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3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国文学史》编写与东西方文学的“融合”倾向
1
作者 冯新华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96,共5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出版的《外国文学史》,主要有三种编写模式:东西方文学两分法模式,东方文学、西方文学、俄苏文学三分法模式,东西方文学打通融合模式。与前两种模式相比,东西方文学打通融合模式在编写方式上与前两种明显不同。它打破... 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出版的《外国文学史》,主要有三种编写模式:东西方文学两分法模式,东方文学、西方文学、俄苏文学三分法模式,东西方文学打通融合模式。与前两种模式相比,东西方文学打通融合模式在编写方式上与前两种明显不同。它打破了二分法或者三分法的做法,将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合并为一个整体,按照东西合一结构体系,用历史发展的线索把西方和东方的文学连接起来,体现出将东西方文学融合的倾向。东西方文学融合模式的思路是立足“文学史”这一中心概念,对中国文学之外的外国文学进行总体研究。它既注重提炼东西方文学的共通特点,又注重将东西方经典作家作品并置讲述,还注重东西方文学的交流与互鉴。东西方文学融合模式更能体现“外国文学史”的内涵与外延,也能让读者更迅速地形成比较与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 西方文学 融合 交流互鉴
下载PDF
从“概念化”到“隐喻化”: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2
作者 杨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28-131,共4页
20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不能套用“乌托邦/意识形态”理论进行“天堂/地狱”式的简单解读,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可以解读为概念与套话、文化传播与文化沟通、隐喻与符码三种模式。一方面,概念与... 20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不能套用“乌托邦/意识形态”理论进行“天堂/地狱”式的简单解读,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可以解读为概念与套话、文化传播与文化沟通、隐喻与符码三种模式。一方面,概念与套话模式从西方对中国的集体想象出发,侧重中国形象的他者性与异质性;文化传播与文化沟通模式本着促进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目的,试图纠正西方对于中国的套话式想象,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但另一方面又自觉或不自觉地落入东方主义的窠臼;隐喻与符码模式主要把中国视为寄托特定文化理念的文化符码,充满了隐喻性的特点,彰显中国形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 中国形象 概念与套话 文化传播 隐喻符码
下载PDF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评《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第三卷):自然主义》
3
作者 杨春泽 《中国教育学刊》 2024年第1期I0022-I0022,共1页
自然主义文学滥觞于法国,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发轫到20世纪初逐渐式微,在其跨度之内经历了从法国的崛起,到德国的如火如荼,再到对英国文学界掀起波澜,最后在美国又一次烟花般灿烂地绽放,它如海浪般奔腾翻涌,在欧美各国不同的社会—文化... 自然主义文学滥觞于法国,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发轫到20世纪初逐渐式微,在其跨度之内经历了从法国的崛起,到德国的如火如荼,再到对英国文学界掀起波澜,最后在美国又一次烟花般灿烂地绽放,它如海浪般奔腾翻涌,在欧美各国不同的社会—文化间不断地激荡与碰撞。我国自20世纪初,开启了自然主义文学的研究历程,在此期间,虽然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仍然需要系统性的研究乃至进行文学史上的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主义文学 考镜源流 辨章学术 西方文学思潮 研究历程 研究成果 19世纪 准确定位
下载PDF
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对比分析——评《中西方文学理论研究与实践》
4
作者 何鑫 《中国教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I0002-I0002,共1页
研究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基础,基础打得牢,文学才能研究得更加透彻。在研究文学理论时,常以哲学方法论为指导,尤其是在阐述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时,会站在理论的角度,以一种宏观的视野探讨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与之相关... 研究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基础,基础打得牢,文学才能研究得更加透彻。在研究文学理论时,常以哲学方法论为指导,尤其是在阐述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时,会站在理论的角度,以一种宏观的视野探讨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与之相关的方法。陈汝倩所著的《中西方文学理论研究与实践》一书不仅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萌芽、中国现代文学价值理论、日本古代文学理论的确立与发展、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与理论,也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理论的奠基与发展、新古典主义与德国古典主义演绎、现实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对决等章节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 古代文学理论 日本近代文学 西方文学理论 文学才能 章节内容 古希腊罗马 新古典主义
下载PDF
西方文学改编电影的现代艺术价值——围绕叙事美学的跨场域对话体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福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4-40,共7页
自电影诞生伊始,文学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传统观念将经由文学著作改编电影的“忠实性”对比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但纵观西方优秀影片,在尊重原著基础上力图使用一切手段捕捉西方文学的精髓才是改编的成功之道。西方文学与电影是完全不同的... 自电影诞生伊始,文学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传统观念将经由文学著作改编电影的“忠实性”对比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但纵观西方优秀影片,在尊重原著基础上力图使用一切手段捕捉西方文学的精髓才是改编的成功之道。西方文学与电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但却可以在美学跨场域对话下互相成就,衍生出一种新的艺术作品,是现代文学改编影视工作值得借鉴的独特内蕴与艺术价值。通过深入洞悉西方文学改编电影实践、取舍于美学价值,能为现代人理解文学跨越影视的创作思维打开另一扇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 改编电影 艺术价值 叙事美学
下载PDF
经典的再发明:重估作为方法——蒋承勇《经典重估与西方文学研究方法创新》要义简析
6
作者 王敬民 《学术评论》 2023年第2期39-44,共6页
“发明”一词往往意指新事物或新方法的创造,这是惯常的用法,却不是唯一的用法,“创造性地阐发”“说明”“发挥”等也都在其语义范围之内。事实上,所有这些释义并非彼此排斥,而是多有重叠,着意于“新”乃是最大的通约项。在此意义上,... “发明”一词往往意指新事物或新方法的创造,这是惯常的用法,却不是唯一的用法,“创造性地阐发”“说明”“发挥”等也都在其语义范围之内。事实上,所有这些释义并非彼此排斥,而是多有重叠,着意于“新”乃是最大的通约项。在此意义上,我们对文学经典的“再发明”,就是要对经典进行创新性阐发,对经典的历史价值和当下意义作出新的说明,从而帮助人们正确把握经典,让经典在活生生的社会文化实践中焕发新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承勇 文学经典 西方文学 当下意义 研究方法创新 经典重估 创新性 社会文化实践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西方文学理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初探
7
作者 许晶晶 范菲菲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第4期60-63,共4页
“西方文学理论”这门课程的教学始终围绕文学理论而展开,进行“西方文学理论”的课程思政研究,首要目的就是要挖掘出其理论中的大量思政元素。教师在教学中将思政元素与文学理论相结合,既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又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 “西方文学理论”这门课程的教学始终围绕文学理论而展开,进行“西方文学理论”的课程思政研究,首要目的就是要挖掘出其理论中的大量思政元素。教师在教学中将思政元素与文学理论相结合,既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又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能在专业课中悄无声息地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最终得出真正实现“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的综合育人目标,是实现新文科视域下“学科思政”融合的有效举措。因此,文章着眼于该课程中的理论教学,对其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及教学的优化路径进行了阐释和建议,并通过大量的文本阐释与实例分析,从课程中相关理论与思政要素结合的角度进行了例证分析,以期为后续的思政建设教学作铺垫,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西方文学理论” 课程思政
下载PDF
西方文学作品的诗意化中文翻译浅析
8
作者 王雅妮 丁婷燕 《海外英语》 2023年第24期205-207,共3页
人类社会文明在近百年来飞速发展,各国之间在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也日渐兴盛。华夏数千年文明积累的文化和智慧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示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而西方许多优秀的思想和文学作品,也通过精巧的翻译和润色,以更具文化认同感、... 人类社会文明在近百年来飞速发展,各国之间在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也日渐兴盛。华夏数千年文明积累的文化和智慧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示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而西方许多优秀的思想和文学作品,也通过精巧的翻译和润色,以更具文化认同感、更贴合国人语言结构、更重视意境审美的方式呈现在国人面前。翻译是一门艺术,除去解释概念本身,还需要翻译者结合不同国度的文体学底蕴和社会形态,以巧妙的构思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和连接,呈现作品的信、达、雅。为此本文从西方文学的发展、中西方文学的异同之处分析了二者的特点,又结合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中鬼斧神工的诗意化翻译,呈现了中式翻译的形神兼备和意境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 诗意化翻译 翻译文学
下载PDF
中西方文学中的美学思想及其表现
9
作者 廖绮幸 《艺术家》 2023年第7期158-160,共3页
中西方文学中的美学思想及其表现是一个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日益增多,因此,对中西方文学中的美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对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有积极意义。此外,研究中西方文... 中西方文学中的美学思想及其表现是一个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日益增多,因此,对中西方文学中的美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对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有积极意义。此外,研究中西方文学中的美学思想,还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世界文学的认识,拓宽我们的文化视野,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 文学素养 美学思想 西方文化 相互理解 文化视野 全球化 积极意义
下载PDF
沉默的暴力——20世纪西方文学/文化与凝视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德明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4-121,共8页
近代以来的西方文化是一种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化。在此文化中 ,医学凝视与文学凝视携手共进 ,在人的主体化 -客体化过程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凝视行为将目光的暴力加之于他者身上 ,使之成为主体化与客体化的一个粘合区。正是以视觉为中心的... 近代以来的西方文化是一种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化。在此文化中 ,医学凝视与文学凝视携手共进 ,在人的主体化 -客体化过程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凝视行为将目光的暴力加之于他者身上 ,使之成为主体化与客体化的一个粘合区。正是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化催生出当代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 ,从而展开了一个世界图像的时代。在 2 0世纪世界图像时代中 ,技术手段、人的目光和资本体制形成三位一体的共谋格局。无孔不入的图像暴力把自己定位在对人体的凝视、开发和利用上。人体从此脱离了主体 ,被卷入经济过程 ,成为可欲和所欲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 当代 客体化 他者 沉默 暴力 图像时代 目光 主体化 本体
下载PDF
以“父亲”的名义:论西方文学中的审父母题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杨经建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9-165,共7页
人类社会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文明的演化。与父权文明的历史演化轨迹具有互文互喻性相通的是文学创作中对“父亲”形象和父性话语的重构与解构。这种重构和解构铸炼成西方文学的“审父”母题。本文考察和探询了西方文... 人类社会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文明的演化。与父权文明的历史演化轨迹具有互文互喻性相通的是文学创作中对“父亲”形象和父性话语的重构与解构。这种重构和解构铸炼成西方文学的“审父”母题。本文考察和探询了西方文学中“审父”母题的诸种创作形态,并从中阐发其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品质。本文认为审父叙事中的“审”不是审判而是审度、审视、审察,寻父是审父母题的一种必然性变奏,而“渎父”或“弑父”是审父母题趋向质变的极端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权文明 西方文学 审父母题
下载PDF
复仇:西方文学的一种叙事模式与文化表述 被引量:33
12
作者 杨经建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6-121,共6页
复仇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 ,也是以超常态的、极端性方式为特征的人类自然法则的体现。在西方叙事文学中以复仇为取向的创作形成了具有某种恒久意义和特定价值的母题显现形态。本文将西方文学中的复仇母题叙事归纳、整合为三种创作... 复仇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 ,也是以超常态的、极端性方式为特征的人类自然法则的体现。在西方叙事文学中以复仇为取向的创作形成了具有某种恒久意义和特定价值的母题显现形态。本文将西方文学中的复仇母题叙事归纳、整合为三种创作模式 ,在对其予以“悲剧性”的审美认证和文学史价值意义的艺术评析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仇母题 西方文学 叙事文学 叙事模式 文学史价值 悲剧性 超常 文化哲学 自然法则 归纳
下载PDF
父权文化对女性的期待──试论西方文学中的“家庭天使” 被引量:40
13
作者 杨莉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80-82,共3页
西方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归纳起来具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均产生于欧洲社会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这些女性文学类型,无论是“家庭天使”型、“红颜祸水”型、“悍妇”“女巫”型,都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男性对女性的希翼、评价与控制,折射了男... 西方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归纳起来具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均产生于欧洲社会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这些女性文学类型,无论是“家庭天使”型、“红颜祸水”型、“悍妇”“女巫”型,都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男性对女性的希翼、评价与控制,折射了男性心目中的女性价值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天使 父权文化 西方文学 女性类型 红颜祸水 女性特质 资产阶级 父权制 女性形象 文学类型
下载PDF
“马赛克主义”:21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基本走向 被引量:13
14
作者 阎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马赛克主义 21世纪 西方文学 文学文学 文学理论
下载PDF
翻译文学: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关系中的中介性 被引量:20
15
作者 高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53,共16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西方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 翻译文学 现实 中介性 军事 历史渊源 品格
下载PDF
中国的西方文学经典的生成与演变 被引量:6
16
作者 曾艳兵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6-130,共5页
西方文学经典并不等同于中国的西方经典,那些成为了中国的西方文学经典必然经过了文化的过滤和转换。西方经典的中国化与中国译介者的眼光和视野是分不开的,并与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主流文学传统紧密相关。西方经典还必须经受现代性的... 西方文学经典并不等同于中国的西方经典,那些成为了中国的西方文学经典必然经过了文化的过滤和转换。西方经典的中国化与中国译介者的眼光和视野是分不开的,并与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主流文学传统紧密相关。西方经典还必须经受现代性的考验才能成为中国现代社会的文学经典。西方文学经典"中国化"后,就成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中国文学经典的一部分,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并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基本精神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 西方文学 中国 生成 演变
下载PDF
简论西方文学及日常话语中的隐喻与虚拟空间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琳 刘艳杰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56-358,共3页
探讨了隐喻和虚拟空间的关系,认为互为载体,互为表现手段,具有相近的语用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方神话、浪漫主义文学及现代派文学对隐喻与虚拟空间的运用,并阐明了虚拟空间在日常语言中的功能。
关键词 隐喻 虚拟空间 西方文学 日常话语
下载PDF
中西方文学意象刍议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志祥 陈吕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11-12,共2页
中西方意象理论都关注客体形象和头脑中的形象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二者起着桥梁作用的语言。中西方文学意象都要传达特定意义,通过现存的事物来表达隐藏的含义,通过客体意象为主观情感找到出口。
关键词 文学意象 认知意象 西方文学
下载PDF
存在论视阈下西方文学发展及其21世纪走向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立学 张惠华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3年第4期31-35,共5页
在存在论视阈下,对西方文学自古希腊至今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发现西方文学自古以来一直关注人的生命情感,使人类在对象性的文学材料中反观自身,领会超越性存在。21世纪西方文学的发展将继续体现"存在",具体表现为题材多元化、... 在存在论视阈下,对西方文学自古希腊至今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发现西方文学自古以来一直关注人的生命情感,使人类在对象性的文学材料中反观自身,领会超越性存在。21世纪西方文学的发展将继续体现"存在",具体表现为题材多元化、电子媒介多模态化、文学元素杂糅化和经典文学大众化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 西方文学 多元化 电子媒介 杂糅
下载PDF
西方文学个体自由精神与健全人格的培养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鹤鸣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健全的人格是以个体性发展为前提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结合。生动而深刻地体现了西方文化以个体自由为重心的人文精神的西方文学 ,对于生长的重群体而轻个体的中国文化之中的中国青年的健全人格培养 ,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教学中 ,要使... 健全的人格是以个体性发展为前提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结合。生动而深刻地体现了西方文化以个体自由为重心的人文精神的西方文学 ,对于生长的重群体而轻个体的中国文化之中的中国青年的健全人格培养 ,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教学中 ,要使青年通过文化比较认清中国文化重群体而轻个体的传统的弊端 ,懂得如何从体现个体自由精神的西方文学中获得可贵的借鉴 ,同时也认识到西方个体自由传统的实质及其消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 个体自由精神 健全人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