空间大、可视度... 为研究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涌水溃砂灾害的演化特征,研制采动覆岩涌水溃砂灾害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由主体承载支架、试验舱、承压水仓、模拟采煤装置、储能罐、水压水量双控伺服系统和位移应力双控伺服系统组成,具有模拟空间大、可视度优、密封性好、加载方式多样、数据精度高等特点。以西部地区煤炭赋存地层为工程背景,利用研制的低强度非亲水相似材料对煤系地层进行模拟铺设,并对其进行模拟开采,较好地再现了覆岩涌水溃砂灾害孕育、发展及发生的全过程,获得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覆岩变形破坏、裂隙发育扩展、水砂通道形成及水砂突涌参数和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稳定可靠,研究方法及结果对进一步认识采煤工作面涌水溃砂灾害的形成机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采动覆岩 涌水溃砂 变形破坏、裂隙发育扩展、模拟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