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9篇文章
< 1 2 2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与传统文论资源
1
作者 王中原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当代化实践,其旨归是在当代历史语境下建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主要任务可以概述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生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当代化实践,其旨归是在当代历史语境下建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主要任务可以概述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生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理论实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须把中国传统文论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理资源纳入其理论实践中。通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当前在场化,中国传统文论从实践主体的本土性塑造、知识资源的保障、思想观念的熔铸三个层面确保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同时也为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转换提供了一条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 传统文论 中国化 当代化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逻辑、价值追求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迎春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逻辑进行分析,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的理论基础。同时,探讨了这种结合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及人类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价...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逻辑进行分析,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的理论基础。同时,探讨了这种结合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及人类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价值追求。最后,提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发挥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以及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等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理论逻辑 价值追求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嬗变及其核心问题意识 被引量:1
3
作者 夏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5,159,共15页
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发展的时间逻辑为主线,在阐发其代表人物及其历史事件所构筑的思想嬗变的过程中,提炼出主导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核心问题:即指向革命主体(性)的建构以及其革命的可能性条件的前提性批判。其中,着重探讨了早期批判... 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发展的时间逻辑为主线,在阐发其代表人物及其历史事件所构筑的思想嬗变的过程中,提炼出主导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核心问题:即指向革命主体(性)的建构以及其革命的可能性条件的前提性批判。其中,着重探讨了早期批判理论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迁,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诞生所带来的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路径的扬弃。彰显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面向资本主义批判过程中的理论得失,其中将对经济结构的批判转向了对政治和文化的批判是其理论在当代失去批判的根本原因。基于此,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们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批判路径:其一,建立在“需要体系”基础上以劳动和资本的对抗为核心展开的批判;其二则是资本逻辑成为显性逻辑后由“欲望体系”所构筑的主体生成性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资本主义发展新形态的同步演进,不仅体现出批判理论面对资本逻辑试图保持的自觉意识的抗争,也为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面向资本逻辑所展开的批判带来了更多借鉴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批判理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 主体性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艺思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思想资源
4
作者 李俊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2-79,共8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道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总结了规律性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道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总结了规律性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应积极梳理和挖掘以民本思想、文以载道功能、文艺的实践源泉等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艺思想资源,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艺思想深度融合,助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思想资源,进一步展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艺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意义
5
作者 郑文芳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20,39,共4页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经”实现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两个结合”的视域下“第二个结合”直接与中国现代化的特色密切关联,是关涉传统文化继承与超越的重大事件。在新时代背景下...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经”实现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两个结合”的视域下“第二个结合”直接与中国现代化的特色密切关联,是关涉传统文化继承与超越的重大事件。在新时代背景下,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积极探索其结合的意义,推进两者有效融合的路径是实现“第二个结合”的外在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个结合”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内核与实现路径研究
6
作者 黄桂林 《新丝路》 2024年第19期0064-0066,共3页
文章从价值考量、理论内核和实现路径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塑造民族精神方面的价值。其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 文章从价值考量、理论内核和实现路径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塑造民族精神方面的价值。其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原则与核心理念、与中国实际的深度融合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最后,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现路径,包括立足中国现实、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跟时代步伐和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理论联系实际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看“第二个结合”的契合性
7
作者 姚奎栋 杨欢 《济宁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马克思主义发源于200多年前的西欧,却能在中国牢牢扎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根本原因在于“第二个结合”。彼此契合是相互结合的必要前提,马克思主义的四大理论特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 马克思主义发源于200多年前的西欧,却能在中国牢牢扎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根本原因在于“第二个结合”。彼此契合是相互结合的必要前提,马克思主义的四大理论特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民本邦固”的民本思想、“知行合一”的知行观、“精益求精”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高度契合”为“第二个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理论特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契合性
下载PDF
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境界
8
作者 洪向华 杨佳惠 《中国报道》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大思想的形成和提出,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习近平...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大思想的形成和提出,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建设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理论总结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
9
作者 温永强 《知与行》 2024年第2期25-35,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的重大论断,是基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客观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的重大论断,是基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客观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需要厘清二者的概念内涵,从历史的维度透视两者相贯通的理论底蕴,从现实的维度诠释两者相贯通的迫切需求,从理论与实践的耦合探寻两者相贯通的实践路径。一方面需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正确把握和谐的作用,构建价值平等关系;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提炼两者契合之处。另一方面需要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现代化转换,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贯通 历史与现实 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的理论效应与价值
10
作者 王雨辰 《长江论坛》 2023年第3期16-26,F0002,共12页
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史与接受史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从拒斥到接受的发展历程,这一发展历程与中国学术界秉承的哲学理念的变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密切相关。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影响... 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史与接受史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从拒斥到接受的发展历程,这一发展历程与中国学术界秉承的哲学理念的变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密切相关。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促进了学术界对教科书体系的反思,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认识、对新的研究论域的开启。真正实现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价值和目的,需要我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民族化和时代化的宏大视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使西方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解释史与接受史 理论效应 研究范式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文化阐释
11
作者 王鹏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I0021-I0021,共1页
空间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和历史性突破。该理论揭示了资本在构建社会和城市空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扬弃了自然主义的空间观念,主张空间具有社会意识形态属性,即空间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正如列斐伏尔所说“空间的表... 空间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和历史性突破。该理论揭示了资本在构建社会和城市空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扬弃了自然主义的空间观念,主张空间具有社会意识形态属性,即空间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正如列斐伏尔所说“空间的表达经常或通过在一个时间之内,将意识形态和知识组合起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从文化角度关注空间、城市和社会问题,将权力、阶级、政治、意识形态等范畴纳入研究视野,丰富了空间研究的理论维度。侯斌英所著的《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一书,2010年出版于四川文艺出版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属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 空间观念 文化阐释 列斐伏尔 理论维度 历史性突破 自然主义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12
作者 曲青山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2期19-22,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这一重要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博大精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这一重要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博大精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文化使命 习近平文化思想 强大思想武器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传统及其理论问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信玉 王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9,160,F0003,共12页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过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多种命名方式,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内部一直以来存在的多种理论争议,本质上源自对“何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传统”这一理论问题的不同理解。从美学史的角度来看,...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过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多种命名方式,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内部一直以来存在的多种理论争议,本质上源自对“何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传统”这一理论问题的不同理解。从美学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传统既根植于整个西方美学史与德国美学的理论传统之中,又极大地扭转和打破了以康德美学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美学大厦,时至今日依然发挥着革命性的影响作用,这是我们在当代视域下重提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的重要原因。关于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学 理论传统 话语体系 现代性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指向 被引量:20
14
作者 黄伟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136,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这一思想。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一结合?它具有怎样的理论指向?有研究者从文化思想的宏观视角,表达了深刻的理论洞见,却忽...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这一思想。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一结合?它具有怎样的理论指向?有研究者从文化思想的宏观视角,表达了深刻的理论洞见,却忽视了这一主张提出时的具体时空情境,以致偏离了二者结合的本质及特征。事实上,从性质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国的一项文化政策,其出发点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其理论指向在新时代体现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回应时代理论需求的结果。在与西方理论竞争中,中国文化相关理论的竞争力还不够强,也不能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因此,中国文化理论的供需矛盾形成了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困境。这一困境引起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激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国文化理论的思想动力。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文化发展政策,绘制中国文化发展蓝图,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理论创新方法,扎根中国历史经验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理论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系统理论,是包含了文化问题域、文化主体论、方法论、知识论、功能论等系统化的新时代文化理论。它不仅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发展路线图,为中国孕育了新文化生命体,也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奠定了文化理论基础。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方法内容,是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守正创新的关键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政策 理论方法 理论体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逻辑 被引量:2
15
作者 戴亮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1-1,4-7,共5页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重大课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探索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新时代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华优...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重大课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探索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新时代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使命。二者结合的理论逻辑在于:马克思主义是具有世界性的科学理论,易于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生根成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和而不同,以一种崇尚理性和智慧的道德伦理文化接纳、吸收马克思主义,并在历史观、自然观、人性观和实践观上具有深度契合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通过赋新义、改形式、增内容、展外延和正规范的方式,在持续的理论创新实践中推动和实现二者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逻辑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骆郁廷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1,共7页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探索与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根本方法,要贯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探索与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根本方法,要贯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六个坚持”创新方法,还需要把根本方法和创新方法融合起来,转化为可以操作、运用的普遍与特殊、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批判与建构、自主与开放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方法的创新运用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下载PDF
西方经济学反贫困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17
作者 吴万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28-135,共8页
西方经济学反贫困理论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范式:注重经济发展自动减贫效应的(新)古典分析法和注重贫困是由于制度内生并由多因素影响的制度分析法,由此而形成了“经济传统”和“制度传统”两条理论发展主线,并在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 西方经济学反贫困理论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范式:注重经济发展自动减贫效应的(新)古典分析法和注重贫困是由于制度内生并由多因素影响的制度分析法,由此而形成了“经济传统”和“制度传统”两条理论发展主线,并在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它们的资产阶级立场、“治标不治本”的政策主张以及微乎其微的反贫困效果决定了它不可能是中国反贫困事业的理论指导。因此,无论是反绝对贫困的“中国方案”还是后续对相对贫困的治理,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指导地位,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反贫困理论的合理有益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 反贫困理论 理论批判 相对贫困
下载PDF
教材编著:马克思主义文论同中华传统文论相结合的一条重要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好哲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14-24,175,共12页
优秀传统文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文学理论领域自然首先表现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论相结合。这种结合的路径既展开于同文学创作实践处于互动之中的理论研究和批评活动之中,也展开于应因... 优秀传统文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文学理论领域自然首先表现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论相结合。这种结合的路径既展开于同文学创作实践处于互动之中的理论研究和批评活动之中,也展开于应因高等学校文科教学和社会普及需要的文学理论教材编著之中。百年来的中国现代性文学理论教材编著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20至40年代是由西方引进为主到走向自己编写、由文学观念上的异质多元逐渐转向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主导的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论的结合开始了初步的尝试;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是经由引进苏联教材而走向大规模自编教材、从摹仿苏联教材理论范式转向追求自主理论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教材的中国范式初步建成,马克思主义文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论的结合获得了理论意识上的自觉和内容丰富的理论展开;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是由理论观念上的反思、调整、探索、综合到走向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教材体系等自主知识体系创新建构的时期,“马工程”教材建设启动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论的结合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语境下获得了空前的重视,教材建设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愈加明显。百年来的文学理论教材编著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一个重要理论场域,面向当下和未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创新和文学理论教材编著应该也必定能够从既往的成就和经验中获得有益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编著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论 中国化时代化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理论的传统文化基因
19
作者 沈文秀 《嘉应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2-47,共6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理论的孕育、形成与发展过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特定社会历史现实的结合,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民本思想对人民重要性的强调,契合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理论所坚持的人...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理论的孕育、形成与发展过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特定社会历史现实的结合,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民本思想对人民重要性的强调,契合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理论所坚持的人民历史主体性,大同社会的构想与共产主义社会有着相近的理想蓝图,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理论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缘情、言志、载道等传统文学观念,重视文艺的社会功用与情感表达,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话语的重要传统文论资源;人民情怀、家国信念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永恒的思想主题,为国为民、心系百姓是中国古代文人志士创作的不竭动力,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理论提供了深厚的传统文学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文艺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下载PDF
契合·结合·融通——“两个结合”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生成的逻辑意蕴 被引量:2
20
作者 万希平 《求知》 2023年第10期26-29,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两个结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两个结合”),在面向中国问题的时代回答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的伟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理论创新与实践 始终坚持 时代化 逻辑意蕴 视域下 追求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