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西蜀词与南唐词风格的异同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惠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39-45,共7页
西蜀词与南唐词都具有晚唐五代词风共同的时代特征,即绮艳婉丽。但因二者所处的地域不同,从而形成了西蜀词与南唐词的地域风格差异。西蜀词的地域风格浓艳绵密,崇尚的是温庭筠的词风,南唐词的地域风格清丽疏淡,崇尚的是韦庄的词风... 西蜀词与南唐词都具有晚唐五代词风共同的时代特征,即绮艳婉丽。但因二者所处的地域不同,从而形成了西蜀词与南唐词的地域风格差异。西蜀词的地域风格浓艳绵密,崇尚的是温庭筠的词风,南唐词的地域风格清丽疏淡,崇尚的是韦庄的词风。南唐词风对北宋前期的词坛创作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蜀词 南唐 晚唐五代
下载PDF
乱世情怀渐入词——王建时期的西蜀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兴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10,共6页
王建统治的20多年,是西蜀词发展的关键时期。词乐词调的不断丰富、创作环境和词人心态的日益成熟、词人与歌词数量的逐步增加以及“花间词风”的基本确立,都标志着西蜀词创作已取得了超乎前人的艺术成就。而西蜀词初兴的历史文化契... 王建统治的20多年,是西蜀词发展的关键时期。词乐词调的不断丰富、创作环境和词人心态的日益成熟、词人与歌词数量的逐步增加以及“花间词风”的基本确立,都标志着西蜀词创作已取得了超乎前人的艺术成就。而西蜀词初兴的历史文化契机,并非如前人所说是在西蜀君臣醉生梦死的淫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末五代初 王建时期 西蜀词
下载PDF
五代西蜀词人的艺术追求
3
作者 成松柳 余灵芳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36-39,共4页
从晚唐、五代至北宋初期这一漫长时段中,出现了一大批审美倾向与创作范式大体一致的词人,西蜀词人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流派。在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中,西蜀词人的艺术追求是比较明确和一致的,这种明确的艺术追求和轻细香软的词风对... 从晚唐、五代至北宋初期这一漫长时段中,出现了一大批审美倾向与创作范式大体一致的词人,西蜀词人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流派。在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中,西蜀词人的艺术追求是比较明确和一致的,这种明确的艺术追求和轻细香软的词风对于后世词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西蜀词人并非花间词人的别名,他们在共同的艺术追求下,其词的创作,还是呈现着不同的艺术风格,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词的诗化、雅化和个性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蜀词 艺术追求 趋同趋异
下载PDF
五代后西蜀词衰亡原因探析
4
作者 汪洪生 《沧桑》 2007年第6期17-19,共3页
五代时期地处西部的前后蜀是当时词体创作的中心之一。入宋后西蜀词不再有繁荣局面,原因在于词人的凋零,社会历史环境对词创作及演唱的破坏,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要求有新的局面。
关键词 西蜀词 衰亡
下载PDF
论南唐词人与西蜀词人
5
作者 葛鹏 《神州》 2013年第25期6-6,共1页
词作为一种可以配乐的诗歌形式,经过隋、唐文人的推动与发展,到五代时期,已经具备了明显的流派色彩。而西蜀与南唐都是当时的词创作重心,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这是国家文化传统和定位所决定的。
关键词 西蜀词 南唐 异同
下载PDF
试析西蜀词与南唐词之异同
6
作者 时丽琼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2-115,共4页
词自隋唐产生发展以来,到五代基本上渐趋成熟,这除了李白、白居易、刘禹锡、温庭筠以及众多民间词家的共同努力外,更归因于五代时期两个地域性创作群体的探索和实践,即西蜀词派和南唐词派。它们的出现,推动着词这一新的文学样式走向成... 词自隋唐产生发展以来,到五代基本上渐趋成熟,这除了李白、白居易、刘禹锡、温庭筠以及众多民间词家的共同努力外,更归因于五代时期两个地域性创作群体的探索和实践,即西蜀词派和南唐词派。它们的出现,推动着词这一新的文学样式走向成熟。文章在研读作家作品的基础上,对西蜀词与南唐词的共同创作规律及创作差异进行分析,以便于对五代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蜀词 南唐 比较 创作异同
下载PDF
西蜀花间词派论略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辉斌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71-74,共4页
西蜀花间词派以西蜀籍词人为主。其诞生与形成,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受长安花间词派的直接影响,二为西蜀君臣对花间词的喜好与互为倡行。西蜀花间词派是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宫廷词人群体。其花间词虽源于长安花间词,但却有着其自身的个... 西蜀花间词派以西蜀籍词人为主。其诞生与形成,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受长安花间词派的直接影响,二为西蜀君臣对花间词的喜好与互为倡行。西蜀花间词派是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宫廷词人群体。其花间词虽源于长安花间词,但却有着其自身的个性风采与艺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蜀花间 宫廷人群体 个性风采 艺术精神
下载PDF
西蜀情词重估
8
作者 赵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80-84,共5页
西蜀情词重估赵谦关键词五代词;西蜀情词;价值重估从王建891年攻占成都,据西川,至孟昶被北宋军队俘虏,前后蜀共历75年。此时期,天府之国,战事殊少,政治相对稳定,农业发展较快,经济繁荣。王衍颇重唐末投蜀文士,孟昶早期... 西蜀情词重估赵谦关键词五代词;西蜀情词;价值重估从王建891年攻占成都,据西川,至孟昶被北宋军队俘虏,前后蜀共历75年。此时期,天府之国,战事殊少,政治相对稳定,农业发展较快,经济繁荣。王衍颇重唐末投蜀文士,孟昶早期励精图治,重视科技文化,政绩颇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 西蜀 价值重估
下载PDF
试论西蜀、南唐词的异同
9
作者 王晋建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2-24,共3页
有唐既没 ,西蜀、南唐取代中原成为五代文学的两个中心。适应着舞榭歌台的需要 ,西蜀、南唐词大大繁盛起来 ;醉入花间是他们共同的主题取向 ,而流宕忘返与伤感哀怨又构成了南唐、西蜀词各自的情感特色。
关键词 西蜀、南唐 异同 花间
下载PDF
从“敦煌曲子词”到“唐五代文人词”词体审美风格之嬗变
10
作者 韩波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9-72,共4页
敦煌曲子词以其质朴刚健的审美风格,鲜明地体现了民间词的艺术特色,并且,敦煌曲子词自然、真淳的词风,爽朗、直率的情感抒发方式等艺术特点,对唐五代文人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唐五代文人对民间词艺术特征继承和革新的过程中,词这种抒... 敦煌曲子词以其质朴刚健的审美风格,鲜明地体现了民间词的艺术特色,并且,敦煌曲子词自然、真淳的词风,爽朗、直率的情感抒发方式等艺术特点,对唐五代文人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唐五代文人对民间词艺术特征继承和革新的过程中,词这种抒情文学体式的审美风格逐渐典雅化,到晚唐五代词体风格已经定型,形成了婉约性的艺术特点。对敦煌曲子词与唐五代文人词审美风格比较研究,可以洞察词体从民间词到文人词演进过程中,作者审美理念的发展变化,从而分析不同时期词作风格的成因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曲子 晚唐五代 早期文人 西蜀花间 南唐李煜 审美风格
下载PDF
从西蜀艳情词看男性主体意识的演变
11
作者 张帆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7-109,共3页
文章从西蜀艳情词对女性情感、审美、享乐需要切入,通过较为充分的纵向比较,讨论了男性主体意识的演变,认为西蜀文人在对女性的审美支配和玩赏中,将传统的活跃于政治、经济舞台的主体意识转移到了温柔的情爱世界,这种转移既是对传统的... 文章从西蜀艳情词对女性情感、审美、享乐需要切入,通过较为充分的纵向比较,讨论了男性主体意识的演变,认为西蜀文人在对女性的审美支配和玩赏中,将传统的活跃于政治、经济舞台的主体意识转移到了温柔的情爱世界,这种转移既是对传统的男性主体意识的强化,又为这种主体意识的深入演变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蜀艳情 男性主体意识 演变
原文传递
回族文化的反思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佩伦 《回族研究》 CSSCI 1991年第1期10-17,共8页
回回民族的先民,其主体部分是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历史巨变中,自波斯、阿拉伯及西域诸国被裹胁和征调来的军士。他们在华夏的土地上落地生根,跨进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在历史的锤炼中逐渐形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在中华民族的大... 回回民族的先民,其主体部分是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历史巨变中,自波斯、阿拉伯及西域诸国被裹胁和征调来的军士。他们在华夏的土地上落地生根,跨进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在历史的锤炼中逐渐形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作为重要成员,发挥着不可轻估的作用。 回族先民的大迁徙,是无数人生悲剧的组合,战尘下、血海中多少无法窥知的生死离别,永远被历史送进了不可知的世界。前人林云铭论述《楚辞》时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化 回族历史 回回民族 清真寺 伊斯兰教 中华民族文化 西蜀词 伊斯兰文化 伊斯兰建筑 古代作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