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裘廷梁的“崇白话而废文言”说 被引量:3
1
作者 钟维克 黄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88-92,共5页
近代维新派文论家裘廷梁 ,在“文界革命”中率先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口号 ,配合黄遵宪、梁启超等人主张近代文学话语转型的倡导 ,对中国近代文学话语的文化转型 ,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的“崇白话而废文言”说 ,有充分的历史依据... 近代维新派文论家裘廷梁 ,在“文界革命”中率先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口号 ,配合黄遵宪、梁启超等人主张近代文学话语转型的倡导 ,对中国近代文学话语的文化转型 ,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的“崇白话而废文言”说 ,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现实理由 ,为近代白话文理论奠定了基础 ,为近代文艺美学初定了文学语言的审美取向———以通俗简易为美。这是近代文学的语言学美学研究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文界革命"话语转型 白话 文言文 裘廷梁
下载PDF
裘廷梁与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 被引量:1
2
作者 邬岩姣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2-63,共2页
裘廷梁是戊戌维新时期的思想家,他提出了"白话为本"的理论,创办了《无锡白话报》,在"五四"白话文运动后期,坚持以白话文普及教育的观点,是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的先驱人物。
关键词 裘廷梁 白话文 文自之争
下载PDF
对近代化全方位的认同——裘廷梁思想再探,并纪念先生逝世五十周年
3
作者 王赓唐 《江南论坛》 1993年第6期48-51,共4页
八十年代初期,我因工作的关系接触无锡地方史资料,曾试作《裘廷梁思想初探》一文。今年适逢裘廷梁逝世五十周年,无锡市各界人士届时拟集会纪念。今爱就他的文化思想续加剖析。再一次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 裘廷梁 八十年代 地方史 无锡白话报 资产阶级改良派 文白之争 白话文运动 钱基博 演义白话报 江南论坛
下载PDF
裘廷梁、裘毓芳与《无锡白话报》的白话实践
4
作者 曹晓华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79-85,共7页
《无锡白话报》作为晚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白话报,其报章内容呈现出文白转型的纷繁景象。文章对其主编裘廷梁"演古"和"演今"的办报理念和该报实际主笔裘毓芳的白话实践情况加以分析,发现裘廷梁文字背后不仅有对白话... 《无锡白话报》作为晚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白话报,其报章内容呈现出文白转型的纷繁景象。文章对其主编裘廷梁"演古"和"演今"的办报理念和该报实际主笔裘毓芳的白话实践情况加以分析,发现裘廷梁文字背后不仅有对白话实用性的思考,也掺杂着对传统儒学的维护;而裘毓芳在女教规约中欲言又止,其白话实践是晚清女性意识萌芽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裘廷梁 裘毓芳 《无锡白话报》 女性意识 白话演绎
下载PDF
五四白话文学的历史渊源 被引量:12
5
作者 夏晓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5年第3期22-41,共20页
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学并非凭空发生,而是渊源有自。它与过去时代的语言、文学有着怎样的关系?这是一个应该回答而至今结论不一的问题。作为白话文学的发起者与参加者的胡适曾溯源于古代,作了一部《白话文学史》,证明“白话文学史就是中国... 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学并非凭空发生,而是渊源有自。它与过去时代的语言、文学有着怎样的关系?这是一个应该回答而至今结论不一的问题。作为白话文学的发起者与参加者的胡适曾溯源于古代,作了一部《白话文学史》,证明“白话文学史就是中国文学史的中心部分”。这自然有利于抬高白话文的身价,堵住国粹派的口。但从汉、唐以来绵延千年的传统白话文学,毕竟不能直接引发出五四时期横扫一切旧文学的白话文学运动。于是,人们的视线自然地转向近代,五四白话文学与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关系便格外引人注目。应该说,这种影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文运动 白话文学运动 学史 白话小说 渊源有自 话报 裘廷梁 五四时期 国粹派 现代文学
下载PDF
“文界革命”理论简说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保真 《求是学刊》 1982年第6期59-66,共8页
关键词 “文界革命” 新文体 梁启超 简说 白话文运动 严复 文言 “文” 裘廷梁 资产阶级改良派
下载PDF
九十五年前一场“文白之争”
7
作者 尤伟 《江南论坛》 1993年第6期46-47,共2页
九十五年前的1898年,无锡历史上掀起了一股进步浪潮,和清宫的“维新变法”同声相应,出现了如今江苏省的第一张报纸——《无锡白话报》。当年8月,变法失败,报纸被迫停刊,但影响深远。在这个浪潮中,爱国人士裘廷梁先生是先导者,他开创了... 九十五年前的1898年,无锡历史上掀起了一股进步浪潮,和清宫的“维新变法”同声相应,出现了如今江苏省的第一张报纸——《无锡白话报》。当年8月,变法失败,报纸被迫停刊,但影响深远。在这个浪潮中,爱国人士裘廷梁先生是先导者,他开创了无锡的白话运动。本刊特发两篇有关文章,以资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白之争 裘廷梁 白话运动 无锡白话报 维新变法 第一张 先导者 梅侣 人自为战 办报宗旨
下载PDF
白话文报的先驱 被引量:2
8
作者 金惠风 《传媒观察》 1994年第4期41-44,共2页
在清末,报纸一般都是文言文。当时开风气之先、用白话文办报而且办得很有影响的,当数裘廷梁办的《无锡白话报》了。 裘廷梁(1857—1943),字葆良,无锡人,1912年民国成立后移居上海,改名可桴。他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维新派思想家。
关键词 无锡白话报 裘廷梁 维新派 无锡人 戊戌变法时期 《时务报》 裘毓芳 泰西新史揽要 李提摩太 富国策
下载PDF
无锡新学与毁学事件
9
作者 谈汗人 《江苏地方志》 1995年第4期55-55,共1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无锡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维新变法”、“教育救国”的思想影响下,掀起了兴办新学的热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正月,无锡举人杨模与邑人单毓德、秦谦培等,于城中连元街上寿禅庵创办了无锡第一所,也是我国私人创...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无锡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维新变法”、“教育救国”的思想影响下,掀起了兴办新学的热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正月,无锡举人杨模与邑人单毓德、秦谦培等,于城中连元街上寿禅庵创办了无锡第一所,也是我国私人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堂——竢实学堂(今连元街小学)。杨模自任总理(校长),聘著名数学家华蘅芳为总教习,秦鼎臣、丁福宝、蒋仲怀和日本人松本等为教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毁学 新式学堂 教育救国 维新变法 华蘅芳 思想影响 裘廷梁 米业 先进知识分子
下载PDF
中国文学批评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10
作者 邓韶玉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92-93,共2页
复旦大学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7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总字数逾300万,是接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全国重点科研项目,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的、规模空前的古代文论巨著。其显著特点是,阐述了上下数千年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全过程,发掘... 复旦大学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7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总字数逾300万,是接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全国重点科研项目,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的、规模空前的古代文论巨著。其显著特点是,阐述了上下数千年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全过程,发掘出许多弥足珍贵的罕见史料,对重要批评家与论著,都运用系统论研究法,作了富于开拓性的剖析,探索古代文论的思维空间大为拓展。 这部巨著的卷1、2(先秦至六朝)早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其卷5《明代文学批评史》新近也已出版,其末卷《近代文学批评史》(黄霖著)也即将面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批评 古代文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重点科研项目 思维空间 五四新文学 世界学术 现代白话文 文学走向 裘廷梁
下载PDF
论胡适与白话文运动
11
作者 李明渊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70-73,84,共5页
“五四”时期,胡适是以提倡白话文学而闻名于世的,二十年代,胡适已成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声誉显赫的学者,在我国文化教育界影响很大,然而,他在思想上、政治上逐步走向反动,到三十年代堕落成为反动派的“文化班头”,最后依附... “五四”时期,胡适是以提倡白话文学而闻名于世的,二十年代,胡适已成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声誉显赫的学者,在我国文化教育界影响很大,然而,他在思想上、政治上逐步走向反动,到三十年代堕落成为反动派的“文化班头”,最后依附蒋家王朝成为中国人民的敌人。对于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他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功过究竟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文运动 胡适之 新文学运动 蒋家王朝 历史人物 反帝反封建 八不主义 白话文学运动 裘廷梁 学衡派
下载PDF
‘豆芽字母’和‘通字’
12
作者 乐嗣炳 《语文建设》 1962年第9期18-19,共2页
清末切音字方案中,吴敬恒的“豆芽字母”和江亢虎的“通字”,是两份各家著作都曾提及、但谁也没有见过的方案。我因为整理近代白话文运动资料,通过白话报的线索,发现了“豆芽字母”的方案和“通字”的有关材料。“豆芽字母”的方案见于... 清末切音字方案中,吴敬恒的“豆芽字母”和江亢虎的“通字”,是两份各家著作都曾提及、但谁也没有见过的方案。我因为整理近代白话文运动资料,通过白话报的线索,发现了“豆芽字母”的方案和“通字”的有关材料。“豆芽字母”的方案见于《无锡白话报》创刊人裘廷梁家属所提供的一个抄本,《无锡白话报》也载有消息。“通字”的有关材料见于《河南白话报》。这两个人在政治上都极反动,但是他们的切音字方案对于研究汉语拼音运动还有史料的价值。现根据这些材料,把两个方案简略介绍和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白话报 裘廷梁 白话文运动 吴敬恒 简略介绍 复合声 慈卿 等韵 取字 七十六
下载PDF
全新视域下的解读与重构——评王本朝著《中国现代文学观念与知识谱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继凯 冯超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5-208,共4页
文学观念,就是人们对文学的基本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中西文学史上多种文学流派的演进,文学著作的产生,文学现象的浮现乃至于文学史的写作都与文学观念的存在有着内在的联系,并在深层意义上被当时的文学观念所影响、左右甚至改... 文学观念,就是人们对文学的基本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中西文学史上多种文学流派的演进,文学著作的产生,文学现象的浮现乃至于文学史的写作都与文学观念的存在有着内在的联系,并在深层意义上被当时的文学观念所影响、左右甚至改造。至于中国,新文学革命以后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同样离不开文学观念的影响,而现代学术界对其存在的阐释与解读也就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本朝 知识谱系 中西文学 中国传统文学 载道 深层意义 八不主义 裘廷梁 中国现代文学史
原文传递
近代中国的女新闻工作者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汉奇 《中国记者》 1987年第6期19-21,共3页
新闻事业在中国,有1200年左右的历史。其中,前1100多年,是男人们的天下。妇女无由问津。直到上一个世纪末页,才陆续有妇女参加。由于封建礼教和旧的思想意识的束缚,开始一段时期,参加的妇女很少,后来逐渐增多。从戊戍维新时期至五四运... 新闻事业在中国,有1200年左右的历史。其中,前1100多年,是男人们的天下。妇女无由问津。直到上一个世纪末页,才陆续有妇女参加。由于封建礼教和旧的思想意识的束缚,开始一段时期,参加的妇女很少,后来逐渐增多。从戊戍维新时期至五四运动前夕,全国大约先后创办过40多家妇女报刊,涌现了100名左右的妇女新闻工作者。数量虽然不多,却是我国妇女新闻事业史的重要一页。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是裘毓芳。她的生卒年和后半生的经历已不可考,只知道她笔名梅侣(有时署梅侣女史),是江苏无锡人。青年时代就有才女之称。1887年曾用白话演绎《格致启蒙》一书,印刷成册,分赠读者,受到社会上的称赞。她的最早的办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工作者 新闻事业史 梅侣 裘毓芳 裘廷梁 女报 近代中国 中国白话报 苏报 林宗素
原文传递
日本の“言文一致”运动と中国の“口语文”运动との比较
15
作者 杨英华 土屋富枝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1990年第4期24-32,共9页
关键词 言文一致 巴协 文体革命 政治背景 文休 元九 青年作家 文芸 文力 裘廷梁
原文传递
一位汉学家眼中的中国书面语变革
16
作者 胡志德 康凌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99,共7页
胡志德(Theodore Huters),汉学家,斯坦福大学文学博士,长期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和译介,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东亚系教授,香港《译丛》杂志主编,兼任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著有《钱锺书》、《把世界带回家:... 胡志德(Theodore Huters),汉学家,斯坦福大学文学博士,长期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和译介,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东亚系教授,香港《译丛》杂志主编,兼任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著有《钱锺书》、《把世界带回家:西学中用在晚清和民初中国》等,并译有北岛、汪晖等人的著作。本文从罗兰·巴特关于书写与文本性的理论出发,在"能引人阅读者"(或简言之"可读性")和"能引人写作者"(或简言之"可写性")两种书写模式的概念框架之内,试图重新讨论从文言到白话的历史转变。重新梳理汉语写作的基本问题:中国作家能否使用一种丰富的语言,来进行真正能够导致原创性思想的实验?本文原以英文发表于香港岭南大学《现代中文文紫学报》2012年春季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裘廷梁 王国维 书面语 阅读者 章太炎 古典文本 汉学家
原文传递
报刊珍趣
17
作者 沈智心 《档案时空》 1993年第1期38-39,共2页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历来十分重视报刊的作用。毛主席早在1919年就创办了《湘江评论》。1920年党在上海发起组成之后,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作为党的公开宣传刊物,《共产党》月刊则作为党的秘密刊物。其它共产主义小组,还先后创办了...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历来十分重视报刊的作用。毛主席早在1919年就创办了《湘江评论》。1920年党在上海发起组成之后,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作为党的公开宣传刊物,《共产党》月刊则作为党的秘密刊物。其它共产主义小组,还先后创办了《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等刊物。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至全国解放,党中央创办的刊物有:《向导》周报、《前锋月刊》、《新青年》季刊、《热血日报》、《布尔什维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小组 劳动界 湘江评论 中共中央机关 《红旗》 国共合作 裘廷梁 中国青年报 新民晚报 体育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