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糊窗用纸对裱作修复与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沈子怡 王敏英 周华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第S02期47-49,共3页
裱作,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市场需求的巨大变化,这项技艺走出了“皇宫”,走进民间,有部分技法失传,而另一部分则在与民间技法逐渐融合的过程中形成新的体系。文章欲以小见... 裱作,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市场需求的巨大变化,这项技艺走出了“皇宫”,走进民间,有部分技法失传,而另一部分则在与民间技法逐渐融合的过程中形成新的体系。文章欲以小见大,通过概述官式糊卷窗技法揭示古人对裱作选材的重视,以及充分利用纸张各项性能以延长文物寿命,体现当下裱作的传承和保护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裱作 官式 糊窗 纸张
下载PDF
清宫裱作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沈子怡 周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14期46-49,共4页
清宫裱作是官式建筑营造“八大作”之一。因特殊的时代背景,裱作日渐式微,并欠缺对其的历史研究,因此迫切需要恢复裱作,要对裱作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满足古建筑保护和技艺传承的需要。通过整理相关档案,对清宫裱作的设立与内容进行系统的... 清宫裱作是官式建筑营造“八大作”之一。因特殊的时代背景,裱作日渐式微,并欠缺对其的历史研究,因此迫切需要恢复裱作,要对裱作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满足古建筑保护和技艺传承的需要。通过整理相关档案,对清宫裱作的设立与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结果表明裱作历经了从康熙朝正式形成造办处作坊,到乾隆朝的鼎盛发展,再到清末衰败。随着造办处的撤销,官式裱作技艺被迫与民间裱糊工艺融为一体,失去了官式裱作技艺的特征,不利于后世裱作恢复和技艺传承。系统研究裱作技艺对推动清宫裱作技艺传承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办处 裱作 现状
下载PDF
传统建筑裱作之内檐棚壁糊饰工序及技术要求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敏英 《古建园林技术》 2021年第5期27-32,共6页
内檐棚壁糊饰技术是传统官式建筑营造技艺裱作中的重要内容,以故宫古建筑内檐糊饰技艺最具代表性。该项技艺贯穿整个清代,康雍时期迅速发展,盛行于乾隆时期,在此时期该项技艺在糊饰形式、选材及材料加工、操作技法等方面非常成熟和丰富... 内檐棚壁糊饰技术是传统官式建筑营造技艺裱作中的重要内容,以故宫古建筑内檐糊饰技艺最具代表性。该项技艺贯穿整个清代,康雍时期迅速发展,盛行于乾隆时期,在此时期该项技艺在糊饰形式、选材及材料加工、操作技法等方面非常成熟和丰富多彩。之后逐渐衰减,清代结束,紫禁城中此类工程基本停止。工匠身怀技艺走出红墙,根据社会需求,官式建筑部分棚壁糊饰技术与民间部分类似技术相融合。随着历史的变迁,至建国初期,官式建筑裱作之内檐棚壁糊饰技艺基本淡出建筑行业。近些年来,文物保护事业需要对古建筑裱作活计进行恢复原貌及传承传统技艺。我们依据清宫档案、根据故宫等处官式建筑内檐糊饰遗迹,以及该项技艺后人的传承等,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与实践,将传统建筑裱作之内檐棚壁糊饰技艺的基础工序及技术要求进行整理成文,以飨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裱作技艺 内檐棚壁糊饰工序
下载PDF
外王内圣——从养心殿区建筑内檐糊饰浅析明清帝王宫室内檐装饰风格之变迁 被引量:7
4
作者 纪立芳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2-46,共5页
以现场勘察为依据,结合档案文献资料及旁证案例,分析明嘉靖朝、清康熙朝、乾隆朝、咸丰朝以及清末慈禧专权时期养心殿区包括理政、书房、佛堂、寝宫等不同功能建筑室内木构及墙壁装饰风格的变化以及白纸裱糊的特点与工艺,同时也探讨内... 以现场勘察为依据,结合档案文献资料及旁证案例,分析明嘉靖朝、清康熙朝、乾隆朝、咸丰朝以及清末慈禧专权时期养心殿区包括理政、书房、佛堂、寝宫等不同功能建筑室内木构及墙壁装饰风格的变化以及白纸裱糊的特点与工艺,同时也探讨内檐油饰彩画及糊饰与宫廷室内空间氛围营造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分析促成这些风格变化背后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殿 棚壁 裱作 功能 空间 纸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