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赤潮生物新纪录种——海洋褐胞藻 被引量:9
1
作者 齐雨藻 洪英 +4 位作者 吕颂辉 张家平 朱从举 李雅琴 梁松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92-95,共4页
首次报导了我国赤潮生物新纪录种:海洋褐胞藻[Chattonella marina(Subrahamanyan)Hara et Chihara]。比较了本属3个主要种:海洋褐胞藻(C. maarina),古老褐胞藻(C. antiqua)及盐生褐胞藻(C. Subsalsa)的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特征,并讨论了分... 首次报导了我国赤潮生物新纪录种:海洋褐胞藻[Chattonella marina(Subrahamanyan)Hara et Chihara]。比较了本属3个主要种:海洋褐胞藻(C. maarina),古老褐胞藻(C. antiqua)及盐生褐胞藻(C. Subsalsa)的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特征,并讨论了分类学的认同及种类的界定。海洋褐胞藻(C. marina)的形状常有变化,有的种类有尖尾,故要谨慎定种。本文重新确定了该属的汉名—褐胞藻,同时介绍了新近报导的另外4个种:球型褐胞藻(C. globosa),卵型褐胞藻(C. ovata),小褐胞藻(C. minima)和疣突褐胞藻(C. verruculo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褐胞藻 褐胞藻 赤潮 分类
下载PDF
南海大鹏湾海洋褐胞藻赤潮及其成因 被引量:47
2
作者 齐雨藻 洪英 +6 位作者 吕颂辉 楚建华 张家平 朱从举 李雅琴 梁松 李锦荣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2-138,T001,共8页
于1991年3月20—21日在大鹏湾首次发生海洋揭胞藻赤潮。对此分析了赤潮发生前后海洋环境因素的变化及其与赤潮的关系;以风速、气压、盐度、温度、磷酸盐、硝酸盐、铵盐、铁离子等8项指标为基础,改变参数组合,对采自1991年3-5月特定... 于1991年3月20—21日在大鹏湾首次发生海洋揭胞藻赤潮。对此分析了赤潮发生前后海洋环境因素的变化及其与赤潮的关系;以风速、气压、盐度、温度、磷酸盐、硝酸盐、铵盐、铁离子等8项指标为基础,改变参数组合,对采自1991年3-5月特定站位(S0)的各样方进行聚类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盐度为31-32和水温为20℃的适宜条件下,铁离子和风速是形成本次赤潮的主要环境要素;大量营养盐尤其是硝酸盐浓度的增加,是本次赤潮形成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大鹏湾 海洋 褐胞藻
下载PDF
中国北黄海发生的两次海洋褐胞藻赤潮 被引量:32
3
作者 矫晓阳 郭皓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1-45,共5页
1993年8月中旬和1995年8月中旬,中国北黄海近岸各发生一次海洋褐胞藻(Chattonellamarina)赤潮。调查结果为海洋褐胞藻的生物量为(1.7~11.7)×10 ̄8个/m ̄3浮游植物群落生物量范围在... 1993年8月中旬和1995年8月中旬,中国北黄海近岸各发生一次海洋褐胞藻(Chattonellamarina)赤潮。调查结果为海洋褐胞藻的生物量为(1.7~11.7)×10 ̄8个/m ̄3浮游植物群落生物量范围在(2.5~15.4)×10 ̄8个/m ̄3。赤潮海区的表层水温25.8℃、,盐度12~17.6.pH8.5~8.6,透明度1.5~1.6m,大量富含营养物质的陆源淡水入海,可能是这一海区海洋褐胞藻赤潮的主要起因。赤潮发生期间,赤潮海区养殖的中国蛤蜊(Mactrachinensis)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出现大量死亡;人工放流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回捕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海洋褐胞藻 北黄海
下载PDF
诱发海洋褐胞藻赤潮的环境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齐雨藻 楚建华 黄奕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0-34,共5页
对1991年3月20~21日在南海大鹏湾盐田海域首次发生的海洋褐胞藻(Chattonella marina Hara etChihara)赤潮发生前后,海洋环境理化因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使用的方法为逐步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洋褐胞藻赤潮主要与水温... 对1991年3月20~21日在南海大鹏湾盐田海域首次发生的海洋褐胞藻(Chattonella marina Hara etChihara)赤潮发生前后,海洋环境理化因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使用的方法为逐步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洋褐胞藻赤潮主要与水温、溶解氧、氮盐、叶绿素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褐胞藻 赤潮 环境因素 成分
下载PDF
大鹏湾海洋褐胞藻赤潮及其发生机理 被引量:1
5
作者 齐雨藻 梁松 《海洋信息》 1991年第10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大鹏湾 褐胞藻 赤潮 发生机理 红潮
下载PDF
五种赤潮藻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5
6
作者 向军俭 朱小兵 +3 位作者 吕颂辉 杨红宇 凌钦婕 沈晓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03-108,共6页
 目的:建立分泌抗海洋褐胞藻(Chattonellamarina)、卵圆褐胞藻(Chattonellaovata)、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dentatum)、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pungens)等5种藻的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  目的:建立分泌抗海洋褐胞藻(Chattonellamarina)、卵圆褐胞藻(Chattonellaovata)、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dentatum)、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pungens)等5种藻的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方法: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并通过反相间接血凝、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方法筛选克隆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结果:获得15CA7、23BG2和23BG9等3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5种藻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抗体的亲和力较低,仅与海洋褐胞藻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而获得的M18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可与以上除尖刺拟菱形藻外4种藻产生高效价的明显交叉反应.结论:获得了3株分泌对5种藻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较低亲和力抗体;而M18细胞株分泌的单抗与除尖刺拟菱形藻外4种藻产生明显的高效价的交叉反应,显示此单抗可代替5种海洋藻的抗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褐胞藻 卵圆褐胞藻 赤潮异弯 具齿原甲 尖刺拟菱形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