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检测鼠松果体褪黑色素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俊 汤晓林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20-521,共2页
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检测鼠松果体褪黑色素李俊,汤晓林,徐叔云(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合肥230032)松果体褪黑色素(melatonin,MT),化学名5-甲氧基-N-乙酰色胺、具有多种生理功能[1],除参与调... 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检测鼠松果体褪黑色素李俊,汤晓林,徐叔云(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合肥230032)松果体褪黑色素(melatonin,MT),化学名5-甲氧基-N-乙酰色胺、具有多种生理功能[1],除参与调节生殖系统功能外,还与个体发育、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 褪黑色 高效液相 电化学检测器
下载PDF
高锰酸钾/草酸法褪黑色素后组织抗原性的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林兴滔 何娇 骆新兰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395-396,共2页
黑色素常见于恶性黑色素瘤、色素痣、皮肤病、色素性神经纤维瘤、透明细胞肉瘤等。特别是恶性黑色素瘤,大量的黑色素沉着经常影响到细胞核及形态的观察,尤其是应用DAB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时影响结果判读,对其进行褪色素处理成为一种重要的... 黑色素常见于恶性黑色素瘤、色素痣、皮肤病、色素性神经纤维瘤、透明细胞肉瘤等。特别是恶性黑色素瘤,大量的黑色素沉着经常影响到细胞核及形态的观察,尤其是应用DAB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时影响结果判读,对其进行褪色素处理成为一种重要的措施。高锰酸钾/草酸法褪黑色素是传统的氧化剂褪色素法,组织切片在经过褪色素处理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色 抗原 抗原修复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褪黑色素对缰核痛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林剑萍 夏映红 赵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褪黑色素对缰核痛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进一步证明褪黑色素的中枢镇痛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外神经元单位放电记录方法,记录缰核神经元痛相关神经元放电,并观察外侧缰核痛神经元在褪黑色素作用下电活动的改变,及... 目的通过观察褪黑色素对缰核痛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进一步证明褪黑色素的中枢镇痛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外神经元单位放电记录方法,记录缰核神经元痛相关神经元放电,并观察外侧缰核痛神经元在褪黑色素作用下电活动的改变,及对伤害性刺激痛敏感性的改变,在此基础上观察纳洛酮的翻转作用。结果:褪黑色素影响外侧缰核痛神经元的电活动,并使外侧缰核痛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敏感性降低,此种作用可被纳洛酮翻转。结论:褪黑色素可通过作用于外侧缰核的阿片受体而影响其痛相关神经元对痛刺激的反应,这可能是褪黑色素中枢镇痛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色 外侧缰核 镇痛 纳洛酮
下载PDF
褪黑色素对老年人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侯桂芝 常蜀英 周晓梅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褪黑色素对老年人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韦氏记忆量表对服用以褪黑色素为主要成分的脑白金的老年人进行双盲对照研究。结果2组服用褪黑色素后的记忆商都明显高于服用褪黑色素前(P<0.01),可能与学习效能有关;服用褪黑色素... 目的探讨褪黑色素对老年人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韦氏记忆量表对服用以褪黑色素为主要成分的脑白金的老年人进行双盲对照研究。结果2组服用褪黑色素后的记忆商都明显高于服用褪黑色素前(P<0.01),可能与学习效能有关;服用褪黑色素后2组间的记忆商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试验未发现褪黑色素对改善老年人记忆能力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色 记忆保持力 老年人
下载PDF
褪黑素对吗啡依赖小鼠肝损害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银生 田素民 +3 位作者 唐岩 李枫 唐军民 邱学才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吗啡依赖小鼠肝组织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皮下定量注射吗啡的方法建立吗啡依赖小鼠模型 ,经褪黑素治疗4周后 ,用HE染色、酶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 ,在光镜下观察吗啡依赖小鼠肝脏组...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吗啡依赖小鼠肝组织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皮下定量注射吗啡的方法建立吗啡依赖小鼠模型 ,经褪黑素治疗4周后 ,用HE染色、酶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 ,在光镜下观察吗啡依赖小鼠肝脏组织结构及酶组织化学变化。结果··:肝细胞变性的发生率在吗啡自然戒断组为10例 (10/10) ;ACP、LDH活性升高 ,而SDH活性降低。褪黑素治疗组仅1例 (1/10) ,且为个别肝细胞水肿 ;ACP、LDH和SDH活性正常。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色 吗啡成瘾 病理学 酶组织化学 小鼠
下载PDF
Gimesa染液应用于含黑色素组织中的免疫组化染色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敏 陈沛杰 陈耿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7期470-471,共2页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在现代病理诊断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常规HE染色无法区分或较难辨别的情况下,为病理肿瘤的鉴别诊断、预后判断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但在一些病理组织标本中含有与免疫组化阳性颗粒相近的色素,如黑色素...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在现代病理诊断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常规HE染色无法区分或较难辨别的情况下,为病理肿瘤的鉴别诊断、预后判断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但在一些病理组织标本中含有与免疫组化阳性颗粒相近的色素,如黑色素。黑色素沉积若大量的存在会不同程度地遮盖组织细胞的结构与形态,特别是免疫组化染色时易与DAB显色的阳性颗粒相互干扰,难以区分,以致影响判读。这就需要用一些方法来区分黑色素与DAB显色的阳性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色 免疫组化 Gimesa 染液
下载PDF
药物和针刺对晶体抗氧化能力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忠仁 《上海针灸杂志》 2001年第6期35-37,共3页
目的 了解褪黑色素 ,N-乙酰 - L -半胱氨酸及针刺对晶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及机理。 方法 采用 BSO药物诱发新生鼠晶体形成双侧白内障。并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BSO药物组、MT组、NAC组及针刺治疗组 ,同时观察新生鼠治障率及晶状体 GSH... 目的 了解褪黑色素 ,N-乙酰 - L -半胱氨酸及针刺对晶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及机理。 方法 采用 BSO药物诱发新生鼠晶体形成双侧白内障。并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BSO药物组、MT组、NAC组及针刺治疗组 ,同时观察新生鼠治障率及晶状体 GSH、L PO的水平变化。 结果与结论 各种抗氧化的药物及疗法 - MT、NAC、针刺疗法等 ,均有显著的抗新生幼鼠晶体混浊及过氧化的作用并阻抑白内障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色 N-乙酰-L-半胱氨酸 针刺 晶体 药物 针灸疗法 白内障
下载PDF
消除“秋乏”有妙招
8
作者 刘昌宇 《健康向导》 2013年第5期59-59,共1页
秋天,随着气温的逐步下降,容易给我们带来"秋困",而如何消除"秋乏",让我们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以下几种小妙招不妨一试.多晒太阳 秋季,阳光的照射不再像夏日那样强烈,雨天也会增多,这样人体的褪黑色素就会增多,从而抑制... 秋天,随着气温的逐步下降,容易给我们带来"秋困",而如何消除"秋乏",让我们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以下几种小妙招不妨一试.多晒太阳 秋季,阳光的照射不再像夏日那样强烈,雨天也会增多,这样人体的褪黑色素就会增多,从而抑制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使人感觉心情低落.而充足的阳光可以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所以,适当的多晒太阳可以让人心情变得开阔,显得更精神.如果是在阴雨天,可以将屋内的照明设施打开,同样可以提高人的兴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乏” 褪黑色 甲状腺素 肾上腺素 精神 太阳 阳光 分泌
下载PDF
眼睛的第三条光谱光效率曲线
9
作者 谷青 《光源与照明》 2004年第2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眼睛 暗视觉曲线 明视觉曲线 视觉响应 褪黑色 视光学
下载PDF
开灯睡觉真会引发癌症吗?
10
作者 龙飞 《中国健康月刊》 2010年第10期23-23,共1页
医学专家经过研究发现,人在睡觉时开灯会抑制人体褪黑色素的分泌,使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褪黑色素的分泌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血压下降,心跳速度减慢,心脏得到休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消除疲劳,甚至还可以起到杀死癌细胞的... 医学专家经过研究发现,人在睡觉时开灯会抑制人体褪黑色素的分泌,使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褪黑色素的分泌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血压下降,心跳速度减慢,心脏得到休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消除疲劳,甚至还可以起到杀死癌细胞的作用。而开灯睡觉时,褪黑色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甚至导致癌症的病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灯睡觉 癌症 引发 褪黑色 免疫功能降低 医学专家 交感神经 血压下降
下载PDF
Inhibition of mitochondria responsible for the anti-apoptotic effects of melatonin during ischemia-reperfusion 被引量:10
11
作者 韩义香 章圣辉 +1 位作者 王西明 吴建波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2-147,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 possible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anti-apoptotic effects of melatonin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evidences for clinical therapy. Methods: lschemia-reperfusion mediated neuronal cell injury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 possible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anti-apoptotic effects of melatonin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evidences for clinical therapy. Methods: lschemia-reperfusion mediated neuronal cell injury model was constructed in cerebellar granule neurons (CGNs) by deprivation of glucose, serum and oxygen in media. After ischemia, melatonin was added to the test groups to reach differential concentration during reperfusion. DNA fragmentation, 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e potential,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release and caspase-3 activity were observed after subjecting cerebellar granule neurons to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OG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GD induced typical cell apoptosis change, DNA ladder and apoptosis-related alterations in mitochondrial functions including depression of 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e potential (its maximal protection ratio was 73.26%) and release of cytochrome c (its maximal inhibition ratio was 42.52%) and the subsequent activation of caspase-3 (its maximal protection ratio was 59.32%) in cytoplasm. Melatonin reduced DNA damage and inhibited release of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and activation of caspase-3. Melatonin can strongly prevent the OGD-induced loss of the mitochondria membrane potential. Conclusion: Our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the direct inhibition of mitochondrial pathway might essentially contribute to its anti-apoptotic effects in neuronal ischemia-reperfi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ellar granule cell ISCHEMIA-REPERFUSION Cytochrome c MELATONIN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 of low dose of melatonin against cholestatic oxidative stress after common bile duct ligation in rats 被引量:6
12
作者 Mukaddes Esrefoglu Mehmet Gül +2 位作者 Memet Hanifi Emre Alaattin Polat Mukadder Ayse Selimogl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3期1951-1956,共6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oxidative injury and the effect of exogenous melatonin administration on liver damage induced by bile duct ligation (BDL), and second,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nitric oxide (NO), a free ...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oxidative injury and the effect of exogenous melatonin administration on liver damage induced by bile duct ligation (BDL), and second,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nitric oxide (NO), a free oxygen radical, in oxidative injury. METHODS: Thirty-two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assigned to four groups: sham operation (SO), BDL, BDL+melatonin, and BDL+vehicle. Cholestasis was achieved by double ligature of the common bile duct. Melatonin was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500 μg/(kg·d) for 8 d. Hepatic oxidative stress markers were evaluated by changes in the amount of lipid peroxides, measured as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reduced GSH. Total nitrite (NOx) concentrations were determined in hepatic homogenates.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a histological scoring system. RESULTS: 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including portal inflammation, necrosis,apoptosis, focal 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 were severe in the BDL and BDL+vehicle groups. There were numerous large areas of coagulation necrosis. Histological Activity Index scores of thes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O group. Treatment with melatonin reduced these alterations significantly. The degree of necro-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DL and BDL+melatonin groups. BDL was accompanied by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MDA and NOx, an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GSH levels. Mean±SE values of MDA, GSH and NOx levels of SO group were 147.47±6.69, 0.88±0.33 μmol/g and 180.70±6.58 nm/g, respectively. The values of BDL group were 200.14±21.30, 0.65±0.02 μmol/g, and 400.46±48.89 nm/g, respectively, whereas the values of BDL+melatonin group were 115.93±6.8,0.74±0.02 μmol/g, and 290.38±32.32 nm/g, respectively. Melatonin treatment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recovery of MDA, GSH and NOx levels. CONCLUSION: We have concluded that oxidative stres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athogenesis of cholestatic liver damage and NO contributes to oxidative damage. Melatonin, even at low dose, is an efficient agent in reducing negative parameters of cholest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LESTASIS MELATONIN Oxidative stress Free radicals Hepatic injury
下载PDF
LED照明光色对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诸玉华 潘有彬 沈吉梅 《中国照明电器》 2015年第1期5-8,共4页
简略介绍LED光源与节能荧光灯的不同特性;清楚表明LED光源的眩光和富蓝光会损害人类的视觉,富蓝光还会影响人体褪黑色素分泌和生物钟;指出不同年龄的人群以及各种应用场所要选择适宜色温的LED照明光源,要特别重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照... 简略介绍LED光源与节能荧光灯的不同特性;清楚表明LED光源的眩光和富蓝光会损害人类的视觉,富蓝光还会影响人体褪黑色素分泌和生物钟;指出不同年龄的人群以及各种应用场所要选择适宜色温的LED照明光源,要特别重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照明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光 蓝光 镇静 觉醒 黄斑变性 褪黑色
原文传递
古方半夏秫米汤对正常小鼠最大给药量及其对失眠模型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玉凤 黄枚 +3 位作者 南丽红 许晓丽 谢玉玲 郑立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18,共7页
目的:观察半夏秫米汤对失眠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生物钟基因和神经递质的影响,初步探究其药效物质基础及安全性,阐释临床使用大剂量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及安全用药。方法:测定半夏秫米汤最大给药量并... 目的:观察半夏秫米汤对失眠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生物钟基因和神经递质的影响,初步探究其药效物质基础及安全性,阐释临床使用大剂量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及安全用药。方法:测定半夏秫米汤最大给药量并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技术确定其化学成分;采用氯苯丙氨酸(PCPA)诱导大鼠失眠模型,观察半夏秫米汤对失眠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下丘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组织5-羟色胺(5-HT)、多巴胺(DA)、褪黑色素(MT)含量;Western blot法及qRT-PCR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组织昼夜运动输出周期(Clock)、脑和肌肉芳烃受体核转录因子样蛋白1(BMAL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半夏秫米汤小鼠最大给药量为810 g/kg。鉴定出999种半夏秫米汤代谢物,主要代谢物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49.81%)、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类(16.6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增加较少,睡眠潜伏期明显延长,睡眠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1);同时神经元染色变深,细胞大小不一,形状变长,核皱缩;下丘脑5-HT、MT的含量明显降低,DA含量明显升高,Clock、BMAL1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半夏秫米汤8.1、16.2、32.4 g/kg组大鼠体质量增加较大,睡眠潜伏期缩短和睡眠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或P<0.01),神经元损伤改善;半夏秫米汤16.2、32.4 g/kg组MT的含量明显升高,而DA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半夏秫米汤32.4 g/kg组5-HT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半夏秫米汤8.1、16.2、32.4 g/kg组Clock、BMAL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结论:半夏秫米汤安全范围较大,其代谢产生的氨基酸类和核苷酸类代谢产物可能是其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半夏秫米汤具有较好的抗失眠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降低大鼠下丘脑组织中DA含量,增加5-HT、MT含量,抑制下丘脑ClOCK、BMAL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秫米汤 失眠 最大给药量 褪黑色 昼夜运动输出周期 脑和肌肉芳烃受体核转录因子样蛋白1
原文传递
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敏 郭仁寿 +3 位作者 陈重义 张龙江 许家琪 高咏 《湖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IARF)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褪黑素(MEL)对IARF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无损伤动脉夹钳夹大鼠双侧肾蒂45min再灌注24h的手术方法制成IARF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剂量MEL预防用药... 目的:探讨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IARF)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褪黑素(MEL)对IARF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无损伤动脉夹钳夹大鼠双侧肾蒂45min再灌注24h的手术方法制成IARF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剂量MEL预防用药对IARF大鼠血尿素氮(BUN)、肌酐(C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影响以及对肾小管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IARF大鼠BUN,Cr升高,SOD,GSHPx下降,MDA上升。形态学显示肾小管细胞出现细胞凋亡。MEL能不同程度地逆转上述改变,防止或减少凋亡发生,效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氧自由基(OFR)是IARF的主要发生机制之一,IARF确实存在着细胞凋亡的病理改变。MEL预防用药能减轻IARF,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急性 褪黑色 细胞凋亡 缺血性
原文传递
人体生物钟的位置
16
作者 崇信 《知识就是力量》 1996年第9期26-26,共1页
鸡鸣晨起,日落而歇。人类的生理节奏与外界的周期变化,特别是昼夜周期是同步的。因此生理学家相信人体内有一个“生物钟”在控制每个人生理活动的时间节奏。这个钟当然不是石英钟,更不是机械钟,应该是某一个生物组织。它在哪里呢?最近,... 鸡鸣晨起,日落而歇。人类的生理节奏与外界的周期变化,特别是昼夜周期是同步的。因此生理学家相信人体内有一个“生物钟”在控制每个人生理活动的时间节奏。这个钟当然不是石英钟,更不是机械钟,应该是某一个生物组织。它在哪里呢?最近,美国哈佛大学、塔夫茨大学和马萨诸塞州医院的三位科学家在解剖了新鲜人脑组织后证实,视交叉上核是体内唯一的生物钟结构组织,从而确定了生物钟的确切位置。 那么生物钟的“发条”在哪儿呢?现在科学家一致公认,重量仅0.1~0.2克、藏在大脑两叶间深处的松果体是生物钟的直接操纵者。松果你是通过分泌一种叫“褪黑色素”的激素来控制生物钟活动的。黑暗时,褪黑色素分泌增加;而光亮会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通过这种亮暗周期有规律的变化,褪黑色素就向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视交叉上核发出调节时间的信号,再由视交叉上核决定何时使人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生物钟 褪黑色 昼夜节律 松果体 生物节律 中枢神经系统 视交叉上核 昼夜周期 生物组织 科学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