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词义褒贬色彩的演变看语言与社会互动 被引量:8
1
作者 左林霞 《理论月刊》 2004年第10期83-84,共2页
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社会生活与词义褒贬色彩演变的互动共变关系,认为社会变革、风俗习惯的变迁、思维能力的提高、价值观念的改变等是影响词义褒贬色彩转化的基本原因。词义褒贬色彩的演变显示了汉民族思想文化变迁的态势。
关键词 词义 褒贬色彩演变 语言和社会 互动关系
下载PDF
试论成语褒贬色彩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5
2
作者 左林霞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17-21,共5页
成语的褒贬色彩是成语语义的重要构成成分。在长期使用和发展过程中,部分成语的褒贬色彩发生了转换。我们可以透过它观察到汉民族的传统文化特点以及历史发展中汉民族文化心态的变革,认识到社会文化对词义发展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 成语 褒贬色彩演变 汉民族文化心理
下载PDF
汉语词汇褒贬色彩辨识及名词褒贬色彩附着语义点
3
作者 张莉 邹朝倩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8,共8页
"褒贬色彩"是汉语词义构成分析所使用的重要概念。对于"褒贬色彩",学界称名多样,对其内涵的认识以及外延的界定也不尽一致。在简要梳理学界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以逻辑学关于概念及其定义相关知识为指导,尝试予"... "褒贬色彩"是汉语词义构成分析所使用的重要概念。对于"褒贬色彩",学界称名多样,对其内涵的认识以及外延的界定也不尽一致。在简要梳理学界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以逻辑学关于概念及其定义相关知识为指导,尝试予"褒贬色彩"概念以更为清晰的定义。运用语义成分分析法分解名词的概念义,探寻其中能够附着褒贬色彩的语义点,有助于使褒贬色彩的辨识更具操作性,更加客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褒贬色彩 附着性 语义成分分析法 语义点 名词
下载PDF
汉语动物词褒贬色彩的语言民俗文化探究
4
作者 张鸿艳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2年第4期29-31,共3页
汉语动物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颇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汉语动物词所体现的褒贬色彩反映了汉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审美取向和思维方式等传统价值观念。褒扬类动物词和贬抑类动物词各自独具的深层民俗文化背景... 汉语动物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颇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汉语动物词所体现的褒贬色彩反映了汉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审美取向和思维方式等传统价值观念。褒扬类动物词和贬抑类动物词各自独具的深层民俗文化背景因素主要表现在谐音文化、图腾崇拜和人本观念、传统道德观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词 褒贬色彩 文化内涵
下载PDF
褒贬色彩不同的中日同形词的翻译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香君 黄亚萌 《商情》 2013年第42期234-234,共1页
众所周知,日文中汉字所处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汉字的存在.特别是中日同形词的存在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既是理解的捷径.也是翻译的陷阱。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从中日同形词的褒贬色彩出发一一进行翻译对比,并总结了翻译中日同形词时的... 众所周知,日文中汉字所处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汉字的存在.特别是中日同形词的存在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既是理解的捷径.也是翻译的陷阱。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从中日同形词的褒贬色彩出发一一进行翻译对比,并总结了翻译中日同形词时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同形词 褒贬色彩 翻译对比
下载PDF
动物词语的褒贬色彩、褒贬对立和偏离 被引量:6
6
作者 关英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94-98,共5页
动物词语的褒贬色彩及其对立关系,是在汉民族文化背景中形成的一种常规形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这一常规模式的突破就是偏离。正偏离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创新,是艺术佳句;负偏离往往降低表达效果,是语言失误、言语错误。
关键词 动物词语 褒贬色彩 褒贬对立 偏离
下载PDF
“七”的褒贬色彩源流
7
作者 郭攀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72-74,共3页
“七”,作为一个神秘玄数,具有褒贬两种对立的色彩。从来源上讲,褒义性色彩,主要源于先秦神秘玄教“七”的诸神圣内容;贬义性色彩,主要源于佛教所反映的印度文化中玄数“七”的诸神魔内容。
关键词 “七” 褒贬色彩 先秦数理文化 古印度文化 佛教
下载PDF
翻译中语言褒贬色彩的表达
8
作者 李文利 《黑河学刊》 2002年第3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俄语 感情色彩 翻译 语言 褒贬色彩
下载PDF
词义的感情色彩刍议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化鹏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0-31,共2页
词义的感情色彩刍议王化鹏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上册(282页)第三章"词汇"部分关于词的感情色彩问题一节在论述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三种类型之后,提出一个旧版本所... 词义的感情色彩刍议王化鹏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上册(282页)第三章"词汇"部分关于词的感情色彩问题一节在论述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三种类型之后,提出一个旧版本所没有的"新看法":"有一些词本无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情色彩 词义 褒贬色彩 语境义 中性词 新看法 褒贬倾向 贬义词 褒义词 词的感情色彩
下载PDF
试论熟语翻译中修辞色彩的传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信芳 薛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40-144,共5页
试论熟语翻译中修辞色彩的传达王信芳薛瑾熟语(包括成语、谚语、俗语、俚语、惯用语等)是在一定长的时间内人们的约定俗成、为社会所习用的,有固定结构形成和固定词汇成份的,语意完整,不可分割,通常不能逐句地译成其他语言的语言... 试论熟语翻译中修辞色彩的传达王信芳薛瑾熟语(包括成语、谚语、俗语、俚语、惯用语等)是在一定长的时间内人们的约定俗成、为社会所习用的,有固定结构形成和固定词汇成份的,语意完整,不可分割,通常不能逐句地译成其他语言的语言单位(词组、短语或短句)。熟语是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色彩 熟语 译文语言 修辞手段 语体特征 俗语词 褒贬色彩 交通事故 资产阶级 как
下载PDF
论词语褒贬的制约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佐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82-84,81,共4页
关键词 褒贬色彩 形容词重叠 褒义词 感情色彩 贬义词 词语 社会环境因素 中性词 隐含义 内部因素
下载PDF
汉语褒贬义成语语用现象研究——以“守株待兔”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章望婧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第5期139-140,共2页
本文首先对与成语"守株待兔"相关的语料进行详细的描写分析和统计,并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守株待兔"这一褒贬色彩明显的成语进行分析,探寻其语用褒贬现象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成语 守株待兔 语用 褒贬色彩
下载PDF
褒贬词构成略说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远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75-80,共6页
汉语词有褒贬之分,具有褒扬色彩的词称褒义词,具有贬斥色彩的词称贬义词,不具有褒贬色彩的词称中性词。褒贬词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造词法;二是通过用词法。通过造词法产生的褒贬词,其感情色彩是词本身所固有的,通过用词法产生的... 汉语词有褒贬之分,具有褒扬色彩的词称褒义词,具有贬斥色彩的词称贬义词,不具有褒贬色彩的词称中性词。褒贬词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造词法;二是通过用词法。通过造词法产生的褒贬词,其感情色彩是词本身所固有的,通过用词法产生的褒贬词,其感情色彩是词义发展演变的结果。词有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之分。在古代汉语里,词以单音节为主,字和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一个字就是一个单音节词,造字法也就是造词法,所以研究单音节褒贬词的构成可以从字形和字音上去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情色彩 褒贬色彩 贬义词 造词法 发展演变 褒义词 单音节词 造字法 中性词 成分构成
下载PDF
俄语褒贬词翻译小议
14
作者 任志岩 李桂清 《中学俄语》 2006年第3期21-22,共2页
俄语中具有褒贬色彩的语汇很多,如俗语、谚语、成语等等。它们或褒或贬,形式不同。在译文中确切表达原文的感情色彩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褒贬色彩 俄语 翻译 感情色彩 俗语 谚语 成语 原文 译文
下载PDF
褒贬词的语用分析
15
作者 刘静园 《阅读与写作》 2007年第5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褒贬色彩 语用分析 传统观点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贬义词 陪义 模糊
下载PDF
第三节 词语的感情色彩
16
作者 张秀玲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8年第Z1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词的感情色彩 贬义词 析词语 褒义词 语境 中性词 褒贬色彩 中国军人 修辞手法 语言环境
下载PDF
汉日同形近义词语义色彩研究及教学建议
17
作者 孙安然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2期40-42,共3页
由于语言接触特别是词汇互借的原因,汉日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大量的同形词。同形词虽然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了便利,但也容易使其在日语学习过程中产生负迁移。由此,本文从态度差异、褒贬义色彩差异和语体色彩差异三方面分析汉日同形近义词的... 由于语言接触特别是词汇互借的原因,汉日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大量的同形词。同形词虽然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了便利,但也容易使其在日语学习过程中产生负迁移。由此,本文从态度差异、褒贬义色彩差异和语体色彩差异三方面分析汉日同形近义词的语义色彩差异,并从日语实际教学应用的角度,探讨汉日同形近义词的教学方法,以期为日语语言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日同形词 语义色彩 态度差异 褒贬色彩差异
下载PDF
浅谈词的感情色彩的区别
18
作者 田玉秀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8年第5期35-35,共1页
浅谈词的感情色彩的区别●山西田玉秀所谓词的感情色彩,就是我们常说的词的褒贬色彩,研究词的感情色彩,对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更是不可缺少的。总的说来,区别它的... 浅谈词的感情色彩的区别●山西田玉秀所谓词的感情色彩,就是我们常说的词的褒贬色彩,研究词的感情色彩,对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更是不可缺少的。总的说来,区别它的方法大致有以下五种:一、从词义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的感情色彩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语言环境 形态变化 具体运用 单音节形容词 中学语文教学 词的形态 褒贬色彩 比喻义
下载PDF
处理既得利益集团的中国优势 被引量:2
19
作者 储建国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共2页
如同很多舶来词一样,“利益集团”这个词自西方进入中国后,便带上了强烈的褒贬色彩,经过媒体的渲染后,似乎成为恶势力的代名词。然而在政治科学研究中,利益集团是个中性词。在一个利益分化的现代社会,利益集团的出现并活跃于政治... 如同很多舶来词一样,“利益集团”这个词自西方进入中国后,便带上了强烈的褒贬色彩,经过媒体的渲染后,似乎成为恶势力的代名词。然而在政治科学研究中,利益集团是个中性词。在一个利益分化的现代社会,利益集团的出现并活跃于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是普遍的现象。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只要存在竞争陛经济体制和等级化官僚体制,就会存在分享更多体制红利的人群,它们就被称为既得利益集团。这一点,中西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得利益集团 中国 现代社会 官僚体制 褒贬色彩 科学研究 利益分化 经济生活
下载PDF
母语负迁移引发的日语词汇学习偏误——以中日同形词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晓春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5-77,共3页
中国和日本同属于汉字文化圈,两国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同形汉字词汇。这对于汉语母语学习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些用法完全相同或相近的日汉同形词为学习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同时也有许多意义和用法相差很远甚至完全不同的日汉同形词... 中国和日本同属于汉字文化圈,两国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同形汉字词汇。这对于汉语母语学习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些用法完全相同或相近的日汉同形词为学习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同时也有许多意义和用法相差很远甚至完全不同的日汉同形词。学习者在使用此类词汇时,往往受到母语的干扰,产生很多错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译 语法功能 褒贬色彩 文化背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