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西海蒙古与明朝的通贡互市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文君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西海蒙古是蒙古的一部分,明朝中期逐渐由蒙古高原移居到西海。他们为了获得生活必须品,多次向明朝求贡,但都遭到拒绝。隆庆年间明蒙议和后,西海蒙古获得了与明朝互市的权利。
关键词 西海蒙古 明朝 求贡 互市
下载PDF
西海蒙古中的永谢布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文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57-61,共5页
永谢布是蒙古右翼三万户之一,它的一部分部众在明朝中期移居西海。永邵卜大成台吉、把尔户台吉、瓦剌他卜囊等人成为永谢布在西海的首领。永谢布一度是西海最强盛的蒙古部落,后因与火落赤的内讧而衰落,最终为固市始汗收编。瓦剌他卜囊... 永谢布是蒙古右翼三万户之一,它的一部分部众在明朝中期移居西海。永邵卜大成台吉、把尔户台吉、瓦剌他卜囊等人成为永谢布在西海的首领。永谢布一度是西海最强盛的蒙古部落,后因与火落赤的内讧而衰落,最终为固市始汗收编。瓦剌他卜囊是永邵卜大成台吉之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谢布 西海蒙古 瓦刺他卜囊
下载PDF
西海蒙古的兴盛
3
作者 王海军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73,共2页
一、西海蒙古源流 明朝建立后,北退的蒙古基本上演变成东西两个权力中心:东蒙古(即蒙古东部,又称鞑靼)游牧于漠南和漠北,其首领为元事后裔,被视为黄金家族的正统派;两蒙古(明称瓦刺,清称卫拉特或厄鲁特,原为翰赤喇部)游牧... 一、西海蒙古源流 明朝建立后,北退的蒙古基本上演变成东西两个权力中心:东蒙古(即蒙古东部,又称鞑靼)游牧于漠南和漠北,其首领为元事后裔,被视为黄金家族的正统派;两蒙古(明称瓦刺,清称卫拉特或厄鲁特,原为翰赤喇部)游牧于漠西,与东蒙古有联姻关系。此外尚有一支活跃在明和东西蒙古之间的兀哈良部,居住往今老哈河(内蒙古)和辽河流域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海蒙古 兴盛 权力中心 黄金家族 联姻关系 辽河流域 正统派 蒙古
下载PDF
明代西海蒙古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评李文君《明代西海蒙古史研究》
4
作者 王苗苗 《民族史研究》 2010年第1期365-374,共10页
李文君所著《明代西海蒙古史研究》一书,作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研究丛书”中的一部著作,2008年11月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研究明代西海蒙古(明正德年问开始陆续迁移到青海湖周边的东蒙古右翼三... 李文君所著《明代西海蒙古史研究》一书,作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研究丛书”中的一部著作,2008年11月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研究明代西海蒙古(明正德年问开始陆续迁移到青海湖周边的东蒙古右翼三万户各部)的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史研究 西海蒙古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明代 李文 力作 边疆民族地区 2008年
下载PDF
《秦边纪略》所记的明代西海蒙古首领卜儿孩事迹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文君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7-51,共5页
《秦边纪略》是清初的一部重要舆地著作。卜儿孩是早期西海蒙古的著名首领,他本是亦思马因的儿子,达延汗的同母异父弟弟,因在蒙古本部受到排挤,被迫率部迁徙到西海驻牧,最终被西征的蒙古本部所征服。《秦边纪略》一书对卜儿孩子孙的记... 《秦边纪略》是清初的一部重要舆地著作。卜儿孩是早期西海蒙古的著名首领,他本是亦思马因的儿子,达延汗的同母异父弟弟,因在蒙古本部受到排挤,被迫率部迁徙到西海驻牧,最终被西征的蒙古本部所征服。《秦边纪略》一书对卜儿孩子孙的记载是错误的,作者梁份混淆了卜儿孩与固始汗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边纪略》 卜儿孩 西海蒙古
下载PDF
明中叶以降西海蒙古与明朝对河湟洮岷地方秩序的重塑 被引量:1
6
作者 褚宁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70,共13页
明中叶以降,大批东蒙古部落突破长城防线,辗转南牧青海,及至“隆庆和议”“仰华寺会晤”后达到巅峰,并逐渐向黄河南岸的莽剌、捏工二川转场,导致明朝主导下的河湟洮岷地方秩序被打破,酿成万历十八年的“洮河危机”。明朝不得已派遣深谙... 明中叶以降,大批东蒙古部落突破长城防线,辗转南牧青海,及至“隆庆和议”“仰华寺会晤”后达到巅峰,并逐渐向黄河南岸的莽剌、捏工二川转场,导致明朝主导下的河湟洮岷地方秩序被打破,酿成万历十八年的“洮河危机”。明朝不得已派遣深谙蒙古事务的郑洛坐镇经略。郑洛及其后继者采取一系列举措,才最终缓和了紧张局势。在平息“海患”的过程中,明朝逐步强化了对河湟洮岷地方社会的整合,这可视为其在西海蒙古压力下扭转区域关系失衡所作出的一种加速反应。明朝在汉藏走廊的经略无疑深受西北地缘形势变化的影响,客观上推进了王朝制度向“西番”地区的延伸,深化了蒙、“番”、汉各族群的交往交流交融,为日后西部疆域的稳定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 西番诸卫 西海蒙古 河湟洮岷 郑洛
原文传递
明朝西番地区应急性防御与洮州卫堡寨的兴废
7
作者 吴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6,共8页
洪武年间,因西番十八族叛乱,明廷在邻西番地区设洮州卫;嘉靖年间,西海蒙古侵扰加剧,万历时设临洮总兵。因明初西番的袭扰具有偶然性,明廷在洮河北岸修筑堡寨和关隘以驻兵,属事发派兵的应急性防御。西海蒙古东侵后,洮州卫构筑起由洮河和... 洪武年间,因西番十八族叛乱,明廷在邻西番地区设洮州卫;嘉靖年间,西海蒙古侵扰加剧,万历时设临洮总兵。因明初西番的袭扰具有偶然性,明廷在洮河北岸修筑堡寨和关隘以驻兵,属事发派兵的应急性防御。西海蒙古东侵后,洮州卫构筑起由洮河和边墙等设施组成的独立的闭环防御区。但此后洮州卫的堡寨废弃多于延续。明廷在洮州从卫到军镇的防御等级提升,并未改变其应急性防御特质。修建的堡寨数量虽多,但缺乏辐射力,这成为其延续性差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 西海蒙古 应急性防御 堡寨兴废 洮州卫
下载PDF
明代蒙古部落入迁青海的历史成因及其影响
8
作者 马鸣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明代中期一大批蒙古部落进入青海,使青海成为蒙古族活动的一个中心地带,而且对当时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这一时期蒙古族的大迁徒中,蒙古部落支派非常复杂,其中鄂尔多斯的亦卜剌部与土默特的俺答汗部是影响较大的两个部落。... 明代中期一大批蒙古部落进入青海,使青海成为蒙古族活动的一个中心地带,而且对当时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这一时期蒙古族的大迁徒中,蒙古部落支派非常复杂,其中鄂尔多斯的亦卜剌部与土默特的俺答汗部是影响较大的两个部落。他们先后活动于西海地区,加强了与这一地区各民族的融合和联系,同时将藏传佛教传入蒙古社会,对蒙古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蒙古部落 西海蒙古 亦卜剌 俺答汗
下载PDF
明代同仁保安堡建造时间考辨
9
作者 褚宁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73-78,共6页
保安堡为明代河州卫下辖的一座军事要塞,对于该堡的修造时间,学者们大都援引芈一之调查所得的一则口述材料,认为始于“万历二年”。与之结论相左,宋挺生根据对青海省同仁县出土明代王廷仪纪功碑铭的考证,认为介于“万历二十二至二十三... 保安堡为明代河州卫下辖的一座军事要塞,对于该堡的修造时间,学者们大都援引芈一之调查所得的一则口述材料,认为始于“万历二年”。与之结论相左,宋挺生根据对青海省同仁县出土明代王廷仪纪功碑铭的考证,认为介于“万历二十二至二十三年间”,但后者的观点一直以来未能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事实上,保安堡的修建与万历十八年“洮河之役”后明朝对西海蒙古的整体战略有着密切关系。故此,本文通过钩稽、辨析文献,对相关问题再作探讨,以澄清异议,认为“万历二年”说值得商榷,“万历二十二至二十三年”说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安站 保安堡 西海蒙古 王廷仪纪功
下载PDF
郑洛招番与明人的番族观
10
作者 周敏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117-121,共5页
明正德以后,蒙古人不断南下冲散了原本生活在青海地区的番族部落,打破了明王朝“隔绝番虏”的边防政策,冲击了明朝在河湟洮岷地区的统治。郑洛招番便是在此背景下整合流落番族,恢复河湟洮岷地区统治秩序,重建番族以拱卫西北边疆的行为... 明正德以后,蒙古人不断南下冲散了原本生活在青海地区的番族部落,打破了明王朝“隔绝番虏”的边防政策,冲击了明朝在河湟洮岷地区的统治。郑洛招番便是在此背景下整合流落番族,恢复河湟洮岷地区统治秩序,重建番族以拱卫西北边疆的行为。在郑洛招番这一行为背后体现了明朝统治者对于番族的看法和态度,这种态度既有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也有区别以往汉族政权的意识。明朝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元朝的统治遗产,吸收了元朝的统治方式,形成了一种更为灵活变通的番族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海蒙古 郑洛招番 番夷观
下载PDF
17世纪卫拉特蒙古在青海的扩张
11
作者 雷璐帆 《群文天地》 2017年第3期91-93,共3页
从13世纪成吉思汗率部踏上青藏高原开始,至17世纪,蒙古族大批进入青海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蒙元时期的“宣慰使司蒙古”,第二阶段为明代的“西海蒙古”,第三阶段为17世纪以后的“青海卫拉特蒙古”。其中17世纪以后进入青海的卫拉... 从13世纪成吉思汗率部踏上青藏高原开始,至17世纪,蒙古族大批进入青海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蒙元时期的“宣慰使司蒙古”,第二阶段为明代的“西海蒙古”,第三阶段为17世纪以后的“青海卫拉特蒙古”。其中17世纪以后进入青海的卫拉特蒙古在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的带领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拉特蒙古 17世纪 青海 青藏高原 成吉思汗 13世纪 蒙元时期 西海蒙古
原文传递
生、熟之间:明代“差发马”与河湟洮岷地方秩序的变迁
12
作者 褚宁 谭欣 《暨南史学》 2020年第1期70-92,共23页
明代的河湟洮岷经历了一个由"化外"向"化内"转变的过程,其重要表现在于西番通过"纳马当差"的途经由"生"化为"熟",后者虽保留了"番"的异族属性,但由于承担"差发马&qu... 明代的河湟洮岷经历了一个由"化外"向"化内"转变的过程,其重要表现在于西番通过"纳马当差"的途经由"生"化为"熟",后者虽保留了"番"的异族属性,但由于承担"差发马"的义务,遂在政治身份上等同于内地编民。这一过程可视为边缘社会与王朝制度整合的一部分。本文的出发点和关注点并不在于"差发马"制度本身,而是希望从区域社会史的视角,即在区域社会变迁的具体情境和脉络中去理解"差发马"如何推行,以及如何影响并塑造西番的身份与国家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 “差发马” 编户齐民 西海蒙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