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油桃采后衰老与病害发生中挥发性物质变化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小燕
王友升
+1 位作者
李丽萍
秦利杰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9-186,共8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油桃果实采后衰老与褐腐病害发生中近表皮和近果核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研究不同样品挥发物谱的差异并对香气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共检测到油桃果实挥发性物质14种...
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油桃果实采后衰老与褐腐病害发生中近表皮和近果核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研究不同样品挥发物谱的差异并对香气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共检测到油桃果实挥发性物质14种,主要为C6化合物、酯类和内酯类物质。贮藏期间油桃果实挥发性物质逐渐由近果核处转向近表皮,褐腐病害发生后加速了这种转变。PCA结果表明,5-羟基-2,4-癸二烯酸-γ-内酯、γ-癸内酯、δ-辛内酯和乙醇可作为区分油桃果实贮藏4d时衰老与病害发生的标志性挥发物;C6醛类、乙醇和乙酸乙酯则可作为区分油桃果实贮藏0、2d与贮藏4、6d时的标志性挥发物。病害组贮藏2d后近表皮处香气品质最佳,贮藏4d后病害组香气品质远低于衰老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桃
衰老
褐腐病害
挥发性物质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题名
油桃采后衰老与病害发生中挥发性物质变化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小燕
王友升
李丽萍
秦利杰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9-186,共8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2007B011)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5BAD22B01)
文摘
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油桃果实采后衰老与褐腐病害发生中近表皮和近果核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研究不同样品挥发物谱的差异并对香气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共检测到油桃果实挥发性物质14种,主要为C6化合物、酯类和内酯类物质。贮藏期间油桃果实挥发性物质逐渐由近果核处转向近表皮,褐腐病害发生后加速了这种转变。PCA结果表明,5-羟基-2,4-癸二烯酸-γ-内酯、γ-癸内酯、δ-辛内酯和乙醇可作为区分油桃果实贮藏4d时衰老与病害发生的标志性挥发物;C6醛类、乙醇和乙酸乙酯则可作为区分油桃果实贮藏0、2d与贮藏4、6d时的标志性挥发物。病害组贮藏2d后近表皮处香气品质最佳,贮藏4d后病害组香气品质远低于衰老组。
关键词
油桃
衰老
褐腐病害
挥发性物质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nectarine
senescence
brown rot
volatile substances
PCA
分类号
S436.6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662.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油桃采后衰老与病害发生中挥发性物质变化的主成分分析
陈小燕
王友升
李丽萍
秦利杰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