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西部人口素质问题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勰 杨丽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9期186-188,共3页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中国西部人口素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西部人口素质问题量化模型,为合理解决西部人口素质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西部人口素质 模糊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生态西部大反思——读《西部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
作者 刘成玉 《中国西部》 2010年第3期56-57,共2页
《西部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该书是由省内长期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应用经济学博士后胡碧玉教授领衔的研究小组历经数年,在大量的文献梳理和实际调研基础上完... 《西部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该书是由省内长期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应用经济学博士后胡碧玉教授领衔的研究小组历经数年,在大量的文献梳理和实际调研基础上完成的省级研究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西部人口 资源 环境 四川人民出版社 西部 反思 生态
下载PDF
西部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海珍 《青海民族研究》 2003年第1期22-25,共4页
可持续发展要求有良好的人口环境。人口是西部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在西部发展中 ,制定积极的人口政策 ,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 。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西部人口 可持续发展 人口环境
下载PDF
论西部人口对城乡二元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郭丽娜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年第6期58-59,共2页
本文从西部人口现状出发,积极探索有效对策,提出良好的人口环境是改变西部二元经济现状的动力。具体地从西部人口增长速度、人口结构、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农村人才资源现状等四方面分析了人口对二元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西部人口 城乡二元经济 西部大开发
下载PDF
论高等教育与西部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5
作者 黄克萍 谭云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7-61,共5页
高等教育是提高西部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关键,是培养西部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培养西部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是坚持和重视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摇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西部人口 科学文化素质 中国 人才 政治思想道德教育 自然资源
下载PDF
西部人口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6
作者 黄克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z1期40-44,共5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关键是教育.西部地区贩人口能否全面发展是制约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文章对西部人口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西部人口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本文主要探讨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关键是教育.西部地区贩人口能否全面发展是制约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文章对西部人口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西部人口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还提出了冲破制约西部"瓶颈"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人口 人口素质 全面发展 小康社会
下载PDF
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比较及启示
7
作者 李敏纳 蔡舒 覃成林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8期39-40,共2页
在中美西部开发中,人口资源开发均是关键内容.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背景和目标相似,但由于两者环境和基础不同,其开发的手段和机制必然具有差异,因而,推进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既要借鉴又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做法.与当前中国西部人口... 在中美西部开发中,人口资源开发均是关键内容.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背景和目标相似,但由于两者环境和基础不同,其开发的手段和机制必然具有差异,因而,推进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既要借鉴又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做法.与当前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和以政府为主导不同,美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中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综合运用,政府行为与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这给推进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带来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开发 西部人口 中美 中国西部 行政手段 政府行为 西部开发 法律手段
下载PDF
“胡焕庸线”以西的西部人口格局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建新 杨珏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91-202,共12页
本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以"胡焕庸线"为切入点,基于1990、2000、2010年三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及相关的统计年鉴资料,以人口视角全面动态地描述分析了"胡焕庸线"以西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陕西、甘肃... 本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以"胡焕庸线"为切入点,基于1990、2000、2010年三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及相关的统计年鉴资料,以人口视角全面动态地描述分析了"胡焕庸线"以西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陕西、甘肃、宁夏七省区的人口总体特征、人口转变阶段、人口结构特征以及人口社会经济状况,特别是比较了各省区不同民族在上述特征方面的异同。从总体上看,属于"胡焕庸线"以西的这七个省区,在人口现状、民族分布、社会经济发展上同全国相比都有显著不同,而各省区内部也是差异明显。从"全国一盘棋"的格局出发,充分认识七省区的人口、民族、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及不平衡的现状,结合各省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不同定位,大力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缩小差距,减少不平衡,努力改变长期以来"胡焕庸线"以西以东之间的"叠加差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焕庸线” 西部人口 “叠加差异”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西部人口小县生育支持政策样本解析--甘肃省临泽县优化生育政策调研报告
9
作者 贺丹 黄匡时 袁涛 《人口与健康》 2023年第4期19-22,共4页
甘肃省临泽县作为西部典型的人口负增长地区,面临人口外流和低生育率双重压力。临泽县于2021年9月在中央《决定》发布后较短时间内,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建立涵盖发放生育养育补助、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降低教育和住房成本、营造生育友好... 甘肃省临泽县作为西部典型的人口负增长地区,面临人口外流和低生育率双重压力。临泽县于2021年9月在中央《决定》发布后较短时间内,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建立涵盖发放生育养育补助、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降低教育和住房成本、营造生育友好环境等全面系统的生育支持政策,为国家层面总结地方经验、制定全国政策提供了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生育政策 甘肃临泽 西部人口小县
原文传递
中国西部农村贫困人口时空演变特征及政策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武林 纪庚 黄丹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8-93,100,共7页
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运用2010—2018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数据,对西部农村贫困人口的时间和空间演变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1)西部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占全国比重上升,区域内两极分化明显;(2)西部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与生态脆弱... 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运用2010—2018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数据,对西部农村贫困人口的时间和空间演变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1)西部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占全国比重上升,区域内两极分化明显;(2)西部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与生态脆弱、气候脆弱区的分布高度耦合;(3)西部农村贫困人口总量西北少、西南多,农村贫困发生率西北高、西南低;(4)西部农村贫困人口重心向西北纵深转移。新时代西部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应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创新贫困治理省级联动机制,持续优化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农村贫困人口 时空演变 政策
下载PDF
西部农村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及农村人口转移方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慧莹 《宁夏农林科技》 2014年第1期70-72,95,共4页
从人口经济密度、乡村人口控制、生态适度人口与现实人口密度之比和农业人口比重等4个方面入手,分析了西部农村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认为由政府主导实施西部农村人口向江河湖库灌区收缩和分层次向农村城镇转移战略,是减轻西部资源环境... 从人口经济密度、乡村人口控制、生态适度人口与现实人口密度之比和农业人口比重等4个方面入手,分析了西部农村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认为由政府主导实施西部农村人口向江河湖库灌区收缩和分层次向农村城镇转移战略,是减轻西部资源环境压力和农村人口致富的最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农村人口 资源环境压力 向灌区收缩 分层次向城镇转移
下载PDF
西部流动人口现象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晓华 《价值工程》 2011年第4期317-318,共2页
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落后,市场化程度低,致使大量劳动力纷纷涌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形成西部向东部、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西部流动人口为经济的繁荣、西部地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本... 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落后,市场化程度低,致使大量劳动力纷纷涌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形成西部向东部、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西部流动人口为经济的繁荣、西部地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本文从近年来西部流动人口的流动特征和产生的原因两方面系统分析了西部流动人口的现状,并结合国情探讨了西部流动人口管理的公共政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流动人口 特征 原因 公共政策
下载PDF
陈海贤:西部人口大迁移
13
作者 陈海贤 《中国企业家》 2005年第24期97-97,共1页
今后20年,中国会出现一个巨大的人口迁移活动,主要表现在西部地区人口向沿海地区大量迁移。这是中国10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这种迁移过程会给企业家提供大量的机会。这个迁移活动不是依赖于行政力量.不是强制性的。沿海地区... 今后20年,中国会出现一个巨大的人口迁移活动,主要表现在西部地区人口向沿海地区大量迁移。这是中国10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这种迁移过程会给企业家提供大量的机会。这个迁移活动不是依赖于行政力量.不是强制性的。沿海地区需要大量消化这些劳动力.也需要提供大量的教育、住宅。地产,钢铁.建材这些行业都会有大量的发展。欧美这样的迁移已经完成,而我们才刚刚开始。现在动不动说行业过热是没有看清大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活动 西部人口 沿海地区 西部地区 人口迁移 迁移过程 行政力量 企业家 强制性 劳动力
原文传递
我国西部人口老龄化进程慢于东部
14
作者 国欣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 2013年第8期16-16,共1页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日在北京联合发布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指出,西部地区人口结构优化素质提升,人口老龄化进程慢予东部地区,相对更“年轻”。蓝皮书显示,西部...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日在北京联合发布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指出,西部地区人口结构优化素质提升,人口老龄化进程慢予东部地区,相对更“年轻”。蓝皮书显示,西部地区积极推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实现人口结构的均衡发展、社会结构的合理演进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保证各项扶持性社会政策的切实落实。西部地区在人口总量稳步发展的同时,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等不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进程 西部人口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发展研究中心 西部地区 社会服务体系 人口性别结构 中国西部
原文传递
西部“小个专”法人互嵌式发展的武汉实践——基于空间正义视角的研究
15
作者 郭俊 李安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7,共11页
正义的城市空间是流动人口互嵌式发展的客观条件,城市空间正义的持续发展也是互嵌式发展的结果。以武汉市西部“小个专”法人的互嵌式发展实践为例,城市为流动人口提供了开放、接纳、支持其发展的城市空间,同时也随着群众发展的需求而... 正义的城市空间是流动人口互嵌式发展的客观条件,城市空间正义的持续发展也是互嵌式发展的结果。以武汉市西部“小个专”法人的互嵌式发展实践为例,城市为流动人口提供了开放、接纳、支持其发展的城市空间,同时也随着群众发展的需求而逐渐完善着城市的发展规划。在正义的城市空间,西部“小个专”法人的发展能够互嵌于社区生活、居民结构与城市现代化发展之中。然而,流动人口所派生出的深化互嵌式发展需求,对城市规划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者间发展节奏的差距形成张力,解构着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认同。夯实群众互嵌式发展的客观基础,发挥流动人口互嵌式发展的主体能动性,在完善城市空间正义中将满足群众更高的互嵌式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流动人口 “小个专” 空间正义 城市民族工作 互嵌式发展
下载PDF
土地承载力与中国人口分布 被引量:3
16
作者 段成荣 《南方人口》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19,共5页
一早在1935年,著名人口学家胡焕庸先生根据对1933年全国各省、县人口数的分析,提出了爱辉——腾冲线,用以描述中国人口分布的东西格局。当时,该线以东部分面积占全国的36%,而人口则占全国的96%;该线以西(包含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部分面积... 一早在1935年,著名人口学家胡焕庸先生根据对1933年全国各省、县人口数的分析,提出了爱辉——腾冲线,用以描述中国人口分布的东西格局。当时,该线以东部分面积占全国的36%,而人口则占全国的96%;该线以西(包含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部分面积占全国的64%,人口仅4%(见表1)。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人口的东西分布有什么变化呢?由表1我们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土地承载力 西部地区 人口密度 中国人口 西部人口 土地面积 人民共和国 人口数量 农业自然资源
下载PDF
建立“西部开发银行”是开发西部的必要条件
17
作者 胡海鸥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2期52-54,共3页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为了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向西部地区投下了大量资金,却没能形成相应的生产力。其原因甚多,相当重要的一个是国家向西部提供资金方式本身的不合理。本文拟讨论传统资金供给方式的问题所在。取代这种方式的对策,以及实现...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为了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向西部地区投下了大量资金,却没能形成相应的生产力。其原因甚多,相当重要的一个是国家向西部提供资金方式本身的不合理。本文拟讨论传统资金供给方式的问题所在。取代这种方式的对策,以及实现这种对策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银行 开发西部 必要条件 供给方式 土地使用权 西部地区 有限资金 金融机构 资金分配方式 西部人口
下载PDF
试论从财政税收政策上支持西部大开发
18
作者 吕保军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6年第28期56-56,共1页
一、财政税收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大作用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宁夏、内蒙、青海、甘肃、新疆等1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总面积达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4%,截止2001年底,西部人口3.64亿,占全国的31%,而国内生... 一、财政税收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大作用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宁夏、内蒙、青海、甘肃、新疆等1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总面积达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4%,截止2001年底,西部人口3.64亿,占全国的31%,而国内生产总值却仅有18245亿元,占全国的17.1%。该地区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西部地区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出现的面积、人口与其经济地位严重不相称的尴尬局面!其中有历史、自然、社会等原因,但在新中国成立到党中央1999年6月提出开发西部的近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中,国家财政转移和税收优惠政策对西部支持力度与其它地区相比显得十分苍白,已经严重限制、束缚该地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财政税收政策 中国西部地区 国内生产总值 税收优惠政策 全面建设小康 西部人口 社会经济
下载PDF
汪峰:顺应人口流动趋势,优化地方公务员配置
19
作者 汪峰 《工信财经科技》 2022年第6期9-10,共2页
近十年来,我国人口从空间上呈现出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首先,2010—2020年,东部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逐年增加。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公布的数据,2020年东部地区人口占比高达39.9%,是东北地区人口占比的6... 近十年来,我国人口从空间上呈现出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首先,2010—2020年,东部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逐年增加。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公布的数据,2020年东部地区人口占比高达39.9%,是东北地区人口占比的6倍多。进一步,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数据比较,截至2020年,东部地区人口占比相较于2010年上升了2.2个百分点。与之相比,西部地区人口占比仅上升0.2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同期人口占比均出现下降。这意味着,东部地区已成为全国最为主要的人口流入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口普查 西部地区人口 流入地 流动趋势 东北地区 公务员
下载PDF
西部地区的人口发展问题
20
作者 刘家强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55-257,260,共4页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平均水平 人口发展 劳动年龄人口 少数民族人口 西部人口 西藏 计划生育工作 人均可支配收入 少年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