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个新的金矿成矿系列——论粤北新洲褶皱式逆冲推覆构造与金矿化的关系 |
彭少梅
|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2
|
粤北新州褶皱式逆冲推覆构造探讨 |
彭少梅
伍广宇
|
《广东地质》
|
1990 |
5
|
|
3
|
阻燃防静电褶皱式滤筒收尘技术在煤仓顶的应用 |
马俊林
|
《新世纪水泥导报》
CAS
|
2022 |
0 |
|
4
|
粤北淅洲褶皱式逆冲推覆构造与金矿成矿系列 |
彭少梅
|
《广东有色金属地质》
|
1991 |
0 |
|
5
|
湘中金竹山矿区褶皱式窗棂构造 |
杨雄庭
|
《中国煤田地质》
|
1992 |
0 |
|
6
|
川东侏罗山式褶皱构造带的物理模拟研究 |
解国爱
贾东
张庆龙
吴晓俊
沈礼
吕赟珊
邹旭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7
|
|
7
|
川东“侏罗山式”褶皱的数值模拟及成因探讨 |
张必龙
朱光
JIANG Dazhi
胡召齐
向必伟
张力
陈印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4
|
|
8
|
山西南部燕山期类隔挡式褶皱构造特征 |
吴奇
李三忠
刘鑫
王鹏程
曹现志
索艳慧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9
|
黔东南隔槽式褶皱成因分析 |
杨坤光
李学刚
戴传固
张慧
周琦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1
|
|
10
|
川东“侏罗山式”褶皱带形成时代:不整合面的证据 |
胡召齐
朱光
刘国生
张必龙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84
|
|
11
|
东大别罗田地区纵弯式褶皱及其地质意义 |
但卫
杨坤光
马昌前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2
|
关于川东—湘鄂西一带隔挡、隔槽式褶皱形成机制综述 |
刘心怡
|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
2013 |
5
|
|
13
|
湘中隔档式褶皱与找煤预测 |
杨雄庭
尹华章
|
《中国煤田地质》
|
1997 |
7
|
|
14
|
侏罗山式褶皱区水文地质特征:以周骥站幅为例 |
姜福
刘天强
朱昱桦
李雪莲
|
《能源与节能》
|
2022 |
0 |
|
15
|
喷嘴型式对滤筒脉冲定阻清灰效果的影响 |
薛峰
李朋
黄琬岚
胡敏
颜翠平
陈海焱
杨刚
|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
2022 |
3
|
|
16
|
川东高陡构造成因地质模式与含气性分析 |
李忠权
冉隆辉
陈更生
路中侃
段新国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8
|
|
17
|
长江中下游南部逆冲变形样式及其机制 |
王鹏程
赵淑娟
李三忠
余珊
刘鑫
许立青
曹现志
刘博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2
|
|
18
|
多层滑脱条件下褶皱—冲断带形成制约因素研究:以川东—雪峰构造带为例 |
刘重庆
周建勋
郎建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13 |
21
|
|
19
|
上扬子北部褶皱带的构造应力场演化规律 |
胡召齐
朱光
张必龙
陈印
魏鑫
张力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20
|
利用变斑晶中包裹物结构型式研究变质变形史的新方法 |
游振东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