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场磁共振成像(ultra-high-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UHF-MRI)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凭借卓越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分辨率广受关注。7 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已开...超高场磁共振成像(ultra-high-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UHF-MRI)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凭借卓越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分辨率广受关注。7 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已开始从科研走向临床,在包括高分辨率结构成像、磁敏感成像、多核成像、波谱和血氧水平依赖等磁共振技术方面取得诸多变革,极大提高了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能力。然而,磁场强度的增加也带来了射频场不均匀性增强、比吸收率增高等多方面的考验。这些考验可能会加剧图像伪影,限制特定成像序列的使用,影响UHF-MRI在临床的推广。本文根据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 T MRI使用经验,结合相关文献,阐述了UHF-MRI的核心优势与面临的主要挑战,简要介绍了其在神经系统的优势和潜力,期望能为其他单位开展7 T MRI相关工作提供经验性探索。展开更多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与1.5 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南丰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疑似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与1.5 T MRI进行检...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与1.5 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南丰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疑似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与1.5 T MRI进行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2种检查结果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及对不同大小病灶的检出率。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阳性50例,阴性10例。16排螺旋CT检查显示,真阳性42例、真阴性4例;1.5 T MRI检查显示,真阳性48例、真阴性9例。与16排螺旋CT检查比较,1.5 T 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与16排螺旋CT检查比较,1.5 T MRI检查对<2 cm病灶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1.5 T MRI相比16排螺旋CT在肝癌诊断中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可减少误诊、漏诊情况,能准确鉴别诊断微小病灶,有助于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超高场磁共振成像(ultra-high-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UHF-MRI)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凭借卓越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分辨率广受关注。7 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已开始从科研走向临床,在包括高分辨率结构成像、磁敏感成像、多核成像、波谱和血氧水平依赖等磁共振技术方面取得诸多变革,极大提高了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能力。然而,磁场强度的增加也带来了射频场不均匀性增强、比吸收率增高等多方面的考验。这些考验可能会加剧图像伪影,限制特定成像序列的使用,影响UHF-MRI在临床的推广。本文根据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 T MRI使用经验,结合相关文献,阐述了UHF-MRI的核心优势与面临的主要挑战,简要介绍了其在神经系统的优势和潜力,期望能为其他单位开展7 T MRI相关工作提供经验性探索。
文摘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与1.5 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南丰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疑似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与1.5 T MRI进行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2种检查结果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及对不同大小病灶的检出率。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阳性50例,阴性10例。16排螺旋CT检查显示,真阳性42例、真阴性4例;1.5 T MRI检查显示,真阳性48例、真阴性9例。与16排螺旋CT检查比较,1.5 T 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与16排螺旋CT检查比较,1.5 T MRI检查对<2 cm病灶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1.5 T MRI相比16排螺旋CT在肝癌诊断中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可减少误诊、漏诊情况,能准确鉴别诊断微小病灶,有助于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