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安多早侏罗世火山岩岩石成因及对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俯冲消减的制约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小波 王保弟 +4 位作者 刘函 王立全 陈莉 闫国川 周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73-2084,共12页
拉萨地块广泛分布着中生代的岩浆活动,研究它们对于认识特提斯洋的演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报道安多地区新识别出的早侏罗世岛弧型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锆石原位Hf同位素、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和Sr-Nd同位素结果。英安岩20... 拉萨地块广泛分布着中生代的岩浆活动,研究它们对于认识特提斯洋的演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报道安多地区新识别出的早侏罗世岛弧型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锆石原位Hf同位素、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和Sr-Nd同位素结果。英安岩206Pb/238U年龄为180.7±4.7Ma(MSWD=0.22,n=10),指示其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这些火山岩的SiO_2含量为62.50%~76.15%,MgO含量为0.33%~3.05%,Fe_2O_3T含量为2.35%~6.69%;所有样品都显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具有铕的弱负异常,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时这些火山岩锆石原位εHf(t)值均为正值(+15.1^+17.1);全岩Sr-Nd同位素εNd(t)值也均为正值(+7.1^+13.2),指示这些火山岩很可能是特提斯洋俯冲消减过程中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安多火山岩不可能是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洋或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俯冲消减的产物,而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俯冲消减的产物,区域上很可能与改则北、日土地区的侏罗纪侵入岩一起构成了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北侧的岩浆弧带。由此本文认为安多早侏罗世岛弧型火山岩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消减的产物,从而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俯冲消减过程提供了直接的火山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 锆石U-PB定年 西藏安多
下载PDF
西藏安多地区近千年风沙活动过程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
作者 黄文敏 伍永秋 +3 位作者 谭利华 潘美慧 杜世松 蒿承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3-380,共8页
青藏高原历史时期存在广泛的风沙活动,而关于高原中部历史时期的风沙活动的研究较少.本文选择高原中部安多地区柴荣(CR)风成沉积剖面,采用OSL测年方法建立剖面年代序列,以粒度为主要风沙活动代用指标,结合磁化率、碳酸钙、有机质指标,... 青藏高原历史时期存在广泛的风沙活动,而关于高原中部历史时期的风沙活动的研究较少.本文选择高原中部安多地区柴荣(CR)风成沉积剖面,采用OSL测年方法建立剖面年代序列,以粒度为主要风沙活动代用指标,结合磁化率、碳酸钙、有机质指标,揭示安多地区近千年来风沙活动过程,探讨风沙活动对高原近千年几个气候特征时期的响应,结果表明,安多地区千年来风沙活动可划分为5个阶段:1)1310年以前约300a,风沙活动很弱,气候温暖湿润;2)1310—1660年为气候稳定的过渡阶段,风沙活动较弱,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其中1450—1570年风沙活动进一步减弱,出现小幅的升温;3)1660—1890年风沙活动强烈,气候寒冷干燥,其中1780—1860年为小冰期中的距今最近一次冷事件;4)1890—1940年风沙活动很弱,进入20世纪暖期的升温阶段;5)1940年至今,风沙活动再次加强,转为冷干的气候环境,但其寒冷程度不及小冰期.柴荣剖面风沙活动所记录近千年气候变化与高原文献记录较为一致,但反映的气候特征事件并不完整.中世纪暖期(持续到1310年)与高原中部、中北部和东北部湖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小冰期(1660—1890年)的起始时间比高原东北部、西部和中北部反映的晚200~300a,比高原中部的记录晚约150a.小冰期结束时间与整个高原记录一致,其中体现的冷事件与高原其他记录所指示的距今最近的一次冷事件时间相同.20世纪暖期的起始时间与高原其他记录的时间一致,1890—1940年的暖湿阶段和1940年以来的冷干阶段也与高原东北部、西部的研究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安多 粒度特征 风沙活动 气候响应
下载PDF
西藏北部色哇-安多地区侏罗纪菊石类与缺氧黑色页岩相 被引量:12
3
作者 阴家润 高金汉 +6 位作者 王永胜 张树岐 郑春子 徐德彪 白志达 孙立新 苏新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1-331,共21页
西藏北部色哇和安多地区32°-33°N,88°-91°E范围内的菊石化石证明了东特提斯北缘侏罗纪土阿辛期(Toarcian)和阿林期(Aalenian)地层的存在。文内描述11种,大多数属种都在国内首次报道,包括相当于土阿辛期末期的aalen... 西藏北部色哇和安多地区32°-33°N,88°-91°E范围内的菊石化石证明了东特提斯北缘侏罗纪土阿辛期(Toarcian)和阿林期(Aalenian)地层的存在。文内描述11种,大多数属种都在国内首次报道,包括相当于土阿辛期末期的aalensis菊石带和阿林期中期的murchisonae菊石带的种,它们分别隶属于2亚目、3超科、5科、9属,其中以Hildocerataceae超科的类型占主体。藏北菊石动物群和西特提斯地中海区同期菊石动物群具有更加密切的亲缘关系。土阿辛阶的种有Dumortieriasp.,Dactyliocerascf.directum(Buckman),Hildocerassp.,Clevicerascf.elegans(Sowerby),Clevicerassp.,PolyplectusdiscoidesZieten,Phymatocerascf.binodata(Buckman),Pleydelliacf.aalensis(Zieten)。阿林阶的种有Phyllocerassp.,Planammatocerascf.lepsiusi(Gemmellaro),Erycitessp.。菊石和沉积岩资料表明,在早土阿辛末期和晚土阿辛末期至早阿林期是藏北地区缺氧黑色页岩沉积时期;菊石动物群的扩散和黑色页岩相的发生是全球高海平面的地区性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石 缺氧黑色页岩 土阿辛阶 阿林阶 色哇-安多西藏
下载PDF
西藏那曲安多县多才玛铅锌矿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4
作者 王克瑞 朵高德 刘祺 《中国金属通报》 2022年第8期70-72,共3页
西藏那曲安多县多才玛铅锌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VII西藏-三江造山系VII-2三江弧盆系、VII-3羌塘弧盆系中,北方与西金乌兰-玉树晚古生代缝合带相邻,南方主要与唐古拉陆块相接.从地理角度上来看,当地具有比较清楚的弧-盆体系格局和良好的成... 西藏那曲安多县多才玛铅锌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VII西藏-三江造山系VII-2三江弧盆系、VII-3羌塘弧盆系中,北方与西金乌兰-玉树晚古生代缝合带相邻,南方主要与唐古拉陆块相接.从地理角度上来看,当地具有比较清楚的弧-盆体系格局和良好的成矿条件.本文对西藏那曲安多县多才玛铅锌矿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那曲安多 多才玛铅锌矿 矿床特征 矿床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