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与石漠化调控展望 被引量:10
1
作者 邵景安 李阳兵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31,共7页
西南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石漠化过程的生态认识落后于生态治理措施。面对国家需求,优化乡村景观格局对石漠化发生过程的调控,未来优先研究领域:⑴识别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的转换、渐变和基本不变的层次性,测算不同尺度下乡村景观类型... 西南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石漠化过程的生态认识落后于生态治理措施。面对国家需求,优化乡村景观格局对石漠化发生过程的调控,未来优先研究领域:⑴识别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的转换、渐变和基本不变的层次性,测算不同尺度下乡村景观类型及其空间组合的贡献;⑵认识不同类型乡村景观空间分布的生态学意义及其对区域石漠化整体程度的影响,找出不同乡村景观演化格局下的石漠化效应;⑶厘定岩溶山地高强度人类活动及其所诱导的乡村景观格局演化对石漠化的作用效应,构建乡村景观石漠化的成因框架;⑷探讨乡村景观格局制约下有利于石漠化土地恢复的格局优化模拟,丰富人们对岩溶山地乡村石漠化发生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格局 石漠化 优化调控 西南岩溶山地
下载PDF
中国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演变趋势 被引量:18
2
作者 余梦 李阳兵 罗光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267-4283,共17页
为揭示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中国西南地区岩溶山地石漠化转型演变的时空分布及其特征,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石漠化演变相关文献的总量和主题词进行了分析,并提取文献中石漠化演变的时间、类型、程度、驱动因素等信息,从县(市)域尺度对... 为揭示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中国西南地区岩溶山地石漠化转型演变的时空分布及其特征,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石漠化演变相关文献的总量和主题词进行了分析,并提取文献中石漠化演变的时间、类型、程度、驱动因素等信息,从县(市)域尺度对中国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演变趋势及其空间分布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了典型案例研究。研究表明,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演变经历了由自然基础及人为破坏相互激发的严重石漠化向多种人为干扰、综合治理下的演变转型,即由高等级石漠化转向低等级石漠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认为石漠化存在由扩张向收缩转型演变的现象,同时对其转型演变的驱动机制和启示意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乡村振兴时代岩溶山地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转型演变 中国西南岩溶山地
下载PDF
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水文地质工作方法——以贵州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光照 《四川地质学报》 2019年第1期113-116,共4页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而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的核心区,地质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低。在这样的区域内完成水文地质工作需依据水文地...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而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的核心区,地质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低。在这样的区域内完成水文地质工作需依据水文地质模式,采取诸多特殊的均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情况下查清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石漠化 工作方法 西南岩溶山地
下载PDF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不同类型地下河开发利用模式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曹建文 夏日元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9-617,共9页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岩溶发育规律复杂,给地下河的有效开发利用带来了困难。在近年来西南岩溶区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不同岩溶地貌类型区地形地貌条件、岩溶发育特征,提出了6种典型地下河开发利用模式:(1)峰丛洼地区地下河溶洼成...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岩溶发育规律复杂,给地下河的有效开发利用带来了困难。在近年来西南岩溶区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不同岩溶地貌类型区地形地貌条件、岩溶发育特征,提出了6种典型地下河开发利用模式:(1)峰丛洼地区地下河溶洼成库模式;(2)岩溶深切河谷区地下河堵洞成库模式;(3)岩溶槽谷区地表-地下联合成库模式;(4)岩溶垄脊褶皱区隧洞引水模式;(5)峰林平原(谷地)区地下河机井提引利用模式;(6)断陷盆地边缘地区地下河地表-地下联合成库模式。这6种模式的提出,为因地制宜、合理高效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借鉴,可有效服务国家精准扶贫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山地 岩溶地貌类型 开发利用模式 地下水资源
下载PDF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 被引量:17
5
作者 袁丙华 毛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6-47,55,共3页
中国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大面积连片分布 ,地下水资源总量丰富 ,但分布极不均一 ,存在大片干旱缺水区和石漠化地带。目前开展的可有效利用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将该区划分为隆起带裸露岩溶分布区、沉降带边缘褶皱构造控制岩溶分布区和断陷... 中国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大面积连片分布 ,地下水资源总量丰富 ,但分布极不均一 ,存在大片干旱缺水区和石漠化地带。目前开展的可有效利用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将该区划分为隆起带裸露岩溶分布区、沉降带边缘褶皱构造控制岩溶分布区和断陷盆地隐伏岩溶分布区。区内岩溶发育和地下水赋存除受岩性、地质构造的控制外 ,还受新构造运动和古溶蚀的影响。岩溶地下水赋存于地表以下浅部岩溶带、构造控制的中部岩溶带和深部古溶蚀带。特殊岩性和古溶蚀形成的似层状岩溶含水层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山地 新构造运动 古溶蚀 似层状含水层 岩溶地下水 地下水资源
下载PDF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演变及调控研究——以贵州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廷锋 蒋焕洲 吴显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36,共5页
为了解改革开放以来西南岩溶石山地区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状态演变规律与未来发展趋势,以贵州为例,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方法分析人地关系的演变特征,并用灰色系统灰色GM (l ,1)模型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7... 为了解改革开放以来西南岩溶石山地区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状态演变规律与未来发展趋势,以贵州为例,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方法分析人地关系的演变特征,并用灰色系统灰色GM (l ,1)模型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78-1983年期间,贵州可持续发展指数在0.66~0.82之间,属于“中等”发展状态阶段;1984-1985年期间,贵州可持续发展指数在0.89~0.91之间,属于“差等”发展状态阶段;1986-2012年期间,贵州可持续发展指数在1.03~3.95之间,可持续发展状态属于“一般不可持续”状态阶段,且处于初期与中期阶段.预测表明,贵州可持续发展状态在2013-2020年期间为“一般不可持续”状态;从2021年开始,可持续发展状态为“严重不可持续”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控人地关系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指数 GM(l 1)模型 可持续发展状态 演变 调控 西南岩溶山地 贵州省
下载PDF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生态承载力的演变及动力机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廷锋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2-339,共8页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区域永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生态承载力供给状况及其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是地区发展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以贵州为例,采用基于生态足迹理论下的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利用贵州1978-2013年各类型土地利用...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区域永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生态承载力供给状况及其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是地区发展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以贵州为例,采用基于生态足迹理论下的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利用贵州1978-2013年各类型土地利用面积数据计算并分析了贵州生态承载力的演变特征和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贵州多年平均的生态承载力总量为2 690.560万hm^2;经历了1978-1986年的低值期(年均2 440.734万hm2)、1987-1989年的提高过渡期,到1990-2013年达到较高水平(多年平均值2 899.654万hm^2);但贵州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多年平均值为0.796hm^2);各类土地提供的承载力中,耕地的生态承载力最大,占65.9%,其次是林地占25.4%,建筑用地占7.2%,牧草地占1.4%,水域约占0.13%;1978-1985年,贵州生态有盈余,但逐年减少,从1986年开始出现亏损,并呈逐年增大趋势;贵州生态承载力的演变主要受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生产能力和人口数量的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生态盈亏 可持续发展 西南岩溶山地 贵州省
下载PDF
我国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的生态恢复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探讨
8
作者 毛昆明 赵燕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4-119,共6页
本文通过对岩溶石山地区的形成现状分析 ,指出目前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最突出的特点 ,从国内外对该区域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对比 ,提出了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 ,根据岩漠化水土流失和漏失严重、土壤耕作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低 ,保肥和供肥能... 本文通过对岩溶石山地区的形成现状分析 ,指出目前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最突出的特点 ,从国内外对该区域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对比 ,提出了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 ,根据岩漠化水土流失和漏失严重、土壤耕作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低 ,保肥和供肥能力差的特征 ,提出了以植被恢复 ,生态规划 ,加速生态农业建设战略对策 ,从而促进这一地区的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 可持续发展 对策 中国 农业 发展趋势 经济组织 劳动力资源 西南岩溶山地
下载PDF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研究》新书简介 被引量:1
9
作者 肖琼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66-166,共1页
南袁道先院士主编,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阿地质勘查总院、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省地质调查院、湖南省地质调查院、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广东省工程勘察院(原... 南袁道先院士主编,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阿地质勘查总院、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省地质调查院、湖南省地质调查院、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广东省工程勘察院(原广东省地质局水文工程地质二大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南大学等单位共同合作的《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研究》一书,近日已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山地 环境地质问题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水文工程地质 中国地质大学 地质环境监测 地质调查
下载PDF
西南岩溶石山区地下水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郑万模 魏伦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8-50,共3页
为配合西部大开发 ,中国地质调查局 2 0 0 0年下达“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任务 ,开展了新一轮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本文首先评述了当前调查工作取得的成果及存在... 为配合西部大开发 ,中国地质调查局 2 0 0 0年下达“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任务 ,开展了新一轮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本文首先评述了当前调查工作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并讨论了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山地 地下水资源 生态环境地质 技术方法 地质调查
下载PDF
关于中国西南石漠化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57
11
作者 李阳兵 王世杰 容丽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3-598,共6页
石漠化是西南岩溶山地脆弱生态系统发生的土地退化。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中国西南岩溶山地喀斯特石漠化的科学内涵、成因、发展过程、评价指标及防治机理等。土壤和植被是岩溶环境中最为敏感的自然环境要素,可能是石漠... 石漠化是西南岩溶山地脆弱生态系统发生的土地退化。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中国西南岩溶山地喀斯特石漠化的科学内涵、成因、发展过程、评价指标及防治机理等。土壤和植被是岩溶环境中最为敏感的自然环境要素,可能是石漠化过程的主要自然成因,而以土地利用为表现形式的强烈人类活动为驱动力;石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即人为过程一生物学过程一加速的地学过程。石漠与石漠化,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范畴,不同空间尺度的石漠化评价应有不同的评价指标、标准和石漠化生态基准的多样性.以便为石漠化的演化研究及生态重建起一定的参考作用。鉴于石漠化现象在我国现实中存在的客观性、在理论概念上的模糊性及在生态治理中的急迫性,有必要加强石漠化在不同时空尺度下的驱动机制研究,特别是人类驱动力的研究,加强原生岩溶生态系统和受损岩溶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南岩溶山地 石漠化 生态系统 土地退化
下载PDF
产业结构演变下西南喀斯特地区产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以贵州省为例
12
作者 杨廷锋 吴显春 尚海龙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2期64-68,共5页
运用基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方法,分析贵州省产业结构演变下产业生态效率时空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贵州省产业结构由“一二三”阶段演变到“二一三”“二三一”阶段以及“三二一”阶段,产业生态效率的增长率分别为8.2%、8.1%、14.1%... 运用基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方法,分析贵州省产业结构演变下产业生态效率时空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贵州省产业结构由“一二三”阶段演变到“二一三”“二三一”阶段以及“三二一”阶段,产业生态效率的增长率分别为8.2%、8.1%、14.1%,整体平均增长率为10.1%,与全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第一产业的生态效率平均增长率为9.4%,第二产业的生态效率平均增长率为8.2%,第三产业生态效率平均增长率为10.6%。在1986—2019年间,贵州省各市(州)产业生态效率不断增加,产业生态效率与产业生态效率增长率存在一定差距,总体差距呈现减少趋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新时期贵州省经济发展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效率 生态足迹模型方法 产业结构演变 西南岩溶山地 贵州省
下载PDF
2006年度西南地调工作项目设计评审会在桂林召开
13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西南岩溶山地 项目设计 评审会 桂林 地质调查项目 环境地质调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厅 国土资源部
下载PDF
我国南方地区的粮食短缺问题浅析--基于两个草业生态经济区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蕊超 林慧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1,共8页
为探究南方地区粮食短缺的原因,以西南岩溶山地灌丛草业生态经济区、东南常绿阔叶林—丘陵灌丛草业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南方地区粮食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结果表明,从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我国南方地区的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22000万... 为探究南方地区粮食短缺的原因,以西南岩溶山地灌丛草业生态经济区、东南常绿阔叶林—丘陵灌丛草业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南方地区粮食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结果表明,从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我国南方地区的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22000万t左右,口粮消费量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13850万t减少到2009年的10677万t,因此口粮需求不是导致南方地区粮食供不应求的原因。2009年,南方地区饲料用粮7991.6万t,占南方地区粮食总产量的33.9%;工业用粮6234.1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26.8%。口粮、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构成了南方地区粮食总需求的三大部分,其中非食用粮约占据粮食总需求的57.3%,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2009年粮食供需差额至少为1419.3万t,这意味着2009年北方地区向南方地区至少调运了1419.3万t粮食,存在巨大的运输成本和机会成本,同时浪费了283.9万m3的虚拟水资源。而以"大粮食,大资源,集约型"为理念的草地农业可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和土地资源,节约饲料用粮、补充口粮,降低粮食需求的同时增加粮食供给,且南方地区光照差、多山地,有发展草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因此,在南方地区发展适宜的草地农业模式是解决南方地区粮食短缺问题的合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草地农业 西南岩溶山地灌丛草业生态经济区 东南常绿阔叶林—丘陵灌丛草业生态经济区
下载PDF
我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现状综述 被引量:18
15
作者 范宏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I0002-I0004,共3页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评价 环境现状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西南岩溶山地 国土资源部门 中国地质调查局 综述 水文地质调查
下载PDF
水多土少,水少地旱 双重灾难,两种对策
16
作者 陈杨 《人与生物圈》 2009年第5期32-35,共4页
背景:2009年7月,我编辑部一行,参加了由袁道先院士为领队,主题为“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研究”贵州站的野外考察。
关键词 西南岩溶山地 灾难 环境地质问题 野外考察 编辑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