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3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乐器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究
1
作者 李莉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5期72-74,共3页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众多,各民族内部鲜明的文化造就了这一地区璀璨辉煌的文化。其民族乐器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它们不仅反映了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还展示了...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众多,各民族内部鲜明的文化造就了这一地区璀璨辉煌的文化。其民族乐器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它们不仅反映了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还展示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气质。基于此,本文从西南地区传统文化的概念与特点出发,阐述了传承与发展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并提出了传承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乐器的相关路径,旨在为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 传统文化 民族乐器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提升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群体地学科普效果的路径初探
2
作者 梁天 赵太平 杨若辰 《科技传播》 2024年第18期26-32,共7页
基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国西南两省八市的在读高中生对地学科普活动的态度,对不同地学科普内容、形式的偏好程度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该地区的在读高中生对地学科普中自然现象等相关内容兴趣最高,并且期待能够实际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去... 基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国西南两省八市的在读高中生对地学科普活动的态度,对不同地学科普内容、形式的偏好程度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该地区的在读高中生对地学科普中自然现象等相关内容兴趣最高,并且期待能够实际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去。综合来看,受访者对科普活动有着较高的需求,且有意愿主动参加相关科普活动;探索参与感更强的科普形式能够有效地提升科普活动的效果。针对调查结果,文章从科普人员、校方及社会三个角度提出相应建议:探索课堂内外两种科普方式,创新地学科普形式;开展单位合作及教师科普工作,搭建科普平台,构建稳固的科普阵地;建立科研人员—任课教师二元科普体系,在有限的经费投入下,调和科普活动频次与科普范围中的两对矛盾。以地学科普为切入点,探究该地区在读高中生科普工作的普遍规律,为科普活动的设计和体系建设收集素材,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 地学科普 问卷调查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影视教育发展路径探索
3
作者 李超 李瑛 李一来 《新西部》 2024年第8期58-61,共4页
在中国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培养与合作,为中小学影视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如今,中小学影视教育已被视为国家在政策层面推进艺术教育的关键步骤。基于西... 在中国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培养与合作,为中小学影视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如今,中小学影视教育已被视为国家在政策层面推进艺术教育的关键步骤。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影视教育现状,探索出一条提升青少年儿童对影视作品的热情及培育红色文化的道路,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影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教育 青少年儿童 中小学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教育事业的发展 发展路径探索 提供参考 政策层面
下载PDF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现状分析——以独龙族藏族壮族聚居地区为例
4
作者 宣敬月 王国强 《保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18,共10页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对于稳定边疆、加强边疆安全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对云南、广西六个边境县市944名少数民族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对于稳定边疆、加强边疆安全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对云南、广西六个边境县市944名少数民族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平较高,但不同聚居地区的学生在民族团结认知和情感方面存在差异。据此提出了少数民族聚居边境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小学生
下载PDF
评《西南少数民族生态知识的现代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5
作者 甘畅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世居于此的各族人民在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过程中,创造...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世居于此的各族人民在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生态智慧与地方性生态知识,这些智慧和知识承载了民族记忆,展示了中华文化精髓,契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推进西南地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聚居 地方性生态知识 民族记忆 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 顺应自然 生态智慧 西南少数民族
下载PDF
西南省会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与流动趋势分析
6
作者 朱星羽 《民族论坛》 2024年第2期62-77,共16页
探究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与流动特征,对于高质量开展城市民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口普查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分析西南省会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与流动趋势发现:昆明市与贵阳市的少数民族人口趋向主... 探究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与流动特征,对于高质量开展城市民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口普查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分析西南省会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与流动趋势发现:昆明市与贵阳市的少数民族人口趋向主城区聚集,而成都市转向次主城区聚集,产业“推—拉”效应与交通网络引导对其作用显著。同时,西南省会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吸引力增强,但对本市下辖区(县)吸引力减弱;少数民族人口在省会城市间流动频繁、规模庞大,表明大流动带来的大融居新格局正在形成;三市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差异逐步收敛;流动动因与职业类型多样化,居留意愿高;流动模式趋向“家庭化”,但子女随迁率低。不断优化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进一步加强跨区域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不断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省会城市 少数民族人口 空间分布 流动趋势
原文传递
节用爱物:西南少数民族服饰中的三角形拼布艺术研究
7
作者 孙宝琳 刘育红 +1 位作者 胡小妹 贾汀 《中国艺术》 2024年第5期56-68,共13页
中国有历史悠久的拼布文化,不同民族的拼布样式丰富多彩、各有千秋,在民间社会有着广泛应用。三角形是拼布中最为基本的拼缝单位之一,其中西南少数民族对三角形拼布的应用独具特色。他们通过三角形方向的变化、尺寸的调整、色彩的搭配等... 中国有历史悠久的拼布文化,不同民族的拼布样式丰富多彩、各有千秋,在民间社会有着广泛应用。三角形是拼布中最为基本的拼缝单位之一,其中西南少数民族对三角形拼布的应用独具特色。他们通过三角形方向的变化、尺寸的调整、色彩的搭配等,可以拼缝出千变万化的图案。同时三角形更有利于将边角布料利用起来,结合巧妙构思,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视觉效果,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的精巧技艺。本文将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的西南少数民族服饰为依据,结合其他图文资料,从图案构成、色彩应用、拼贴形式等方面,对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拼布进行梳理分析,探究其广泛应用的深层原因,以及在设计中所蕴含的生活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服饰 三角形拼布 图案构成 几何纹样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汉族传统服饰文化内涵探析——以宣威可渡、安顺九溪、盐源长柏为例
8
作者 吴建勤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通过对云南宣威可渡、贵州安顺九溪、四川盐源长柏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族服饰在形式、用色、遗存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了汉族服饰地域性、多元化、实用性、就地取材性、自然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由...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通过对云南宣威可渡、贵州安顺九溪、四川盐源长柏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族服饰在形式、用色、遗存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了汉族服饰地域性、多元化、实用性、就地取材性、自然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由自然环境、地域条件、中央政策、周边民族和宗教等因素造成的。服饰折射了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的民族精神、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对现代服饰的保留和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汉族传统服饰
原文传递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语水系地名结构类型探析
9
作者 唐立鹏 周文德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水系地名指的是自然地理实体名中的一类,主要是地表系统中以江、河、水、湖、泉、溪、港、潭、湾等水文类自然地理实体命名的地名,本研究所指“水系地名”主要是江河之名。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中河流湖泊基本情况,取西南地区四... 水系地名指的是自然地理实体名中的一类,主要是地表系统中以江、河、水、湖、泉、溪、港、潭、湾等水文类自然地理实体命名的地名,本研究所指“水系地名”主要是江河之名。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中河流湖泊基本情况,取西南地区四个省级行政区(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内流域面积达到50km2及以上,共计6480条河流名录作为基础数据,通过统计法、语言对比法对数据进行定量研究,从共时角度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语水系地名结构类型展开分析,并得出其地名结构形式大致可分为“齐头式”“齐尾式”“混合式”和“附加式”四种,且同一语族内的地名结构类同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地名 西南地区 地名的词形结构 少数民族 通名
下载PDF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管窥——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10
作者 石强 陈露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9-75,共7页
在概括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和总结黔南州课程资源概况的基础上,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以“民族故事会”“民族音乐节”“民族服饰展”“民族传统工艺展销会”等专题活动为基础设计了一组《黔南州初中语文校本... 在概括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和总结黔南州课程资源概况的基础上,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以“民族故事会”“民族音乐节”“民族服饰展”“民族传统工艺展销会”等专题活动为基础设计了一组《黔南州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单元样章,将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与民族特色资源宣传结合在一起,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语文校本课程 课程资源开发
下载PDF
新媒体赋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
11
作者 四郎联布 史诗扬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16期173-175,共3页
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是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普及普通话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教育的现状调查入手,... 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是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普及普通话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教育的现状调查入手,通过对当地普通话教育的实地考察以及问卷调查,分析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媒体背景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教育的发展路径。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具有强大的信息传递、沟通及整合能力,成了强有力的信息传播手段。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教育缺少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应借助新媒体构建起电脑、手机互通的民族地区普通话教育线上平台,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整合能力,将现存的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形成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理论。建议合作院校录制时长短、通俗易懂、针对性强的普通话教学视频,开设推普趣味活动,提升民众对普通话的认可程度,激发其学习普通话的兴趣。这有助于合作院校所在的西南民族地区构建起更加完善的普通话教学体系,促进推广普通话和统战工作顺利进行,增进各民族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教育 西南 少数民族地区 新媒体 推普
下载PDF
当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作家的迁徙书写研究
12
作者 杨骁勰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4-71,共8页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作家的迁徙书写是我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的独特现象。从历史脉络梳理,西南地区现居少数民族中一半以上曾有过大规模的迁徙活动,迁徙记忆成为其确认群体身份的重要标志;从当下发展来看,西南地区城乡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少数...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作家的迁徙书写是我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的独特现象。从历史脉络梳理,西南地区现居少数民族中一半以上曾有过大规模的迁徙活动,迁徙记忆成为其确认群体身份的重要标志;从当下发展来看,西南地区城乡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少数民族作家们作为当代城市人口迁移浪潮中的一员,由此形成新的迁徙记忆。两次不同的迁徙记忆构筑了精神原乡、现实故乡和城市新乡三个迥异的文化空间,并直接推动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作家身份认同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作家 迁徙记忆 身份认同 文化空间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非遗的数字化平台建设研究
13
作者 叶德辉 薛晨虹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2期96-98,共3页
我国西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这片土地孕育出了丰富且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必须加以保护与发展。数字化作为保护与发展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在具体实施时,需要结合地域特色去解决当地非遗... 我国西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这片土地孕育出了丰富且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必须加以保护与发展。数字化作为保护与发展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在具体实施时,需要结合地域特色去解决当地非遗发展的困境。文章认为建设西南少数民族非遗的数字化平台重点在于整合人才、资源信息,协调各方关系,以此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工作中来,并发挥出每个人的特长与优势。通过构建健康的收益模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保障数字化平台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非遗 数字化平台
下载PDF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内隐维度的调查 被引量:30
14
作者 张庆林 史慧颖 +1 位作者 范丰慧 张劲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0,共4页
民族认同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个体对自己既作为单一民族成员身份同时也作为国家民族成员身份双重承认的和谐统一。用一份半开放式问卷对221名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大... 民族认同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个体对自己既作为单一民族成员身份同时也作为国家民族成员身份双重承认的和谐统一。用一份半开放式问卷对221名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大多处于积极状态;(2)影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内隐维度主要有归属感、客观身份、自豪感、政治与政策、历史和地域等;(3)影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的内隐维度主要有客观身份、自豪感、地域、习俗、文化、历史和归属感等;(4)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双重身份的认同在某些维度上符合线性两极模型,而在其他维度上则更符合二维模型的理论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少数民族 大学生 西南地区 内隐观
下载PDF
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新特征及发展趋势——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向东 朱蓓倩 杨胜利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45,54,共9页
新疆喀什是我国维吾尔族人数最多,比例最高的民族聚居地区,维吾尔族占总人口90.6%。以喀什地区为例,全面分析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发展新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模型对喀什地区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 新疆喀什是我国维吾尔族人数最多,比例最高的民族聚居地区,维吾尔族占总人口90.6%。以喀什地区为例,全面分析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发展新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模型对喀什地区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人口 民族聚居地区 喀什
下载PDF
论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观念与生态环境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良品 彭福荣 吴冬梅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9-145,共7页
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观念包括万物有灵的认识观、普遍约束的宗教观、适应环境的和谐观、适度开发的发展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些生态观念来源于民间口传文学、宗教信仰、禁忌习俗、乡规民约和习惯法、生产劳动等形式。研... 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观念包括万物有灵的认识观、普遍约束的宗教观、适应环境的和谐观、适度开发的发展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些生态观念来源于民间口传文学、宗教信仰、禁忌习俗、乡规民约和习惯法、生产劳动等形式。研究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观念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互动关系,对于党和政府制定正确的生态环境政策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相互协调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 生态伦理观念 生态环境 生态文化
下载PDF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 被引量:61
17
作者 史慧颖 张庆林 范丰慧 《民族教育研究》 2007年第2期32-36,共5页
民族认同既包括对本民族的认同,也包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它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功能的发挥、对于民族团结、对于地区和国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上看,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相应的行为倾向处于积极状态。大学... 民族认同既包括对本民族的认同,也包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它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功能的发挥、对于民族团结、对于地区和国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上看,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相应的行为倾向处于积极状态。大学教育要注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改善学生的行为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大学生 民族认同心理
下载PDF
1985-2005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状况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天成 白晋湘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2-76,共5页
利用西南地区1985年和200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该地区羌、苗、傣、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状况作20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合环境因素探讨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 利用西南地区1985年和200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该地区羌、苗、傣、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状况作20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合环境因素探讨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提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 学生 身体形态
下载PDF
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沈鸿 赵永乐 胡中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年第4期99-103,共5页
根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标准离差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综合评价,发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综合... 根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标准离差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综合评价,发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综合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看来,除民族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医疗水平等于全国平均水平外,教育、经济、法律法规、自然地理、人口等指标评价结果都不同程度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影响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效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民族文化 社会经济
下载PDF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形态调查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江川 杨放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60,共3页
通过对广西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2000~2002年在校学生体质形态测试资料进行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出西南地区15个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形态的排序。
关键词 体质形态水平 少数民族大学生 西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