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诗画关系研究的新突破:从美学的思辨到艺术的体悟——论刘剑《西方诗画关系研究: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
1
作者 袁仕萍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年第5期48-51,共4页
论文围绕刘剑的艺术学新著《西方诗画关系研究: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展开论述。论著从西方诗画关系切入,避开了西方诗画关系在美学、文艺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偏重理论性的探讨,矫正了对西方诗画关系的认识,是莱辛之后西方诗画关系研究的... 论文围绕刘剑的艺术学新著《西方诗画关系研究: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展开论述。论著从西方诗画关系切入,避开了西方诗画关系在美学、文艺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偏重理论性的探讨,矫正了对西方诗画关系的认识,是莱辛之后西方诗画关系研究的补充与发展。论著以西方现代诗歌与绘画艺术本身为研究基础,着眼于从诗画艺术实践本身来考察诗画关系,对诗画关系在西方创作实践进行线性梳理的创新,融合了艺术实践的鲜活性与艺术理论的学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诗画关系 美学思辨 艺术体悟
下载PDF
西方诗画关系视域下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2
作者 王尚文 《最小说》 2021年第3期157-158,共2页
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探究诗画关系从本质上看就是探究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的关系。在西方,诗画关系的探讨从未停歇,柏拉图将诗画都归为模仿类艺术。自亚里士多德开始,艺术分类的趋向逐渐出现,经历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诗画一致说... 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探究诗画关系从本质上看就是探究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的关系。在西方,诗画关系的探讨从未停歇,柏拉图将诗画都归为模仿类艺术。自亚里士多德开始,艺术分类的趋向逐渐出现,经历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诗画一致说几乎成了默认的一种说法,一直到启蒙运动,莱辛在他的作品《拉奥孔》中明确提出诗画异质说,他认为诗画之间的宗旨、媒介、领域以及范围性都有很大的差别。诗画异质说全面地论述了诗和画的界限范围,为比较文学开拓了探索道路,也奠定了当代语图关系学说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辛 画异质 拉奥孔 西方诗
下载PDF
中西方咏秋诗意象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史荣丽 刘杰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第1期237-239,共3页
咏秋诗作为中西方文学中共同存在的一颗瑰宝,有着其相同的审美价值。但是由于中西方自然生命观的差异,使得中国古代的咏秋诗与西方的咏秋诗由于意象选择的不同而形成了相异的美感。本文从中国古代咏秋诗与西方咏秋诗的意象差异所造成的... 咏秋诗作为中西方文学中共同存在的一颗瑰宝,有着其相同的审美价值。但是由于中西方自然生命观的差异,使得中国古代的咏秋诗与西方的咏秋诗由于意象选择的不同而形成了相异的美感。本文从中国古代咏秋诗与西方咏秋诗的意象差异所造成的情感基调的相异与抒情方式的差异出发进行比较,分析了两者独特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咏秋 西方咏秋 意象 审美效果
下载PDF
文化视域:中西悼亡诗中的女性形象——兼谈元稹与弥尔顿的悼亡诗
4
作者 王怀昭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380-383,共4页
中西方悼亡诗虽然由于文化语境而存在差异,但是二者都是用哀伤的调子唱出的赞美诗。中国古代悼亡诗中的女性形象大多是贤妻良母型的,而西方悼亡诗中的女性形象多纯洁貌美。这源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古代文化是道德文化,男性往往追求... 中西方悼亡诗虽然由于文化语境而存在差异,但是二者都是用哀伤的调子唱出的赞美诗。中国古代悼亡诗中的女性形象大多是贤妻良母型的,而西方悼亡诗中的女性形象多纯洁貌美。这源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古代文化是道德文化,男性往往追求社会价值,家庭只能退居其次。女性作为家庭的主要牺牲者,只有当她死亡时,男性才能体会其重要性,于是悼亡诗成为彰显妻子美德的颂歌。西方文化是科学文化,这种文化的抽象性和分析性、个体本位的人本主义特性使西方人崇尚理性和自由,注重表现自我情感,女性被看成独立的个体,此外爱美的传统使妇女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在西方西方悼亡诗中,女性是爱和美的化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悼亡 女性形象 元稹 弥尔顿
下载PDF
在诗与画的文本间创造——谈林声的题画诗
5
作者 王向峰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45-148,155,共5页
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于画上题诗源远流长,屈原的《天问》可认为是可证的源头;自六朝以至唐宋以后,则屡见不鲜。林声是诗文书画并作的艺术家,而作画又自题诗,并专成一本自题画诗集则于史少见。以林声的题画诗为例,将题画诗的意义概括为三... 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于画上题诗源远流长,屈原的《天问》可认为是可证的源头;自六朝以至唐宋以后,则屡见不鲜。林声是诗文书画并作的艺术家,而作画又自题诗,并专成一本自题画诗集则于史少见。以林声的题画诗为例,将题画诗的意义概括为三点:追求艺术的转体之妙,借画创生诗意和衍生为别具意义的独特创造。在题画诗研究方面提出中西题画诗的比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画 《天问》 《林声自题画 画中有 西方题画
下载PDF
卞之琳诗歌的美学特征——略论知性在卞之琳诗歌中的存在与变形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捷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5-26,32,共3页
知性是东西方现代诗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 ,而卞之琳对在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中的知性作了中国式的解读 ,用中国传统的意境去涵盖知性。因此知性在卞之琳的诗歌中就有了相应的变形 ,具体表现为 :相对论思想。
关键词 卞之琳 知性 美学特征 西方现代主义 意境 相对论思想 抒情 文学创作
下载PDF
论我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艺术传统 被引量:1
7
作者 丁芒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14-18,共5页
意象艺术并非发端于西方 我国诗歌界有一个极大的误解,就是认为意象艺术完全是舶来品,是西方意象派诗人的一大发明,也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近些年来,随着文化方面门户开放,有些人出于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热,根本是出于无知,都以学习、摹仿... 意象艺术并非发端于西方 我国诗歌界有一个极大的误解,就是认为意象艺术完全是舶来品,是西方意象派诗人的一大发明,也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近些年来,随着文化方面门户开放,有些人出于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热,根本是出于无知,都以学习、摹仿意象派为时髦,形成了一股所谓“新潮”,猛烈冲击着国内诗坛。但它也带来一个积极的后果,这就是把意象艺术问题推到众目睽睽的位置上来,使人们不得不加以重视、探究和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组合 意象艺术 西方意象派 中国古典 的意象 比喻意象 通感意象 象征意象 罗敷 元件
下载PDF
台湾现代派诗品评
8
作者 吴妍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55-58,共4页
台湾现代派诗歌受西方现代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影响,对社会和人生的观点悲观虚无,色调晦暗。表现手法上借鉴象征主义、意象派和意识流的创作手法,表现自我内在的心灵世界,抽象地探讨人的价值。台湾现代派诗歌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开掘是深... 台湾现代派诗歌受西方现代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影响,对社会和人生的观点悲观虚无,色调晦暗。表现手法上借鉴象征主义、意象派和意识流的创作手法,表现自我内在的心灵世界,抽象地探讨人的价值。台湾现代派诗歌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开掘是深刻的,探讨了人在社会和金钱及自私虚伪本性的挤压下的各种心态,在很多方面做出了不同于传统诗歌的探索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现代派 西方现代派 纪弦 痖弦 余光中
下载PDF
庞德与汉唐诗人意象经营的异同
9
作者 杨佩聪 《中国韵文学刊》 1999年第2期32-35,共4页
本世纪初,以庞德为首的西方"意象派"诗人受"专求意象"的中国古诗和日本俳句的启发,发起一次诗歌革新运动。他们的代表作品与汉、唐诗歌的名篇相比较,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共同性主要表现在汉、唐诗与西方意... 本世纪初,以庞德为首的西方"意象派"诗人受"专求意象"的中国古诗和日本俳句的启发,发起一次诗歌革新运动。他们的代表作品与汉、唐诗歌的名篇相比较,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共同性主要表现在汉、唐诗与西方意象派诗都具有短小精悍、意象叠加、意旨含蓄等特点;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前者讲究"寻声律以定墨",后者则试验一种讲究内在韵律的自由诗体,而且前者讲究"兴、观、群、怨"的综合效应,后者则带有浓厚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不重视诗歌创作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 西方意象派 庞德
下载PDF
和谐的生成——浅论济慈诗歌的美学意蕴
10
作者 叶甲友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济慈认为,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对于和谐之美的追求是济慈诗歌的永恒主题。文章通过对济慈诗歌美学意蕴的总体分析,指出“和谐之美”是济慈诗歌的核心。
关键词 济慈 和谐之美 美学 意蕴 西方浪漫派
下载PDF
浅谈Poems教学中西方简体英文诗的渗透
11
作者 李美晶 《学周刊(上旬)》 2011年第3期205-205,共1页
诗歌在各国语言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根据学生课文"Poems"简析西方简体英文诗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让学生充分了解西方简体英文诗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 西方简体英文 童谣 清单 五行 俳句
原文传递
(Re)Ciphering Nations: Greece as a Constructed Illegibility in Odysseas Elytis's Poetry
12
作者 Аlvaro García Marí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4年第1期25-33,共9页
In their attempt to construct their identity in opposition to European one, non-Western new nations with alphabets such as Greek, Hebrew, or Cyrillic, used them as a way of emphasizing difference, and thus provide sym... In their attempt to construct their identity in opposition to European one, non-Western new nations with alphabets such as Greek, Hebrew, or Cyrillic, used them as a way of emphasizing difference, and thus provide symbolic spaces for the newborn nations. The illegibility of these alphabets for Western people, along with the ancient prestige of at least Hebrew and Greek, fostered the illusion of temporal continuity and provided legitimacy to their atomization projects. Odysseas Elytis (1911-1996),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winner in 1979 and the last national poet of Greece, blends this old tendency in Greek culture and the broader claim of modern European poets for the essential autonomy of art and literature. His efforts to reinforce the walls separating Greece from Latin-Western culture by reinforcing the illegibility of both Greek and poetic idioms, aim at constructing a more essential Greece, founded on aesthetics, language, and writing instead of politics, institutions, or geographic borders. In this paper engaging mainly in the fields of literary and postcolonial studies, the author intends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language, writing, or literature can be used to (re)cipher once again the already exclusive concept of nation, and thus to undermine every possibility of deciphering and translatability. He concludes that in “conceptually colonized” nations such as Greece, this process implies and anticolonial movement still caught nevertheless in a colonial discurs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rn Greece postcoloniality WRITING illegibility POETR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