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敛疮膏治疗热毒壅滞型褥疮验案评析
1
作者 谢文娟 张铭金 肖泽旭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8期85-87,共3页
文章列举自拟敛疮膏治疗热毒壅滞型褥疮验案两则,阐述热毒炽盛、气血壅滞是褥疮形成的重要病理变化。自拟敛疮膏方能清热凉血、解毒化瘀、敛疮生肌,是治疗热毒壅滞型褥疮的良方,其治疗热毒壅滞型褥疮的脉证特点为口干、发热、局部红肿... 文章列举自拟敛疮膏治疗热毒壅滞型褥疮验案两则,阐述热毒炽盛、气血壅滞是褥疮形成的重要病理变化。自拟敛疮膏方能清热凉血、解毒化瘀、敛疮生肌,是治疗热毒壅滞型褥疮的良方,其治疗热毒壅滞型褥疮的脉证特点为口干、发热、局部红肿热痛、皮肤破溃、舌红苔少或苔黄、脉数或滑。文章详述自拟敛疮膏治疗热毒壅滞型褥疮的内在机制并附验案两则,供同仁参考。同时,着重讨论了大黄在该方中的应用,提出大黄外用能清热解毒、活血通经、调和气血,药力平和而非寒凉过度,可以解毒、活血而不留瘀,即使是治疗高龄、体虚老人,只要用之合宜,亦能取得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疮 褥疮 自拟敛疮膏方 验案
下载PDF
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在深度褥疮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任学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98-0101,共4页
探究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在深度褥疮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深度褥疮患者共10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改良前的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与试验组(53例;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 探究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在深度褥疮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深度褥疮患者共10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改良前的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与试验组(53例;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对比两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评分、疼痛程度、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①疼痛程度:试验组疼痛程度中轻微疼痛16例,中等疼痛27例,剧烈疼痛10例。参照组疼痛程度中轻微疼痛6例,中等疼痛22例,剧烈疼痛24例。试验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2=10.812;P=0.004)。②睡眠质量评分:试验组更低(P<0.05)。③临床指标:试验组褥疮愈合时间、治疗24h渗量、褥疮面积更低(P<0.05)。④生活质量:试验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深度褥疮治疗中采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效果更好,可减少创面愈合时间,控制褥疮面积,减轻疼痛感,改善睡眠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 深度褥疮 睡眠质量 疼痛程度 临床指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老年卧床褥疮高危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3
作者 宋朝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43-0146,共4页
探究对老年卧床褥疮高危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观察周期2021年12月-2023年12月,例数92人,录取卧床褥疮高危患者,随机法分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指标研究有褥疮发生率、满意度、生活质量以及认知情... 探究对老年卧床褥疮高危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观察周期2021年12月-2023年12月,例数92人,录取卧床褥疮高危患者,随机法分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指标研究有褥疮发生率、满意度、生活质量以及认知情况。结果 组前情绪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情绪、生活质量、满意度、褥疮发生率、认知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卧床褥疮高危老年患者经综合护理可预防褥疮的发生,提升患者对褥疮预防以及护理服务的认识,给予患者信念支撑,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积极推动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老年卧床褥疮高危患者 生活质量 褥疮发生率
下载PDF
褥疮的发生预防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41
4
作者 李晓燕 卢青军 +2 位作者 李茂清 陈宝元 胡安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1025-1027,共3页
关键词 褥疮/病因学 褥疮/治疗 褥疮/预防和控制 综述[文献类型]
下载PDF
自制褥疮膏治疗褥疮68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房元凤 高迎文 《齐鲁护理杂志》 1999年第1期59-59,共1页
自1990年以来,我们应用自制褥疮膏治疗褥疮68例,共103处,经临床观察,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68例中男42例,女26例,21~82岁。褥疮部位大多在骶尾部、肩胛部、踝部,面积2~4cm2Ⅱ度褥疮31处... 自1990年以来,我们应用自制褥疮膏治疗褥疮68例,共103处,经临床观察,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68例中男42例,女26例,21~82岁。褥疮部位大多在骶尾部、肩胛部、踝部,面积2~4cm2Ⅱ度褥疮31处,4~6cm2Ⅲ度褥疮58处,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 治疗褥疮 Ⅲ度褥疮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临床观察 新洁尔灭溶液 皮肤缺损 白芨胶浆 大肠杆菌感染
下载PDF
赛肤润在褥疮护理中的观察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万蓉 吕波 +1 位作者 顾丽磊 朱勤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期124-125,共2页
赛肤润是一种预防及治疗褥疮的皮肤护理剂。产品生产批号为国药管械(进)2002第1660683号(法国优格)。我们对2005年8月-2006年1月在我院血液肿瘤科和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中出现的27例Ⅲ期褥疮、2例Ⅱ期褥疮、4例恶液质病人预防性使用... 赛肤润是一种预防及治疗褥疮的皮肤护理剂。产品生产批号为国药管械(进)2002第1660683号(法国优格)。我们对2005年8月-2006年1月在我院血液肿瘤科和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中出现的27例Ⅲ期褥疮、2例Ⅱ期褥疮、4例恶液质病人预防性使用该皮肤护理剂,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护理 预防性使用 皮肤护理 血液肿瘤科 生产批号 Ⅲ期褥疮 住院患者 Ⅱ期褥疮
下载PDF
褥疮护理的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姚莲英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S2期218-219,共2页
关键词 褥疮发生率 治疗褥疮 褥疮治疗 整体护理 预防褥疮 国外医学 中华护理杂志 抗菌防臭 人体力学 护理方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褥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月平 李大勇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7期159-163,共5页
随着现代经济与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褥疮的治疗手段逐年增加,中医药有效性得到更多的验证,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共同进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大大提高创面愈合率,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治疗经济负担。遂笔者对近十年来中医、西医多种... 随着现代经济与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褥疮的治疗手段逐年增加,中医药有效性得到更多的验证,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共同进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大大提高创面愈合率,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治疗经济负担。遂笔者对近十年来中医、西医多种方式治疗褥疮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综述褥疮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提供更多褥疮临床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 压力性损伤 压疮 中西医
下载PDF
防足跟、足踝褥疮垫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桂珍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2002年第2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褥疮 预防 护理 足跟褥疮 足踝褥疮
下载PDF
褥疮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分析
10
作者 孟凡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81-0184,共4页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褥疮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到2023年12月两年间本院收治的褥疮患者72例,将其分为参考组(n=36)和中医组(n=36),方法 为抽签法,两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加强中医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褥疮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到2023年12月两年间本院收治的褥疮患者72例,将其分为参考组(n=36)和中医组(n=36),方法 为抽签法,两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加强中医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中医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依从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更优,心理状态SAS、SDS评分低于参考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褥疮患者的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褥疮 满意度 依从性
下载PDF
分隔式气圈防褥疮垫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7
11
作者 庞景霞 杨维晓 +1 位作者 麻会玲 赵建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1-502,共2页
目的解决患者在使用圆圈式气圈预防褥疮过程中出现的圈式压伤问题。方法通过分隔式气圈与圆圈式气圈的临床 2 0 0例使用对比观察 ,原骶尾部无褥疮和原骶尾部有I度褥疮者均按入院顺序分别分为两组 ,均使用观察 10天。结果实验组 70例骶... 目的解决患者在使用圆圈式气圈预防褥疮过程中出现的圈式压伤问题。方法通过分隔式气圈与圆圈式气圈的临床 2 0 0例使用对比观察 ,原骶尾部无褥疮和原骶尾部有I度褥疮者均按入院顺序分别分为两组 ,均使用观察 10天。结果实验组 70例骶尾部无褥疮发生 ,臀部无圈式压伤发生 ,无皮肤糜烂发生。对照组 70例发生圈式压伤 14例 ,发生率 2 0 % ;皮肤糜烂 3例 ,发生率约 4 %。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30例对比观察 ,Ⅰ度褥疮愈合时间 ,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8.5 79,P <0 .0 5。结论分隔式气圈防褥疮垫 ,不仅能预防褥疮 ,防止圈式压伤 ,还能促进褥疮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褥疮 护理器具 分隔式气圈防褥疮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药灸治疗II~III期褥疮临床观察
12
作者 徐进英 刘海峰 张志鹏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8期3737-3740,共4页
目的 观察中药药灸对II~III期褥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4年2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昌乐人民医院中医康养科收治的64例II~III期褥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艾灸治疗)和试验组(34例,辨... 目的 观察中药药灸对II~III期褥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4年2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昌乐人民医院中医康养科收治的64例II~III期褥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艾灸治疗)和试验组(34例,辨证施灸中药药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白细胞水平、伤口渗液量、疼痛程度、褥疮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辨证施灸的中药药灸可减少II~III期褥疮患者的炎性反应,减少褥疮面渗出,减轻疼痛,疗效优于普通艾灸,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 辨证分型 中药灸法
下载PDF
基于辨证论治从络病学的角度论治褥疮
13
作者 庞大承 张硕 +1 位作者 田甜 王彤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对疾病认识和治疗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络病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运用于多种内伤杂病和外感重症中,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普遍的指导意义。褥疮好发于病体骨隆皮薄处,因受压而造成...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对疾病认识和治疗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络病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运用于多种内伤杂病和外感重症中,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普遍的指导意义。褥疮好发于病体骨隆皮薄处,因受压而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机体的损伤,是一种难愈性疾病;多见于术后、脑卒中后的长期卧床患者。基于辨证论治的原则,从络病学的角度出发,认识褥疮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用药,对于加强认识和提高疗效有着促进作用,故撰文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辨证论治 络病学 褥疮 治疗用药
下载PDF
中医治疗褥疮研究进展
14
作者 徐进英 刘海峰 张志鹏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9期4012-4014,共3页
褥疮是一种躯体局部因长期受压而引起皮肉坏死溃烂的疮疡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压疮(压力性损伤)。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久病卧床患者的增多,褥疮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其护理难度和治疗费用给家庭及社会也带来沉重负担。针对此病,近年来中医... 褥疮是一种躯体局部因长期受压而引起皮肉坏死溃烂的疮疡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压疮(压力性损伤)。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久病卧床患者的增多,褥疮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其护理难度和治疗费用给家庭及社会也带来沉重负担。针对此病,近年来中医根据辨证论治以及针药结合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褥疮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冀为褥疮的中医临床认识、诊治及护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 病因病机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素高捷疗软膏治疗褥疮18例的观察
15
作者 占陈菊 郭美玉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1998年第3期41-42,共2页
我院自1992年7月至1997年6月共收治褥疮患者35例,对其中18例褥疮患者采用素高捷疗软膏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年龄49~83岁,男24例,女11例。褥疮部位... 我院自1992年7月至1997年6月共收治褥疮患者35例,对其中18例褥疮患者采用素高捷疗软膏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年龄49~83岁,男24例,女11例。褥疮部位:骶尾部27例,足跟3例,髋部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高捷疗软膏 治疗褥疮 红外线灯照射 疗效观察 水清洗 坏死组织 Ⅲ期褥疮 褥疮患者 褥疮溃疡 创面分泌物
下载PDF
昏迷患者使用喷气式褥疮垫翻身时间探讨 被引量:14
16
作者 魏红 刘月梅 李淑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8期665-666,共2页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使用喷气式褥疮垫时的翻身时间。方法2002年3月~2004年8月两所市级教学甲、乙医院及附属医院的内科昏迷患者,甲院4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乙院17例患者为2h试验组(每2h翻身1次);附院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4h...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使用喷气式褥疮垫时的翻身时间。方法2002年3月~2004年8月两所市级教学甲、乙医院及附属医院的内科昏迷患者,甲院4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乙院17例患者为2h试验组(每2h翻身1次);附院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4h试验组(每4h翻身1次)和6h试验组(每6h翻身1次)各50例。试验组均使用喷气式褥疮垫,翻身后的护理方法同对照组。比较4组患者的褥疮发生率。结果褥疮发生率对照组为4.44%,2h试验组为0%,4h试验组为4%,6h试验组为22%。对照组、2h试验组和4h试验组间的褥疮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6h试验组与2h试验组、4h试验组之间的褥疮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昏迷患者使用喷气式褥疮垫的翻身时间以4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褥疮 喷气式褥疮 翻身时间
下载PDF
四叶岛状筋膜皮瓣修复骶部褥疮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抒 刘亚 +1 位作者 张英 蔡锦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39-639,共1页
关键词 筋膜皮瓣修复 骶部褥疮 岛状 骶尾部褥疮 合并感染 臀上动脉 临床相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臀部复杂性褥疮治疗2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磊 刘亮 王甲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4-174,共1页
例1.女,35岁,因外伤性腰椎骨折致低位截瘫10年,合并全身多发性褥疮1年余于2008年11月20日入院。入院时呈贫血面容,双下肢水肿明显。患者双下肢、臀部、骶尾部可见多发性褥疮,双下肢皮肤感觉、运动功能均障碍,水肿明显。入院诊断:(1)... 例1.女,35岁,因外伤性腰椎骨折致低位截瘫10年,合并全身多发性褥疮1年余于2008年11月20日入院。入院时呈贫血面容,双下肢水肿明显。患者双下肢、臀部、骶尾部可见多发性褥疮,双下肢皮肤感觉、运动功能均障碍,水肿明显。入院诊断:(1)全身多发性褥疮;(2)低位截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复杂性褥疮 臀部 双下肢水肿 多发性褥疮 治疗 应用 入院诊断
下载PDF
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便携硅凝胶负压敷贴治疗褥疮创面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钟启胜 刘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1期3677-3679,共3页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便携硅凝胶负压敷贴治疗褥疮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褥疮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便携硅凝胶...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便携硅凝胶负压敷贴治疗褥疮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褥疮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便携硅凝胶负压敷贴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5d、10d、15d、20d后两组创面面积相比治疗前逐渐缩小,但不同时间点实验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20d后,实验组分泌物消失情况、结痂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便携硅凝胶负压敷贴治疗褥疮创面效果明显,可加速创面愈合,减少分泌物的同时促使结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创面 磺胺嘧啶银乳膏 便携硅凝胶负压敷贴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自制褥疮灵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20
作者 向晓桂 张英 +2 位作者 彭国辉 王勤 刘军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8期498-498,共1页
关键词 褥疮 褥疮 治疗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