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大教授“西域考古记”
1
作者 田亮 李若冰 《西部大开发》 2024年第10期140-144,共5页
两千多年前,张骞一路西行,历经13年,终于找到月氏王国,虽未能说服其与大汉结成联盟,但开辟了流传千年的丝绸之路。两千多年后,王建新也带领团队向西出发,多年来,他们从陕西、甘肃、新疆一路向西,苦心追寻月氏遗迹,几乎重走了丝绸之路。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月氏 西域考古
下载PDF
《西域考古录》的史料来源与运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司艳华 《吐鲁番学研究》 2016年第2期56-69,共14页
俞浩虽未涉足西域,但他能够写成《西域考古录》并得以流传,与他所掌握的大量西域史地资料有关,也与他在征引文献时的实事求是态度有必然关系。文章通过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将《西域考古录》涉及的一百四十余种史料进行分类列表,并对这... 俞浩虽未涉足西域,但他能够写成《西域考古录》并得以流传,与他所掌握的大量西域史地资料有关,也与他在征引文献时的实事求是态度有必然关系。文章通过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将《西域考古录》涉及的一百四十余种史料进行分类列表,并对这些史料来源及其应用方式进行分析,从中可看出俞浩博览群书、务求其实的治学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考古录》 史料来源 史料运用
下载PDF
辩证观下的斯坦因形象探析——以《西域考古记》为例
3
作者 蔺姝红 《今古文创》 2021年第19期51-52,共2页
西域拥有幅员辽阔的地域,拥有丰富的文化文物资源,对其进行探索研究极具意义。关于西域考古的探索与研究,不得不提到一位重要的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他对西域的文化遗产及地域面貌特色考察甚多,但是人们对于这个人的评价褒贬不一,他... 西域拥有幅员辽阔的地域,拥有丰富的文化文物资源,对其进行探索研究极具意义。关于西域考古的探索与研究,不得不提到一位重要的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他对西域的文化遗产及地域面貌特色考察甚多,但是人们对于这个人的评价褒贬不一,他的《西域考古记》揭开了西域的面纱,通过《西域考古记》来研究分析斯坦因的形象,不难发现,他是优缺点并存的人物,应以辩证的观点来探析此人,同时从此人身上也能获得相应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因 西域考古记》 辩证观 优缺点 启迪
下载PDF
《西域考古录》的文献学价值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司艳华 《中国地方志》 2017年第10期50-55,共6页
《西域考古录》是清代学者俞浩写就的一部西北史地研究著作。其所引文献,既有传统的经典史籍,又有当时亲历西域者的著作,保存了众多现已失传或他书未详记的文献资料,因而具有较高的文献辑佚价值。《西域考古录》有160余处文献纠谬,通过... 《西域考古录》是清代学者俞浩写就的一部西北史地研究著作。其所引文献,既有传统的经典史籍,又有当时亲历西域者的著作,保存了众多现已失传或他书未详记的文献资料,因而具有较高的文献辑佚价值。《西域考古录》有160余处文献纠谬,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考评和辨误,对后来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西域考古录》丰富的历史、政治、军事、地理等内容,为后来西域地方的气候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对当时少数民族民情风俗的记载,又为西北边疆的治理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考古录》 文献学 价值
原文传递
《西域考古图记》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5
作者 宾长初 《理论前沿》 CSSCI 2000年第15期33-,共1页
关键词 西域考古图记 西部地区 斯坦因 遗址 考古调查 学术价值
原文传递
《西域考古录》的成书背景与内容特点探析
6
作者 司艳华 《新疆地方志》 2018年第2期31-35,共5页
《西域考古录》产生于道光末年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重的时期。此书内容丰富,涉及我国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地以及沙俄的历史沿革、政治、军事、地理、物产、民族等诸多方面,是一部有关我国整个西北地区乃至中亚历史地理的著作。重边... 《西域考古录》产生于道光末年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重的时期。此书内容丰富,涉及我国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地以及沙俄的历史沿革、政治、军事、地理、物产、民族等诸多方面,是一部有关我国整个西北地区乃至中亚历史地理的著作。重边防、纠谬误是此书的两大主旨。作者在推考西域史地的同时,始终注意总结历代经营西域的经验教训,并提出自己的边疆经略见解,体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经世致用精神。该书内容编写上呈现出旁征博引与纠谬考误相结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体大思精、编述有方等特点。该书对研究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考古录》 俞浩 成书背景 主要内容 编写特点
原文传递
“无人”的旅途——斯坦因与伯希和的西域之行
7
作者 蒋浩伟 《文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25-138,共14页
20世纪初从中国西部等地获取、偷运大量中国古物文献的外国团体或个人中,最知名的莫过于斯坦因和伯希和。与斯坦因在民国文化界受到的大量指责和批评不同,伯希和因为杰出的汉学功底和对国内学人分享文献材料的慷慨行为,在罗振玉、王国... 20世纪初从中国西部等地获取、偷运大量中国古物文献的外国团体或个人中,最知名的莫过于斯坦因和伯希和。与斯坦因在民国文化界受到的大量指责和批评不同,伯希和因为杰出的汉学功底和对国内学人分享文献材料的慷慨行为,在罗振玉、王国维和傅斯年等学者口中博得了很高的赞誉。但事实上,通过对二者在探险考古“笔记”或“日记”中所记载的西域之行历史内容的分析,发现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建构出一种关于中国西域或古物文献的“无人”景观,而这种“无人”景观的背后则或隐或现地再现出萨义德所言的“东方主义”的背景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因 伯希和 西域考古记》 《伯希和西域探险日记》 东方主义
下载PDF
伯希和西域探险与中国文物的外流 被引量:6
8
作者 耿昇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17,共13页
20世纪初,以法国超级东方学家伯希和为首的西域考古探险团深入我国新疆和甘肃敦煌,发掘到许多珍贵历史文献文物,从敦煌藏经洞中劫掠走大批文化瑰宝。伯希和劫掠的文物和文献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它主宰了法国几代汉学家们的研究方向... 20世纪初,以法国超级东方学家伯希和为首的西域考古探险团深入我国新疆和甘肃敦煌,发掘到许多珍贵历史文献文物,从敦煌藏经洞中劫掠走大批文化瑰宝。伯希和劫掠的文物和文献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它主宰了法国几代汉学家们的研究方向与领域,在西方发展起了一门敦煌西域学,造就了法国几代汉学家,推出了一大批传世名著。我们对伯希和劫掠和盗窃我国文献文物的行为要永远严厉谴责,而对于他及其弟子们的研究成果亦应介绍和吸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希和 西域探险 文物外流 中国 西域考古探险团 图木舒克 千佛洞 历史文物 历史文献 敦粕西域
下载PDF
伯希和西域探险团对库车地区的考察及所获汉文文书 被引量:1
9
作者 耿昇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5-13,共9页
1906—1907年,伯希和率领的法国西域考古探险团对库车地区作了考察和发掘。他们在都勒都尔—阿乎尔和苏巴什地区,除了发掘到诸多文物残片,还共发掘到249个号的212件汉文文书,还有两件被编入了其龟兹文文书中。这批文书对于研究唐代龟兹... 1906—1907年,伯希和率领的法国西域考古探险团对库车地区作了考察和发掘。他们在都勒都尔—阿乎尔和苏巴什地区,除了发掘到诸多文物残片,还共发掘到249个号的212件汉文文书,还有两件被编入了其龟兹文文书中。这批文书对于研究唐代龟兹地区的历史、地理、军事、人口、经济和行政组织,都具有巨大意义。本文试对法国收藏的这批文书略作钩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 都勒都尔-阿乎尔 苏巴什 伯希和 西域考古
下载PDF
一方新发现的西域佛教石窟壁画
10
作者 周静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3-86,共4页
四川大学博物馆新近入藏的石窟壁画残块,从其来源、特征等因素分析,系出自古代龟兹地区,并与早期西方列强在西域的探险活动有关;是20世纪初期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亚和新疆一带进行"考察探险"时收集到的,流传至日... 四川大学博物馆新近入藏的石窟壁画残块,从其来源、特征等因素分析,系出自古代龟兹地区,并与早期西方列强在西域的探险活动有关;是20世纪初期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亚和新疆一带进行"考察探险"时收集到的,流传至日本多年。其回归为中国西南与西域的关系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考古 石窟艺术 中西方文化交流
下载PDF
古代西域及中亚地毯名称术语考证
11
作者 张禾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8,共12页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代使用于中亚及中国西域地区的编织地毯的术语,主要有尼雅的佉卢文书、和田(于阗)文书、汉文文献记载,也包括梵语文及其同种语文、伊朗语系的新老波斯文和粟特文,以及突厥语文。论文分析阐明了尼雅佉卢文的两个地毯词汇...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代使用于中亚及中国西域地区的编织地毯的术语,主要有尼雅的佉卢文书、和田(于阗)文书、汉文文献记载,也包括梵语文及其同种语文、伊朗语系的新老波斯文和粟特文,以及突厥语文。论文分析阐明了尼雅佉卢文的两个地毯词汇ko ava和tavasta a同于阗文的gahāvara和thauracaih覿是同根词汇,相近的词汇在印度语系和伊朗语系都有诸多的例子。本文还认为汉文的罽、氍毹、毾、毯、缂等为外来语,并同上述两组词汇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毯术语 尼雅佉卢文 于阗文 西域考古 古代中亚纺织
下载PDF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Early Buddhist Manuscripts
12
作者 劉禕 《敦煌吐鲁番研究》 2023年第1期424-432,共9页
自20世紀初起,以敦煌、吐魯番爲代表的絲綢之路沿綫地帶,因考古而出土了不計其數的文獻資料,其物質形態涉及簡牘、紙張、碑刻等,它們共同構成了西域出土漢文文獻的主體。前辈學者對敦煌吐魯番文獻乃至整個絲綢之路出土文獻的史料收集與... 自20世紀初起,以敦煌、吐魯番爲代表的絲綢之路沿綫地帶,因考古而出土了不計其數的文獻資料,其物質形態涉及簡牘、紙張、碑刻等,它們共同構成了西域出土漢文文獻的主體。前辈學者對敦煌吐魯番文獻乃至整個絲綢之路出土文獻的史料收集與相關問題的研究,爲敦煌吐魯番研究開闢了道路。今日研究者在這一領域邁出的每一步,幾乎都要立足於《西域考古圖譜》《敦煌書法叢刊》《吐魯番出土文書》《敦煌寶藏》,以及後來的《敦煌吐魯番文獻集成》等經典圖録的基礎之上[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收集 吐魯番 出土文獻 簡牘 相關問題 西域考古
下载PDF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的中亚宗教类绘画——收藏背景、研究史和现状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惠媛 田婧(译) 李贵贞(校)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5-93,共9页
梳理了大谷光瑞收集品的转移、散落过程,指出早期研究因出土地混乱而缺乏可信度,后经学者对《西域考古图谱》的对照研究,对部分藏品的出土地和主题进行了补充和界定,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大谷光瑞 收集品 二乐庄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西域考古图谱》
下载PDF
大佛像源流刍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晓露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22,128-130,共8页
大佛像主要见于龟兹、巴米扬和云冈等石窟中,一般认为这类石窟首创于龟兹地区。通过对地面佛寺的考察,本文认为,大佛像首先出现于公元4世纪的犍陀罗地面佛寺中。龟兹地区的大像窟,是将犍陀罗大佛像和回字形佛寺这两种因素融合在一起而... 大佛像主要见于龟兹、巴米扬和云冈等石窟中,一般认为这类石窟首创于龟兹地区。通过对地面佛寺的考察,本文认为,大佛像首先出现于公元4世纪的犍陀罗地面佛寺中。龟兹地区的大像窟,是将犍陀罗大佛像和回字形佛寺这两种因素融合在一起而创造出来的。新疆米兰地区亦发现有犍陀罗风格的大佛像,这证明了地面佛寺中的大佛像也传播到了西域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交流 西域佛教考古 大佛像 犍陀罗
下载PDF
敦煌写本《西天路竟》历史地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盛璋 《历史地理》 1981年第1期9-20,共12页
一、解题《西天路竟》系斯坦因自敦煌劫去之写本,今藏伦敦博物馆,编号S.0383,据翟理斯《伦敦博物馆所藏敦煌汉文写本目录解题》云:《西天路竟》一本,写于苍白色纸上,字迹清楚,长宽为30×42厘米①,斯坦因曾复制一部于《西域考古图记... 一、解题《西天路竟》系斯坦因自敦煌劫去之写本,今藏伦敦博物馆,编号S.0383,据翟理斯《伦敦博物馆所藏敦煌汉文写本目录解题》云:《西天路竟》一本,写于苍白色纸上,字迹清楚,长宽为30×42厘米①,斯坦因曾复制一部于《西域考古图记》图版中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研究 斯坦因 敦煌写本 翟理斯 苍白色 博物馆 西域考古
下载PDF
唐與回鶻時期龜兹石窟壁畫的發現與研究
16
作者 劉韜 《敦煌吐鲁番研究》 2017年第1期317-341,共25页
引言龜兹(Kucha)古國[1]位於絲綢之路北道,新疆天山南麓與塔里木盆地北緣[2]。其佛教活動從公元3世紀始見於漢文史料,綿延至11世紀當地逐漸伊斯蘭化爲止,是中古時期聲名遐邇的西域佛教重鎮。今天散佈在新疆庫車。
关键词 石窟寺 阿艾石窟 伯希和 西域考古圖譜 森木塞姆石窟 洞窟壁畫
下载PD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Lakeshore of Chaohu Lake in China Based on GIS 被引量:1
17
作者 GAO Chao WANG Xinyuan +1 位作者 JIANG Tong JIN Gaojie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9年第4期333-340,共8页
There are about 19 Neolithic Age sites and 120 Shang-Zhou dynasties sites in the western lakeshore of Chaohu Lake,Anhui Province,China.Based on sites data,topographic data,drainage maps,administrative maps and SPOT5 r... There are about 19 Neolithic Age sites and 120 Shang-Zhou dynasties sites in the western lakeshore of Chaohu Lake,Anhui Province,China.Based on sites data,topographic data,drainage maps,administrative maps and SPOT5 remote sensing data,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archaeology of Chaohu Lake Basin wit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The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include:1) Point Density Analysis with density model to acquire the shift of the sites;2) Distance Analysis to reveal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sites;3) 3D Analysis based 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to get micro-geomorphologic features of the sites;and 4) Buffer Analysis to disc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tes and river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rchaeological sites spread from the western lakeshore of Chaohu Lake gradually to the northwest,later to the south,and then symmetrically spread.Controlled by productive forces and other factors,ancient people preferred to reside in those places near water,or in plain and fertile land,which resulted in linear and de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of the sites,and presented such disciplines as river valley directivity,terrace directivity and soil directivity.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was influenced earlier by natural elements and later by human elements in the study period.The research is important for the integration of GIS and archae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aeological sit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spatial analysis Chaohu Lake
下载PDF
从伎乐供养人图像看希腊化对佛教美术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晓露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5-118,共14页
文章关注了早期佛教艺术中的世俗伎乐供养人("伎乐人")图像,认为其形象源自于印度现实生活中乐伎、舞女等社会地位较为低下的供养者,后受到希腊化艺术影响,表现为载歌载舞的伎乐人队列。由此,作者推断,中亚、西域等地流行的... 文章关注了早期佛教艺术中的世俗伎乐供养人("伎乐人")图像,认为其形象源自于印度现实生活中乐伎、舞女等社会地位较为低下的供养者,后受到希腊化艺术影响,表现为载歌载舞的伎乐人队列。由此,作者推断,中亚、西域等地流行的行像等佛教仪式,其形成可能受到了希腊宗教举行节日庆典习俗的影响,这与佛教逐渐通俗化的过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艺术 伎乐供养 希腊化 犍陀罗 西域考古
原文传递
谢济世考察龟兹石窟说辩误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轩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85,共6页
本文认为,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地点上,无论从客观上还是从主观上,身在流放且遭厄运的谢济世,都不具备考察龟兹石窟的条件。原认为《戎幕随笔》可能出自施补华之手,误植谢济世之名。虽然施补华与《戎幕随笔》诸多方面都吻合,但唯年代不吻... 本文认为,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地点上,无论从客观上还是从主观上,身在流放且遭厄运的谢济世,都不具备考察龟兹石窟的条件。原认为《戎幕随笔》可能出自施补华之手,误植谢济世之名。虽然施补华与《戎幕随笔》诸多方面都吻合,但唯年代不吻合,应另有他人。极有可能是道光初年进入南疆平定张格尔之乱的清军统帅的幕僚,闲暇时考察了龟兹石窟并有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浩 西域考古录》 谢济世 龟兹石窟 施补华
原文传递
鄯善佛寺分期初探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晓露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7-104,I0012-I0014,共11页
鄯善是东汉魏晋时期西域佛教中心之一。本文通过与犍陀罗佛寺对比,根据建筑形制、建筑材料、建造方法、出土物等将鄯善佛寺分为四期,并初步探讨各期的年代、文化内涵及演变规律。
关键词 中西文化交流 西域佛教考古 鄯善 犍陀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