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晋末年荆湘地区流民起义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龙显昭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58-68,共11页
西晋末年,长江中游的荆湘地区先后爆发了张昌、王如、杜弢领导的流民起义。通计三次起义情况,义军兵锋所向,迭连摧破荆州、江州、徐州、扬州、豫州、湘州、梁州,并延及广州、交州。义军的势力,东边达到浙江,一度进占东南重镇建邺(今南京... 西晋末年,长江中游的荆湘地区先后爆发了张昌、王如、杜弢领导的流民起义。通计三次起义情况,义军兵锋所向,迭连摧破荆州、江州、徐州、扬州、豫州、湘州、梁州,并延及广州、交州。义军的势力,东边达到浙江,一度进占东南重镇建邺(今南京市)①;西边达到陕南,攻破汉中②,并曾溯江入川,联络成都的李雄③。从汉沔到海滨,从淮泗到岭表,义军的步骑驰骋于江淮广大区域,使晋军莫不“望尘奔走”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末 波涛汹涌 湘州 杜弢 常宽 罗尚 军兵 华阳国志 州刺史 晋书
下载PDF
两晋之际河东裴氏播迁考论 被引量:5
2
作者 宋艳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3-17,共5页
两晋前后,河东裴氏家族地位发生了较大变化,该变化与其在永嘉乱后迁徙地域和入仕政权选择有关。属司马越、司马睿阵营的裴氏于战乱中身死家破丧失了渡江之机;渡江的少数裴氏立身简素、远离宗族难入上流;受永嘉丧乱前仕宦地所在及保身全... 两晋前后,河东裴氏家族地位发生了较大变化,该变化与其在永嘉乱后迁徙地域和入仕政权选择有关。属司马越、司马睿阵营的裴氏于战乱中身死家破丧失了渡江之机;渡江的少数裴氏立身简素、远离宗族难入上流;受永嘉丧乱前仕宦地所在及保身全家之家族观念影响,西眷和东眷裴氏分别仕于河西张氏和辽东慕容氏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末 河东裴氏 播迁 江左 河西 辽东
下载PDF
东晋南朝江南农田水利的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汪家伦 《古今农业》 1988年第2期40-47,共8页
东晋南朝是江南农田水利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从西晋末年起,北方战乱连绵,而南方则相对安定。中原人民“北顾而辞”,越淮渡江,涌向江南。据估算,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徙的编户齐民约有90万。江南人口的突然激增,要求开发更多的土... 东晋南朝是江南农田水利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从西晋末年起,北方战乱连绵,而南方则相对安定。中原人民“北顾而辞”,越淮渡江,涌向江南。据估算,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徙的编户齐民约有90万。江南人口的突然激增,要求开发更多的土地,增加粮食产量;同时也为开拓农田,发展农业提供了比较充裕的劳动力。江南地区的自然特点,一是丘陵山地多,二是湖沼洼地多,三是降水时空分配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南朝 编户齐民 中原人民 西晋末 刘宋 湖沼洼地 当涂县志 历史时期 水土资源 水利开发
下载PDF
论石勒之种族 被引量:1
4
作者 沈骞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11年第1期101-108,共8页
西晋末年崛起于中原之他族号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匈奴、鲜卑、氐、羌皆习见于正史,族类源流,斑然可睹,惟独羯族于石勒兴起之前鲜闻,魏晋南北朝正史载其渊源者仅两条:其一,《魏书》卷九五《羯胡石勒传》:"其先匈奴别部,... 西晋末年崛起于中原之他族号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匈奴、鲜卑、氐、羌皆习见于正史,族类源流,斑然可睹,惟独羯族于石勒兴起之前鲜闻,魏晋南北朝正史载其渊源者仅两条:其一,《魏书》卷九五《羯胡石勒传》:"其先匈奴别部,分散居于上党武乡羯室,因号羯胡。"其二,《晋书》卷一○四《石勒载记上》:"石勒字世龙,初名背,上党武乡羯人也。其先匈奴别部羌渠之胄。祖耶奕于,父周曷朱,一名乞冀加,并为部落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渠 匈奴人 《晋书》 《魏书》 西晋末 屠各 羌人 杂胡 西羌 羯胡
下载PDF
福建汉族人口的变迁及其向外迁移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英湖 《闽台文化研究》 2006年第4期34-39,共6页
福建地处边远,直至秦汉之际,仍是闽越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汉武帝统治时期,随着闽越国的覆灭及其族人的北迁,北方汉族人口才开始较多地南迁福建。南宋以后,福建开始出现人多地少这种人口过剩的社会现象。明清之际,这种情况更为严重。于是... 福建地处边远,直至秦汉之际,仍是闽越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汉武帝统治时期,随着闽越国的覆灭及其族人的北迁,北方汉族人口才开始较多地南迁福建。南宋以后,福建开始出现人多地少这种人口过剩的社会现象。明清之际,这种情况更为严重。于是,许多福建汉族人口又开始向外迁移,去拓展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不过,与其它省不同的是,福建人口外迁所走的大多是海路,就是"唐山过台湾"和"下南洋"。本文将循着这条历史发展的脉络,从宏观上对福建汉族人口的变迁和外移进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人口 唐山过台湾 闽越 人口过剩 人口压力 福建人 宋王朝 沿海地区 西晋末 陈元光
下载PDF
客家源流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局部质疑
6
作者 郭志超 《闽台文化研究》 2008年第4期9-12,共4页
客家形成的机制是什么?20世纪30、90年代先后出现影响最大的两说:"罐装说"、"汉畲融合说"。王东在《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中提出的"早期赣语覆盖说",是客家... 客家形成的机制是什么?20世纪30、90年代先后出现影响最大的两说:"罐装说"、"汉畲融合说"。王东在《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中提出的"早期赣语覆盖说",是客家源流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对这一新观点加以评析,并提出局部质疑。罗香林在《客家研究导论》中提出,赣闽粤边区客家的源流与汉民三次南下大迁徙有关。这三次迁徙先后兴起于西晋末、唐末、北宋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香林 北宋 西晋末 客家研究 闽粤 赣语 王东 客家方言 交界地区
下载PDF
北朝赵郡李氏的婚姻及其特点 被引量:2
7
作者 高诗敏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49-56,共8页
一赵郡李氏发靱于西晋,据《新唐书》卷72上《宰相世系表》载:李楷官至西晋司农丞、治书侍御史,因为“避赵王伦之难,徒居常山。”又《北史》卷33《李孝伯传》:李楷“位书侍御史,家于平棘南。”所以,徙居于赵郡平棘的李楷,是为赵郡李氏的... 一赵郡李氏发靱于西晋,据《新唐书》卷72上《宰相世系表》载:李楷官至西晋司农丞、治书侍御史,因为“避赵王伦之难,徒居常山。”又《北史》卷33《李孝伯传》:李楷“位书侍御史,家于平棘南。”所以,徙居于赵郡平棘的李楷,是为赵郡李氏的第一世始祖。赵郡李氏的二世、三世和四世,大体上处于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在史籍上有姓名与官职可稽查的14人中,除南祖李义位至司空长史,系从三品外,其余多为地方郡守和县令,以及中央政府四品以下的官员。它为赵郡李氏在地方上拥有雄厚的政治经济势力奠定了初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郡 治书侍御史 李楷 范阳 十六国时期 博陵 西晋末 初步基础 侍御 李祖娥
下载PDF
北朝妇女的经济地位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黄云鹤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27-31,共5页
北朝时期,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政权频繁更迭,社会动荡,封建礼教衰落,为妇女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契机。北方妇女,无论是封建贵族,自由平民,还是女奴,都分别参与了社会生产活动,特别是平民妇女和女奴,由于有政府法令的规定,... 北朝时期,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政权频繁更迭,社会动荡,封建礼教衰落,为妇女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契机。北方妇女,无论是封建贵族,自由平民,还是女奴,都分别参与了社会生产活动,特别是平民妇女和女奴,由于有政府法令的规定,她们以至于成为社会生产的一支生力军.为北朝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时期 社会生产活动 受田 北魏孝文帝 封建贵族 政府法令 西晋末 小书女 皇女 倍田
下载PDF
十六国时代坞堡垒壁组织的社会职能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志冰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3期16-21,共6页
坞堡垒壁组织是十六国时代北方广大地区普遍出现的一种社会组织,对十六国时代的社会结构影响很大.关于十六国时代坞堡垒壁组织的社会职能,过去并未被作为一个专门问题提出过,人们一般是在谈论其他问题时,将其附带提及一下。目前比较流... 坞堡垒壁组织是十六国时代北方广大地区普遍出现的一种社会组织,对十六国时代的社会结构影响很大.关于十六国时代坞堡垒壁组织的社会职能,过去并未被作为一个专门问题提出过,人们一般是在谈论其他问题时,将其附带提及一下。目前比较流行的传统观点是这样表述这个问题的:坞堡垒壁组织是西晋末年戎狄寇盗并起之时,不能远离本土逃难他乡的中原汉族人民,为避戎狄寇盗之难而建立起来的。这实际是在阐述坞堡垒壁组织的产生背景中,间接提出了:其社会职能是避戎狄寇盗之难。可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坞堡 垒壁 西晋末 戎狄 赵氏坞 晋书 前燕政权 慕容俊 中原汉族 赫连
下载PDF
简析十六国时代河西成为北中国文化中心的原因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以武 《社科纵横》 1991年第5期38-40,共3页
西晋末年,中原地区内乱外祸迭至,司马氏被迫南迁,在江南建立了东晋政权。而在北中国,匈奴、氏、羯、羌、鲜卑等五个少数族贵族和汉族人士乘机纷纷立国,先后出现了十六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十六国中有五个凉国政权主要在今甘肃河西走... 西晋末年,中原地区内乱外祸迭至,司马氏被迫南迁,在江南建立了东晋政权。而在北中国,匈奴、氏、羯、羌、鲜卑等五个少数族贵族和汉族人士乘机纷纷立国,先后出现了十六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十六国中有五个凉国政权主要在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前后立国称雄。这五个凉国是:汉族张氏建立的前凉(公元301—376年),氏族吕氏建立的后凉(公元386—401年),鲜卑族秃发氏建立的南凉(公元397—414年),汉族李氏建立的西凉(公元400—421年),匈奴族卢水胡沮渠氏建立的北凉(公元397—439年)。我们把这五个凉国统称为“五凉”,把这个时期简称为五凉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末 匈奴族 鲜卑族 文化中心 沮渠 甘肃河西走廊 割据政权 司马氏 永嘉之乱 河西地区
下载PDF
论明、清两朝福建人口的衰盛以及丁税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景盛 《福建论坛》 1983年第3期74-77,共4页
闽越族是福建最早的居民。秦末汉初,越王勾践的后代无诸曾佐汉灭秦伐楚,军功卓著,被汉高祖刘邦封立为闽越王,都东冶(今福州城内)。汉武帝时期,闽越王郢等闽越族贵族集团先是挑起侵犯东越与南越的战争,继又起兵拒汉,几经较量,闽越国终被... 闽越族是福建最早的居民。秦末汉初,越王勾践的后代无诸曾佐汉灭秦伐楚,军功卓著,被汉高祖刘邦封立为闽越王,都东冶(今福州城内)。汉武帝时期,闽越王郢等闽越族贵族集团先是挑起侵犯东越与南越的战争,继又起兵拒汉,几经较量,闽越国终被西汉所灭。为了根除后患,汉武帝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下令闽越“迁其民江淮,遂虚其地。”于是原来仅数万人左右的福建人口更加稀少。两晋时期,北方战乱频纷,大量汉族人民南下,如西晋末“永嘉之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越 汉高祖刘邦 汉初 元封 永嘉之乱 西晋末 人口经济 无诸 两晋时期 越族
下载PDF
十六国时代河西的局势变化和文化进步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以武 《兰州学刊》 1988年第5期80-84,共5页
西晋末年,司马氏政权内部矛盾重重,诸王兴兵作乱,酿成“八王之乱”的严重局面,王朝出现了倾覆的危机。接着,屯兵北部边境的匈奴、鲜卑族贵族乘机率军南下,先后烧掠洛阳、长安,史称永嘉、建兴之乱。西晋王朝在内乱外祸的接连打击下,终于... 西晋末年,司马氏政权内部矛盾重重,诸王兴兵作乱,酿成“八王之乱”的严重局面,王朝出现了倾覆的危机。接着,屯兵北部边境的匈奴、鲜卑族贵族乘机率军南下,先后烧掠洛阳、长安,史称永嘉、建兴之乱。西晋王朝在内乱外祸的接连打击下,终于灭亡了。北方土族纷纷渡江南下,在江左的司马氏王室被拥立上台,建立了东晋王朝。整个北方则处在战火弥漫、干戈不息的混乱局势下,匈奴、鲜卑、氐、羌、羯等少数族贵族和汉族人土先后称雄立国,建立过十六个割据政权,简称十六国。后来北魏政权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割据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末 前凉 司马氏 鲜卑族 江左 割据政权 沮渠 秃发利鹿孤 晋书 张轨
下载PDF
北朝赵郡李氏的婚姻及其特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诗敏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23-29,共7页
一赵郡李氏发轫于西晋,据《新唐书》卷72上《宰相世系表》载:李楷官至西晋司农丞、治书侍御史,因为“避赵王伦之难,徙居常山。”又《北史》卷33《李孝伯传》:李楷“位书侍御史,家于平棘南。”所以,徙居于赵郡平棘的李楷,是为赵郡李氏的... 一赵郡李氏发轫于西晋,据《新唐书》卷72上《宰相世系表》载:李楷官至西晋司农丞、治书侍御史,因为“避赵王伦之难,徙居常山。”又《北史》卷33《李孝伯传》:李楷“位书侍御史,家于平棘南。”所以,徙居于赵郡平棘的李楷,是为赵郡李氏的第一世始祖。赵郡李氏的二世、三世和四世,大体上处于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郡 治书侍御史 李楷 范阳 十六国时期 博陵 西晋末 侍御 李祖娥 《新唐书》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成因及其后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辰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84-88,共5页
从公元190年汉献帝成为军阀董卓的傀儡时起,到公元589年隋灭陈再度实现统一时止,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整整四百年的分裂时期。其间发生了东汉末、西晋末的两次大混战,出现了二十多个王朝的更迭,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虽已不复存在,但是,... 从公元190年汉献帝成为军阀董卓的傀儡时起,到公元589年隋灭陈再度实现统一时止,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整整四百年的分裂时期。其间发生了东汉末、西晋末的两次大混战,出现了二十多个王朝的更迭,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虽已不复存在,但是,各个小王朝中,也有在短时期内仍在其所辖的国土内实行过有效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什么这时期会出现两次大混战?为什么这时期政权更迭如此频繁?这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无变迁?其统治方法有无创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割据 西晋末 中央集权制 门下省 政权更迭 南北朝时期 州郡兵 西汉 君主专制制度 侍中
下载PDF
刘弘与应詹——围绕刘弘为何葬在湖南安乡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德炳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1998年第1期14-21,共8页
一1991年3月在湖南安乡县黄山头山南禅湾古墓群西端发现,并于4月清理完毕的西晋镇南将军刘弘墓,其发掘报告于1993年在《文物》11期上正式发表。该墓保存情况较好,文物内涵相当丰富,墓主刘弘不但身份高,而且对西晋末年荆州地区的稳定起... 一1991年3月在湖南安乡县黄山头山南禅湾古墓群西端发现,并于4月清理完毕的西晋镇南将军刘弘墓,其发掘报告于1993年在《文物》11期上正式发表。该墓保存情况较好,文物内涵相当丰富,墓主刘弘不但身份高,而且对西晋末年荆州地区的稳定起过重要作用,这在已发掘的西晋墓葬中是极少见的。因此,它的发掘是我国考古工作的重要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詹 考古工作 古墓群 发掘报告 墓主 西晋末 州刺史 南平郡 《晋书》 顺阳
下载PDF
论中古时期民族文化的大交流──我国少数民族古代审美文化研究
16
作者 彭书麟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4-79,共6页
论中古时期民族文化的大交流──我国少数民族古代审美文化研究彭书麟公元3世纪至13世纪,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以至宋、辽、金各个朝代的更替。我国各民族在一千年漫长的岁月里,由大迁徙、大融合而走向大统一... 论中古时期民族文化的大交流──我国少数民族古代审美文化研究彭书麟公元3世纪至13世纪,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以至宋、辽、金各个朝代的更替。我国各民族在一千年漫长的岁月里,由大迁徙、大融合而走向大统一和大发展。其间,西晋末年开始的历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文化研究 中古时期 南诏 小忽雷 西晋末 隋唐五代 西域文化 文化交流 佛教艺术 唐王朝
下载PDF
回文的故事
17
作者 贡树铭 《新闻爱好者》 1989年第12期39-39,共1页
回文也叫做“回环”,是修辞方法之一。它运用词序回环往复的语句,表现两种事物或情理的相互关系。例如:“重重青山抱绿水.弯弯绿水抱青山。”“骄傲不进步,进步不骄傲。”用回文修辞法组成的句子,有词和词互相颠倒重复的,也有短语和短... 回文也叫做“回环”,是修辞方法之一。它运用词序回环往复的语句,表现两种事物或情理的相互关系。例如:“重重青山抱绿水.弯弯绿水抱青山。”“骄傲不进步,进步不骄傲。”用回文修辞法组成的句子,有词和词互相颠倒重复的,也有短语和短语互相颠倒重复的。有并列和选择两种语气,现各举一例如下: 1、针连线,线连针,自由的对象恩爱深。(并列) 2、今儿个打开窗子说亮话,有牛大水就没有我,有我就没有牛大水!(选择) 西晋末年十六国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水 女诗人 修辞方法 修辞法 窦滔 顺读 刘象 西晋末 李调元 南朝齐
下载PDF
要全面地评价刘琨
18
作者 庞思纯 《贵州文史丛刊》 1984年第4期42-46,共5页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每当外敌入侵,国难当头,那些具有民族节操、充满爱国热情的仁人志士便应运而起,肩负起救亡御侮的重任.西晋末、东晋初,永嘉乱起,皇室南渡,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刘琨与祖逖,一个在北方坚持抗战,一个渡江北伐收...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每当外敌入侵,国难当头,那些具有民族节操、充满爱国热情的仁人志士便应运而起,肩负起救亡御侮的重任.西晋末、东晋初,永嘉乱起,皇室南渡,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刘琨与祖逖,一个在北方坚持抗战,一个渡江北伐收复失地,他们以艰苦卓绝的斗争及可歌可泣的事迹,给后人留下了光辉的榜样。过去对祖逖的评价是完全肯定的,但对刘琨的评价却比较混乱:文学史把刘琨当作爱国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运而起 外敌入侵 学史 危急存亡 西晋末 祖逖 段匹 州刺史 元帝 时不我与
下载PDF
论“齐当兴,东海出天子”——兼论高齐氏族问题
19
作者 姜望来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CSSCI 2010年第1期62-75,共14页
北魏末年高欢崛起之时,有所谓'齐当兴,东海出天子'谶言流行,此谶言为高氏造势并为高氏所利用,与当时局势颇有关系,但历来鲜有人论及。今参据有关史料,分析'东海出天子'谶言之源流、影响及与佛道之关系,并在本人之前考... 北魏末年高欢崛起之时,有所谓'齐当兴,东海出天子'谶言流行,此谶言为高氏造势并为高氏所利用,与当时局势颇有关系,但历来鲜有人论及。今参据有关史料,分析'东海出天子'谶言之源流、影响及与佛道之关系,并在本人之前考论高齐氏族问题之基础上,对高齐氏族问题再作补充申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欢 东海 领海 氏族 天子 谶言 渤海高氏 西晋末 慕容垂 高允 《北史》 郡太守
下载PDF
《裴氏世谱》简介
20
作者 张运晖 王引志 《山西档案》 1986年第1期43-45,共3页
(一)我县档案馆收集的《裴氏世谱》是公元一八○五年版本(清朝嘉庆十年)共十册,分十四卷、首卷列七序、末卷载七跋,正文一十二卷,主要记载源流考、庙莹图、世袭表、世附、官品、封爵、祠墓、制命、列传、列女、奏议、杂文、诗赋、表启... (一)我县档案馆收集的《裴氏世谱》是公元一八○五年版本(清朝嘉庆十年)共十册,分十四卷、首卷列七序、末卷载七跋,正文一十二卷,主要记载源流考、庙莹图、世袭表、世附、官品、封爵、祠墓、制命、列传、列女、奏议、杂文、诗赋、表启、碑志等。《裴氏世谱》最早始于西晋末年史学家裴松之的裴氏家传,其后数百年间,裴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谱 诗赋 县档案馆 官品 裴骃 西晋末 十二卷 裴子野 平淮西碑 赐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