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S、Pb、H、O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永胜 吕志成 +2 位作者 严光生 甄世民 杜泽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81,共10页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中国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其产出的环境和形成机理为国内外矿床学家所关注。对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代表性岩(矿)石样品进行了S、Pb、H和O同位素分析,并从成矿系统中"源"的角度对其...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中国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其产出的环境和形成机理为国内外矿床学家所关注。对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代表性岩(矿)石样品进行了S、Pb、H和O同位素分析,并从成矿系统中"源"的角度对其变化规律和成因意义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围岩和矿石中δ34S值变化于-4.9‰~0.5‰,在硫同位素直方图上呈塔式分布,成矿热液δ34SΣS在0值附近,与矿区内斑岩体的δ34S组成(-0.2‰~-0.7‰)十分接近。表明了矿石中硫的来源单一,主要来源于岩浆。矿石铅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大,明显分为两组:第一组样品富放射性成因铅,其206 Pb/204 Pb变化范围为18.603~18.752,207Pb/204Pb变化范围为15.610~15.686,208 Pb/204 Pb变化范围为38.910~39.135;第二组样品具有低放射性成因铅特征,其206 Pb/204 Pb变化范围为18.130~18.270,207 Pb/204 Pb变化范围为15.470~15.480,208Pb/204Pb变化范围为38.140~38.850。各同位素比值相对稳定,变化范围较小。将含矿斑岩的岩石铅与矿石铅进行综合投图,两种类型的铅并非单阶段正常铅,而是混合铅,有放射性成因铅的加入。可能存在不同的源区或在演化过程中有不同源区物质的混入。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氢同位素的来源主要为深部的花岗岩体,而氧同位素由于后期大气降水增多、水/岩比值升高,导致含矿石英脉中δ18 OH2O降低。因此推断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早期以深源流体为主,随着成矿过程的演化,大气降水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组成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流体来源 成矿系统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深部斑岩矿体找矿突破及其意义 被引量:38
2
作者 唐菊兴 郑文宝 +3 位作者 陈毓川 王登红 应立娟 秦志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0-1110,共11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勘查程度最高、成矿元素与矿体类型复杂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通过4年多、近350个钻孔的验证,不仅实现了矽卡岩矿体的找矿突破,同时在0—40线深部发现了产于二长花岗斑岩与石英闪长玢岩中... 甲玛铜多金属矿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勘查程度最高、成矿元素与矿体类型复杂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通过4年多、近350个钻孔的验证,不仅实现了矽卡岩矿体的找矿突破,同时在0—40线深部发现了产于二长花岗斑岩与石英闪长玢岩中的斑岩钼(铜)矿体,建立了"四位一体"的找矿勘查模式。斑岩矿体赋存标高一般处于4 600m以下,矿体走向NW—SE,倾向NE,近直立,矿体垂向延伸大于350m;斑岩矿石以发育细脉-浸染状、网脉状构造为特征;矿石中的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与辉钼矿,少见斑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初步查明:与铜矿化有关的含矿岩体主要为偏中性的石英闪长玢岩,蚀变以典型的细粒热液黑云母交代角闪石斑晶和基质而成的黑云母化蚀变为主;与钼矿化有关的含矿岩体主要为二长花岗斑岩,蚀变以硅化为主,次为绿帘石化、泥化和钾化。斑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常产出厚度超过200m的巨厚矽卡岩矿体,且在岩体一侧有内矽卡岩产出。甲玛深部斑岩矿体的发现不仅证实了"斑岩-矽卡岩型"的矿床成因观点,而且完善了甲玛矿床成矿模式与勘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斑岩矿体 成矿预测 金属矿床 甲玛铜多金属矿 西藏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主要矿石矿物特征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焕 唐菊兴 +2 位作者 应立娟 王立强 秦志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采用镜下鉴定及电子探针方法,研究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主要矿石矿物特征。显微镜鉴定结果表明,矿石结构主要为结晶结构、交代结构及固溶体分离结构;矿石构造以细脉浸染状构造为主,中等浸染状、稠密浸染状、块状构造次之。矿石类型较为... 采用镜下鉴定及电子探针方法,研究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主要矿石矿物特征。显微镜鉴定结果表明,矿石结构主要为结晶结构、交代结构及固溶体分离结构;矿石构造以细脉浸染状构造为主,中等浸染状、稠密浸染状、块状构造次之。矿石类型较为复杂,以原生硫化物矿石为主,次为氧化物矿石和混合型矿石。据赋矿岩石不同可将矿石划分为夕卡岩型、角岩型;据矿床矿石矿物组合可将矿石划分为方铅矿-闪锌矿矿石、黄铜矿-辉钼矿矿石、辉钼矿矿石、黄铜矿矿石、黄铜矿-斑铜矿矿石、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矿石6种类型,且此6种矿石类型在垂向上自上到下呈现依次过渡的趋势。矿石矿物的电子探针数据分析表明,矿石有用组分主要为铜、钼、铅、锌,此外伴生有丰富的银、金等元素。初步厘定了矿床成矿期次,进一步明确了矿床类型属夕卡岩型-角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夕卡岩型 角岩型 矿石矿物 甲玛多金属矿床 西藏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永胜 赵财胜 +2 位作者 吕志成 严光生 甄世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2-136,共15页
甲玛矿床是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段的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相关岩体和主矿体中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与成矿有关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富液相、富气相和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流体... 甲玛矿床是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段的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相关岩体和主矿体中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与成矿有关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富液相、富气相和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25~500℃,流体盐度(w(NaCl))平均值为36.2%,成矿流体主要为一种中高温、高盐度的NaCl-H2O体系;气相成分除H2O外,富含CH4、H2S、CO2、N2等不混溶体系。CH4、C2H4、C3H6等有机质的出现,说明成矿物质形成于还原环境中。据成矿压力估算成矿深度为2.2~8.3km,流体密度平均为0.89~0.98g/cm3。结合包裹体中的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认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参与。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与不同气相充填度的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共存,且均一温度相近,而盐度相差很大,表明成矿流体经历了沸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过程 成矿流体 金属矿床 西藏甲玛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郑文宝 唐菊兴 +4 位作者 汪雄武 王焕 应立娟 钟裕锋 钟婉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81-196,共16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按照赋矿岩石不同,共包含产于矽卡岩中的与铜共生的金矿(化)体、产于板岩-角岩中的脉状金矿(化)体、产于大理岩中的脉状金矿(化)体以及产于玢(斑)岩脉中的独立金矿(化)体4种金矿化类型。矽卡岩中的金矿化较强,全矿区金...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按照赋矿岩石不同,共包含产于矽卡岩中的与铜共生的金矿(化)体、产于板岩-角岩中的脉状金矿(化)体、产于大理岩中的脉状金矿(化)体以及产于玢(斑)岩脉中的独立金矿(化)体4种金矿化类型。矽卡岩中的金矿化较强,全矿区金品位×厚度基本都大于1 m.g/t,存在多个富金块段;板岩中金矿化主要分布在矿区外围破碎细粒黄铁矿化硅化板岩中,角岩中金矿(化)体以富含雄黄、雌黄为特征;大理岩中金矿化较弱,矿(化)体通常呈透镜状产出;玢(斑)岩中金矿化主要产于岩脉中的石英脉内。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以独立矿物和类质同像形式存在。独立矿物形式的金以自然金、银金矿存在于铜矿物、石英、黄铁矿等载金矿物内;类质同像形式的金主要存在于以斑铜矿、黄铜矿为代表的铜矿物中。金矿物赋存状态以粒间金、包裹金为主,其次为连生金和裂隙金。笔者以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金的地质特征、分布规律及赋存状态为研究基础,推测甲玛金成矿作用与幔源C-H-O流体有关,并初步建立了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金成矿模型。此外,提出了运用模型开展区域及矿区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分布规律 赋存状态 成矿作用 金矿 甲玛多金属矿床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斑铜矿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焕 王立强 +1 位作者 应立娟 郑文宝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5-317,共13页
甲玛矿床是中国国内少见的以斑铜矿为主要含铜矿物的产于斑岩成矿系统内的铜多金属矿床。斑铜矿是该矿床内普遍存在的重要铜矿物之一,广泛分布于矽卡岩型矿石、(矽卡岩化)大理岩型矿石中,有少量产于角岩型矿石中。在硅灰石矽卡岩型矿石... 甲玛矿床是中国国内少见的以斑铜矿为主要含铜矿物的产于斑岩成矿系统内的铜多金属矿床。斑铜矿是该矿床内普遍存在的重要铜矿物之一,广泛分布于矽卡岩型矿石、(矽卡岩化)大理岩型矿石中,有少量产于角岩型矿石中。在硅灰石矽卡岩型矿石内,斑铜矿分布最广,含量也最高,部分矿段中斑铜矿的含量高达75%以上,并与硅灰石呈共生或伴生关系。斑铜矿矿石以细(网)脉状、浸染状、块状构造为主,斑铜矿与黄铜矿普遍构成固溶体分离结构。在不同类型矿石中,斑铜矿具有不同的颜色,角岩中的斑铜矿以蓝色为主,矽卡岩中以锖紫色、棕红色为主,大理岩中以紫红色为主。研究表明,斑铜矿颜色的多样性主要是由Fe含量、形成温度及固溶体出溶的黄铜矿的含量多少造成的。斑铜矿固溶体分离结构及矿床中硫铋铜矿形成条件的研究表明,甲玛矿床中的斑铜矿多形成于中-高温(225~450℃)阶段,少数形成于中温(175~225℃)阶段。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该矿床内的硫主要为岩浆来源。斑铜矿矿物学研究成果表明,甲玛矿床的形成与中新世岩浆活动有关,是典型的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岩浆作用 甲玛多金属矿床 西藏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铋矿物及其与铜矿化关系 被引量:19
7
作者 应立娟 王登红 +4 位作者 唐菊兴 王焕 陈振宇 郑文宝 黎枫佶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1-809,共9页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矽卡岩型铜矿石的铋质量分数最高可达0.23%,且分布较广泛,可作为伴生有用组分综合回收利用。根据化学分析,铋含量的高低与矿石类型有关。铋与矽卡岩型铜矿石的关系最为密切,铜矿化越强,铋含量越高。...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矽卡岩型铜矿石的铋质量分数最高可达0.23%,且分布较广泛,可作为伴生有用组分综合回收利用。根据化学分析,铋含量的高低与矿石类型有关。铋与矽卡岩型铜矿石的关系最为密切,铜矿化越强,铋含量越高。在垂向上,中浅部矽卡岩型矿体中的铋含量高于深部的矽卡岩,与矿化分带中的Cu元素矿化带较一致。通过电子探针分析,甲玛矿床中含铋矿物主要有硫铋铜矿、辉碲铋矿、针硫铋铅矿、针辉铋铜矿、辉铋锑矿及含铋黝铜矿和斑铜矿等。硫铋铜矿是甲玛矿床中分布最广、最主要的铋矿物,其主要呈它形粒状、叶片状或乳滴状分布于斑铜矿、辉铜矿、黝铜矿等硫化物中。根据矿物的产出形态及电子探针分析,甲玛矿床中存在不同成矿世代的硫铋铜矿:分布于斑铜矿中呈它形粒状、叶片状的硫铋铜矿和在斑铜矿中呈乳滴状的硫铋铜矿。前者是硫铋铜矿的主要产出形态,其成分接近硫铋铜矿的理论值;但后者往往成分发生变化,Bi偏低,Cu、S偏高。甲玛矿石中铋不仅应该被综合利用,且是铜矿化的重要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矿物 硫铋 甲玛多金属矿床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铜山矿体为manto型矿体? 被引量:13
8
作者 唐攀 唐菊兴 +7 位作者 郑文宝 冷秋锋 林彬 唐晓倩 王豪 高昕 张泽斌 周洪兵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9-838,共10页
manto型矿化是指"沿层交代"并受地层控制,构造控矿,品位高,富含硫化物矿石。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在公益性与商业性勘查结合下,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世界级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铜山(南坑)... manto型矿化是指"沿层交代"并受地层控制,构造控矿,品位高,富含硫化物矿石。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在公益性与商业性勘查结合下,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世界级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铜山(南坑)矿体是继揭露甲玛深部斑岩矿体之后的又一找矿重大突破。铜山矿体规模达到大型,铜金属量70多万吨,钼金属量2万吨,铅+锌金属量120多万吨,伴生金金属量20多吨,伴生银金属量2 000多吨。铜山矿体距离斑岩体中心1 km,受铜山滑覆构造控制,滑覆体内部次级褶皱、裂隙发育,为热液流体运移、沉淀提供了良好的空间;赋存于林布宗组角岩、林布宗组角岩和多底沟组大理岩层间及多底沟组大理岩中,呈透镜体、脉状、囊状、豆荚状;富含硫化物,主要为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斑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辉钼矿等;品位较高,铜平均品位0.99%,铅+锌平均品位2.88%。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与世界上其他manto型矿体对比,甲玛铜山矿体属于斑岩成矿系统远端的manto型富矿体。甲玛manto型矿体的发现和确定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上尚属首例,对该成矿带其他斑岩、矽卡岩矿床寻找外围manto型富矿体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其经济意义也十分巨大,目前已经建成日处理4万吨的露天采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to 矽卡岩 斑岩成矿系统 甲玛 西藏 冈底斯成矿带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郑文宝 唐菊兴 +2 位作者 畅哲生 黎枫佶 姚晓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5-994,共10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产出的超大型矿床,其铜、钼、铅+锌、伴生金、伴生银资源量均达到大型及以上规模,该矿床也是成矿系列理论指导实践取得找矿突破的典型矿床。矿区的矽卡岩型主矿体呈层状、厚板状产于下白垩统林布宗组...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产出的超大型矿床,其铜、钼、铅+锌、伴生金、伴生银资源量均达到大型及以上规模,该矿床也是成矿系列理论指导实践取得找矿突破的典型矿床。矿区的矽卡岩型主矿体呈层状、厚板状产于下白垩统林布宗组砂板岩、角岩(矿体顶板)与上侏罗统多底沟组灰岩、大理岩(矿体底板)的层间因推覆-滑覆构造引起的扩容空间内,矿体走向延长超过3000m,倾向延伸超过2200m,最大真厚度达250m。除了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是主要矿体类型外,矿区角岩型钼铜矿体与斑岩型钼铜矿体已经初具规模。角岩型矿体主要呈筒状分布于0~40线矽卡岩型矿体上部的角岩中,平面面积约0.8km2,矿体垂向最大延伸超过800m;斑岩型矿体已初见端倪,基本位于矽卡岩型矿体下部,但也有部分穿切矽卡岩型矿体。矿床中矿石的主要构造特征为浸染-细脉状,结构特征以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结构为主。矿石中主要的矿石矿物包括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黝铜矿和辉铜矿等,脉石矿石以矽卡岩矿物和石英为主。通过不同类型矿石中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测年,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代介于18~10Ma之间,与青藏高原后碰撞伸展阶段成矿作用有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甲玛矿区矽卡岩是由斑岩结晶分异过程中分泌出的岩浆热液交代大理岩而形成。文章通过对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详细分析和讨论,提出该矿床成因是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角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角岩型矿床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甲玛多金属矿床 西藏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元素的活动性及质量平衡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欢欢 唐菊兴 +3 位作者 林彬 应立娟 郎兴海 郑文宝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51-61,共11页
运用质量平衡方法,研究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位于角岩和矽卡岩接触带内的矽卡岩化角岩被流体交代蚀变形成矽卡岩过程中元素的迁移特征和流体性质。对两类样品分别进行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并运用等浓度线方程及其推导方程分别判... 运用质量平衡方法,研究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位于角岩和矽卡岩接触带内的矽卡岩化角岩被流体交代蚀变形成矽卡岩过程中元素的迁移特征和流体性质。对两类样品分别进行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并运用等浓度线方程及其推导方程分别判断在交代蚀变过程中元素的带入、带出特点及元素的活动性,进而推断流体特征。结果表明:主量元素只有Al2O3、Na2O和K2O为带出元素,SiO2、Fe2O3和CaO为带入元素且带入量较大;微量元素W、V、Cr带入量较大,Bi、Ni、Pb、Ga带入量中等;稀土元素除Pr和La外均为带入元素,其带入序列趋势由强至弱依次为Eu、Er、Yb、Dy、Ho、Gd、Tm、Lu、Tb、Sm、Nd、Ce;成矿元素Ag、Cu、Mo、Pb、Zn为带入元素,带入序列趋势由强至弱依次为Mo、Ag、Cu、Pb、Zn;蚀变过程元素K、Na、Li、Be、Zr被带出与F、Cl、OH、CO2等组成络合物存在于溶液中;带入元素Cu、Mo、Pb、Zn以硫化物形式存在于矿区内,上述硫化物中硫、铁为低价态,而贫氧的流体有利于硫、铁以低价态出现。总之,推断蚀变流体富F、Cl、OH、CO2,具有富含硫和铁元素且贫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元素迁移 成矿流体 交代蚀变作用 矽卡岩 甲玛 西藏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石英脉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惠娟 汪雄武 +2 位作者 侯林 秦志鹏 周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5-479,共15页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的东段,是冈底斯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产于后碰撞伸展环境中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铜多金属矿床。文章以该矿区斑岩体中各类脉体的矿物特征,尤其是脉体石英显微...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的东段,是冈底斯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产于后碰撞伸展环境中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铜多金属矿床。文章以该矿区斑岩体中各类脉体的矿物特征,尤其是脉体石英显微结构以及微量元素特征为切入点,初步划分出3大类5个阶段的岩浆-热液流体。金属硫化物主要沉淀于第2、第4和第5阶段。脉体石英中Al、Fe、K含量的变化指示了流体pH值的变化以及与钾化有关的蚀变。流体的温度范围跨度极大,从602℃到130℃,即从斑岩型高温岩浆流体演化为浅成低温热液型流体。岩浆热液生命周期至少持续3 Ma,具有多期多阶段性,开始于岩浆房中岩浆-热液流体的出溶,一直演化至成矿作用结束,贯穿整个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含矿流体中金属元素沉淀得益于岩浆流体pH值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石英 甲玛多金属矿床 西藏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矽卡岩形成及矿化过程中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文铂 唐菊兴 +3 位作者 郑文宝 应立娟 王艺云 唐攀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7-410,共14页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近年来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体作为该矿床最主要的矿体类型,前人对其在矿体模型、矽卡岩分带、矽卡岩矿物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于不同类型矽卡...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近年来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体作为该矿床最主要的矿体类型,前人对其在矿体模型、矽卡岩分带、矽卡岩矿物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于不同类型矽卡岩的形成及矿化过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缺乏系统的研究工作。文章一方面对弱蚀变大理岩、石榴子石为主无矿矽卡岩(石榴子石含量大于80%)、硅灰石为主无矿矽卡岩(硅灰石含量大于80%)、石榴子石为主含矿矽卡岩和硅灰石为主含矿矽卡岩分门别类进行了研究,认为矽卡岩的形成过程综合了大理岩与花岗岩类的成分特征,而矽卡岩的矿化过程是岩浆热液的叠加过程,促进了元素的进一步富集与贫化;另一方面对矽卡岩形成与矿化过程中元素的迁移情况进行了定量讨论,矽卡岩形成过程中主量元素Na2O含量变化不大,CaO含量有少量减少,微量元素中Tl、Ba含量基本保持不变,Sr含量减少约10%,其它组分均为增加,增加量:TiO2>P2O5>TFe>MnO>Al2O3>K2O>SiO2>MgO;Be>Bi>Th>Ga>U>V>Cu>Li>Au>Sc>Cr>Co>Zn>Ni>Pb;In>W>Sn>Ta>Hf>Nb>Mo>Sb>Y>∑REE>Zr>As>Cd>Cs>Rb;而矽卡岩矿化过程中,Na2O表现出活动性,Cd与Bi都为增加较多的组分,增加量超过40%,K2O、In增加量也超过20%;相对减少的组分是P2O5、MnO、MgO、∑REE,减少量大于10%。除此之外,TFe、Sn、Rb、Sr、Sb、V表现出少量增加,增加量小于10%;TiO2、Ge、Y、CaO有少量减少,减少量小于5%;Al2O3、Ga、Cr、SiO2在矽卡岩矿化阶段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矿化过程 元素地球化学 甲玛铜多金属矿 西藏
下载PDF
建立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以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为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龚鹏 胡小梅 +1 位作者 李娟 仇一凡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01-1612,共12页
区域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是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提高其预测结果的可信度,科学合理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是关键,也是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圈定和资源量估算过程中相似类比的"标准样本"。在中国地... 区域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是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提高其预测结果的可信度,科学合理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是关键,也是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圈定和资源量估算过程中相似类比的"标准样本"。在中国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通过收集、整理、归纳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甲玛"三位一体"(夕卡岩型-角岩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最新资料,构建了甲玛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该模型由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重要控矿因素6个方面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探 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标准样本 同系统性 多元性 甲玛多金属矿床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三维模型分析与深部预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莹 肖克炎 +2 位作者 李楠 邹伟 张婷婷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9-512,共4页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拉萨东约68km处,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角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本文以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地质异常理论为指导,开展了矿田构造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带研究。文章运用三维建模及可视化...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拉萨东约68km处,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角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本文以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地质异常理论为指导,开展了矿田构造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带研究。文章运用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建立矿区三维矿床模型,通过曲面模拟方法提取矿区控矿构造界面,查明了矿区构造界面对Cu、Mo、Ag、Au等元素的富集有绝对控制作用;矿区地球化学元素分带表现为浅部Pb、Zn至深部Cu、Mo的变化特征,矿区成矿中心空间位置的探讨说明矿区在ZK1616—ZK3216一带的深部存在隐伏含矿斑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 元素分带 三维矿床模型 甲玛铜多金属矿 西藏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角岩型矿体地质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崴平 唐菊兴 +4 位作者 郑文宝 应立娟 王焕 唐晓倩 秦志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92-294,共3页
1矿区地质甲玛铜多金属矿区位于西藏特提斯构造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体)板片中南部(刘增乾等,1990)。区内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被动陆缘期的碎屑-碳酸盐岩系,包括上侏罗统多底沟组(J3d),下白垩统林布宗组(K1l)以及少量第四系。林布宗... 1矿区地质甲玛铜多金属矿区位于西藏特提斯构造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体)板片中南部(刘增乾等,1990)。区内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被动陆缘期的碎屑-碳酸盐岩系,包括上侏罗统多底沟组(J3d),下白垩统林布宗组(K1l)以及少量第四系。林布宗组在受到成矿有关的岩浆岩的影响范围内普遍角岩化。甲玛矿区位于NWW向延伸的甲玛-卡军果推覆构造系前部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体地质特征 多金属矿床 角岩 下白垩统 西藏 岩浆岩 特提斯构造域 矿区地质 碳酸盐岩 推覆构造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洪梁 李光明 +3 位作者 秦志鹏 代作文 陈东祖 李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5-16,共2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重要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目前已达超大型规模。该矿床由于矿体规模大、品位高,受到国内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钻孔、探槽等探矿工程对矿体的定位以及矿体产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重要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目前已达超大型规模。该矿床由于矿体规模大、品位高,受到国内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钻孔、探槽等探矿工程对矿体的定位以及矿体产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其成矿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玛多金属矿床 灰岩 砂板岩 成矿地质 林布宗组 多底沟组 西藏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必政 魏峰 +4 位作者 杨科君 史鹏亮 刘春发 宋翔 戴毅 《黄金》 CAS 2020年第10期24-28,共5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内,通过对该矿区内斑岩体出露、剥蚀程度及成矿深度等方面的分析,并与驱龙铜矿床进行对比,对该矿床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综合分析认为,甲玛铜多金属矿区剥蚀程度相对较低,已知斑岩型矿体深...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内,通过对该矿区内斑岩体出露、剥蚀程度及成矿深度等方面的分析,并与驱龙铜矿床进行对比,对该矿床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综合分析认为,甲玛铜多金属矿区剥蚀程度相对较低,已知斑岩型矿体深部有较大的成矿潜力;结合矿区近年勘查成果,已知层状矽卡岩型矿体深部具有寻找多层矽卡岩型矿体的潜力。已知斑岩型矿体深部、矿区周边出露或隐伏斑岩体是寻找斑岩型矿体的重点找矿方向;已知层状矽卡岩型铜钼矿体深部、矿区西南部的侏罗系叶巴岩组凝灰岩地层是寻找矽卡岩型矿体的重点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潜力 找矿方向 甲玛多金属矿床 驱龙矿床 西藏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钼矿体分布特征
18
作者 郑文宝 陈毓川 +3 位作者 唐菊兴 黎枫佶 应立娟 唐晓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49-350,共2页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产出的重要斑岩+矽卡岩+角岩型矿床,长期以来受到地质学者的广泛关注。甲玛铜多金属矿床自1951年发现至上世纪90年代进入详查阶段,由于勘查区的范围较小,成因认识较为局限,勘查工作...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产出的重要斑岩+矽卡岩+角岩型矿床,长期以来受到地质学者的广泛关注。甲玛铜多金属矿床自1951年发现至上世纪90年代进入详查阶段,由于勘查区的范围较小,成因认识较为局限,勘查工作未能取得大的突破。唐菊兴等于2008~2010年对该矿床进行了全面的地质勘探和详细的系统研究(唐菊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分布特征 矽卡岩型 钼矿 角岩 矿体类型 西藏 冈底斯成矿带 矿区 花岗斑岩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硅卡岩型厚大矿体特征
19
作者 冷秋锋 郑文宝 +3 位作者 林彬 丁帅 王艺云 杨欢欢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784-785,共2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作为冈底斯成矿带上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和科学研究意义的超大型矿床,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的找矿突破,现已查明的铜、钼、铅、锌、金、银资源储量均达到大型以上规模(唐菊兴等,2010),在冈底斯成矿带中是一个具有典型性、代表...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作为冈底斯成矿带上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和科学研究意义的超大型矿床,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的找矿突破,现已查明的铜、钼、铅、锌、金、银资源储量均达到大型以上规模(唐菊兴等,2010),在冈底斯成矿带中是一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独特性的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玛 多金属矿床 矿体特征 冈底斯 超大型矿床 成矿带 矿体规模 斑岩体 矿体厚度 马塘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金赋存状态初步研究
20
作者 丁帅 唐菊兴 +4 位作者 郑文宝 钟裕峰 冷秋锋 林彬 王艺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72-573,共2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西藏第一个投入开发的矿床。矿床内主要的六种成矿元素Cu、Mo、Pb、Zn、Au、Ag均可独立圈定矿体,且每一种元素均达大型及以上规模。甲玛矿区以超过120t的金资源量已经成为了青藏高原继雄村铜金矿之后的又一个超大型...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西藏第一个投入开发的矿床。矿床内主要的六种成矿元素Cu、Mo、Pb、Zn、Au、Ag均可独立圈定矿体,且每一种元素均达大型及以上规模。甲玛矿区以超过120t的金资源量已经成为了青藏高原继雄村铜金矿之后的又一个超大型金矿。本文通过显微镜下观察、金矿物BSE图像和EDS分析图谱等方面研究工作,基本查清了Au及其金矿物在矿物、矿石中的赋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独立金矿物 金赋存状态 显微镜下 西藏 青藏高原 分析结果 超大型金矿 成矿元素 自然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