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褐多孔菌发酵代谢物的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董艳红
张鞍灵
+2 位作者
马慧妮
李晓明
高锦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采用滤纸片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研究了褐多孔菌发酵代谢物对7种常见细菌和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发酵液乙酸乙酯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抑制效果显著,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0 mg/mL和1.25 mg/mL,浓度为0.5 mg/m...
采用滤纸片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研究了褐多孔菌发酵代谢物对7种常见细菌和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发酵液乙酸乙酯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抑制效果显著,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0 mg/mL和1.25 mg/mL,浓度为0.5 mg/mL时对小麦赤霉病菌抑菌率达到100%,菌丝乙酸乙酯部分对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mg/mL和0.625 mg/mL,对白菜黑斑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抑菌率均高于70%,菌丝及发酵液正丁醇部分对几乎所有病原菌抑制作用都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多孔菌
液体发酵
抑
菌
活性
最小抑
菌
浓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褐多孔菌中药合剂抗肿瘤作用的微生态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孙玉清
田桦
+1 位作者
薛桂荣
卓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4-35,共2页
本实验采用褐多孔菌中药合剂(956)对荷瘤鼠进行不同剂量的治疗,并对各组鼠的抑瘤率,生存百分率及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进行了测定,与对照组比较该中药合剂有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正常菌群生长,增强抑杀肿瘤及提高生存率的...
本实验采用褐多孔菌中药合剂(956)对荷瘤鼠进行不同剂量的治疗,并对各组鼠的抑瘤率,生存百分率及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进行了测定,与对照组比较该中药合剂有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正常菌群生长,增强抑杀肿瘤及提高生存率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多孔菌
肿瘤
微生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褐多孔菌水煎剂对小鼠MΦ功能的调节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秀国
吕密凯
+1 位作者
李丽秋
马淑霞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3-34,共2页
褐多孔菌生长在大小兴安岭林区中的松、桦等树木上,在我们以往的肠过微生态学实验中[1],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而肠道正常菌群与机体免疫功能又是呈正相关。为了解其作用机理,我们从免疫学的角度测定了MΦ的功能。本实验表...
褐多孔菌生长在大小兴安岭林区中的松、桦等树木上,在我们以往的肠过微生态学实验中[1],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而肠道正常菌群与机体免疫功能又是呈正相关。为了解其作用机理,我们从免疫学的角度测定了MΦ的功能。本实验表明,褐多孔菌有显著地提高MΦ吞噬功能。并使其合成及释放溶菌酶的能力明显增强。实验提示:在感染性疾病,肿瘤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中同时应用该药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多孔菌
中药
功能
调节
药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褐多孔菌水煎剂对小鼠肠道正常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丽秋
马淑霞
+1 位作者
王秀国
吕密凯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23-25,共3页
褐多孔菌生长在大小兴安岭林区中的松、桦等树木上,在我们以往的免疫学实验中,发现其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而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又是呈正相关。为此我们造成实验性脾虚模型,并引起小鼠肠道内菌群紊乱,其中的双歧杆菌...
褐多孔菌生长在大小兴安岭林区中的松、桦等树木上,在我们以往的免疫学实验中,发现其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而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又是呈正相关。为此我们造成实验性脾虚模型,并引起小鼠肠道内菌群紊乱,其中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及拟杆菌菌量均下降,当服用褐多孔菌后这些菌均上升为正常水平。本实验表明,褐多孔菌不仅对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而且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也具有调节功能,并对脾虚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多孔菌
菌
群
肠道细
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褐多孔菌水煎剂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
4
5
作者
东星月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5-45,共1页
实验观察了褐多孔菌水煎剂对高脂血症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药4周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明显下降,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逐渐上升。说明该水煎剂具有调节血脂作用。
关键词
褐多孔菌
水煎剂
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血脂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褐多孔菌水煎剂对肺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基荣
孙新虎
于军方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14-314,共1页
关键词
褐多孔菌
水煎剂
肺肿瘤
化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褐多孔菌水煎剂对小鼠Mφ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陈志
李丽秋
+2 位作者
韩秀坤
王嘉明
胡怀明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05-106,共2页
褐多孔菌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寄生于多种倒木或腐木之真菌。该菌盛产于大、小兴安岭林区。据报道:该菌性味谈平,微苦,无毒;有调节血压、改善心肌功能、活血化淤、益肾壮阳、强筋壮骨等功能。为了解其作用机理及对免疫功能的影...
褐多孔菌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寄生于多种倒木或腐木之真菌。该菌盛产于大、小兴安岭林区。据报道:该菌性味谈平,微苦,无毒;有调节血压、改善心肌功能、活血化淤、益肾壮阳、强筋壮骨等功能。为了解其作用机理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从免疫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多孔菌
巨噬细胞
溶
菌
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褐多孔菌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
3
8
作者
赵媛
米芳
+1 位作者
张鞍灵
高锦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87,共6页
以PDA培养基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对最佳碳源、氮源、培养时间和培养基装液量进行筛选,并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对其最佳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PDA液体培养基(葡萄糖马铃薯液体培养基+酵母粉5.37 g...
以PDA培养基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对最佳碳源、氮源、培养时间和培养基装液量进行筛选,并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对其最佳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PDA液体培养基(葡萄糖马铃薯液体培养基+酵母粉5.37 g/L+葡萄糖26.31 g/L),褐多孔菌在培养液装液量为每250 mL中装入60.74 mL,经28℃,150 r/min旋转振荡培养68.32 h,次生产物对小麦赤霉的抑制作用最强。培养基优化后褐多孔菌的抗菌活性显著提高,表明响应面法在培养基优化中十分有效,相对简单,且节省时间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多孔菌
抗
菌
活性
响应面法
发酵培养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褐多孔菌对实验性大肠癌小鼠肠道正常菌群调整的作用
被引量:
5
9
作者
吕方舟
吕佳宏
代月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8年第1期54-54,共1页
目的:探讨中药褐多孔菌对大肠癌小鼠肠道正常菌群的影响。方法:本实验设三组:肿瘤对照组;中药组;微生态调节剂加中药组。以大肠癌裸鼠移植瘤为动物模型,观察肠道菌群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中药组在肠道菌群调节能力上优于对照组,微生态...
目的:探讨中药褐多孔菌对大肠癌小鼠肠道正常菌群的影响。方法:本实验设三组:肿瘤对照组;中药组;微生态调节剂加中药组。以大肠癌裸鼠移植瘤为动物模型,观察肠道菌群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中药组在肠道菌群调节能力上优于对照组,微生态调节剂加中药组优于用药组。结论:表明褐多孔菌有明显的调整肠道菌群的作用,同时可抑制大肠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多孔菌
肠道正常
菌
群
大肠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褐多孔菌发酵代谢物的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董艳红
张鞍灵
马慧妮
李晓明
高锦明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文摘
采用滤纸片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研究了褐多孔菌发酵代谢物对7种常见细菌和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发酵液乙酸乙酯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抑制效果显著,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0 mg/mL和1.25 mg/mL,浓度为0.5 mg/mL时对小麦赤霉病菌抑菌率达到100%,菌丝乙酸乙酯部分对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mg/mL和0.625 mg/mL,对白菜黑斑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抑菌率均高于70%,菌丝及发酵液正丁醇部分对几乎所有病原菌抑制作用都很明显。
关键词
褐多孔菌
液体发酵
抑
菌
活性
最小抑
菌
浓度
Keywords
Polyporus picipes
liquid fermentation
antimicrobial activity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分类号
S763.1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褐多孔菌中药合剂抗肿瘤作用的微生态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孙玉清
田桦
薛桂荣
卓越
机构
佳木斯医学院附属一院
佳木斯医学院微生态研究室
出处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4-35,共2页
文摘
本实验采用褐多孔菌中药合剂(956)对荷瘤鼠进行不同剂量的治疗,并对各组鼠的抑瘤率,生存百分率及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进行了测定,与对照组比较该中药合剂有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正常菌群生长,增强抑杀肿瘤及提高生存率的效应。
关键词
褐多孔菌
肿瘤
微生态
中医药疗法
分类号
R730.5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褐多孔菌水煎剂对小鼠MΦ功能的调节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秀国
吕密凯
李丽秋
马淑霞
机构
佳木斯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佳木斯医学院微生态研究室
出处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3-34,共2页
文摘
褐多孔菌生长在大小兴安岭林区中的松、桦等树木上,在我们以往的肠过微生态学实验中[1],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而肠道正常菌群与机体免疫功能又是呈正相关。为了解其作用机理,我们从免疫学的角度测定了MΦ的功能。本实验表明,褐多孔菌有显著地提高MΦ吞噬功能。并使其合成及释放溶菌酶的能力明显增强。实验提示:在感染性疾病,肿瘤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中同时应用该药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关键词
褐多孔菌
中药
功能
调节
药理学
Keywords
Polyporus M Intestinal canal flora
分类号
R282.710.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褐多孔菌水煎剂对小鼠肠道正常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丽秋
马淑霞
王秀国
吕密凯
机构
佳木斯医学院微生态室
佳木斯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出处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23-25,共3页
文摘
褐多孔菌生长在大小兴安岭林区中的松、桦等树木上,在我们以往的免疫学实验中,发现其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而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又是呈正相关。为此我们造成实验性脾虚模型,并引起小鼠肠道内菌群紊乱,其中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及拟杆菌菌量均下降,当服用褐多孔菌后这些菌均上升为正常水平。本实验表明,褐多孔菌不仅对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而且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也具有调节功能,并对脾虚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褐多孔菌
菌
群
肠道细
菌
Keywords
polyporus picipes Fr decoction
insufficiency of the spleen
normal flora
mouse
分类号
R378.2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褐多孔菌水煎剂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
4
5
作者
东星月
机构
济南市中心医院药学部
出处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5-45,共1页
文摘
实验观察了褐多孔菌水煎剂对高脂血症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药4周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明显下降,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逐渐上升。说明该水煎剂具有调节血脂作用。
关键词
褐多孔菌
水煎剂
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血脂症
分类号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R931.71 [医药卫生—生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褐多孔菌水煎剂对肺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基荣
孙新虎
于军方
机构
文登中心医院
出处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14-314,共1页
关键词
褐多孔菌
水煎剂
肺肿瘤
化疗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褐多孔菌水煎剂对小鼠Mφ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陈志
李丽秋
韩秀坤
王嘉明
胡怀明
机构
佳木斯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佳木斯医学院卫生教研室
出处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05-106,共2页
文摘
褐多孔菌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寄生于多种倒木或腐木之真菌。该菌盛产于大、小兴安岭林区。据报道:该菌性味谈平,微苦,无毒;有调节血压、改善心肌功能、活血化淤、益肾壮阳、强筋壮骨等功能。为了解其作用机理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从免疫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关键词
褐多孔菌
巨噬细胞
溶
菌
酶
分类号
R282.710.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褐多孔菌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
3
8
作者
赵媛
米芳
张鞍灵
高锦明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87,共6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852)
文摘
以PDA培养基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对最佳碳源、氮源、培养时间和培养基装液量进行筛选,并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对其最佳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PDA液体培养基(葡萄糖马铃薯液体培养基+酵母粉5.37 g/L+葡萄糖26.31 g/L),褐多孔菌在培养液装液量为每250 mL中装入60.74 mL,经28℃,150 r/min旋转振荡培养68.32 h,次生产物对小麦赤霉的抑制作用最强。培养基优化后褐多孔菌的抗菌活性显著提高,表明响应面法在培养基优化中十分有效,相对简单,且节省时间和材料。
关键词
褐多孔菌
抗
菌
活性
响应面法
发酵培养基
Keywords
Polyporus picipes
Antibiotic activit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Fermentation medium
分类号
S482.2 [农业科学—农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褐多孔菌对实验性大肠癌小鼠肠道正常菌群调整的作用
被引量:
5
9
作者
吕方舟
吕佳宏
代月
机构
佳木斯大学医学院药店
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8年第1期54-54,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中药褐多孔菌对大肠癌小鼠肠道正常菌群的影响。方法:本实验设三组:肿瘤对照组;中药组;微生态调节剂加中药组。以大肠癌裸鼠移植瘤为动物模型,观察肠道菌群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中药组在肠道菌群调节能力上优于对照组,微生态调节剂加中药组优于用药组。结论:表明褐多孔菌有明显的调整肠道菌群的作用,同时可抑制大肠癌的生长。
关键词
褐多孔菌
肠道正常
菌
群
大肠癌
分类号
R977.9 [医药卫生—药品]
R378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褐多孔菌发酵代谢物的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董艳红
张鞍灵
马慧妮
李晓明
高锦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褐多孔菌中药合剂抗肿瘤作用的微生态学实验研究
孙玉清
田桦
薛桂荣
卓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褐多孔菌水煎剂对小鼠MΦ功能的调节
王秀国
吕密凯
李丽秋
马淑霞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褐多孔菌水煎剂对小鼠肠道正常菌群的影响
李丽秋
马淑霞
王秀国
吕密凯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褐多孔菌水煎剂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东星月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褐多孔菌水煎剂对肺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张基荣
孙新虎
于军方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褐多孔菌水煎剂对小鼠Mφ功能的影响
陈志
李丽秋
韩秀坤
王嘉明
胡怀明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褐多孔菌发酵培养基优化
赵媛
米芳
张鞍灵
高锦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药褐多孔菌对实验性大肠癌小鼠肠道正常菌群调整的作用
吕方舟
吕佳宏
代月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