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对髋臼软骨复合体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小明 王恩波 +3 位作者 李建军 周春芳 赵群 张立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36-840,共5页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下肢伸直襁褓体位的大鼠动物模型及对实验动物进行大体标本及病理研究观察,探讨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对髋臼软骨复合体大体形态及其不同骺板区域软骨细胞成熟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将31只新生Wistar幼鼠用医用胶带将双小腿...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下肢伸直襁褓体位的大鼠动物模型及对实验动物进行大体标本及病理研究观察,探讨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对髋臼软骨复合体大体形态及其不同骺板区域软骨细胞成熟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将31只新生Wistar幼鼠用医用胶带将双小腿、双髋关节缠绕固定10d,保持髋关节伸直内收位,模拟双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对照组:另31只新生幼鼠双下肢不予处置。母鼠喂养,笼中自由活动。10d后处死,通过大体标本、组织学、VEGF和Ⅹ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髋臼变化。结果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大体观察:实验组髋臼变小变浅,内部软组织增生,49髋发生髋关节脱位(49/54),部分出现假臼;对照组髋臼轮廓正常,无假臼出现,2髋脱位(2/60),对照组脱位率与实验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番红O-快绿染色见实验组橙红色软骨区域较对照组宽。实验组髋臼软骨复合体的髂骨、坐骨、耻骨各支肥大层VEGF和Ⅹ型胶原表达较对照组低;实验组髋臼关节软骨髂骨支肥大层VEGF与X型胶原阳性表达较坐骨支、耻骨支低。结论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大鼠髋臼软骨复合体骺板肥大层软骨细胞VEGF、Ⅹ型胶原的表达水平降低,显示该体位可能导致髋臼软骨复合体软骨细胞成熟障碍,干扰髋臼正常发育乃至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伸直襁褓体位 VEGF Ⅹ型胶原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臼软骨复合体 新生大鼠
原文传递
襁褓体位对大鼠髋关节软骨中二型胶原、蛋白聚糖及金属基质蛋白酶-1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晖 李政 +7 位作者 张翔 朱俊峰 沈超 崔一民 郑新峰 谭华平 蒋雷生 陈晓东 《解剖与临床》 2013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索襁褓体位固定对大鼠髋关节发育及髋关节软骨中特异性基质二型胶原( Colla-gen-Ⅱ)、蛋白聚糖( Aggrecan )及金属基质蛋白酶-13( 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只新生Wistar大鼠编号后随机分为实验组(33只)和对照组... 目的:探索襁褓体位固定对大鼠髋关节发育及髋关节软骨中特异性基质二型胶原( Colla-gen-Ⅱ)、蛋白聚糖( Aggrecan )及金属基质蛋白酶-13( 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只新生Wistar大鼠编号后随机分为实验组(33只)和对照组(31只)。实验组采用医用布胶带将新生大鼠双髋、双下肢伸直捆绑1周,对照组大鼠不做干预。相同条件下饲养至第8周时,拍摄两组大鼠骨盆正位X线片,解剖髋关节并测量股骨头横径、髋臼横径及股骨头高度、髋臼窝深度并进行比较,用Real-time PCR检测两组大鼠股骨头软骨、髋臼侧软骨中Collagen-Ⅱ、MMP-13、Aggrecan 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至第8周时,影像学及髋关节解剖大体形态学显示,实验组大鼠股骨头、髋臼侧发育呈髋关节发育不良及关节退变表现;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髋关节股骨头横径、髋臼横径及髋臼窝深度均明显短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股骨头软骨中Collagen-Ⅱ、Ag-grecanm 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MMP-13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髋臼侧软骨中Collagen-Ⅱ、MMP-13和Aggrecan mRNA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05)。结论:双下肢伸直襁褓体位捆绑可诱导新生大鼠髋关节发育不良并可继发髋关节退变,该退变机制可能由于在应力环境下关节软骨中具有软骨破坏作用的MMP-13 mRNA的表达上调,从而导致股骨头软骨基质中Collagen-Ⅱ、Aggrecan mRNA的合成降低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襁褓体位 二型胶原 蛋白聚糖 金属基质蛋白酶-13
原文传递
浅谈新生儿期下肢蛙式襁褓体位在DDH预防中的应用
3
作者 戴晓月 朱晓梅 高少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54-157,共4页
研究新生儿期下肢蛙式襁褓体位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预防作用。方法:干预组:随机选择2020年6月-2021年5月新生儿共212例,髋关节424侧,在生后2周开始给予下肢蛙式襁褓,保持髋关节屈曲外展位,生后6周给予髋关节Graf法超声检测。对照组... 研究新生儿期下肢蛙式襁褓体位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预防作用。方法:干预组:随机选择2020年6月-2021年5月新生儿共212例,髋关节424侧,在生后2周开始给予下肢蛙式襁褓,保持髋关节屈曲外展位,生后6周给予髋关节Graf法超声检测。对照组:在我所儿保门诊做髋关节超声检查,未给予下肢蛙式襁褓的生后6周新生儿371例,髋关节742侧,观察比较2组新生儿6周时髋关节发育状况。结果:干预组比对照组α角明显增加(P<0.05),β角明显减小(P<0.05);干预组发育成熟型髋关节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干预组高风险型髋关节和不稳定型髋关节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脱位型髋关节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减少(P>0.05)。结论:新生儿期下肢蛙式襁褓体位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有预防作用,尤其对减少高风险型髋关节和不稳定型髋关节预防效果明显,对脱位髋关节的预防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期 蛙式襁褓体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康 郝建宗 +2 位作者 张放 何明哲 崔硬铁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降低患儿致残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行DDH超声检查的4个月内婴儿5201例进行髋关节检查。详细记...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降低患儿致残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行DDH超声检查的4个月内婴儿5201例进行髋关节检查。详细记录筛查婴儿的性别、年龄、出生体重、孕妇孕期情况、孕期胎位、羊水量、阳性体征、家族史、合并症等基本情况及超声测量结果。根据超声结果分为DDH组及非DDH组,对筛查出的DDH患儿进行综合干预并随访,记录其转归情况。对患儿的基本情况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本地区DDH患儿的危险因素。结果5201例婴儿共筛查出发育性髋关节异常717例,占13.8%,其中发育性髋关节全脱位的34例,患病率6.53‰。717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经综合干预后,髋关节均恢复正常。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家族史、孕臀位、双下肢不等长、合并先天性肌性斜颈、襁褓体位、羊水少、关节弹响、女婴并发DDH风险较大(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OR=2.75,95%CI:1.45~5.19)、合并先天性肌性斜颈(OR=5.26,95%CI:2.74~10.09)、关节弹响(OR=2.29,95%CI:1.60~3.28)、襁褓体位(OR=23.86,95%CI:15.82~35.99)是DDH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石家庄地区DDH在婴儿期发病率较高,有DDH家族史、合并先天性肌性斜颈、关节弹响,襁褓体位可能患有DDH,早期诊断,早期综合干预,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超声早期筛查 危险因素 襁褓体位 综合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