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子细菌性褐条病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
1
作者 季生栋 《湖北植保》 2023年第4期34-36,共3页
为明确常用杀菌剂对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了30%噻唑锌、20%噻菌铜、85%三氯异氰尿酸、6%春雷霉素、46%氢氧化铜和3%噻霉酮等6种杀菌剂对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谷子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供试... 为明确常用杀菌剂对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了30%噻唑锌、20%噻菌铜、85%三氯异氰尿酸、6%春雷霉素、46%氢氧化铜和3%噻霉酮等6种杀菌剂对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谷子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供试剂量下,6种供试药剂对谷子植株安全,对谷子细菌性褐条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20%噻菌铜和85%三氯异氰尿酸的防治效果最优,分别为88.99%和88.04%;进一步试验表明,20%噻菌铜以1 800 g/hm~2剂量、85%三氯异氰尿酸以600 g/hm~2剂量对谷子细菌性褐条病防治效果最好,分别达88.36%和88.82%。建议在黑龙江谷子产区可使用20%噻菌铜在1 800 g/hm~2及85%三氯异氰尿酸在600 g/hm~2剂量下进行喷雾防治谷子细菌性褐条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细菌性褐条病 药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病原的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徐丽慧 邱文 +2 位作者 张唯一 李斌 谢关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2-306,共5页
为明确从褐条病稻苗上分离出来的病原细菌并与西瓜果斑病菌相区分,对该病原特性进行了研究。分离获得6株褐条病致病菌,其中4株经主要细菌学特性、菌落形态、致病性、Biolog、脂肪酸分析(FAME)、电镜观察、Nested-PCR鉴定及与3株水稻细... 为明确从褐条病稻苗上分离出来的病原细菌并与西瓜果斑病菌相区分,对该病原特性进行了研究。分离获得6株褐条病致病菌,其中4株经主要细菌学特性、菌落形态、致病性、Biolog、脂肪酸分析(FAME)、电镜观察、Nested-PCR鉴定及与3株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标准菌株和2株西瓜果斑病标准菌株的比较,证实了该病是由单极鞭革兰氏阴性细菌Aci-dovorax avenae ssp.avenae引起的。FAME将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误鉴定为西瓜果斑病菌,而用Biolog和nested-PCR鉴定能得到准确的鉴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 表型鉴定 电镜观察 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 褐条病 西瓜果斑
下载PDF
甘蔗亲本及杂交组合对褐条病的抗性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建荣 赵丽萍 +3 位作者 覃伟 刘家勇 姚丽 吴才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2-466,共5页
以23个甘蔗母本(ROC5为对照)、21个甘蔗父本(69–463为对照)以及他们配制的29个杂交组合(ROC5×69–463为对照)为材料,进行甘蔗褐条病抗性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甘蔗母本间、甘蔗父本间以及甘蔗杂交组合间的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 以23个甘蔗母本(ROC5为对照)、21个甘蔗父本(69–463为对照)以及他们配制的29个杂交组合(ROC5×69–463为对照)为材料,进行甘蔗褐条病抗性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甘蔗母本间、甘蔗父本间以及甘蔗杂交组合间的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差异是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抗褐条病平均遗传力大小顺序为母本(95.3%)、组合(93.0%)、父本(79.1%);一般配合力表现为负效应的母本有Pma98–40、崖城93–26、云瑞05–283、粤糖91–976、川蔗19号、ROC10、云蔗06–80、ROC26、湛蔗74–141、K86–110、云蔗03–194和ROC25等12个,一般配合力表现为负效应的父本有Q199、云瑞06–649、云瑞05–733、CP84–1198、CP88–1762、崖城84–125、云瑞05–784、粤糖00–236、CP72–3591和CP94–110等10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表现为负效应的有Pma98–40×云瑞05–649、崖城93–26×云瑞05–733、云瑞05–283×Q199、粤糖91–976×CP84–1198、川蔗19号×CP88–1762和ROC10×粤农73–204等16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褐条病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下载PDF
甘蔗褐条病发生流行特点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9
4
作者 单红丽 李文凤 +4 位作者 黄应昆 王晓燕 张荣跃 罗志明 尹炯 《中国糖料》 2015年第6期71-73,78,共4页
结合田间调查分析了甘蔗褐条病的发生流行特点,根据甘蔗生产实际,兼顾种植管理,提出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甘蔗褐条病 发生流行特点 防控对策
下载PDF
木薯花叶病和褐条病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6
5
作者 时涛 蔡吉苗 黄贵修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23-28,共6页
花叶病和褐条病是世界范围内木薯生产的2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木薯的产量和品质,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发现这2种病害。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这2种病害入侵我国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为分析这2种病害对我国木薯产业的影响,在前期木薯病害调查的... 花叶病和褐条病是世界范围内木薯生产的2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木薯的产量和品质,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发现这2种病害。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这2种病害入侵我国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为分析这2种病害对我国木薯产业的影响,在前期木薯病害调查的基础上,检索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这2种病害的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经济危害性、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情况,采用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木薯花叶病和褐条病的综合风险值R分别为2.42和2.37,属于高度危险,建议相关部门对这2种病害加强检疫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花叶 褐条病 安全性评估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与室内药剂筛选初报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艳梅 王广耀 范文中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8年第1期38-39,共2页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是北方寒地稻区的新记录病害,在水稻育秧期发生。其主要症状是在幼苗的第1叶片上产生黑褐色长条斑;或第2、3叶片的叶鞘变褐,叶片主脉基部或全部呈褐色条状;或在虫伤等处产生不规则条斑。病部未见菌脓。药剂筛选结果是45...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是北方寒地稻区的新记录病害,在水稻育秧期发生。其主要症状是在幼苗的第1叶片上产生黑褐色长条斑;或第2、3叶片的叶鞘变褐,叶片主脉基部或全部呈褐色条状;或在虫伤等处产生不规则条斑。病部未见菌脓。药剂筛选结果是45%福酮可湿性粉剂、1.5%噻霉酮水剂、45%代森铵水剂对病原细菌有直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 症状 药剂筛选
下载PDF
长泰县甘蔗褐条病发生为害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庭俊 《甘蔗糖业》 2000年第2期9-11,共3页
本文报道了1997~1998年福建省长泰县部分蔗区种植的新品种发生甘蔗褐条病的情况,分析了发病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甘蔗 褐条病 防治 福建 危害
下载PDF
甘蔗褐条病与梢腐病病原菌快速大量产孢的培养方法
8
作者 单红丽 李银煳 +4 位作者 李婕 王晓燕 张荣跃 李文凤 黄应昆 《中国糖料》 2022年第4期55-58,共4页
甘蔗褐条病和梢腐病是为害甘蔗叶部的灾害性真菌病害。为了改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存在病菌生长速度缓慢、产孢时间长、产孢数量少等问题,对甘蔗褐条病与梢腐病病原菌快速大量产孢的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蔗褐条病菌... 甘蔗褐条病和梢腐病是为害甘蔗叶部的灾害性真菌病害。为了改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存在病菌生长速度缓慢、产孢时间长、产孢数量少等问题,对甘蔗褐条病与梢腐病病原菌快速大量产孢的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蔗褐条病菌接种于褐条病菌产孢培养基后,经去除菌丝处理后暗培养7 d可产生大量褐条病菌分生孢子;甘蔗梢腐病接种于梢腐病菌产孢培养基后,振荡培养3 d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本方法培养基原料简单易得,成本低廉,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污染率低,与PDA培养基传统培养方法相比,培养周期显著缩短,每个视野分生孢子增加6倍以上,充分满足了甘蔗褐条病和梢腐病深入研究与防控的需求,为甘蔗褐条病和梢腐病病菌变异动态、致病力差异、筛选抗病品种及绿色高效杀菌剂等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褐条病 甘蔗梢腐 分生孢子 诱导产孢 培养基
下载PDF
甘蔗褐条病发生危害特点与防控对策
9
作者 罗志明 李文凤 +4 位作者 黄应昆 单红丽 王晓燕 张荣跃 尹炯 《中国糖料》 2015年第4期59-60,共2页
阐述了甘蔗褐条病发生危害特点,分析了发病原因,结合甘蔗生产实际,提出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
关键词 甘蔗褐条病 危害特点 原因 防控对策
下载PDF
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绿色防控杀菌剂的筛选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洋 赵秀梅 +4 位作者 郑旭 王连霞 王立达 李青超 韩业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7期38-41,共4页
为促进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绿色防控,本研究选用4种常用的细菌性杀菌剂,分别设置低、中、高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明确常用细菌性杀菌剂对谷子生长的安全性及对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对谷子细菌性褐条... 为促进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绿色防控,本研究选用4种常用的细菌性杀菌剂,分别设置低、中、高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明确常用细菌性杀菌剂对谷子生长的安全性及对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对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在70.85%~77.18%,与其他试验药剂防效差异均显著;其次是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防效最低。防治谷子细菌性褐条病,可选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有效成分用量300~450 g·hm^(-2);有机谷子防治细菌性褐条病可选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制有效成分用量36~45 g·hm^(-2),于谷子细菌性褐条病发生初期喷施,视发病情况喷施1~2次,间隔7~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细菌性褐条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翠英 《农村百事通》 2010年第12期35-35,共1页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是一种假单胞杆菌引起的水稻病害,在我国南方地区均有发生,近年来该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在北方稻区也已见该病对水稻造成危害。
关键词 细菌性褐条病 水稻 发生与防治 假单胞杆菌 南方地区 北方稻区 心腐
下载PDF
甘蔗褐条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室内毒力的测定 被引量:17
12
作者 钱双宏 沈林波 +4 位作者 熊国如 王俊刚 冯翠莲 赵婷婷 张树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3-357,共5页
针对海南省不同植蔗区甘蔗褐条病的典型病斑进行分离培养、单孢纯化、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检测以及结合r 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分离到的5株病原菌,经回接实验表明,病原菌HT-4致病性最强,能引起与田间病害一致的症状,将菌株HT-4的r... 针对海南省不同植蔗区甘蔗褐条病的典型病斑进行分离培养、单孢纯化、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检测以及结合r 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分离到的5株病原菌,经回接实验表明,病原菌HT-4致病性最强,能引起与田间病害一致的症状,将菌株HT-4的r DNA-ITS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结果表明:菌株HT-4与离蠕孢属(Bipolaris)相似性达到99%,结合形态学分析确定该菌是甘蔗褐条病的病原菌。室内毒力实验表明:在7种供试药剂中,50%咪鲜胺锰盐和10%苯醚甲环唑对病原菌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为4.400 6 mg/L和9.421 1 mg/L。结果为甘蔗褐条病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褐条病 离蠕孢属 室内毒力测定 杀菌剂
下载PDF
雪茸细菌性褐条病发生与防治
13
作者 陈福如 李开本 +1 位作者 何修金 林兴生 《食用菌》 2000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雪茸 杏鲍菇 细菌性褐条病 防治
下载PDF
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对甘蔗褐条病防控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寒舒 王晓燕 +8 位作者 仓晓燕 单红丽 张荣跃 王长秘 陈杰 段婷颖 黄丕忠 周游 黄应昆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2期106-111,共6页
为了筛选防控甘蔗褐条病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及精准施药技术,选用多菌灵、苯菌灵、百菌清、嘧菌脂、吡唑醚菌脂、苯甲嘧菌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 g+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 为了筛选防控甘蔗褐条病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及精准施药技术,选用多菌灵、苯菌灵、百菌清、嘧菌脂、吡唑醚菌脂、苯甲嘧菌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 g+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 g+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和(25%吡唑醚菌脂悬浮剂600 mL+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等3个配方药剂对甘蔗褐条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病指均在14.02以下,防效均达84.41%以上。本研究显示3个配方药剂是防控甘蔗褐条病理想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可在7—8月人工和无人机飞防叶面喷施,7~10天喷1次,连喷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复合高效配方药剂 精准施药 褐条病 防效评价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与防治
15
作者 李翠英 《农村新技术》 2012年第4期15-15,共1页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在我国南方地区均有发生。近年来,在北方稻区已见该病对水稻造成为害。一、病害症状。该病苗期至穗期都可能发生。开始发病多在秧苗心叶下一张叶片,先在叶片中脉出现褐色小点,以后上下扩展成为褐色或...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在我国南方地区均有发生。近年来,在北方稻区已见该病对水稻造成为害。一、病害症状。该病苗期至穗期都可能发生。开始发病多在秧苗心叶下一张叶片,先在叶片中脉出现褐色小点,以后上下扩展成为褐色或紫褐色条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褐条病 发生与防治 水稻 南方地区 北方稻区 害症状 心腐 叶片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与防治
16
作者 张玉江 傅秀悦 +1 位作者 李淳湖 张海秋 《垦殖与稻作》 1997年第2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褐条病 防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俊平 朱文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34-36,共3页
根据连续多年对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进行田间观察和试验 ,对发病原因进行了试验探讨 ,认为主要以种子带菌传病为主。本文整理了该病在大田的发生和防治试验情况 ,对各种症状进行了观察描述 ,提出了防治此病的方法。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褐条病 原因 发生规律 防治
下载PDF
云南弥勒甘蔗褐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18
作者 李婕 李银煳 +4 位作者 李庆红 张荣跃 王晓燕 单红丽 黄应昆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1-235,共5页
2019年10月,在云南弥勒甘蔗示范基地(23.92°N,103.33°E)发现‘云瑞10-187’和‘福农11-2907’高感甘蔗褐条病,发病率为50%~80%。为明确其病原,本研究采集病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以期为该病害有效防控提... 2019年10月,在云南弥勒甘蔗示范基地(23.92°N,103.33°E)发现‘云瑞10-187’和‘福农11-2907’高感甘蔗褐条病,发病率为50%~80%。为明确其病原,本研究采集病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以期为该病害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依据形态特征、核糖体RNA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分子鉴定及致病性测定,将病原菌鉴定为狗尾草平脐蠕孢Bipolaris setariae,是云南省甘蔗褐条病病原菌新记录种,丰富了甘蔗褐条病病原菌信息,为后续其他蔗区褐条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甘蔗褐条病 原菌 分离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
19
作者 颜曰红 蔡方义 黄贤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3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细菌性褐条病 水稻 防治 产量损失 大暴雨 心腐 玉环县 浙江省 植保站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研究进展
20
作者 方媛 潘晨阳 +4 位作者 李梦佳 袁李亚男 王盛 程琳乔 饶玉春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76-81,共6页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是世界性的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常见于南方稻区,发病严重时会导致水稻整株枯死,严重威胁了水稻的高产稳产.在鉴于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鉴定、病原菌致病机理及病害防治、而对其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是世界性的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常见于南方稻区,发病严重时会导致水稻整株枯死,严重威胁了水稻的高产稳产.在鉴于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鉴定、病原菌致病机理及病害防治、而对其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研究尚不深入的前提下,介绍了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研究的新进展,通过查阅国内外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并分析、归纳后,综述了病原菌的特性及发病机理、病害侵染循环和农业、化学、生物方面的防治措施等,以期更好地为农业防治褐条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 机理 防治措施 原鉴定 燕麦食酸菌燕麦亚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