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多民族地区征地冲突治理机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红波 李柏霖 李素敏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23,共7页
研究目的:探索西部多民族地区征地冲突的治理机制。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现行征地冲突治理机制存在征地权监管缺失、权利救济机制失效、地方政府行为失范、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不一致性与冲突,征地冲突治理机制... 研究目的:探索西部多民族地区征地冲突的治理机制。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现行征地冲突治理机制存在征地权监管缺失、权利救济机制失效、地方政府行为失范、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不一致性与冲突,征地冲突治理机制需要构建信息共享及协调机制、冲突预防与裁决机制、冲突调适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及冲突协调能力,强化政府利益的超越性和公益性,完善补偿和安置办法,实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衔接和良性互动。研究结论:征地冲突治理问题存在治理结构功能失效和规定失调,治理的关键在于落实被征地农民的土地权益,完善治理机制,重点发展权益协调平台搭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征地冲突 征地机制缺陷 治理机制设计 西部多民族地区
下载PDF
浅谈西部多民族地区金融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2
作者 王玲 《西安金融》 2004年第2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西部多民族地区 中国 金融企业 职工 思想政治工作
下载PDF
西部多民族地区师范类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与公众演讲焦虑的关系
3
作者 赵庆华 《校园心理》 2014年第5期298-300,共3页
了解西部多民族地区师范类大学生的公众演讲焦虑现状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的关系,探索减少公众演讲焦虑的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982名师范类大学生,使用演说者信心自评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艾森克人格... 了解西部多民族地区师范类大学生的公众演讲焦虑现状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的关系,探索减少公众演讲焦虑的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982名师范类大学生,使用演说者信心自评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公众演讲焦虑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5.8%。2男生的公众演讲焦虑水平低于女生,汉族学生的公众演讲焦虑水平低于藏族、东乡族、其他民族学生。3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公众演讲焦虑水平呈负相关(P<0.01),人格中的外向、掩饰因子分数与公众演讲焦虑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神经质因子分数与公众演讲焦虑水平呈正相关(P<0.01)。4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人格中的外向、掩饰因子分数对公众演讲焦虑有负向预测作用,神经质因子分数对公众演讲焦虑有正向预测作用(P均<0.01)。西部多民族地区师范类大学生的公众演讲焦虑状况不容乐观,应通过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培养健全人格来降低其公众演讲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多民族地区 师范类大学生 公众演讲焦虑 一般自我效能感 人格
下载PDF
西部多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崔坤宇 何亮 《经济论坛》 2019年第2期70-76,共7页
使用CPIFI普惠金融测度方法,选取地理维度渗透性、人口维度接触性、产品使用效用性3个维度6个指标,对2011~2016年宁夏、四川、甘肃、青海、贵州、新疆、云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宁夏、四川、甘肃、青海、贵州普惠金融... 使用CPIFI普惠金融测度方法,选取地理维度渗透性、人口维度接触性、产品使用效用性3个维度6个指标,对2011~2016年宁夏、四川、甘肃、青海、贵州、新疆、云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宁夏、四川、甘肃、青海、贵州普惠金融位于中等水平,新疆、云南水平较低,随后比较了东西部地区、西部多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差距。通过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西部多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产业发展水平、政策支持力度和交通便利程度对实现西部多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提出应加快金融网点布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信息化水平,打造西部多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多民族地区 普惠金融 影响因素 固定效应模型 CPIFI
下载PDF
西部多民族聚居区青少年宗教信仰与人际和谐交往的调查与分析——以青海省乐都区的调查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永智 王牡丹 +1 位作者 冯新蕾 陈春山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2-92,共11页
西部多民族聚集区青少年宗教信仰与人际和谐交往是西部社会和谐稳定、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的基础。青海省乐都区的调查表明,多民族聚集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因民族、宗教及文化习俗的影响,道德、价值观的影响,以及不同阶段青少年各自的汲... 西部多民族聚集区青少年宗教信仰与人际和谐交往是西部社会和谐稳定、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的基础。青海省乐都区的调查表明,多民族聚集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因民族、宗教及文化习俗的影响,道德、价值观的影响,以及不同阶段青少年各自的汲取、认知、实践等的不同,呈现诸多显著的特征,其中一些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多民族 宗教信仰 人际交往
原文传递
西部边疆多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垚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1期44-49,共6页
国家政权系统面对西部边疆多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挑战,必须积极回应,理性分析制约因素,合理发挥积极因素,加强和完善相关机制建构。本文拟从政治学角度探析西部边疆多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西部边疆多民族地区 和谐社会 政治学视野
下载PDF
Complementary feeding patterns among ethnic groups in rural western China 被引量:2
7
作者 Peng-fei QU Ya ZHANG +7 位作者 Jia-mei LI Ruo ZHANG Jiao-mei YANG Fang-liang LEI Shan-shan LI Dan-meng LIU Shao-nong DANG Hong YA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71-78,共8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complementary feeding practices among four ethnic groups(Han, Uygur, Tibetan, and Zhuang) based on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rural western China. Methods: In 2005, a stratified... Objectiv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complementary feeding practices among four ethnic groups(Han, Uygur, Tibetan, and Zhuang) based on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rural western China. Methods: In 2005, a stratified multistage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recruit 9712 children(7411 Han, 1032 Uygur, 678 Tibetan, and 591 Zhuang) between 6 and 35 months of age and their mothers from 45 counties in 10 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s, municipalities) in western China. Results: The rates of early introduction(before 6 months) of complementary foods in four ethnic groups(Han, Uygur, Tibetan, and Zhuang) were 71.30%, 95.95%, 82.40%, and 72.30%, respectively. The Infant and Child Feeding Index(ICFI) for Uygur and Tibetan children was lower than that for Han children at all age groups. Uygur children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unqualified ICFI compared with Han children in a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odds ratio(OR)=5.138, 95% confidence interval(CI): 4.340–6.084). A higher level of maternal education, greater family wealth,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complementary feeding educational materials decreased the likelihood of an unqualified ICFI.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children(Han, Tibetan, and Zhuang) with qualified ICFI was better than that for children with unqualified ICFI. Conclusions: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 are required to improve complementary feeding practices in rural west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mentary feeding Infant and Child Feeding Index (ICFI) Ethnic group Westem Chi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