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西洲曲》“莲子青如水”的入韵问题
1
作者 朱佩弦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1-58,共8页
《西洲曲》全诗四句一换韵,规律明显且整饬,唯有“莲子青如水”一句,无法与该句所属韵律单元的首、二句韵脚“秋”“头”为韵。通过《西洲曲》本初文本的确定及其用韵分析、“水”“木”形近致讹辨析、西曲产生地语音实际考证,兹认为:... 《西洲曲》全诗四句一换韵,规律明显且整饬,唯有“莲子青如水”一句,无法与该句所属韵律单元的首、二句韵脚“秋”“头”为韵。通过《西洲曲》本初文本的确定及其用韵分析、“水”“木”形近致讹辨析、西曲产生地语音实际考证,兹认为:“水”字在现今确立的古音体系里仍存在问题;作“莲子青如木”不符合常理;《西洲曲》当属西曲,其语音实际为产生地鄂东南一带的方音,“水”的语音实际在中古音系中或正可与“秋”“头”为韵,与今“许”音通或音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洲曲 “莲子青如水” 入韵 西
下载PDF
中国情诗的温婉秀丽之美--《西洲曲》
2
作者 胡菲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5期190-193,共4页
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深受“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说的影响,强调有节制地抒情、情志合一。但是南朝民歌的创作似乎打破了这一诗论观的束缚,多以情歌为主,毫无禁忌地抒发个人内心火热的情感意志。本文将以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西洲曲》为例... 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深受“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说的影响,强调有节制地抒情、情志合一。但是南朝民歌的创作似乎打破了这一诗论观的束缚,多以情歌为主,毫无禁忌地抒发个人内心火热的情感意志。本文将以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西洲曲》为例,就我国南朝民歌为何能够冲破这一“民族禁忌”,留下如此温婉缠绵的爱情诗歌进行探讨,探究在何种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诞生出一系列的中国情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洲曲 南朝民歌 非性文化 集体无意识
下载PDF
《西洲曲》产生的地理环境考释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建国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82,共5页
通过对六朝建康自然环境的考察,并结合唐人温庭筠等人诗文中对建康风物、掌故和地理环境的记述,《西洲曲》中的"西洲"、"南塘"等地点应该在建康附近,这首杰出的民歌亦应产生于六朝建康地区,描写的是发生在秦淮河畔... 通过对六朝建康自然环境的考察,并结合唐人温庭筠等人诗文中对建康风物、掌故和地理环境的记述,《西洲曲》中的"西洲"、"南塘"等地点应该在建康附近,这首杰出的民歌亦应产生于六朝建康地区,描写的是发生在秦淮河畔的爱情故事。从建康的人文地理环境和《西洲曲》的艺术特征分析,《西洲曲》应产生于建康地区的文化氛围之中,它最后完成于齐梁文人之手,属于"吴歌"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洲曲 西洲 南塘 建康 吴歌
下载PDF
《西洲曲》与南北朝长江军事分界线——兼论《西洲曲》的创作时代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小军 《晋阳学刊》 CSSCI 2009年第5期112-117,共6页
《西洲曲》爱情故事与南北朝历史地理背景及其变动密切相关,当长江南北之间交通自由时,江北男子曾到江南与江南女子相恋,后来长江南北之间交通断绝,双方不能见面、通信,唯有隔江相思。南北朝之间边境防守严密,禁止通行,故可称之为南北... 《西洲曲》爱情故事与南北朝历史地理背景及其变动密切相关,当长江南北之间交通自由时,江北男子曾到江南与江南女子相恋,后来长江南北之间交通断绝,双方不能见面、通信,唯有隔江相思。南北朝之间边境防守严密,禁止通行,故可称之为南北朝军事分界线。南北朝时,只有梁末至陈代前期(549~573)及陈代后期(579~589),长江两次成为南北朝军事分界线。《西洲曲》爱情故事的历史地理背景,当为梁末至陈代前期或陈代后期江北地区属北时的长江下游地区。《西洲曲》声律有局部粘对,亦与梁陈时期近体诗声律发展到局部粘对甚至全部粘对相一致。从《西洲曲》的历史地理内容及声律看,《西洲曲》当是梁末至陈代的作品(549~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洲曲 南北朝军事分界线 长江
下载PDF
从诗体流变看《西洲曲》的时代、作者及音韵特色 被引量:1
5
作者 鄢化志 蒋月侠 杨淑敏 《宿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6-48,63,共4页
产生于魏晋南北朝的《西洲曲》一向以其纯美的意境和绵婉的情韵受到历代论诗者的高度赞扬。但关于此诗的时代、作者及对诗中内容的理解,都存在诸多歧义和疑点。本文拟从诗体流变的角度对此诗产生的时代和作者身份予以探讨,并对此诗的音... 产生于魏晋南北朝的《西洲曲》一向以其纯美的意境和绵婉的情韵受到历代论诗者的高度赞扬。但关于此诗的时代、作者及对诗中内容的理解,都存在诸多歧义和疑点。本文拟从诗体流变的角度对此诗产生的时代和作者身份予以探讨,并对此诗的音韵之美,提一点前人较少论及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洲曲 诗律 时代 作者 音韵
下载PDF
《西洲曲》抒情主人公性别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高政锐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9-81,共3页
《西洲曲》乃男子思念女子之诗。从全诗的叙事结构,抒情手法的文学传承,地点的变化以及称谓的考证上,能够证明上述结论的成立。
关键词 西洲曲 男辞 女辞
下载PDF
说《西洲曲》 被引量:1
7
作者 顾农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50-51,共2页
南朝乐府民歌多四句一首,也有四句为一个单元,由若干单元组合成一首的情形;《西洲曲》正属于这后一种情形。本文详细说明其男女对唱的结构,分析其民俗背景和艺术特色,提出不同于传统的全新解说。
关键词 西洲曲 “解” 联句 对唱
下载PDF
《西洲曲》的考证及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余再山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4-27,共4页
《西洲曲》自诞生以来,其艺术成就无庸置疑,但关于作者、叙述主体、故事发生地和诗中某些词句的解释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本文主张研读作品必须将其还原至它产生的时代,不能生硬地用现当代的某些文学创作理念和方法强加于千百年前的文... 《西洲曲》自诞生以来,其艺术成就无庸置疑,但关于作者、叙述主体、故事发生地和诗中某些词句的解释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本文主张研读作品必须将其还原至它产生的时代,不能生硬地用现当代的某些文学创作理念和方法强加于千百年前的文学作品。通过《西洲曲》之争的分析,理清了诗中的故事发生地和某些词句的解释,认为《西洲曲》是一首通过季节和空间变换的描写,表达一位女子对情侣深长思念的经过文人加工过的南朝民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洲曲 南朝民歌 争论 解读
下载PDF
怎样读《西洲曲》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明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94-95,共2页
《西洲曲》的构思很奇特 ,诗篇并不只是写一个女子对情郎的四季相思 ,诗中还有另一个人物“我” ;头尾 6句写该男子对“梅”的思念和安慰 ,中间 2 6句写他想象中女子对他的思念。这个男子住在江南 ,女子住在西洲。这种写法在《诗经·... 《西洲曲》的构思很奇特 ,诗篇并不只是写一个女子对情郎的四季相思 ,诗中还有另一个人物“我” ;头尾 6句写该男子对“梅”的思念和安慰 ,中间 2 6句写他想象中女子对他的思念。这个男子住在江南 ,女子住在西洲。这种写法在《诗经·陟岵》中已经使用 ,杜甫的《月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读 西洲曲 诗歌 民族特色 古代文学
下载PDF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也谈《西洲曲》 被引量:2
10
作者 武雪慧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年第3期88-88,92,共2页
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是中国古典抒情诗中的名篇,针对现在比较通行的"通过季节变换的描写,表达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的诗歌理解,笔者提出质疑,认为诗中存在抒情主人公的转换,抒写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是中国古典抒情诗中的名篇,针对现在比较通行的"通过季节变换的描写,表达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的诗歌理解,笔者提出质疑,认为诗中存在抒情主人公的转换,抒写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洲曲 抒情主人公 转换
下载PDF
《西洲曲》献疑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洪生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74-77,共4页
余冠英先生《乐府诗选·西洲曲》中的解释 ,有几处颇令人费解。据考证“忆梅下西洲”的“下”字只能解释为“到”或“去”等 ;“单衫杏子红”中的单衫并非今日所言“衬衫”;“置莲怀袖中 ,莲心彻底红”一句中的“莲”非莲蓬而是莲花 ;
关键词 西洲曲 《乐府诗选》 余冠英 段落划分 主题思想 古代诗歌
下载PDF
传播学观照下中国文化走出去与翻译策略选择——以《西洲曲》和《木兰辞》英译为例
12
作者 周雪婷 何庆庆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16-119,共4页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国家战略,译介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中国文化外译研究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以Arthur Waley和许渊冲《西洲曲》及《木兰辞》译本为例,分析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受众、译介途径、译介效果对中国文化传...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国家战略,译介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中国文化外译研究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以Arthur Waley和许渊冲《西洲曲》及《木兰辞》译本为例,分析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受众、译介途径、译介效果对中国文化传播的影响。认为在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文化走出去需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走出去 文学译介 西洲曲 《木兰辞》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西洲曲》人物方位刍议
13
作者 胡以存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26-27,共2页
《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的名篇,但对这首诗的理解一直存在分歧。文章从诗歌文本出发,对人物方位进行探讨,认为诗中女子当居江南,而其所思念的情郎应位于江北西洲,西洲与江南女子居所有相当距离,但并非天水永隔。
关键词 南朝民歌 西洲曲 人物方位
下载PDF
熟女的青春追忆——《西洲曲》的女性意识新解
14
作者 李之凡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12-114,共3页
以往的对于《西洲曲》的疑惑大致围绕其写作的背景、主人公的性别视角、文中涉及的地点考证、情事的历时、主要意象追根溯源的研究等几个方面,语词的优美及扑朔迷离,恍惚神秘的意境的创造自然也多有论述。而从女性心理的角度对《西洲曲... 以往的对于《西洲曲》的疑惑大致围绕其写作的背景、主人公的性别视角、文中涉及的地点考证、情事的历时、主要意象追根溯源的研究等几个方面,语词的优美及扑朔迷离,恍惚神秘的意境的创造自然也多有论述。而从女性心理的角度对《西洲曲》分析阐释的文章并不多见,作品中的女主角是一位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之后的成熟女性。她在自己少女时期美好片段的追忆中,对恋情描述更多的关乎自身,而非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洲曲 女性心理 追忆
下载PDF
关于《西洲曲》洲释的几点意见
15
作者 刘洪生 《都江学刊(综合版)》 2002年第2期50-52,共3页
余冠英先生《乐府诗选·西洲曲》中的释解,有几处颇令人费解。据考证“忆梅下西洲”的“下”字只能解释为“到”或“去”等; “单衫杏子红”中的单杉并非今日所言衬衫;“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一句中的“莲”非莲蓬而莲花。
关键词 西洲曲 注释 诗歌 余冠英
下载PDF
谈《西洲曲》中的“变”与“不变”
16
作者 翟明女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第1期19-20,共2页
《西洲曲》四句一组,相对独立地展示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它构思巧妙,将"变"与"不变"有机组合,寓"变"于"不变"之中。"变"主要包括时、空两大变化,时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季节的转换和... 《西洲曲》四句一组,相对独立地展示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它构思巧妙,将"变"与"不变"有机组合,寓"变"于"不变"之中。"变"主要包括时、空两大变化,时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季节的转换和一日之时的推移上,空间的变化主要是随着女主人公活动内容的不同而不断地变换。此外,作品中的色彩也富有变化。在众多的变化之中,贯穿着一个永远的"不变",那就是女主人公对心上人热烈而执着的情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洲曲 “变” “不变”
下载PDF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观照下的《西洲曲》语言艺术
17
作者 苏爱风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8年第1期48-50,共3页
《西洲曲》是我国南朝民歌中的精华,其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呈现是该诗语言丰富的联想性和张力。我国传统文论对诗歌语言现象的探讨多重意会、领悟,但缺乏系统、细致的观照。借用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分析该诗语言的艺术性,从语言学理论的联... 《西洲曲》是我国南朝民歌中的精华,其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呈现是该诗语言丰富的联想性和张力。我国传统文论对诗歌语言现象的探讨多重意会、领悟,但缺乏系统、细致的观照。借用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分析该诗语言的艺术性,从语言学理论的联想关系出发来探究《西洲曲》语言的结构及典型意象的使用,是一种具体到字词关系的微观视角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绪尔语言学 西洲曲 语言艺术
下载PDF
是喜悦,还是哀愁?——辨《荷塘月色》引用《西洲曲》的寓意
18
作者 马能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97年第7期30-30,共1页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原文中引用了《采莲赋》片断之后,又引用了《西洲曲》里的诗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荷塘月色》引用这四句诗的真意何在?朱自清用它表现的情绪是喜悦还是哀愁?有关教学参考书...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原文中引用了《采莲赋》片断之后,又引用了《西洲曲》里的诗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荷塘月色》引用这四句诗的真意何在?朱自清用它表现的情绪是喜悦还是哀愁?有关教学参考书提供了“有关资料”。如,吴周文《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采莲赋 西洲曲 西洲曲 《采莲赋》
下载PDF
《西洲曲》中的“梅”字辨析与欣赏 被引量:3
19
作者 史以英 《文教资料》 2007年第25期61-63,共3页
《西洲曲》中的"梅"字内涵,人们在理解上多有分歧,从而影响了对作品意象的把握与理解。文章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梅"字的内涵指向,达到了对作品准确理解定位的目的。
关键词 西洲曲 "梅"字内涵 意象的分析
下载PDF
妙趣天成 摇曳生姿──南朝民歌《西洲曲》的语言魅力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晓宏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00年第3期46-47,共2页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篇幅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描写了一个江南女子对恋人的相思之情。语言清新明丽,结构整一,修辞巧妙精当,是南北朝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作品,当之无愧地代表了南朝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
关键词 西洲曲 南朝乐府民歌 相思之情 清新明丽 巧妙精当 最高成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