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典籍外译的易读性与可读性研究——以《西游记》韦利译本和蓝诗玲译本为例
1
作者 许宗瑞 张云丹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01-306,318,324,共8页
本文以《西游记》韦利译本和蓝诗玲译本为例,通过软件量化分析和文本细读研究,比较了两节译本的易读性和可读性。结果发现,两节译本均遵循“一致性”原则和“缩短距离”原则以提高译本易读性,同时利用副文本构建叙事语境,采用编译结合... 本文以《西游记》韦利译本和蓝诗玲译本为例,通过软件量化分析和文本细读研究,比较了两节译本的易读性和可读性。结果发现,两节译本均遵循“一致性”原则和“缩短距离”原则以提高译本易读性,同时利用副文本构建叙事语境,采用编译结合或译创结合策略以增强文本故事性和时代性,从而提高译本可读性。两节译本的成功经验或可为今后中华典籍外译提供一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典籍外译 西游记》 西游记》韦利译本 西游记》蓝诗玲译本
下载PDF
边缘活力与“西游故事”的多民族叙述
2
作者 赵毓龙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3,共8页
“西游故事”的演化传播是在中华文学版图内发生的,是在中原动力与边缘活力“内聚外活”的文化力学结构内实现的。边缘地带的多民族叙述一方面容受中原文化,又反馈于中原文化,一方面吸纳异域文化,又经内部多民族交流整合后向中原输送,... “西游故事”的演化传播是在中华文学版图内发生的,是在中原动力与边缘活力“内聚外活”的文化力学结构内实现的。边缘地带的多民族叙述一方面容受中原文化,又反馈于中原文化,一方面吸纳异域文化,又经内部多民族交流整合后向中原输送,仿佛“两重滤器”。在古代“一带一路”的历史空间背景下,西北、西南、东南多民族地区表现得格外活跃:以敦煌为中心的西北板块承担了故事早期演化的主动力功能;由川滇缅印通道贯穿的西南板块贮存了故事早期形态的“活化石”;以泉州为中心的东南板块将海外因子与闽地民间信仰结合,推动了人物形象的完善、定型。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带来的新活力,则推动了故事的世情化、戏谑化、游戏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故事 边缘活力 多民族 中华文学版图 一带一路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引入《西游记》的教学新方式研究
3
作者 王艺霖 李秀领 +1 位作者 王军 张玉明 《安徽建筑》 2024年第1期91-93,共3页
为进一步提升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效果,基于建构主义中“创设高质量教学情境”的理念和“万事万物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构建了引入经典名著《西游记》的教学新方式。首先全面挖掘《西游记》中的土木工程元素,然后将各元素与专业... 为进一步提升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效果,基于建构主义中“创设高质量教学情境”的理念和“万事万物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构建了引入经典名著《西游记》的教学新方式。首先全面挖掘《西游记》中的土木工程元素,然后将各元素与专业课程的具体知识点对应起来,进而从课堂教学、课外教学两方面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研究表明,本方式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对专业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增强专业教育效果,同时可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无缝衔接,使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升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建构主义 土木工程 思政
下载PDF
论《西游记》中自然文化的嵌入与影响
4
作者 于红慧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07-312,共6页
《西游记》是一部有诸多自然文化嵌入与影响的小说,主要表现在四个层面:一是题材类型层面,历史上玄奘西行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自然环境的考验,受此影响,后出的取经故事大量描写人与自然的矛盾;二是人物形象塑造层面,有突出的“人文的自然... 《西游记》是一部有诸多自然文化嵌入与影响的小说,主要表现在四个层面:一是题材类型层面,历史上玄奘西行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自然环境的考验,受此影响,后出的取经故事大量描写人与自然的矛盾;二是人物形象塑造层面,有突出的“人文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文化”写作形态,自然美是人物设置的最高等级;三是情节构思层面,丰富多样的自然景物描写发挥了“比德”和“畅神”的功能、作用;四是知识构成层面,小说反映了古人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是神话与自然科学的结晶。《西游记》在人与自然共生的文化立场上,具有丰富的自然思想和生态伦理意蕴,是一种中国式的自然美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自然文化 嵌入 影响
下载PDF
文学经典改编与传播研究新力作——评《“西游”新说十三讲》
5
作者 刘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6-I0006,共1页
新时代背景下,对文学经典进行改编与传播研究,不仅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需要,也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体现。《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名著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作为一部富有想象力和艺术魅力的作品,《西游记》蕴含了深刻... 新时代背景下,对文学经典进行改编与传播研究,不仅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需要,也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体现。《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名著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作为一部富有想象力和艺术魅力的作品,《西游记》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它的影响力跨越了时空和民族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名著 文学经典 西游记》 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自信 新时代背景下 文化内涵 传承和创新
下载PDF
阐释与解构:论海耶斯对《西游记》的译介
6
作者 周家春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在《西游记》英译本中,海伦·M.海耶斯的译本《佛教徒的天路历程》因其充满了暗引、对比、评述等非原著内容,而令学界在其类别归属上莫衷一是。本文认为,海耶斯译本采用了“译”“评”“著”相结合的译介策略,在多重权力话语交织的... 在《西游记》英译本中,海伦·M.海耶斯的译本《佛教徒的天路历程》因其充满了暗引、对比、评述等非原著内容,而令学界在其类别归属上莫衷一是。本文认为,海耶斯译本采用了“译”“评”“著”相结合的译介策略,在多重权力话语交织的话语语境中,通过建立互文关系、重塑人物形象、删减情节等策略,实现了对《西游记》独特阐释与解构,该译本也因此对中国文学典籍初入异域文化及其传播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海耶斯 互文性 阐释 解构
下载PDF
《西游记》的艺术精神
7
作者 竺洪波 《艺术广角》 2024年第3期34-44,共11页
《西游记》的神话构架与浪漫文风,理想情怀与自由精神,以及相应的象征方法与叙事策略,构成这部文学经典独一无二的艺术本体和审美精神,在浪漫主义、复调结构、游戏精神、人物形塑等方面均有具体表现。
关键词 西游记》 艺术精神 浪漫主义 复调结构
下载PDF
生命的维度:《西游记》价值阅读与生活化育
8
作者 王爱军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0-67,共8页
价值阅读即在细读或视读经典过程中获得价值元素和启示意义,其对于个体生命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构建意义。文学经典《西游记》的价值阅读对于生命成长和生活实践具有实用与审美的多重价值维度,诸如勤修苦练和技艺傍身的能力培养、遇事... 价值阅读即在细读或视读经典过程中获得价值元素和启示意义,其对于个体生命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构建意义。文学经典《西游记》的价值阅读对于生命成长和生活实践具有实用与审美的多重价值维度,诸如勤修苦练和技艺傍身的能力培养、遇事冷静和受困突围的逆商心态、恭敬孝顺和仁义感恩的德性之本、自然诗语和美丑对照的生活美育。这些价值维度能够浸润个体生命的成长,优化生存实践的向度,提升生活美育和生命教育的价值成效,对于个体的人生历程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有着重要的参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生命维度 价值阅读 生活美育 逆商心态
下载PDF
从解构到重构的构作策略 评话剧《西游》
9
作者 高卫军 《上海戏剧》 2024年第2期22-25,共4页
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话剧《西游》通过视角转换解构经典IP,让唐玄类回归到取经的核心主角位置,然后采用文本拼贴建构起清晰的戏剧文本框架,并使用反串技术、视听手段和形体动作丰富并重构了“西游”。
关键词 形体动作 西游 视听手段 解构经典 视角转换 话剧 西游 文本框架
下载PDF
论《西游原旨》的金丹大道与文学技法
10
作者 刘世明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2-63,共12页
刘一明的《西游原旨》,借助《西游记》故事来阐扬道教内丹学的金丹大道。其中,知行并用、弃假求真、以道心化人心,属于性命双修之范畴;返本还元、跳出法身、剥群阴变纯阳,乃是还丹大丹之功夫。回到元典之中,刘一明将《西游记》视作三教... 刘一明的《西游原旨》,借助《西游记》故事来阐扬道教内丹学的金丹大道。其中,知行并用、弃假求真、以道心化人心,属于性命双修之范畴;返本还元、跳出法身、剥群阴变纯阳,乃是还丹大丹之功夫。回到元典之中,刘一明将《西游记》视作三教一家之学,归根到底,就是要修德立身、行孝释厄,做一个不昧良心的善人。除此之外,《西游原旨》还是一部文学评点之作,书中所运用的三五合一、寻眼辨脉、拆字解音、环形对照、不解而解等方法,都为文学批评开拓了新的视野。可见,《西游原旨》不仅“功翼宗门道教”,而且有助于文学理论的革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一明 西游记》 西游原旨》 金丹大道 文学技法
下载PDF
基于波士顿矩阵分析的文学旅游品牌塑造研究——以淮安市“西游圣地”品牌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潮 徐前 +1 位作者 王益富 管江悦 《江苏商论》 2024年第3期58-61,70,共5页
本文运用波士顿矩阵(SWOT)分析法分析淮安市“西游圣地”旅游品牌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西游圣地”旅游品牌内部优势是地理位置优势、政府支持力度大、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较好、深度的文化开发。内部劣势是旅游元素简单杂糅、配套基础设施... 本文运用波士顿矩阵(SWOT)分析法分析淮安市“西游圣地”旅游品牌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西游圣地”旅游品牌内部优势是地理位置优势、政府支持力度大、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较好、深度的文化开发。内部劣势是旅游元素简单杂糅、配套基础设施尚未完善。外部机会是营销方式丰富多样、市场优势明显。外部威胁是其他西游品牌和主题乐园的竞争。根据上述因素提出开拓型、争取型、抗争型、保守型4种战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市 西游圣地 旅游品牌形象 SWOT分析
下载PDF
《西游补》与《周易》:主题与结构
12
作者 李前程 《晋阳学刊》 2024年第3期115-126,共12页
刊刻于1641年的《西游补》是一部发挥到极致的文人写给文人看的小说,其中一个特点是作者的旁征博引。不同文本的引用、化用、影射以及戏拟的叠加给这部小说带来厚重之感。其中与主题密切相关,并且贯穿于小说深层结构始终的最重要文本则... 刊刻于1641年的《西游补》是一部发挥到极致的文人写给文人看的小说,其中一个特点是作者的旁征博引。不同文本的引用、化用、影射以及戏拟的叠加给这部小说带来厚重之感。其中与主题密切相关,并且贯穿于小说深层结构始终的最重要文本则是《周易》。小说的情节、地点均建筑在某一卦、某一爻之上,或是二者的组合。整部书都以《周易》为基础,其中每一回、每一情节或场景均可视为不同的卦象。此小说始于对《周易》解释性诗篇,终于对《周易》的引用,可以与《周易》对读,二者彼此相互阐述,相互补充。数千年来对《周易》的阐释也增加了这部小说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补》 《周易》 主题 结构 文人小说
下载PDF
清末民初《西游记》英译研究
13
作者 罗炅 高玉海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21,共9页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域外传播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影响力甚至超过国内推崇的《红楼梦》。从英译动机、译介策略和译文特征方面入手,清末民初《西游记》英译的历史演进轨迹可划分为滥觞期(1884—1895)、开拓期(1896—1911)和发展期(...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域外传播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影响力甚至超过国内推崇的《红楼梦》。从英译动机、译介策略和译文特征方面入手,清末民初《西游记》英译的历史演进轨迹可划分为滥觞期(1884—1895)、开拓期(1896—1911)和发展期(1912—1930)三个阶段。译介队伍由初始的传教士拓展为作家、记者和汉学家等多元化译者;英译作品的传播经历了从报刊连载、文学史、作品集到独立发行的过程;取经前的故事内容译介频次高,反映了西方译者的翻译立场和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西游记》 英译动机 译介策略 译文特征
下载PDF
精读与跳读阅读方法的实践运用——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卓玲丽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6期46-48,共3页
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基于文本特质和阅读重点,指导学生具体实践精读与跳读的阅读方法。一是通过抓住名著在叙述、情节、叙事结构上不断重复的特点,精读叙事结构的要素,跳读重复的内容。二是将研读“心”的修炼作为阅读重点,跳... 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基于文本特质和阅读重点,指导学生具体实践精读与跳读的阅读方法。一是通过抓住名著在叙述、情节、叙事结构上不断重复的特点,精读叙事结构的要素,跳读重复的内容。二是将研读“心”的修炼作为阅读重点,跳读无关的内容。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并达到读薄、读深《西游记》的阅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读 跳读 叙事框架 阅读目标 西游记》
下载PDF
连云港市花果山景区在西游文化下的景观设计研究
15
作者 刘佩瑶 安喆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1期87-89,共3页
西游文化在连云港地区已有数百年的传承发展,是连云港区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西游文化融入连云港花果山景区的景观设计中,提高景区的文化特色、竞争力与吸引力。以西游文化为内涵,景观设计为手段,通过对花果山景区的建筑造型... 西游文化在连云港地区已有数百年的传承发展,是连云港区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西游文化融入连云港花果山景区的景观设计中,提高景区的文化特色、竞争力与吸引力。以西游文化为内涵,景观设计为手段,通过对花果山景区的建筑造型、景观小品、主题广场等设计,凸显西游文化的鲜明特征,设计出具有西游文化底蕴的景观,塑造人们对花果山景区以及西游文化的新认识,为连云港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举措,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本文有望对连云港文化产业发展、城市形象塑造以及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文化 景观设计 空间设计 传统文化
下载PDF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集中的《西游记》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16
作者 王文强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英语世界汉学家编纂的中国文学史集对推动中国文学作品海外“经典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选取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为案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集对该小说的评价,重点聚焦编著者对《西游记》主题、著作归属权等方面... 英语世界汉学家编纂的中国文学史集对推动中国文学作品海外“经典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选取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为案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集对该小说的评价,重点聚焦编著者对《西游记》主题、著作归属权等方面的探讨,以此考察《西游记》在史集中所呈现的面貌。研究发现,《西游记》在史集的历史演进呈现出三个阶段性特征:20世纪初,翟理斯在其《中国文学史》中对《西游记》做了初步探索,将其视作“迷信小说”;受胡适《<西游记>考证》一文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的编著者接受“吴承恩作者论”,小说也被定义为“幽默小说”;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受余国藩影响,中国文学史集的编纂者注重论述《西游记》中蕴含的佛教、道教元素。作为典籍翻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他者视角考察史集中的《西游记》,可以映射出《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接受情况,有助于学生了解该小说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的镜像,对提升学生跨文化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英语世界 中国文学史集 翻译教学
下载PDF
坐庄、嵌套与循环:《西游记》的交易奥秘——兼论游戏说的谬误
17
作者 毛志勇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唐僧取经表面像游戏,本质是交易,目的是清心安天。将取经看作承载一系列交易的事件,会发现其结构是嵌套式的,从顶层依次往下分别为玉帝与如来的交易、观音代表如来与李世民的交易、观音代表如来与唐僧师徒的交易,以及取经过程中发生的... 唐僧取经表面像游戏,本质是交易,目的是清心安天。将取经看作承载一系列交易的事件,会发现其结构是嵌套式的,从顶层依次往下分别为玉帝与如来的交易、观音代表如来与李世民的交易、观音代表如来与唐僧师徒的交易,以及取经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具体交易。层层穿透下去,本质是佛派坐庄下心与天的交易,孙悟空和妖魔等天宫体制外势力把放纵的心收回,换取玉帝所在天宫的安宁,由此心获得天的庇护,天得到心的拥戴;此外,唐僧师徒证得功果,大乘佛法永传东土,大唐在阴司积压的冤魂得以超生,重启“人—鬼—人”的循环,除被剿灭或镇压的妖魔及被妖魔所伤的人类外,这场交易可谓各取所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 交易 嵌套 循环 理性
下载PDF
虚幻的精神高度——胡适改创《西游记》第八十一难之文化生态新论
18
作者 张惠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胡适认为吴承恩版《西游记》第八十一难太过寒伧有补凑之感,因此自己改创为唐僧割肉饲魔道成肉身。胡适改本借镜了古典小说改作、仿作的一般传统,又直接改写自佛教经典,借用佛教经典母题创作,并借鉴吸收佛经和《西游记》的白话,希望促... 胡适认为吴承恩版《西游记》第八十一难太过寒伧有补凑之感,因此自己改创为唐僧割肉饲魔道成肉身。胡适改本借镜了古典小说改作、仿作的一般传统,又直接改写自佛教经典,借用佛教经典母题创作,并借鉴吸收佛经和《西游记》的白话,希望促进白话和白话小说的发展。胡适改创虽不逮吴著,但反映出转型时期的文学观念,既体现了近代转型文化生态的驳杂繁复特点,对虚构文学的探索也具有一定的精神高度。胡适想超越吴承恩版第八十一难虽然虚幻,但他在文化迅猛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既承继传统又面向未来构建新知识体系的求新求变之尝试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西游记》 第八十一难 文化生态
下载PDF
《西游记》中的“如来”说法与“空”的审美还原
19
作者 安汝杰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是具身化的终极实在,取经僧徒对神圣存在的觉知为终极实在具身化为“空”的审美范畴提供了稳固的形而上根基。在听如来佛祖说法的过程中,取经僧徒由于消解了其所执着的自我意识,如来佛祖于此主动现身,神圣存在于... 《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是具身化的终极实在,取经僧徒对神圣存在的觉知为终极实在具身化为“空”的审美范畴提供了稳固的形而上根基。在听如来佛祖说法的过程中,取经僧徒由于消解了其所执着的自我意识,如来佛祖于此主动现身,神圣存在于如来佛祖的说法中得以具身性地在场,虚空也由此转向审美之空。取经僧徒默会到了如来佛祖“空”的说法的审美规律,并于此获得从绝对虚无迈向绝对存在,从佛祖之至美的分享者到遨游于佛国妙境的审美契机。而取经僧徒成佛则意味着佛弟子复归终极实在,也即意味着从价值的虚无走向价值的实有的潜在性,这种潜在性不仅是佛弟子弘扬“空”的教义的自由意志的显现,也是佛弟子行进在向神圣存在主动皈依的审美还原之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如来说法 审美还原
下载PDF
《西游记》中武器与法宝的研究
20
作者 薛明珠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3-58,共6页
在统治者对宗教的狂热推崇下,明代产生了大量的神魔小说,其中成就最高的当属《西游记》。《西游记》中对武器法宝形状、功能的创设受到了明代宗教思想与物质生活的双重影响,其中对武器法宝的描写创造,在刻画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展开方面... 在统治者对宗教的狂热推崇下,明代产生了大量的神魔小说,其中成就最高的当属《西游记》。《西游记》中对武器法宝形状、功能的创设受到了明代宗教思想与物质生活的双重影响,其中对武器法宝的描写创造,在刻画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展开方面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西游记》中武器法宝等器物的创设对后世文学作品中相关器物的创设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武器 法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