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趣缘乌托邦:青少年亚文化装扮行动的质性研究
1
作者 高玉烛 王曦影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6,共10页
亚文化装扮是青少年群体的时尚表达,既可以体现他们在新时代、新社会背景下行为和精神风貌的特征,还突显了他们在服饰文化、社交圈子等方面的独特风格。基于“具身体现”视角下的情境互动论,本研究以现象学“悬置”方法界定青少年亚文... 亚文化装扮是青少年群体的时尚表达,既可以体现他们在新时代、新社会背景下行为和精神风貌的特征,还突显了他们在服饰文化、社交圈子等方面的独特风格。基于“具身体现”视角下的情境互动论,本研究以现象学“悬置”方法界定青少年亚文化装扮者,围绕37位研究参与者展开质性研究。研究发现,在理想化具身意象的行动驱动下,四类表演者——面具体验者、文化追随者、信仰布道者和组织领袖者,卷入多重具身情境开展表演行动。亚文化装扮者在表演过程中,通过掌控感和失控感的反复拉扯,逐渐形成自我/他人、身体/情境的重新定位。尽管“乌托邦”理想遭遇现实困阻、身体解放之路充满荆棘,但他们仍在一次次具身表演行动中不断省思与成长,展现出他们自觉融入社会的主流特质。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不仅通过服饰和装扮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更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塑造和修正自己的身份认同。他们的亚文化装扮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既传达了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成了他们与社会沟通和连接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文化装扮 青少年 具身表演 身份认同
下载PDF
谁是装扮小能手
2
作者 雷晶品 《小学生作文》 2023年第14期32-33,共2页
很高兴见到你,我从《童话王国·奇妙逻辑推理》来,我叫大聪明!听说由迷糊公主举办的装扮大赛马上要在这儿开始了,我也想来凑凑热闹!
关键词 逻辑推理 装扮 大赛
下载PDF
爱尔兰身份的探寻与建构:《冥王星早餐》中的装扮叙事
3
作者 汪甜 《河北画报》 2023年第12期163-165,共3页
《冥王星早餐》是当代爱尔兰小说家帕特里克·麦凯布的代表作,本文自装扮叙事切入,认为小说中存在男性与女性、真实与想象、自我与他者的三组张力。作者在个人、家庭和民族三个层面的装扮间建立联系,三组张力层层递进,揭露独立后爱... 《冥王星早餐》是当代爱尔兰小说家帕特里克·麦凯布的代表作,本文自装扮叙事切入,认为小说中存在男性与女性、真实与想象、自我与他者的三组张力。作者在个人、家庭和民族三个层面的装扮间建立联系,三组张力层层递进,揭露独立后爱尔兰社会的黑暗与病态,指出追寻民族身份的困境并关照了如何认识爱尔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冥王星早餐》 装扮叙事 爱尔兰性
下载PDF
中度智力障碍儿童装扮游戏与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兰继军 王利平 +1 位作者 贾兆娜 刘智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6-690,共5页
目的分析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装扮游戏能力、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实验法和行为观察法对30名10~15岁在校中度智障儿童进行调查。结果中度智障儿童装扮游戏与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总体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P〈0.05)。控... 目的分析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装扮游戏能力、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实验法和行为观察法对30名10~15岁在校中度智障儿童进行调查。结果中度智障儿童装扮游戏与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总体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P〈0.05)。控制年龄因素后,10~15岁中度智障儿童的心理理论与其装扮游戏中的"角色分配"、"想象"和"角色扮演"呈正相关(P〈0.05)。结论中度智障儿童装扮游戏能力的各个成分发展速度不均衡;中度智障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装扮游戏中的某些特定成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障碍 儿童 装扮游戏 心理理论
下载PDF
中西女性服饰装扮史上高底鞋比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瑜 卞向阳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以女性服饰装扮中的高底鞋为研究对象,重点比较了西方女性装扮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高底鞋,和中国女性装扮史上清朝满族女性的高底鞋。主要比较项目包括高底鞋的形状、高度、材质、装饰、功能、穿着人群、社会和自我评价,以及两者兴... 以女性服饰装扮中的高底鞋为研究对象,重点比较了西方女性装扮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高底鞋,和中国女性装扮史上清朝满族女性的高底鞋。主要比较项目包括高底鞋的形状、高度、材质、装饰、功能、穿着人群、社会和自我评价,以及两者兴起和流行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图像和文献资料的查阅及研究比较得出,中西方女性高底鞋虽然在流行的时间和空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两者在具体形制和功能上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时两者兴起和流行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有诸多相同,集中体现在社会经济文化和女性审美观念等方面。不过由于两者所处的中、西文化习俗和观念的差异,中西方女性的高底鞋在穿着人群和社会评价方面差异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 装扮艺术 满清 文艺复兴 高底鞋
下载PDF
野服躬耕:晚明乡宦的文化装扮与仕隐并存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琦 马俊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6-144,176,共9页
晚明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价值选择和生存方式日渐多元,但同时社会变迁也带来了普遍的焦虑,乡宦的社会角色和身份定位变得复杂不确定。于是他们转而借用其他社会群体的角色来寻求身份之外的价值体现,以野服躬耕的文化装扮游离于隐士... 晚明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价值选择和生存方式日渐多元,但同时社会变迁也带来了普遍的焦虑,乡宦的社会角色和身份定位变得复杂不确定。于是他们转而借用其他社会群体的角色来寻求身份之外的价值体现,以野服躬耕的文化装扮游离于隐士、官员、士人、农人、商人等不同角色之间。但晚明乡宦既不会抛弃士人身份成为绝对的隐士,也不会成为全然投身于地方事务的改革家,体现出社会转型期知识群体对自我的困惑和反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乡宦 野服躬耕 文化装扮 多重面相
下载PDF
论各时代电影装扮特征的趋势
7
作者 Lim Hee Kyung 《神州》 2019年第10期58-58,60,共2页
在影片中,装扮可以帮助演员进入角色,同时让观众身临其境了,更好的理解作品。黑白电影的装扮非常鲜明的突出人物的面部,分为基本装扮和初期特殊化装扮。彩色电影装扮更加具体真实化可以分为基本装扮、特殊装扮、补缀装扮。在CG电影中,... 在影片中,装扮可以帮助演员进入角色,同时让观众身临其境了,更好的理解作品。黑白电影的装扮非常鲜明的突出人物的面部,分为基本装扮和初期特殊化装扮。彩色电影装扮更加具体真实化可以分为基本装扮、特殊装扮、补缀装扮。在CG电影中,不是单独使用CG装扮,而是结合基本装扮或者特殊装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黑白电影装扮 彩色电影装扮 CG电影装扮 趋势
下载PDF
蟒衣考源兼谈明宫廷演剧的武将装扮 被引量:6
8
作者 宋俊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62,共7页
《脉望馆钞本古今杂剧》中的“穿关”是研究明代宫廷演剧的重要材料。作者考察这些“穿关”时发现:尽管剧本描绘的武将往往是“披甲戴铠”的“武扮”,但武将的“穿关”却主要采用蟒衣等“文扮”。通过对蟒衣渊源和形制的考察,作者认... 《脉望馆钞本古今杂剧》中的“穿关”是研究明代宫廷演剧的重要材料。作者考察这些“穿关”时发现:尽管剧本描绘的武将往往是“披甲戴铠”的“武扮”,但武将的“穿关”却主要采用蟒衣等“文扮”。通过对蟒衣渊源和形制的考察,作者认为明宫廷演剧中武将的蟒衣装扮,主要和明代的赐蟒及宦官演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望馆钞本古今杂剧》 蟒衣 赐蟒 宫廷演剧 宦官 武将装扮 穿关 渊源 形制 戏剧
下载PDF
装扮游戏对中度智障儿童心理理论水平的干预 被引量:3
9
作者 兰继军 杨伶 +1 位作者 张秀 李永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3期334-336,共3页
目的研究提高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西安市32名中度智障儿童,分为语言干预组、装扮游戏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愿望任务、知识任务、信念任务、情绪任务、意外内容任务、意外地点任务等对心理理论能力进行前测... 目的研究提高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西安市32名中度智障儿童,分为语言干预组、装扮游戏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愿望任务、知识任务、信念任务、情绪任务、意外内容任务、意外地点任务等对心理理论能力进行前测,对干预组分别使用语言训练和装扮游戏训练进行干预。结果装扮游戏组前后测成绩差异显著(t=-7.842,P<0.05);语言干预组前后测成绩差异不显著;对照组前后测成绩差异不显著。结论①装扮游戏训练比言语训练更适合于提高中度智障儿童心理理论能力;②心理理论能力是一种整体能力,装扮游戏训练能够全面提高智障儿童心理理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扮游戏 心理理论 干预 中度智障儿童
下载PDF
原始装扮表演的产生与歌舞杂戏的形成——戏曲艺术生成的世俗化路径论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友峰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12-21,共10页
从原始装扮表演出现到歌舞杂戏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它们的形成有诸多源头,但最主要的两个源头是原始宗教仪式中的娱神表演以及宫廷府邸俳优和侏儒的娱人表演。初始形态的原始歌舞和原始装扮表演具有强烈的现实功用性... 从原始装扮表演出现到歌舞杂戏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它们的形成有诸多源头,但最主要的两个源头是原始宗教仪式中的娱神表演以及宫廷府邸俳优和侏儒的娱人表演。初始形态的原始歌舞和原始装扮表演具有强烈的现实功用性,其本质是人类最为原始和最为直观的表达方式,在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中承担着大量乃至主要的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的现实功能,故尚不能称其为真正的"艺术"。原始歌舞与装扮表演转变成为真正的艺术,必须由人类的表达工具,转化成一种情感表现形式,并将自身实用功能转化为人类的审美愉悦功能。俳优表演的杂戏和滑稽戏,与原始宗教仪式歌舞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戏曲艺术亦庄亦谐、悲喜交错的艺术原则,开启了戏剧表演先河,奠定了戏剧表演基本规范和戏曲构成基本元素,直接促使了早期以逗乐和喜剧为主的宋金杂剧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原始装扮表演 歌舞杂戏 世俗化路径
下载PDF
云南民间装扮游戏与游戏的戏剧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胜华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41-46,共6页
导言 考察“戏”字的最初意义,游戏超出并早于戏剧。《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左传·宣公九年》云:“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袖服,以戏于朝。”《史记·周本纪》云:“弃为儿... 导言 考察“戏”字的最初意义,游戏超出并早于戏剧。《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左传·宣公九年》云:“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袖服,以戏于朝。”《史记·周本纪》云:“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楚辞·远游》云:“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因此,《辞源》对游戏的说解异常简明:游乐嬉戏。 在通常的意义上,游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竞技游戏,如博奕、角力、弹玻璃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扮游戏 游戏活动 戏剧 云南人民出版社 耳支 巍山县 新娘 伽达默尔 艺术学院 《四声猿》
下载PDF
婴儿出生后第二年装扮游戏能力的发展
12
作者 张大可 王立新 《社会心理科学》 2004年第4期3-7,共5页
本研究通过分析16名15或22个月婴儿在装扮游戏和非装扮游戏中与母亲维持同一话题的交流状况,对婴儿在15—22个月这一时期装扮能力和一般表征能力的发展速度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了幼儿在装扮游戏中的进步显著大于同时期他们在非装扮游... 本研究通过分析16名15或22个月婴儿在装扮游戏和非装扮游戏中与母亲维持同一话题的交流状况,对婴儿在15—22个月这一时期装扮能力和一般表征能力的发展速度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了幼儿在装扮游戏中的进步显著大于同时期他们在非装扮游戏中的发展。这说明在这一阶段装扮能力作为一种特殊的模块出现并发展,并且发展速度要高于一般表征能力的发展。结果支持了关于 Leslie 等人提出的幼儿装扮游戏是以模块化的形式出现并发展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装扮游戏 装扮能力 儿童心理
下载PDF
儿童装扮游戏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冰灵 《教育探究》 2009年第4期14-17,共4页
装扮游戏是学前儿童的重要游戏类型之一,包含了"戏剧性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多种形式的装扮行为。装扮游戏的发展与儿童表征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替代物体的形式和功能是判断儿童装扮游戏发展水平的重要指... 装扮游戏是学前儿童的重要游戏类型之一,包含了"戏剧性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多种形式的装扮行为。装扮游戏的发展与儿童表征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替代物体的形式和功能是判断儿童装扮游戏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装扮游戏对儿童表征能力、观点采择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和家长应该从时间、空间、心理上支持儿童的装扮游戏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扮游戏 内在机制 儿童 教育
下载PDF
戏曲中鬼魂装扮色彩符号成因考
14
作者 杨秋红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7-121,共5页
中国戏曲中鬼魂脚色的舞台装扮很特别,以黑、红、白三色为主色。其用色特征的形成,受到多个色彩符号系统的影响。魂帕、鬼穗子的形制和用色,分别受丧俗中覆面物和穗状纸钱的影响。黑衣、红衣、素衣,主要受中国传统色彩象征系统的影响。... 中国戏曲中鬼魂脚色的舞台装扮很特别,以黑、红、白三色为主色。其用色特征的形成,受到多个色彩符号系统的影响。魂帕、鬼穗子的形制和用色,分别受丧俗中覆面物和穗状纸钱的影响。黑衣、红衣、素衣,主要受中国传统色彩象征系统的影响。上述装扮又同时受到戏曲服饰色彩秩序的影响。每个符号系统的影响都不是绝对的,每一个鬼魂形象的服色选择,都是不同系统相互平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脚色 鬼魂装扮 色彩符号 成因
下载PDF
装扮的精致描写 心态的独到剖析——《五四遗事——罗文涛三美团圆》赏析
15
作者 布小继 李钧 《红河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87-89,共3页
《五四遗事》中作者带有隐喻的装扮描写以及对次要人物的深刻讽刺尤为独到。对当时的人们尤其是新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以及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一些扭曲了的社会现实、畸变了的灵魂的深刻批判是《五四遗事》最值得... 《五四遗事》中作者带有隐喻的装扮描写以及对次要人物的深刻讽刺尤为独到。对当时的人们尤其是新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以及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一些扭曲了的社会现实、畸变了的灵魂的深刻批判是《五四遗事》最值得探究的内涵之一。《五四遗事》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五四"以后中国一种"似醒非醒、半中半西"的社会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遗事》 装扮 心态 剖析
下载PDF
张大千杨妃图中女性装扮研究
16
作者 杨柳 蒲泽敏 《设计》 2014年第2期171-172,共2页
本文从服装史和服装美学角度分析了张大千杨妃图中的女性装扮,提取画家对女性装扮的具体描绘,然后结合唐代女性装扮史,从服饰、发型、头饰和面部妆容等方面对比出大千杨妃图女性装扮与唐代女性的差异,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从而更深一... 本文从服装史和服装美学角度分析了张大千杨妃图中的女性装扮,提取画家对女性装扮的具体描绘,然后结合唐代女性装扮史,从服饰、发型、头饰和面部妆容等方面对比出大千杨妃图女性装扮与唐代女性的差异,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从而更深一步了解大千先生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和精神世界对女性装扮描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千 杨妃图 女性装扮 差异
下载PDF
张大千杨妃图中女性装扮研究
17
作者 杨柳 蒲泽敏 《设计》 2014年第7期43-44,共2页
本文从服装史和服装美学角度分析了张大千杨妃图中的女性装扮,提取画家对女性装扮的具体描绘,然后结合唐代女性装扮史,从服饰、发型、头饰和面部妆容等方面对比出大千杨妃图女性装扮与唐代女性的差异,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从而更深一... 本文从服装史和服装美学角度分析了张大千杨妃图中的女性装扮,提取画家对女性装扮的具体描绘,然后结合唐代女性装扮史,从服饰、发型、头饰和面部妆容等方面对比出大千杨妃图女性装扮与唐代女性的差异,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从而更深一步了解大千先生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和精神世界对女性装扮描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千 杨妃图 女性装扮 差异
下载PDF
古代“装扮类面具”谱系与“人”“神”观念演变
18
作者 燕筠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96-100,共5页
从原始人类巫术模拟中产生的“装扮类面具”,是将其变容功能发挥最为充分的面具类型。其面具形象的历史演变构成一个形象谱系,因产生时间与功能意义的不同划分的三个阶段,分别产生了原始巫仪面具、图腾祭祀面具,以及戏剧娱人面具;不同... 从原始人类巫术模拟中产生的“装扮类面具”,是将其变容功能发挥最为充分的面具类型。其面具形象的历史演变构成一个形象谱系,因产生时间与功能意义的不同划分的三个阶段,分别产生了原始巫仪面具、图腾祭祀面具,以及戏剧娱人面具;不同历史时段中类别各异的兽面、神面、人面、鬼面,存在于面具谱系之中,在先民生活与宗教中承担各种角色,呈现不同图谱的符号意义。面具记录了先民从巫术到艺术的生活技术、精神维度上的重要变化;装扮类面具的构成谱系,反映出人类对自我与神灵的认知观念的进化,诠释出面具的符号内涵以及戏剧赋予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扮面具 人神观念 认知仪式 图腾 戏剧角色
下载PDF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三维人物装扮软件设计
19
作者 成平广 张坤 +2 位作者 强磊 廖文亮 周豪 《科技视界》 2014年第8期153-153,203,共2页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发现在人物装扮应用中还不成熟、应用不广泛,为此提出了三维人物的设计思考,并从四个模块对主要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行业现实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三维人物 装扮软件
下载PDF
帝国之后的自我装扮:阿库宁小说中的帝国意识
20
作者 武玉明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5-89,103,共6页
本文基于格林布莱特的"自我装扮"理论和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学说,探讨了俄罗斯当代作家鲍里斯.阿库宁小说中的帝国意识。研究表明,阿库宁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利用文学手段对俄罗斯国家、民族进行自我确认和自我装扮,以使其所... 本文基于格林布莱特的"自我装扮"理论和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学说,探讨了俄罗斯当代作家鲍里斯.阿库宁小说中的帝国意识。研究表明,阿库宁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利用文学手段对俄罗斯国家、民族进行自我确认和自我装扮,以使其所塑造的国家形象合法化的过程。他的小说既是克服民族身份认同危机、疗治文化自卑心理的良方,同时又显示了帝国主义话语在后苏联俄罗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里斯·阿库宁 自我装扮 帝国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