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C-NMR分析混合酸处理脱灰对永兴褐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魏强 唐跃刚 +1 位作者 王绍清 黄帆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0-415,共6页
运用煤的结构化学理论和固态13C-NMR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永兴褐煤在混合酸处理脱灰前后碳组成的变化。研究表明,混合酸处理脱灰对永兴褐煤中脂肪碳和芳香碳两者比例分配的影响并不大,但对季碳、环内氧接脂碳、芳香桥碳和羧基碳的破坏... 运用煤的结构化学理论和固态13C-NMR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永兴褐煤在混合酸处理脱灰前后碳组成的变化。研究表明,混合酸处理脱灰对永兴褐煤中脂肪碳和芳香碳两者比例分配的影响并不大,但对季碳、环内氧接脂碳、芳香桥碳和羧基碳的破坏作用比较明显;在芳香桥碳锐减的同时,芳甲基的比例非但没有减少反而略有增加,表明永兴褐煤中的双环及多环结构被破坏为单环结构,芳香簇的尺寸变小了,这是混合酸处理脱灰对永兴褐煤结构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结构 混合酸处理脱灰 13C-NMR
下载PDF
基于分子结构模型的褐煤与浮选药剂界面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何亚群 王婕 +2 位作者 魏华 谢卫宁 王帅 《选煤技术》 CAS 2018年第3期9-16,共8页
褐煤表面亲水性强,在浮选过程中需添加表面活性剂提高其疏水性,研究褐煤与表面活性剂的界面作用有助于提高褐煤浮选效率。通过测试褐煤结构参数,建立了内蒙古锡林浩特褐煤分子结构模型,并对比了实际测试与模型计算的红外光谱图,验证了... 褐煤表面亲水性强,在浮选过程中需添加表面活性剂提高其疏水性,研究褐煤与表面活性剂的界面作用有助于提高褐煤浮选效率。通过测试褐煤结构参数,建立了内蒙古锡林浩特褐煤分子结构模型,并对比了实际测试与模型计算的红外光谱图,验证了该分子结构的代表性。模拟结果表明:水分子通过静电作用在褐煤表面形成水化膜,吸附了表面活性剂的褐煤表面与水分子之间的界面作用能显著降低,特别是吸附了失水山梨醇油酸酯之后,水分子在远离褐煤表面的上方形成了聚集状态,阻碍了水分子的吸附,改善了褐煤表面的疏水性。褐煤浮选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褐煤浮选 褐煤分子结构模型 浮选机理 界面作用能
下载PDF
褐煤超临界甲醇萃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竹晟 宗志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2-124,共3页
为实现褐煤的高附加值利用并进一步了解褐煤的组成结构,利用超临界甲醇对内蒙古胜利褐煤进行了萃取,考察了温度对萃取物产率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萃取产物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甲醇萃取产率随温度升高... 为实现褐煤的高附加值利用并进一步了解褐煤的组成结构,利用超临界甲醇对内蒙古胜利褐煤进行了萃取,考察了温度对萃取物产率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萃取产物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甲醇萃取产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GC/MS检测到产物主要包括含氧化合物(主要为酯、酚、酮类化合物)、脂肪烃类化合物(主要为正构烷烃、芳香族类化合物主要为1~6环的稠环芳烃及其烷基取代衍生物)、芳香族类化合物及含杂原子化合物(主要以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超临界甲醇 萃取 褐煤结构
下载PDF
褐煤自燃机理及阻化剂防自燃技术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静 吴国光 +3 位作者 孟献梁 张中彩 孙奇 梁霏飞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1年第6期66-68,共3页
我国褐煤资源储量丰富,但褐煤,尤其提质后褐煤极易发生自燃。从褐煤的化学结构和孔隙特征等角度分析了其自燃机理,综述了卤盐吸水液、铵盐阻化液、氢氧化钙阻化液、硅凝胶和高聚物阻化剂等常用防自燃阻化剂,对它们的作用原理和阻化效果... 我国褐煤资源储量丰富,但褐煤,尤其提质后褐煤极易发生自燃。从褐煤的化学结构和孔隙特征等角度分析了其自燃机理,综述了卤盐吸水液、铵盐阻化液、氢氧化钙阻化液、硅凝胶和高聚物阻化剂等常用防自燃阻化剂,对它们的作用原理和阻化效果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指出了这些阻化剂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阻化剂防自燃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化学结构 孔隙特征 自燃机理 阻化剂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a macromolecular structural model of Chinese lignite and analysis of its low-temperature oxidation behavior 被引量:11
5
作者 Xianliang Meng Mingqiang Gao +6 位作者 Ruizhi Chu Zhenyong Miao Guoguang Wu Lei Bai Peng Liu Yuanfang Yan Pengcheng 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314-1321,共8页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change in the active structure of lignite during the process of lowtemperature oxidation by constructing a molecular structure model for lignite. Using quantum computation combi...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change in the active structure of lignite during the process of lowtemperature oxidation by constructing a molecular structure model for lignite. Using quantum computation combined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proximate analysis, ultimate analysi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a structural model for the large molecular structure was constructed. By analyzing the bond lengths in the model molecule, the evolution law for the active structure of lignite was predicted for the process of low-temperature oxidation. In low-temperature oxidation,alkanes and hydroxyls are the primary active structures observed in lignite, though ether may also react. These active functional groups react with oxygen to release heat, thereby speeding up the reaction between coal and oxygen. Finally, the content of various functional groups in the process of lignite low-temperature oxidation was analyzed by infrared analysis,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was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lignite Coal combustion Molecular simulation Low-temperature oxidation process Environ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