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联大文学研究中的云南文化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直飞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63-68,共6页
在当前的西南联大文学研究中,"战争"与"现代性"是研究的两个主要切入口,这自然有其必要的合理性,但也对回答"西南联大文学之所以是西南联大文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遮蔽,在这种遮蔽之下,云南文化与西南联... 在当前的西南联大文学研究中,"战争"与"现代性"是研究的两个主要切入口,这自然有其必要的合理性,但也对回答"西南联大文学之所以是西南联大文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遮蔽,在这种遮蔽之下,云南文化与西南联大文学之间的关系长期被忽视。西南联大文学是在云南的文化天地中形成并发展的,思考西南联大文学的独特性,云南文化成为必须给予考量的因素。当下研究中对云南文化遮蔽的形成,既反映了学术研究资源的不均,也是研究中一味追求现代性模式所导致的。在现代性的研究模式下,研究者热衷于寻求西南联大作品中的现代性,用时间的差异性遮蔽了空间的文化差异性,这是云南文化缺席西南联大文学研究的根本原因。返回西南联大文学本身的历史境遇,激发研究者的"主体性"是改变这一局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文化 西南联大文学 现代性 主体性
下载PDF
西南联大文学与云南地方文化
2
作者 李光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20-125,共6页
西南联大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并培养出许多杰出的文学人才。其文学的生成环境和人才培养基地在当时较为偏远的云南。本文通过考察云南地方文化与西南联大文学的关系,认为云南的人文景象、民风民俗、茶馆文化、民间文艺等是滋润西南联... 西南联大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并培养出许多杰出的文学人才。其文学的生成环境和人才培养基地在当时较为偏远的云南。本文通过考察云南地方文化与西南联大文学的关系,认为云南的人文景象、民风民俗、茶馆文化、民间文艺等是滋润西南联大文学园地的甘霖,是西南联大作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文学 云南地方文化 关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建设的重要收获——评李光荣有关西南联大文学的两本新书
3
作者 马绍玺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65-67,共3页
李光荣新近出版的《西南联大文学作品选》和《季节燃起的花朵——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是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料建设的重要收获之一。它们不仅在西南联大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方面有着重要突破,而且在论述和分析时,论者清晰的以... 李光荣新近出版的《西南联大文学作品选》和《季节燃起的花朵——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是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料建设的重要收获之一。它们不仅在西南联大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方面有着重要突破,而且在论述和分析时,论者清晰的以现代性贯穿始终的学科意识使得史料的价值和学科意义得以充分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文学 史料建设 文学社团
下载PDF
浅析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的知识分子
4
作者 杨茜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5年第9期88-89,共2页
文章阐述了在西南联大存在的短短九年间,先后产生的十多个文学社团的活动。认为围绕这些文学社团团结了一批知识分子,文学社团为饱含爱国主义热情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与公众交流,表达自己文学思想、宣传抗战思想,甚至针砭时弊的公共空... 文章阐述了在西南联大存在的短短九年间,先后产生的十多个文学社团的活动。认为围绕这些文学社团团结了一批知识分子,文学社团为饱含爱国主义热情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与公众交流,表达自己文学思想、宣传抗战思想,甚至针砭时弊的公共空间;文学社团和知识分子之间是互相依存共同成长的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各种交往媒介,后者自身的成长又进一步促进了前者的发展,有赖于文学社团提供的各种交往媒介,一大批知识分子成长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支生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文学社团 知识分子 公共空间
下载PDF
紧贴时代脉搏——西南联大文学特征
5
作者 王建华 《课外语文(下)》 2013年第12期143-143,共1页
在西南联大,文学突出的反映了文人莘莘学子八年岁月中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西南联大文学的特征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紧贴时代脉搏”做一些论述。西南联大文人既坚持文学的独立风格,“又不拒绝对生活现实的介入”,紧贴时代脉搏,关... 在西南联大,文学突出的反映了文人莘莘学子八年岁月中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西南联大文学的特征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紧贴时代脉搏”做一些论述。西南联大文人既坚持文学的独立风格,“又不拒绝对生活现实的介入”,紧贴时代脉搏,关注战争,关注现实生活。透出了反抗的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文学 关注战争 关注现实
下载PDF
王景山先生与我的西南联大文学研究
6
作者 李光荣 《新文学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从西南联大走出了多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家,王瑶、刘绶松、吴宏聪、王士菁、孙昌熙、金启华、王景山等都是,有的如刘绶松我无缘拜见,有的如王瑶我见过面,有的如吴宏聪我请教过问题,王景山则是我做过多次请教,为我的西南联大文学研究提供... 从西南联大走出了多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家,王瑶、刘绶松、吴宏聪、王士菁、孙昌熙、金启华、王景山等都是,有的如刘绶松我无缘拜见,有的如王瑶我见过面,有的如吴宏聪我请教过问题,王景山则是我做过多次请教,为我的西南联大文学研究提供了许多帮助的良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文学 王景山 孙昌熙 王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王士 刘绶松 吴宏
原文传递
抗战文学的别一种风姿——论西南联大文学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光荣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3-102,共10页
西南联大抗战文学是西南联大文学的一部分。由于西南联大与抗日战争相始终,西南联大文学往往投射着抗日战争的影子,因此,研究西南联大抗战文学不能局限于“抗战”内容,而应顾及西南联大的全部文学。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把西南联大直接... 西南联大抗战文学是西南联大文学的一部分。由于西南联大与抗日战争相始终,西南联大文学往往投射着抗日战争的影子,因此,研究西南联大抗战文学不能局限于“抗战”内容,而应顾及西南联大的全部文学。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把西南联大直接描写抗战和投射着战争影子的作品都称为西南联大抗战文学。西南联大抗战文学的特点是以人为本,表现为关注战争中的人,揭示人与战争的关系,描写人性在战争中的状况、地位和作用,从而形成了这样三种内容:一、描写战争中人的生存状况;二、寻求救国的力量——人性;三、揭露军队中的人性状况。笔力所至,战争对于中国人生存的影响,对于人性的摧残和扭曲被深刻地描绘了出来。这与通常叙写战争过程,鼓舞战斗情绪,歌颂胜利功绩,宣扬英雄主义的抗战文学不同,呈现出抗战文学的别一种风姿。这种风姿的形成与西南联大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平等自由意识和文化创造觉悟等精神特质大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学 西南联大文学 风姿 人性 军队抗战
原文传递
文化与人文的精神圣地——读《西南联大历史情景中的文学活动》
8
作者 李伟民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1-22,共2页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7月29日北平陷落,日机轰炸南开大学,主要建筑物被毁.8月5日,日军占领清华园,9月日军进驻北大第二院和灰楼新宿舍.9月10日教育部发出第16696号令:北京大学、清...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7月29日北平陷落,日机轰炸南开大学,主要建筑物被毁.8月5日,日军占领清华园,9月日军进驻北大第二院和灰楼新宿舍.9月10日教育部发出第16696号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及中央研究院设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上课.12月3日,日军占领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民族文化创造 文学创作 现代文学 人文精神 西南联大历史情景中的文学活动》
下载PDF
慢而不息与问题导向的“老实学问”——评李光荣《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
9
作者 康斌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9年第1期297-303,共7页
自20世纪50年代迄今,伴随着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我们已经收获了上百部现代文学断代史和以万计数的研究论文。的确,无论是对作家作品进行个案解读,还是对较长时段展开整体性认知,都需要研究数量的积累。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经典就是在反... 自20世纪50年代迄今,伴随着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我们已经收获了上百部现代文学断代史和以万计数的研究论文。的确,无论是对作家作品进行个案解读,还是对较长时段展开整体性认知,都需要研究数量的积累。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经典就是在反复言说中得以凸显并固定下来的。但不容回避的是,部分文学研究和文学史写作存在着两大问题:其一是文学史观偏狭与文学史料陈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社团 朱自清 李光荣 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 闻一多 朗诵诗 九叶诗人 李广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