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倚徙华洋之间,往来主奴之界”——论鲁迅对近代上海社会西崽相的剖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梁伟峰 《枣庄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近代上海社会的西崽人格是租界文化的产物。鲁迅在奴性人格的层面上展开了对西崽相的透视,他在剖析西崽的崇洋和势利性格之外,又挖掘西崽买办的"无特操"的善变性和源自中国传统的"事大"心理,以及在表面"崇华抑... 近代上海社会的西崽人格是租界文化的产物。鲁迅在奴性人格的层面上展开了对西崽相的透视,他在剖析西崽的崇洋和势利性格之外,又挖掘西崽买办的"无特操"的善变性和源自中国传统的"事大"心理,以及在表面"崇华抑夷"的态度和言谈下面隐藏着的西崽相。鲁迅对西崽相的分析,是他对上海租界文化和中国社会的有力针砭,体现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西崽 上海 租界文化 揩油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中“西崽”形象系列的文化意蕴及价值
2
作者 李仲凡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5期37-39,71,共4页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西崽”形象形成一个系列,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和价值。“西崽”的文化性格以洋气、土气、霸气和奴气为主要特征。其产生既受中国农商传统的制约,又有主奴根性的影响,还与西方个性主义和享乐主义有着密切关系。从根...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西崽”形象形成一个系列,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和价值。“西崽”的文化性格以洋气、土气、霸气和奴气为主要特征。其产生既受中国农商传统的制约,又有主奴根性的影响,还与西方个性主义和享乐主义有着密切关系。从根本上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一个畸型儿。“西崽”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对传统文化反叛的先锋性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崽 双重性格 文化背景 文化意蕴 价值
下载PDF
鲁迅与“西崽”:半殖民文化的焦虑与民族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永东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3,共10页
"西崽"是中西文化并置、混杂的结果,是半殖民中国主奴社会结构孕育出的一类人物形象,具有二重人格,既自大又自卑,既媚外又惧外,既洋派又守旧。鲁迅信奉中西文化的优劣差序,厌恶"染缸式"的混合,故对社会身份、文化... "西崽"是中西文化并置、混杂的结果,是半殖民中国主奴社会结构孕育出的一类人物形象,具有二重人格,既自大又自卑,既媚外又惧外,既洋派又守旧。鲁迅信奉中西文化的优劣差序,厌恶"染缸式"的混合,故对社会身份、文化心态处于华洋、主奴之间的"西崽"极为不满。鲁迅对中外冲突的解读,把殖民暴力事件转化为"文明"问题,而在与林语堂的论争中却把民族主义作为武器加以运用,借用超强的民族政治话语构设出林语堂"为王前驱"的"西崽相"。对"西崽"的批判,释放的是知识分子的殖民性焦虑。讨论"西崽"问题时,尤其涉及到民族主义超强话语的使用时,只有回到现代中国的半殖民文化语境,才能做出理性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崽 鲁迅 半殖民 民族主义
原文传递
关于鲁迅《阿金》的札记——鲁迅的民众形象、知识分子形象备忘录之四 被引量:9
4
作者 中井政喜 陈玲玲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29,共8页
《阿金》是鲁迅发表于1934年底的杂文,考察阿金生活的社会和时代,可以看出阿金身上的西崽相;比较《阿金》、《阿Q正传》以及《采薇》中的阿金姐,可以看出鲁迅笔下的女性不再只是牺牲者、弱者,她们在不知不觉之间支持迎合当时的支配体制... 《阿金》是鲁迅发表于1934年底的杂文,考察阿金生活的社会和时代,可以看出阿金身上的西崽相;比较《阿金》、《阿Q正传》以及《采薇》中的阿金姐,可以看出鲁迅笔下的女性不再只是牺牲者、弱者,她们在不知不觉之间支持迎合当时的支配体制;鲁迅通过阿金揭示了30年代的租界都市上海的社会结构。鲁迅克服了观念论的理想主义,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再认识,塑造了不同地域不同角色的更多男女众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金 西崽 租界上海 观念论的理想主义 20世纪30年代
下载PDF
鲁迅眼中的上海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斌 《史林》 CSSCI 1996年第4期80-85,共6页
鲁迅眼中的上海叶斌鲁迅从1927年10月开始寓沪到1936年10月在沪逝世,旅居上海九年整。在此期间他以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对上海作过许多零星的评论。这些评论有的涉及对上海的总体感受,有的涉及具有上海特色的各类人物。从这... 鲁迅眼中的上海叶斌鲁迅从1927年10月开始寓沪到1936年10月在沪逝世,旅居上海九年整。在此期间他以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对上海作过许多零星的评论。这些评论有的涉及对上海的总体感受,有的涉及具有上海特色的各类人物。从这些评论中可以隐约看出一个变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上海市民 生存方式 “失语” “左联” 上海文坛 西崽 与时俱进 《申报》 创造社
下载PDF
“到处是商人气”——论鲁迅后期杂文对上海商业化的批判
6
作者 温武 杨剑龙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69-73,共5页
赁居上海的十年中,鲁迅创作了不少杂文,杂文中常见的是鲁迅对上海过于商业化的批判,而其批判点主要围绕着商业对上海市民的异化、对文人的诱惑以及西崽的产生这三点上。鲁迅批判的目的固然在于揭露,然而也是在针扎般的阅读感受中催促读... 赁居上海的十年中,鲁迅创作了不少杂文,杂文中常见的是鲁迅对上海过于商业化的批判,而其批判点主要围绕着商业对上海市民的异化、对文人的诱惑以及西崽的产生这三点上。鲁迅批判的目的固然在于揭露,然而也是在针扎般的阅读感受中催促读者一起寻找社会治理的良方,并以此达到"立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商业化批判 市民 文人 西崽
下载PDF
关于《胡风笔名杂录》的补正
7
作者 徐霖恩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20-20,共1页
吴晓明同志的《胡风笔名杂录》(《上海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系统整理了胡风的笔名资料,这里再作几点补充:一、《杂录》遗漏了“孟林”、“秋明”两个笔名。笔者所见,胡风曾在《文学》月刊第5卷第5号上,用“孟林”一名发表了《錶》(书... 吴晓明同志的《胡风笔名杂录》(《上海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系统整理了胡风的笔名资料,这里再作几点补充:一、《杂录》遗漏了“孟林”、“秋明”两个笔名。笔者所见,胡风曾在《文学》月刊第5卷第5号上,用“孟林”一名发表了《錶》(书评)、《田园交响乐》、《诅咒翻译声中的译文》三篇作品。近读黄源的《左联与〈文学〉》(载《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一文,写有“谷非化名为胡风、孟林、马荒继续为《文学》撰稿”一语。可见,“孟林”是胡风曾在一段时间内署用的笔名。《文学季刊》第2卷第3期(1935年)刊登的《“七年忌”读后》,胡风署名“秋明”,此文后收入《文艺笔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风 笔名 新文学史 化名为 左联 书评 交响乐 读后 系统整理 西崽
下载PDF
最后十年,鲁迅的锋芒所向 被引量:4
8
作者 钱理群 《天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关键词 鲁迅 知识阶级 奴役制度 西崽 洋人 梁实秋 社会运动 奴隶 流氓文化 平民
原文传递
七绝三首——读钱海源《新时期美术思潮》有感
9
作者 蔡若虹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美术思潮 新时期 七绝 泥沙 西崽 辱国 猎枪
原文传递
“五卅惨案”中外国捕头的信
10
作者 白永达 《天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五卅惨案 外国 巡捕房 西崽 机关枪 铁甲 同盟罢工 置得 打得落花流水 快枪
原文传递
我学习音乐的经过
11
作者 冼星海 《七彩语文(初中)》 2021年第11期12-14,共3页
在巴黎我奢想把我的音乐技巧学得很好,成为"国际"音乐家。于是,我下了很大的决心,不顾自己的穷困,在1929年离开祖国到巴黎去。我常常处于失业与饥饿中,而且求救无门。在确定了职业后,学习的时间却又太少。在此时期,我做过各... 在巴黎我奢想把我的音乐技巧学得很好,成为"国际"音乐家。于是,我下了很大的决心,不顾自己的穷困,在1929年离开祖国到巴黎去。我常常处于失业与饥饿中,而且求救无门。在确定了职业后,学习的时间却又太少。在此时期,我做过各种各样的下役,像餐馆跑堂、理发店杂役,做过"西崽;",做过看守电话的用人和其他被人看作下贱的跑腿。在繁重琐屑的工作里,我只能抽出一点时间来学习提琴,看看谱,练习写曲,但时间无法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技巧 理发店 西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