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石窟“西夏艺术风格”献疑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富学 《黑河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26-29,94,共5页
敦煌石窟文化是丝绸之路上的代表性文化,融汇了众多少数民族的历史,其艺术风格多样。厘清石窟的时代,区分石窟艺术的特点,建立石窟艺术断代的原则,判定敦煌石窟中所涵盖的“西夏艺术”的数量,真正推进敦煌文化研究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敦煌石窟 西夏艺术 回鹘艺术 藏传佛教
下载PDF
西夏艺术的遗存、分类与价值(上) 被引量:1
2
作者 汤晓芳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93-99,共7页
目前国内外遗存的比较完整的西夏艺术品大约有1600余件。主要包括绘画(壁画、卷轴画、唐卡、彩绘木板画、佛经版画)、雕塑(泥塑、石雕、木雕、砖雕)、建筑(佛塔、陵园、建筑装饰)、工艺美术(瓷器、金银铜器、钱币、书籍装帧、绢麻毛织染... 目前国内外遗存的比较完整的西夏艺术品大约有1600余件。主要包括绘画(壁画、卷轴画、唐卡、彩绘木板画、佛经版画)、雕塑(泥塑、石雕、木雕、砖雕)、建筑(佛塔、陵园、建筑装饰)、工艺美术(瓷器、金银铜器、钱币、书籍装帧、绢麻毛织染)、书法篆刻(篆刻、雕版、印章)、音乐舞蹈(官方礼乐、民间音乐、舞蹈)等。西夏艺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下一些主要特点:继承和发展汉族传统文化艺术;大量吸收藏传佛教艺术;学习吸纳北方民族的优秀文化;突现本民族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艺术 分类 特点
下载PDF
西夏艺术的遗存、分类与价值(下)
3
作者 汤晓芳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0-45,共6页
三、建筑西夏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从地面留存的佛塔建筑及地下发掘的遗址建筑构件的艺术风格来看,既有按佛教仪轨建造的佛塔,
关键词 西夏艺术 遗存 价值 分类 建筑艺术 独特风格 艺术风格 建筑构件
下载PDF
从藏汉交流的风格形态看飞来峰元代造像与西夏艺术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赖天兵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78,I0007,I0008,共7页
飞来峰元代造像开元代内地藏传佛教艺术之先河。本文通过分析西夏佛教艺术与飞来峰元代造像中藏汉交流风格的具体表现形态,结合元初江南佛教艺术的创作背景及西夏艺术可能的传播途径,离析飞来峰元代造像中含有的西夏风格因素。
关键词 藏汉交流 风格形态 元代飞来峰 西夏艺术 关系
下载PDF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研究的无限可能--《敦煌西夏石窟艺术新论》介评
5
作者 焦树峰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24-130,155,共8页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新论》以佛教造像为主体,对莫高窟、榆林窟、五个庙等石窟寺的西夏佛教美术进行研究,认为在“神系重构”的背景下敦煌西夏石窟显示出“传统与新样交织”“淡化佛教宣传和造像功德观念”“重视实践”“重汉传轻藏传”...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新论》以佛教造像为主体,对莫高窟、榆林窟、五个庙等石窟寺的西夏佛教美术进行研究,认为在“神系重构”的背景下敦煌西夏石窟显示出“传统与新样交织”“淡化佛教宣传和造像功德观念”“重视实践”“重汉传轻藏传”的特征。本书对敦煌西夏石窟艺术史的重构,展现出西夏石窟造像的多重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新论 敦煌西夏石窟 净土变 显密圆融
下载PDF
论西夏对周边民族艺术的吸收
6
作者 李银霞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6-49,共4页
地处中原、吐蕃和西域交汇点上的西夏,在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中,不断借鉴吸收其文化,尤其对佛教及其艺术达到狂热的程度。西夏的绘画、雕塑、建筑不但受中原艺术的影响,也具吐蕃风格特征,间有回鹘等中亚艺术内容的闪现。这些民族艺术的因素... 地处中原、吐蕃和西域交汇点上的西夏,在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中,不断借鉴吸收其文化,尤其对佛教及其艺术达到狂热的程度。西夏的绘画、雕塑、建筑不但受中原艺术的影响,也具吐蕃风格特征,间有回鹘等中亚艺术内容的闪现。这些民族艺术的因素,在上百年的时间里,交相影响西夏,并逐渐渗透、融合到西夏文化中,以致最后形成了西夏自己新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艺术 中原艺术 吐蕃艺术 回鹘艺术 吸收融合
下载PDF
西夏文化数据库特色及网络信息服务 被引量:8
7
作者 董湧 邵晋蓉 +1 位作者 张红燕 王桂香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6-117,119,共3页
西夏文化数据库作为CALIS的建设成果,具有明显的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国内外西夏学研究的整体状况。它的建立不仅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文献资源共享,极大地满足了研究者的文献信息需求,促进了西夏学研究和发展,而且有利于西... 西夏文化数据库作为CALIS的建设成果,具有明显的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国内外西夏学研究的整体状况。它的建立不仅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文献资源共享,极大地满足了研究者的文献信息需求,促进了西夏学研究和发展,而且有利于西夏历史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文章从对数据库的内容特色、网络信息服务的实现方式等层面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文化 西夏艺术 西夏文献 特色数据库 网络信息服务
下载PDF
文殊山石窟西夏《水月观音图》与《摩利支天图》考释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小刚 郭俊叶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5,共8页
文殊山石窟群后山古佛洞中发现了西夏时期绘制的两幅《水月观音图》,在其中一幅《水月观音图》中还绘制了《玄奘取经图》的小画面,它们与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等石窟中发现的西夏时期的《水月观音图》及《玄奘取经图》具有基本相同的形... 文殊山石窟群后山古佛洞中发现了西夏时期绘制的两幅《水月观音图》,在其中一幅《水月观音图》中还绘制了《玄奘取经图》的小画面,它们与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等石窟中发现的西夏时期的《水月观音图》及《玄奘取经图》具有基本相同的形式。古佛洞中还发现了西夏时期绘制的一幅《摩利支天图》,类似题材也曾发现于敦煌与黑水城等地出土的艺术品之中。这几幅图像为研究西夏佛教艺术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艺术 文殊山石窟 水月观音 玄奘取经图 摩利支天
下载PDF
西夏文化数据库建设 被引量:2
9
作者 卫传荣 张红燕 +3 位作者 王桂香 郑巧英 叶平 王绍平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68,共2页
西夏文化数据库作为CALIS的建设成果,具有明显的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全面系统地反映国内外西夏学研究的整体状况。它的建立不但最大限度地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满足研究者的文献信息需求,促进西夏学研究和发展,而且有利于西夏历史文化的传... 西夏文化数据库作为CALIS的建设成果,具有明显的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全面系统地反映国内外西夏学研究的整体状况。它的建立不但最大限度地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满足研究者的文献信息需求,促进西夏学研究和发展,而且有利于西夏历史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文化 西夏艺术 西夏文献 特色数据库
下载PDF
多元交融——《西夏经变画艺术研究》读书笔记
10
作者 徐伟玲 《艺术大观》 2019年第15期0028-0029,共2页
西夏经变画处于经变艺术发展的尾声阶段,具有独特的民族魅力与艺术风貌,对了解西夏时期艺术发展的兴衰嬗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夏经变画艺术研究》系统讲述了西夏时期的敦煌石窟群、文殊山及黑水城等地的经变画艺术。本文旨在对《... 西夏经变画处于经变艺术发展的尾声阶段,具有独特的民族魅力与艺术风貌,对了解西夏时期艺术发展的兴衰嬗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夏经变画艺术研究》系统讲述了西夏时期的敦煌石窟群、文殊山及黑水城等地的经变画艺术。本文旨在对《西夏经变画艺术研究》一书的内容进行介绍和评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经变画艺术研究》 经变画 西夏
下载PDF
黑水城与东千佛洞石窟同类佛教造像题材浅析艺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小刚 郭俊叶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8,F0002,F0003,共10页
黑水城所出艺术品与东千佛洞石窟壁画及塑像是西夏佛教艺术的两处重要遗存。这两处有不少相同题材及形式的造像作品,反映出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西夏艺术 黑水城 东千佛洞 石窟 瑞像
下载PDF
黑水城出土西夏汉式风格绘画的研究成果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迪 邵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8-174,共7页
黑水城遗址出土绘画数量颇丰,风格多样,是书写西夏艺术史乃至陆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不可回避的研究对象。中外学界百年来对黑水城汉式风格绘画从较宽泛的风格分类转向细致的个案研究,使我们得以了解西夏北部边陲地区对中原艺术的接受... 黑水城遗址出土绘画数量颇丰,风格多样,是书写西夏艺术史乃至陆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不可回避的研究对象。中外学界百年来对黑水城汉式风格绘画从较宽泛的风格分类转向细致的个案研究,使我们得以了解西夏北部边陲地区对中原艺术的接受程度。继续对单一风格绘画的深入研究,可裨益黑水城出土艺术品研究乃至西夏艺术研究,确认是否存在纯粹的“西夏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城 汉式风格 西夏艺术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第465窟大成就者黑行师考--兼论藏传佛教艺术中的黑行师图像 被引量:1
13
作者 房子超 沙武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77,共12页
文献材料与考古遗存的双重证据显示,敦煌莫高第465窟内大成就者群像中的黑行师图像,最早可追溯到西夏时期的藏传佛教文本与传轨。在与新疆、西藏等地及海外收藏黑行师壁画、唐卡、造像相对比后,可知第465窟内的黑行师图像特征并非孤例,... 文献材料与考古遗存的双重证据显示,敦煌莫高第465窟内大成就者群像中的黑行师图像,最早可追溯到西夏时期的藏传佛教文本与传轨。在与新疆、西藏等地及海外收藏黑行师壁画、唐卡、造像相对比后,可知第465窟内的黑行师图像特征并非孤例,而是整个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行师 大成就者 敦煌莫高窟 西夏佛教艺术 藏传佛教艺术
下载PDF
“图史互证”在敦煌晚期石窟断代中的使用误区
14
作者 行佳丽 《西夏研究》 2023年第1期95-100,共6页
敦煌晚期石窟分期断代是敦煌学和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其中西夏石窟的甄别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石窟的艺术风格成为敦煌晚期石窟断代的主要依据,一批石窟因此被判定为西夏石窟。由于这批图像史料的真实性没有... 敦煌晚期石窟分期断代是敦煌学和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其中西夏石窟的甄别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石窟的艺术风格成为敦煌晚期石窟断代的主要依据,一批石窟因此被判定为西夏石窟。由于这批图像史料的真实性没有得到充分考证,导致在西夏美术史中建构了一段充满争议的历史表象,并影响到敦煌晚期石窟断代。“图史互证”首先需要遵循史料实证精神中的“证据意识”;其次在确定图像为“真”之后,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图像证实历史。整个过程需要厘清证史路径以而达到逻辑自洽并形成证据链的闭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史互证 敦煌晚期石窟 西夏艺术风格 使用误区
下载PDF
西夏绘画雕塑艺术
15
作者 保宏彪 《宁夏人大》 2015年第5期52-53,共2页
西夏虽然是由从事游牧生产的党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但通过横穿境内的丝绸之路与中原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联系,文化艺术兼收并蓄,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总体而言,西夏艺术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在绘... 西夏虽然是由从事游牧生产的党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但通过横穿境内的丝绸之路与中原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联系,文化艺术兼收并蓄,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总体而言,西夏艺术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在绘画与雕塑两大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艺术 雕塑艺术 绘画 地方政权 少数民族 游牧生产 丝绸之路 兼收并蓄
原文传递
黑水死城(下) 被引量:1
16
作者 Е.И.鲁勃.列斯尼切钦科 Т.К.沙弗拉诺夫斯卡娅 +1 位作者 崔红芬 文志勇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6-25,共10页
西夏的艺术成就与佛教在西夏国的盛行有着密切关系。黑水城出土的大量佛教画像塑像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西夏人的星相崇拜又反映了他们对天体的认识。明朝初年,黑水城历经战乱,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源枯竭,逐渐被人们废弃,成为一座神秘... 西夏的艺术成就与佛教在西夏国的盛行有着密切关系。黑水城出土的大量佛教画像塑像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西夏人的星相崇拜又反映了他们对天体的认识。明朝初年,黑水城历经战乱,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源枯竭,逐渐被人们废弃,成为一座神秘的死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艺术 佛教 星相崇拜
下载PDF
中国通史
17
《科学中国人》 2003年第2期58-59,共2页
奔腾的黄河长江,巍峨的泰山昆仑,孕育了中华文明,造就了华夏民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俱往矣!但他们塑造了一面面镜子,记录着成功与失败,也蕴藏着真知与灼见。让我们用以正其身,明其智。也正是所有的华夏历史才造就了我们... 奔腾的黄河长江,巍峨的泰山昆仑,孕育了中华文明,造就了华夏民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俱往矣!但他们塑造了一面面镜子,记录着成功与失败,也蕴藏着真知与灼见。让我们用以正其身,明其智。也正是所有的华夏历史才造就了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我们怎能不深深缅怀古人的丰功伟绩,崇敬先辈的雅志豪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通史 远古时代 竹林七贤 西夏文学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