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方近、现代主体论美学的逻辑发展──审美本体论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1
作者
杨存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5,103,共6页
西方古代美学在注重客体性美学的同时,并非没有研究过审美主体。实际上,西方对主体和客体研究的历史一样古老。虽然这种研究在其后的趋向曲折复杂,但两种倾向经过德国古典美学的努力,到康德和黑格尔那里,已使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
西方古代美学在注重客体性美学的同时,并非没有研究过审美主体。实际上,西方对主体和客体研究的历史一样古老。虽然这种研究在其后的趋向曲折复杂,但两种倾向经过德国古典美学的努力,到康德和黑格尔那里,已使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在唯心主义体系下统一起来。而近代以来的审美本体论,却是在反黑格尔理性主义旗帜下走向主体论美学的。但如果从总体上看,西方古代审美本体论一方面以客体为前提,另一方面则还未能形成完整的美学体系。所以历史地看待审美本体的发展,在古代和中古时代的美学中,客观论是占优势的,但在近代占优势的则是主观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近、现代主体论美学
逻辑发展
审美
主体论
客体性
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现代美学话语转换的四个方面
被引量:
6
2
作者
牛宏宝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0-65,共6页
西方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的构成力量和陈述逻辑与传统美学完全不同,它们之间经历了四个方面的转变:1.传统美学话语遵循身体劳作与物之物性之间“交互转让”的有机原则,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则诞生于主体对世界进行肢解和符号编码的历...
西方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的构成力量和陈述逻辑与传统美学完全不同,它们之间经历了四个方面的转变:1.传统美学话语遵循身体劳作与物之物性之间“交互转让”的有机原则,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则诞生于主体对世界进行肢解和符号编码的历史语境;2.主体在现代美学话语构成中居主宰地位,并经历了由非理性主体霸道到被消解的转变;3.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也经历了“语言学转向”,语言逐渐上升为美学和艺术的核心;4.传统“自然形式的合目的性”的“美”已被现代主体的“显现”所形成的崇高、丑和荒诞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现代
美学
话语转换
主体
符号编码
语言转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康德美学与西方现代文论的关系
3
作者
郭伟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6-17,共2页
康德美学综合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具有主体性和形式性的特点。康德美学对西方现代文论的影响体现在主体性和形式性两个方面。笔者首先介绍了康德美学的哲学基础 ,分析了康德美学的本质 ,然后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及形式主义思潮入手 ,...
康德美学综合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具有主体性和形式性的特点。康德美学对西方现代文论的影响体现在主体性和形式性两个方面。笔者首先介绍了康德美学的哲学基础 ,分析了康德美学的本质 ,然后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及形式主义思潮入手 ,探讨了康德美学与西方文论的关系 ,最后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美学
现代
文论
关系
西方
国家
判断力
主体
性
形式性
浪漫主义
唯美主义
形式主义文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现代心理学美学评价
被引量:
1
4
作者
彭立勋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4-78,共5页
西方现代心理学美学评价彭立勋不少西方美学家提出,现代美学理论应该是由“哲学的美学”和“心理学的美学”两部分组成的,可见心理学美学在现代西方美学中的显著地位。新时期我国美学研究的一大进展,就是加强了对审美主体、审美经验...
西方现代心理学美学评价彭立勋不少西方美学家提出,现代美学理论应该是由“哲学的美学”和“心理学的美学”两部分组成的,可见心理学美学在现代西方美学中的显著地位。新时期我国美学研究的一大进展,就是加强了对审美主体、审美经验以及文艺创造和欣赏的心理研究。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现代
心理学
美学
美学
理论
审美
主体
艺术创造
美学
学派
艺术
审美经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美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的审美现代性意义
被引量:
1
5
作者
肖建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2年第11期20-24,共5页
20世纪西方哲学完成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同样,在美学上,也有一个从"主体性美学"向"审美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的转向。"审美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的主要代表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梅洛-庞蒂等。该理论主张人与世界的主...
20世纪西方哲学完成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同样,在美学上,也有一个从"主体性美学"向"审美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的转向。"审美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的主要代表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梅洛-庞蒂等。该理论主张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只能在审美中才能得以实现。其审美现代性批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现代性和工具理性的批判、对主体性美学的批判、对艺术和审美维度的高度张扬。中国当代美学要获得现代性转型,必须批判主体性实践美学,转向"审美主义的主体间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间性理论
审美主义
现代
性意义
主体
性
美学
现代
性批判
梅洛-庞蒂
现代
性转型
西方
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夫之美学思想对建构现代中国美学的意义
被引量:
1
6
作者
柳正昌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90-95,共6页
美学是一门国际性学科,从古至今,世界各国都有美学。然而,不同的国度和民族应建构具有自身特点的美学,对于我们中国应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这是美学界的共识。怎样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呢?经验告诉我们,既不应照搬西方的...
美学是一门国际性学科,从古至今,世界各国都有美学。然而,不同的国度和民族应建构具有自身特点的美学,对于我们中国应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这是美学界的共识。怎样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呢?经验告诉我们,既不应照搬西方的体系,也不能抛弃我国古典美学的传统。一个明显的事实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思想
中国
现代
美学
中国
美学
中国古典
美学
审美
主体论
理论框架
审美情感
西方
美学
审美认识
古代
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普斯的移情说美学
被引量:
12
7
作者
岳介先
《江淮论坛》
CSSCI
1994年第4期25-29,共5页
关键词
立普斯
移情说
美学
移情作用
审美欣赏
审美活动
审美观照
审美经验
现代
西方
美学
自我价值感
主体
情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为什么是物象美学
8
作者
刘成纪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3年第7期4-7,共4页
物象美学是20世纪美学逻辑进程的必然结果。19世纪末尼采关于上帝之死的宣谕,标志着神本主义美学的最后消亡,并预示着绝对主体主义或人本主义将成为20世纪西方美学的重要话题。20世纪中期,福柯进一步提出了“人之死”的哲学命题,既意味...
物象美学是20世纪美学逻辑进程的必然结果。19世纪末尼采关于上帝之死的宣谕,标志着神本主义美学的最后消亡,并预示着绝对主体主义或人本主义将成为20世纪西方美学的重要话题。20世纪中期,福柯进一步提出了“人之死”的哲学命题,既意味着人本主义因其强烈的人类自我中心倾向而走向了尽头,也为重建人与自然的新型审美关系提供了契机。物象美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试图在对传统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双重还原中为当代美学确立新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对象
中国古典
美学
对象世界
西方
现代
美学
西方
美学
审美
主体
人类自我中心主义
史蒂文斯
人学化
当代
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美学涵蕴
9
作者
吴顺安
《芜湖联合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38-40,共3页
社会实践不仅是科学——理论——思想得以产生的基础,而且也是人们认识和研析这种美学方法得以产生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美学观点。这种观点的前提条件是源于一种认识:一门科学只有对某一事物的关系体系做出完整的而不是支离破...
社会实践不仅是科学——理论——思想得以产生的基础,而且也是人们认识和研析这种美学方法得以产生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美学观点。这种观点的前提条件是源于一种认识:一门科学只有对某一事物的关系体系做出完整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逻辑表述时,这门科学才能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因为在本质上,任何科学——理论——思想的内容与形式是一致的,而人们认识、掌握和表述其内容的方法、途径、辞令和逻辑,又必须和必然适应其特定的美学环境和特殊的美学审美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生产”
传统
美学
涵蕴
马克思
分析
美学
美学
方法
科学
美学
现代
西方
美学
审美经验
创作
主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幸的类比:“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中国市场
被引量:
8
10
作者
贺奕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17-123,127,共8页
回想起来,1985年或许是中国人思想意识受孕的高峰期.也就是在这一年,两位美国人不约而同的北京之行,使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接连受到强烈的震撼.我说的是劳生柏和杰姆逊,前者的波普艺术把堂堂国家美术馆变成了堆放废物的场地。
关键词
后
现代
主义
后
现代
文化
先锋派
波普艺术
西方
人
美学
原则
美术馆
西方
学
后工业社会
近
百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说观念”的美学分析
11
作者
张国安
郭放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5-50,共6页
“小说观念”的价值意向性结构即“小说文体”。构成文学文体的美学原则是人类对语言的结构与形式的审美价值直观。依此原则 ,最基本的文学文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意象类、情节类、逻辑类。按惯例 ,小说归入情节类。“小说观念”的嬗递与...
“小说观念”的价值意向性结构即“小说文体”。构成文学文体的美学原则是人类对语言的结构与形式的审美价值直观。依此原则 ,最基本的文学文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意象类、情节类、逻辑类。按惯例 ,小说归入情节类。“小说观念”的嬗递与演变就文体学意义而言只具有形态学特征而不具本质意义。小说文体的演化只具有文体确立与文体否定两种逻辑可能。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 ,从某种意义上可视作失去文体之后重返文体“伊甸园”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观念
小说文体
后
现代
主义
美学
价值意向
主体
性
美学
审美
西方
现代
主义
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偏见”与“潜印象”——论现代阐释学与印度诗学对审美中介的共同关注
12
作者
朱虹
《红河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8-31,共4页
本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分析讨论了西方现代阐释学中有关“偏见”的论述和印度古典文论中有关“潜印象”的讨论,指出了它们对审美中介问题的共同关注和揭示,并进一步分析了两者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相异之处。
关键词
现代
阐释学
审美中介
印度诗学
古典文论
伽达默尔
审美理解
审美
主体
海德格尔
审美体验
西方
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表现美学及其影响下的绘画
13
作者
毛时安
《文艺理论研究》
1985年第2期45-51,共7页
中国的古典绘画和西方的现代绘画,其主潮分别受到各自“表现论”美学主张的深刻影响和制约,现在学术界和美术界对于这一点,已经渐趋一致,差异分歧并不很大。确实在中国古典美学绘画和西方现代美学绘画之间,我们不难找出许多相似之处。比...
中国的古典绘画和西方的现代绘画,其主潮分别受到各自“表现论”美学主张的深刻影响和制约,现在学术界和美术界对于这一点,已经渐趋一致,差异分歧并不很大。确实在中国古典美学绘画和西方现代美学绘画之间,我们不难找出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对绘画装饰性效果的兴趣,对用点线造型,化三度空间为二度平面的探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围绕这些技法变革的轴心,就是把“表现”作为绘画艺术倾心追求的美学目标。这对于西方美学和绘画来说,无疑是个石破天惊的根本性突破和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现代
美学
西方
美学
中国古典
美学
相似之处
美学
范畴
美学
主张
再现美
美学
影响
审美
主体
外形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学基因的改造——陶同《全息正负美学》评价
14
作者
刘顺利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8-70,共3页
现代西方美学,有两大分支,一是人文主义美学,一是科学主义美学。在我国,早在粉碎“四人帮”之初,人们就已经对五十年代纠缠于“美是什么”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满,开始探索美学研究的新途径了。经过十年努力,迄今为止,中国的美学家们推出了...
现代西方美学,有两大分支,一是人文主义美学,一是科学主义美学。在我国,早在粉碎“四人帮”之初,人们就已经对五十年代纠缠于“美是什么”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满,开始探索美学研究的新途径了。经过十年努力,迄今为止,中国的美学家们推出了一大批专著。在这些专著中,有许多带有明显的人文主义色彩。但同时,人们注意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研究
科学主义
现代
西方
美学
人文主义色彩
研究方法
自然科学
“四人帮”
基因
新途径
审美
主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艺术消费理论与主体在文艺接受中的作用
15
作者
黄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48-56,共9页
马克思艺术生产和消费理论学说告诉我们,艺术的生产与消费具有本质上的直接同一性。文艺接受作为艺术消费,实质上是作为艺术生产的文艺创作的再创造。在这方面,西方接受美学等美学文艺学理论,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更为具体...
马克思艺术生产和消费理论学说告诉我们,艺术的生产与消费具有本质上的直接同一性。文艺接受作为艺术消费,实质上是作为艺术生产的文艺创作的再创造。在这方面,西方接受美学等美学文艺学理论,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更为具体而透彻地理解马克思艺术消费理论,提供了不少生动可感的思想材料。另一方面,接受美学等现代西方美学文艺学理论关于文艺接受主体的研究,同时也存在严重缺憾,需要我们用马克思艺术消费理论加以矫正,从而恰如其分地认定文艺接受主体的能动性和受动性及其在接受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
主体
文艺产品
消费理论
直接同一性
现代
西方
美学
思想材料
美学
意义
研究成果
文艺创作
路易·波拿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后现代电影美学的主体性建构
被引量:
7
16
作者
邹贤尧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194,共3页
西方后现代电影对中国后现代电影构成了"形成性影响",由此使中国后现代电影在美学上呈现出与前者相似的、一定程度的反美学、泛美学的倾向。但中国后现代电影对西方后现代电影作了一定的误读与偏离,由此呈现一种"中和之...
西方后现代电影对中国后现代电影构成了"形成性影响",由此使中国后现代电影在美学上呈现出与前者相似的、一定程度的反美学、泛美学的倾向。但中国后现代电影对西方后现代电影作了一定的误读与偏离,由此呈现一种"中和之美",使作为"双重舶来品"的中国后现代电影得以摆脱简单仿效、依附西方后现代电影的境遇,而彰显了自己的特色,获得并加强了自身的主体性地位和主体性力量。中国后现代电影所表现出来的这种颠覆中对传统的不放弃、戏谑中对现实的观照,在今天弥漫的后现代氛围中,具有特别的标杆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后
现代
电影
西方
后
现代
电影
后
现代
美学
主体
性
原文传递
《现代西方美学史》
被引量:
1
17
作者
牛宏宝
《明日风尚》
2015年第6期87-87,共1页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7ISBN978-7-3012-4269-8售价:$85.00本书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方法,对现代西方美学的历史做了具有深度、广度和力度的阐述。历史用五个部分,即19世纪末叶的美学、1900-1920年代...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7ISBN978-7-3012-4269-8售价:$85.00本书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方法,对现代西方美学的历史做了具有深度、广度和力度的阐述。历史用五个部分,即19世纪末叶的美学、1900-1920年代的现代主义美学、1920-1930年代的现代主义美学、1930-1950年代的主体性的衰落与美学形态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西方
美学
西方
美学
史
历史方法
主体
性
形态演变
北京大学出版社
研究态度
原文传递
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建构学生的艺术化心理结构
被引量:
1
18
作者
冯建明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4-17,共4页
培养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意识、设计思维、设计理念的基本能力与素质是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目的。西方现代美学理论是建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最核心因素和动能,是消除学生日常心理禁锢的解放性力量;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可以运用西方现代美学理...
培养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意识、设计思维、设计理念的基本能力与素质是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目的。西方现代美学理论是建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最核心因素和动能,是消除学生日常心理禁锢的解放性力量;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可以运用西方现代美学理论作为引擎,启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形式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现代
美学
设计素描
主体
性
形式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荒诞
被引量:
4
19
作者
冷梦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7-41,共5页
在本世纪以前,荒诞还远没有走进现代人的视野。它是随着各种现代艺术流派的出现,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美学形式,登堂入室,进入美学的神圣殿堂,成为滑稽、机智、幽默、怪诞、讽刺等的联袂姐妹。
关键词
美学
形式
现代
人
艺术流派
荒诞艺术
生存状态
非理性主义
西方
社会
艺术品
创作
主体
美学
本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写作障碍学论纲
被引量:
1
20
作者
杨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02-104,共3页
1.1如果我们从人类科学的各个方面都做一次精心的检阅的话,我们会得出一个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同的结论,即,归根结底,人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纵观人类认识的历史,我们发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总是循着由远...
1.1如果我们从人类科学的各个方面都做一次精心的检阅的话,我们会得出一个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同的结论,即,归根结底,人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纵观人类认识的历史,我们发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总是循着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由外果到内在这样一条基本的认知路线。就人类认知实践本身来说,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古代的思想家们一开始作为主要关注对象在哲学上进行探讨的,大都是宇宙。虽然,在当时的思想和科学条件下,人们还不能把自己与世界明确地区分开来,还不能不以自己的感官和猜测作为体验方式,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要回答:世界是什么,它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碍学
由远及
近
论纲
写作学
写作过程
体验方式
写作
主体
西方
现代
哲学
文尊
写作教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近、现代主体论美学的逻辑发展──审美本体论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1
作者
杨存昌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5,103,共6页
文摘
西方古代美学在注重客体性美学的同时,并非没有研究过审美主体。实际上,西方对主体和客体研究的历史一样古老。虽然这种研究在其后的趋向曲折复杂,但两种倾向经过德国古典美学的努力,到康德和黑格尔那里,已使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在唯心主义体系下统一起来。而近代以来的审美本体论,却是在反黑格尔理性主义旗帜下走向主体论美学的。但如果从总体上看,西方古代审美本体论一方面以客体为前提,另一方面则还未能形成完整的美学体系。所以历史地看待审美本体的发展,在古代和中古时代的美学中,客观论是占优势的,但在近代占优势的则是主观理论。
关键词
西方近、现代主体论美学
逻辑发展
审美
主体论
客体性
美学
分类号
B83-06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现代美学话语转换的四个方面
被引量:
6
2
作者
牛宏宝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0-65,共6页
文摘
西方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的构成力量和陈述逻辑与传统美学完全不同,它们之间经历了四个方面的转变:1.传统美学话语遵循身体劳作与物之物性之间“交互转让”的有机原则,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则诞生于主体对世界进行肢解和符号编码的历史语境;2.主体在现代美学话语构成中居主宰地位,并经历了由非理性主体霸道到被消解的转变;3.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也经历了“语言学转向”,语言逐渐上升为美学和艺术的核心;4.传统“自然形式的合目的性”的“美”已被现代主体的“显现”所形成的崇高、丑和荒诞所取代。
关键词
西方
现代
美学
话语转换
主体
符号编码
语言转向
Keywords
Modern western aesthetics
Words transformati on
Subjects
Coding with symbols
Language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康德美学与西方现代文论的关系
3
作者
郭伟
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6-17,共2页
文摘
康德美学综合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具有主体性和形式性的特点。康德美学对西方现代文论的影响体现在主体性和形式性两个方面。笔者首先介绍了康德美学的哲学基础 ,分析了康德美学的本质 ,然后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及形式主义思潮入手 ,探讨了康德美学与西方文论的关系 ,最后得出
关键词
康德
美学
现代
文论
关系
西方
国家
判断力
主体
性
形式性
浪漫主义
唯美主义
形式主义文论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现代心理学美学评价
被引量:
1
4
作者
彭立勋
机构
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4-78,共5页
文摘
西方现代心理学美学评价彭立勋不少西方美学家提出,现代美学理论应该是由“哲学的美学”和“心理学的美学”两部分组成的,可见心理学美学在现代西方美学中的显著地位。新时期我国美学研究的一大进展,就是加强了对审美主体、审美经验以及文艺创造和欣赏的心理研究。与此...
关键词
西方
现代
心理学
美学
美学
理论
审美
主体
艺术创造
美学
学派
艺术
审美经验
分类号
B83-05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的审美现代性意义
被引量:
1
5
作者
肖建华
机构
广州大学俗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2年第11期20-24,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期伽达默尔诠释学美学研究>(12CZX07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后期伽达默尔解释学诗学研究>(10YJC75109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世纪西方哲学完成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同样,在美学上,也有一个从"主体性美学"向"审美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的转向。"审美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的主要代表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梅洛-庞蒂等。该理论主张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只能在审美中才能得以实现。其审美现代性批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现代性和工具理性的批判、对主体性美学的批判、对艺术和审美维度的高度张扬。中国当代美学要获得现代性转型,必须批判主体性实践美学,转向"审美主义的主体间性"理论。
关键词
主体
间性理论
审美主义
现代
性意义
主体
性
美学
现代
性批判
梅洛-庞蒂
现代
性转型
西方
哲学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夫之美学思想对建构现代中国美学的意义
被引量:
1
6
作者
柳正昌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90-95,共6页
文摘
美学是一门国际性学科,从古至今,世界各国都有美学。然而,不同的国度和民族应建构具有自身特点的美学,对于我们中国应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这是美学界的共识。怎样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呢?经验告诉我们,既不应照搬西方的体系,也不能抛弃我国古典美学的传统。一个明显的事实是。
关键词
美学
思想
中国
现代
美学
中国
美学
中国古典
美学
审美
主体论
理论框架
审美情感
西方
美学
审美认识
古代
美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普斯的移情说美学
被引量:
12
7
作者
岳介先
机构
安徽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4年第4期25-29,共5页
关键词
立普斯
移情说
美学
移情作用
审美欣赏
审美活动
审美观照
审美经验
现代
西方
美学
自我价值感
主体
情感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为什么是物象美学
8
作者
刘成纪
机构
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3年第7期4-7,共4页
文摘
物象美学是20世纪美学逻辑进程的必然结果。19世纪末尼采关于上帝之死的宣谕,标志着神本主义美学的最后消亡,并预示着绝对主体主义或人本主义将成为20世纪西方美学的重要话题。20世纪中期,福柯进一步提出了“人之死”的哲学命题,既意味着人本主义因其强烈的人类自我中心倾向而走向了尽头,也为重建人与自然的新型审美关系提供了契机。物象美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试图在对传统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双重还原中为当代美学确立新的根基。
关键词
审美对象
中国古典
美学
对象世界
西方
现代
美学
西方
美学
审美
主体
人类自我中心主义
史蒂文斯
人学化
当代
美学
分类号
B83-06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美学涵蕴
9
作者
吴顺安
机构
芜湖师范专科学校
出处
《芜湖联合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38-40,共3页
文摘
社会实践不仅是科学——理论——思想得以产生的基础,而且也是人们认识和研析这种美学方法得以产生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美学观点。这种观点的前提条件是源于一种认识:一门科学只有对某一事物的关系体系做出完整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逻辑表述时,这门科学才能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因为在本质上,任何科学——理论——思想的内容与形式是一致的,而人们认识、掌握和表述其内容的方法、途径、辞令和逻辑,又必须和必然适应其特定的美学环境和特殊的美学审美需要。
关键词
“艺术生产”
传统
美学
涵蕴
马克思
分析
美学
美学
方法
科学
美学
现代
西方
美学
审美经验
创作
主体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幸的类比:“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中国市场
被引量:
8
10
作者
贺奕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17-123,127,共8页
文摘
回想起来,1985年或许是中国人思想意识受孕的高峰期.也就是在这一年,两位美国人不约而同的北京之行,使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接连受到强烈的震撼.我说的是劳生柏和杰姆逊,前者的波普艺术把堂堂国家美术馆变成了堆放废物的场地。
关键词
后
现代
主义
后
现代
文化
先锋派
波普艺术
西方
人
美学
原则
美术馆
西方
学
后工业社会
近
百年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说观念”的美学分析
11
作者
张国安
郭放
机构
扬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5-50,共6页
文摘
“小说观念”的价值意向性结构即“小说文体”。构成文学文体的美学原则是人类对语言的结构与形式的审美价值直观。依此原则 ,最基本的文学文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意象类、情节类、逻辑类。按惯例 ,小说归入情节类。“小说观念”的嬗递与演变就文体学意义而言只具有形态学特征而不具本质意义。小说文体的演化只具有文体确立与文体否定两种逻辑可能。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 ,从某种意义上可视作失去文体之后重返文体“伊甸园”的努力。
关键词
小说观念
小说文体
后
现代
主义
美学
价值意向
主体
性
美学
审美
西方
现代
主义
文学理论
Keywords
novel conception
literary style
aesthetics
value orientation
subjectivity
分类号
I054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偏见”与“潜印象”——论现代阐释学与印度诗学对审美中介的共同关注
12
作者
朱虹
机构
云南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出处
《红河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8-31,共4页
文摘
本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分析讨论了西方现代阐释学中有关“偏见”的论述和印度古典文论中有关“潜印象”的讨论,指出了它们对审美中介问题的共同关注和揭示,并进一步分析了两者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相异之处。
关键词
现代
阐释学
审美中介
印度诗学
古典文论
伽达默尔
审美理解
审美
主体
海德格尔
审美体验
西方
美学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表现美学及其影响下的绘画
13
作者
毛时安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5年第2期45-51,共7页
文摘
中国的古典绘画和西方的现代绘画,其主潮分别受到各自“表现论”美学主张的深刻影响和制约,现在学术界和美术界对于这一点,已经渐趋一致,差异分歧并不很大。确实在中国古典美学绘画和西方现代美学绘画之间,我们不难找出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对绘画装饰性效果的兴趣,对用点线造型,化三度空间为二度平面的探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围绕这些技法变革的轴心,就是把“表现”作为绘画艺术倾心追求的美学目标。这对于西方美学和绘画来说,无疑是个石破天惊的根本性突破和变革。
关键词
西方
现代
美学
西方
美学
中国古典
美学
相似之处
美学
范畴
美学
主张
再现美
美学
影响
审美
主体
外形式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学基因的改造——陶同《全息正负美学》评价
14
作者
刘顺利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8-70,共3页
文摘
现代西方美学,有两大分支,一是人文主义美学,一是科学主义美学。在我国,早在粉碎“四人帮”之初,人们就已经对五十年代纠缠于“美是什么”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满,开始探索美学研究的新途径了。经过十年努力,迄今为止,中国的美学家们推出了一大批专著。在这些专著中,有许多带有明显的人文主义色彩。但同时,人们注意到。
关键词
美学
研究
科学主义
现代
西方
美学
人文主义色彩
研究方法
自然科学
“四人帮”
基因
新途径
审美
主体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艺术消费理论与主体在文艺接受中的作用
15
作者
黄颇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48-56,共9页
文摘
马克思艺术生产和消费理论学说告诉我们,艺术的生产与消费具有本质上的直接同一性。文艺接受作为艺术消费,实质上是作为艺术生产的文艺创作的再创造。在这方面,西方接受美学等美学文艺学理论,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更为具体而透彻地理解马克思艺术消费理论,提供了不少生动可感的思想材料。另一方面,接受美学等现代西方美学文艺学理论关于文艺接受主体的研究,同时也存在严重缺憾,需要我们用马克思艺术消费理论加以矫正,从而恰如其分地认定文艺接受主体的能动性和受动性及其在接受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接受
主体
文艺产品
消费理论
直接同一性
现代
西方
美学
思想材料
美学
意义
研究成果
文艺创作
路易·波拿巴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后现代电影美学的主体性建构
被引量:
7
16
作者
邹贤尧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194,共3页
基金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全球化思潮中中国电影的民族主体性建构"(项目编号:10BC03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西方后现代电影对中国后现代电影构成了"形成性影响",由此使中国后现代电影在美学上呈现出与前者相似的、一定程度的反美学、泛美学的倾向。但中国后现代电影对西方后现代电影作了一定的误读与偏离,由此呈现一种"中和之美",使作为"双重舶来品"的中国后现代电影得以摆脱简单仿效、依附西方后现代电影的境遇,而彰显了自己的特色,获得并加强了自身的主体性地位和主体性力量。中国后现代电影所表现出来的这种颠覆中对传统的不放弃、戏谑中对现实的观照,在今天弥漫的后现代氛围中,具有特别的标杆性意义。
关键词
中国后
现代
电影
西方
后
现代
电影
后
现代
美学
主体
性
分类号
J90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现代西方美学史》
被引量:
1
17
作者
牛宏宝
出处
《明日风尚》
2015年第6期87-87,共1页
文摘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7ISBN978-7-3012-4269-8售价:$85.00本书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方法,对现代西方美学的历史做了具有深度、广度和力度的阐述。历史用五个部分,即19世纪末叶的美学、1900-1920年代的现代主义美学、1920-1930年代的现代主义美学、1930-1950年代的主体性的衰落与美学形态演变。
关键词
现代
西方
美学
西方
美学
史
历史方法
主体
性
形态演变
北京大学出版社
研究态度
分类号
J110.9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建构学生的艺术化心理结构
被引量:
1
18
作者
冯建明
机构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4-17,共4页
文摘
培养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意识、设计思维、设计理念的基本能力与素质是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目的。西方现代美学理论是建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最核心因素和动能,是消除学生日常心理禁锢的解放性力量;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可以运用西方现代美学理论作为引擎,启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形式意识。
关键词
西方
现代
美学
设计素描
主体
性
形式意识
Keywords
the western modern aesthetics
design sketch
subjectivity
formal ideology
分类号
G728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荒诞
被引量:
4
19
作者
冷梦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7-41,共5页
文摘
在本世纪以前,荒诞还远没有走进现代人的视野。它是随着各种现代艺术流派的出现,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美学形式,登堂入室,进入美学的神圣殿堂,成为滑稽、机智、幽默、怪诞、讽刺等的联袂姐妹。
关键词
美学
形式
现代
人
艺术流派
荒诞艺术
生存状态
非理性主义
西方
社会
艺术品
创作
主体
美学
本质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J0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写作障碍学论纲
被引量:
1
20
作者
杨军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02-104,共3页
文摘
1.1如果我们从人类科学的各个方面都做一次精心的检阅的话,我们会得出一个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同的结论,即,归根结底,人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纵观人类认识的历史,我们发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总是循着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由外果到内在这样一条基本的认知路线。就人类认知实践本身来说,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古代的思想家们一开始作为主要关注对象在哲学上进行探讨的,大都是宇宙。虽然,在当时的思想和科学条件下,人们还不能把自己与世界明确地区分开来,还不能不以自己的感官和猜测作为体验方式,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要回答:世界是什么,它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关键词
障碍学
由远及
近
论纲
写作学
写作过程
体验方式
写作
主体
西方
现代
哲学
文尊
写作教材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方近、现代主体论美学的逻辑发展──审美本体论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杨存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方现代美学话语转换的四个方面
牛宏宝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康德美学与西方现代文论的关系
郭伟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方现代心理学美学评价
彭立勋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审美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的审美现代性意义
肖建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王夫之美学思想对建构现代中国美学的意义
柳正昌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立普斯的移情说美学
岳介先
《江淮论坛》
CSSCI
1994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为什么是物象美学
刘成纪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美学涵蕴
吴顺安
《芜湖联合大学学报》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不幸的类比:“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中国市场
贺奕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小说观念”的美学分析
张国安
郭放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偏见”与“潜印象”——论现代阐释学与印度诗学对审美中介的共同关注
朱虹
《红河学院学报》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中西表现美学及其影响下的绘画
毛时安
《文艺理论研究》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美学基因的改造——陶同《全息正负美学》评价
刘顺利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马克思艺术消费理论与主体在文艺接受中的作用
黄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中国后现代电影美学的主体性建构
邹贤尧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7
原文传递
17
《现代西方美学史》
牛宏宝
《明日风尚》
2015
1
原文传递
18
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建构学生的艺术化心理结构
冯建明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略论荒诞
冷梦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写作障碍学论纲
杨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