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温剩磁获得曲线揭示的西伯利亚黄土磁化率变化机制
1
作者 乐志军 陈家胜 +3 位作者 刘秀铭 谢振龙 彭超 李培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102,共10页
探索古土壤层磁化率低值的原因,选取Kurtak剖面的20个典型黄土-古土壤样品测量等温剩磁(IRM)获得曲线.基于样品的IRM获得曲线符合累积对数高斯模型,所有样品拟合出3个矫顽力组分.组分1 (<30 m T)是成壤组分,组分2 (60~100 m T)是碎... 探索古土壤层磁化率低值的原因,选取Kurtak剖面的20个典型黄土-古土壤样品测量等温剩磁(IRM)获得曲线.基于样品的IRM获得曲线符合累积对数高斯模型,所有样品拟合出3个矫顽力组分.组分1 (<30 m T)是成壤组分,组分2 (60~100 m T)是碎屑组分,组分3 (>100 m T)是赤铁矿或针铁矿;组分2是Kurtak黄土的主要磁性矿物,其含量变化受控于风速变化. CBD处理后所有样品只拟合出组分2,且CBD处理前后样品的磁化率值呈正相关性,指示碎屑组分是影响剖面磁化率的主要因素.黄土-古土壤层中都存在针铁矿,但针铁矿的含量不足以影响整个剖面磁化率的变化;而Kurtak黄土中的赤铁矿与针铁矿也可能是在源区生成,表明组分3也能指示源区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黄土 IRM 矫顽力组分 磁化率 碎屑组分 CBD方法
下载PDF
中国与西伯利亚黄土磁化率古气候记录-氧化和还原条件下的两种成土模式分析 被引量:78
2
作者 刘秀铭 刘东生 +3 位作者 夏敦胜 HESSE Paul JIRI Chlachula 王冠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82-1391,共10页
近20多年来随着中国黄土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黄土地层磁化率与成土古气候温湿程度基本成正比例关系,黄土地层磁化率也因此成为一个重要的古气候参考指标在第四纪古气候研究中,不仅在黄土堆积物而且也在湖相和海相沉积物中广泛应用.但是... 近20多年来随着中国黄土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黄土地层磁化率与成土古气候温湿程度基本成正比例关系,黄土地层磁化率也因此成为一个重要的古气候参考指标在第四纪古气候研究中,不仅在黄土堆积物而且也在湖相和海相沉积物中广泛应用.但是中国黄土地层磁化率与古土壤成壤强度(古气候温湿程度)呈正比的模式却不是到处都适用,黄土高原的周边地区就有不少例外的报道.而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黄土则显示出另一极端的情形,一个完全相反的磁化率特点:在气候干冷期的黄土层获高值,而在气候温湿期的古土壤层获低值.过去的研究一直认为,其磁化率主要是反映古风力大小的变化,与成土作用基本无关.磁学测量研究发现,西伯利亚黄土和古土壤的差别,不仅有颗粒从大到小的变化,而且还有矿物组分变化:如磁赤铁矿从多到少,最后完全消失并取而代之出现了完全不同热磁行为的另一种矿物.这种矿物相变现象难以用单纯的风力强弱来解释.说明中国黄土和西伯利亚黄土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机制模式:中国黄土高原大部分处于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干旱氧化环境,适当的水分或降雨有利于细小的磁铁矿和磁赤铁矿的形成,使得磁化率与古气候呈正比.而西伯利亚以及相应的高纬度地区,地理上属苔原或苔缘地区,湿润是该区域基本特点.间冰期更加温湿的气候使其湿润增加以致过剩,导致地表成土环境向还原方向移动.它使得喜氧化的强磁性矿物磁赤铁矿和磁铁矿渐趋不稳定,并逐渐转化形成适合其还原环境的弱磁性矿物如褐铁矿或其他铁的硫化物.间冰期气候越潮湿,还原程度也越高,强磁性矿物就被损耗得越多.正是这种高纬度的成土作用可能是导致其古土壤磁化率比黄土更低的主导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黄土 中国黄土 古气候磁化率磁性矿物 环境磁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