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新质生产力引领下推动工程测量数据要素优化配置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施蕴杭 《建筑》 2024年第2期89-90,共2页
工程测量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数据要素优化配置对工程质量、建设进度、项目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升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围绕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主题,剖析影响工程测量数据要素优化配置的多种因素,提出在新质生产力引领下... 工程测量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数据要素优化配置对工程质量、建设进度、项目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升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围绕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主题,剖析影响工程测量数据要素优化配置的多种因素,提出在新质生产力引领下推动工程测量数据要素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和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工程测量 数据要素优化配置 管理对策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创新要素配置优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正 郭珩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立足“双碳”目标,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中介效应方法及面板门槛模型,探析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可显著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这种驱动效应具有... 立足“双碳”目标,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中介效应方法及面板门槛模型,探析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可显著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这种驱动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与时间异质性;在作用路径上,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可通过低碳产出、低碳政策、绿色消费三条路径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配置优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基于低碳产出与绿色消费的双重门槛效应。低碳产出与绿色消费可正向调节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且调节作用渐次增强。对此,应培育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新业态、形塑制造业低碳绿色发展新路径、构筑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以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创新要素配置优化 中介效应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数字要素集聚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3
作者 王庭东 尹丽丽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24,共13页
选用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且转型效应在实践应用层面与底层技... 选用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且转型效应在实践应用层面与底层技术层面存在结构化差异,实践应用层面是数字要素在政策驱动下实现转型的关键。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对国有企业、科技企业、中小规模企业以及低市场化城市和大规模城市企业的转型效应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数字化资本要素集聚、数字技能熟练劳动力要素集聚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发挥数字化转型效应,而底层关键数字技术的创新驱动作用尚未凸显。研究结论不仅为渐进有序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更为政府将城市禀赋资源导向底层数字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从以应用为主到以创新为主提供了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政策 数字化 数字要素集聚 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下载PDF
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配套改革措施——《关于深化制造业企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改革的若干意见》政策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政策瞭望》 2020年第2期13-15,共3页
经省委深改委审议,《关于深化制造业企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改革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9〕62号)于2019年12月16日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正式印发。这是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加快制造业高质... 经省委深改委审议,《关于深化制造业企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改革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9〕62号)于2019年12月16日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正式印发。这是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配套改革措施。根据《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72号)有关要求,现进行政策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企业 特色小镇 城镇土地使用税 差别化配置 《关于深化制造业企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改革的若干意见》 制造业企业 高质量发展 政策解读
原文传递
数字化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机理、挑战与路径
5
作者 刘飞 邢誉丹 王欣亮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115,共9页
基于我国现存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以数字化为切入点,从政府、企业和公众不同的数字化赋能主体入手,对区域协调发展进行要素基础—产业支撑—创新潜力三维分解,厘清数字化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机理。继而归纳数字化驱动区域协调发展... 基于我国现存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以数字化为切入点,从政府、企业和公众不同的数字化赋能主体入手,对区域协调发展进行要素基础—产业支撑—创新潜力三维分解,厘清数字化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机理。继而归纳数字化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突出挑战,据此提出:应通过冲破公共数据共享藩篱、提升政府数字整体治理能力,加速产业数字化改造、促进与传统企业深度融合,加强公众数字素养培育、弥合数字应用技能鸿沟,进而优化要素配置、调整产业布局、加速创新收敛,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区域协调发展 要素优化配置 产业布局优化 区域创新收敛
下载PDF
大力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助力国家水网建设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明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9期16-20,共5页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系统解决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系统解决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大力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对于助力国家水网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围绕新质生产力内涵要义,结合国家水网建设特点和要求,从革命性技术、要素优化配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深入分析国家水网建设对水利新质生产力需求,以期为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推动国家水网建设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网 水利新质生产力 革命性技术 要素优化配置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下载PDF
碳交易市场的构建是优化要素配置的重要手段 被引量:1
7
作者 蓝虹 杨翼 《中国生态文明》 2023年第3期54-60,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推动碳排放权等资源环境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作为优化要素配置的重要手段,碳交易市场能够通过总量控制、配额分配与交易等机制充分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推动碳排放权等资源环境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作为优化要素配置的重要手段,碳交易市场能够通过总量控制、配额分配与交易等机制充分发挥价格发现功能,形成碳定价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碳减排效率。未来,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构建并有效发挥其要素配置作用,需要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创新碳金融工具,建立合理的配额分配机制与碳价格形成机制,加速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立法,加强碳排放数据监测与核查,并实施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与奖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市场 优化要素配置 区域碳交易市场试点 全国性碳交易市场
原文传递
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与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志远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40,共13页
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深刻改变城市与农村生产及生活方式,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及西藏地区)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限效应模型,实证检验... 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深刻改变城市与农村生产及生活方式,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及西藏地区)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限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产业结构升级、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对这种非线性影响具有强化作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从线性影响看,在东部地区最强,在中部地区其次,在西部地区最弱;从非线性影响看,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单一门限效应,在中部地区存在双重门限效应。为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应积极推动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新质生产力形成;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为城乡高质量融合提供动力;畅通资源要素流动渠道,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助力公共服务均等化;结合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培育数字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产业结构升级 资源要素配置优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高质量融合
下载PDF
要素相对价格扭曲程度及其区域差异收敛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武林 李顺辉 李婷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5-83,共9页
中国要素市场的资本和劳动力相对价格扭曲问题仍然突出,阻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对要素相对价格扭曲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观察和把握要素市场发展动态,还能够为理解、指导新时代背景下的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和要素资源优化配置... 中国要素市场的资本和劳动力相对价格扭曲问题仍然突出,阻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对要素相对价格扭曲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观察和把握要素市场发展动态,还能够为理解、指导新时代背景下的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和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基于1999-2017年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在测度分析要素相对价格扭曲程度及其变动趋势基础上量化分析要素相对价格扭曲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结果表明:近20年中国的要素相对价格扭曲严重,资本比劳动力存在更严重的价格低估,但整体而言有收敛改善趋势,尤其2009年以前趋势明显,此后相对保持稳态水平;全国以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要素相对价格扭曲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σ收敛则只存在于全国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相对价格 资本 劳动力 扭曲程度 区域差异 收敛性 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 要素资源优化配置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工业智能化能促进碳排放绩效的提升吗?——基于中国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10
作者 谭玉松 董直庆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8,共9页
碳排放绩效提升是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从新一轮智能技术革命出发,利用中国城市层面样本数据,实证检验工业智能化发展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及可能的传导路径。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有助于碳排放绩效的提升;产业结构升级... 碳排放绩效提升是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从新一轮智能技术革命出发,利用中国城市层面样本数据,实证检验工业智能化发展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及可能的传导路径。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有助于碳排放绩效的提升;产业结构升级与要素优化配置是工业智能化提升碳排放绩效的有效路径;城市规模与资源依赖属性成为工业智能化作用存在差异的重要成因,适度的城市规模与非资源依赖型城市工业智能化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外部环境是影响工业智能化作用效果的关键,其中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增强了中国工业智能化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而市场化环境却表现出显著负向作用,暗示了环境规制在降低污染排放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 碳排放绩效 产业结构升级 要素优化配置
下载PDF
要素配置优化与中国区域能源影子价格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凡 刘雪娇 谢文秀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3-104,118-119,共14页
基于中国30个省市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方向距离型函数DEA模型,考察不同要素配置优化模式下的中国区域能源影子价格,研究表明中国各区域的能源影子价格长期高于市场价格,这种背离随时间变化呈现波动性缩小趋势,不同要素配置优化... 基于中国30个省市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方向距离型函数DEA模型,考察不同要素配置优化模式下的中国区域能源影子价格,研究表明中国各区域的能源影子价格长期高于市场价格,这种背离随时间变化呈现波动性缩小趋势,不同要素配置优化模式下各区域能源影子价格及其与市场价格的背离情况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引入Bootstrap方法对影响能源影子价格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不同要素配置优化模式下各区域间影响因素系数和显著性水平差异不大。结论表明,要素配置优化模式应因地、因时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距离型函数 要素配置优化 能源影子价格 BOOTSTRAP方法
原文传递
“以人为本”的村庄规划理念探索及其实践——以北京市大兴区朱脑村为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悦忻 高阳 +1 位作者 刘路路 杨志臣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27,68,共11页
研究目的:以参与式调研为“协调器”和“衔接点”,通过对村民需求要素进行平面扩展、立体综合和空间归纳,结合上位管控限制,实现规划“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间的融合,构建“以人为本”村庄规划框架。研究方法:以北京市大兴区朱脑村... 研究目的:以参与式调研为“协调器”和“衔接点”,通过对村民需求要素进行平面扩展、立体综合和空间归纳,结合上位管控限制,实现规划“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间的融合,构建“以人为本”村庄规划框架。研究方法:以北京市大兴区朱脑村为例,结合规划指标管控,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布局、文化保护4个维度进行参与式需求调研,运用5级李克特量表打分,并结合ArcGIS可视化分析形成朱脑村“以人为本”村庄规划成果。研究结果:规划后,朱脑村满足城镇集建类村庄发展方向,村民满意度平均值从3.02增至3.81,增幅为26.16%,单项增幅均在10%以上。研究结论:“以人为本”的村庄规划在上位管控下基本满足村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北京典型城郊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规划 “以人为本” 案例分析 要素优化配置 北京市
下载PDF
综合交通运输视角下枢纽经济的演化机理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国政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7-42,共6页
枢纽经济是以交通枢纽为引擎衍生出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其本质是通过优化资源要素的时空配置重塑产业体系。在界定枢纽经济概念的基础上,从解读综合交通运输与枢纽经济的互馈关系入手,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枢纽经济的演进... 枢纽经济是以交通枢纽为引擎衍生出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其本质是通过优化资源要素的时空配置重塑产业体系。在界定枢纽经济概念的基础上,从解读综合交通运输与枢纽经济的互馈关系入手,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枢纽经济的演进过程和成长机理。结果表明:枢纽经济的总体进程由起步、成长、强化、成熟4个阶段构成,内部动力和外部刺激共同形成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同时需要在新发展格局视野下从综合交通宏观规划、枢纽平台运行、枢纽城市建设等层面推动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枢纽经济 要素优化配置 演化机理 循环累积效应 路径分析
下载PDF
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逻辑机理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威 杨弘业 《农村金融研究》 2019年第2期14-18,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当前正受到金融资源错配、信用风险溢价和贷款利率上行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论文指出,为解决民营经济发展所遇到的现实困境,金融可以通过优化市场要素配置、拓宽...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当前正受到金融资源错配、信用风险溢价和贷款利率上行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论文指出,为解决民营经济发展所遇到的现实困境,金融可以通过优化市场要素配置、拓宽融资渠道、服务跨境融资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可具体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消除市场分割和所有制障碍;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民营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金融支持 优化要素配置 融资渠道
下载PDF
建设城乡一体的幸福美丽新村——构建乡村振兴乐山五通桥模式的思考
15
作者 李良 蒋罡 +2 位作者 罗雪兵 田铁钢 陈德全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1期5-8,共4页
当前,乐山市五通桥区面临集镇缺乏规划、村落基础条件较差、农业产业不强、农村环境不优等问题,这些严重制约了全面小康的进程。因此,我们要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打造乡村振兴的骨架脉络;打造新型产业体系,提供乡村振兴的持续动力;优化要... 当前,乐山市五通桥区面临集镇缺乏规划、村落基础条件较差、农业产业不强、农村环境不优等问题,这些严重制约了全面小康的进程。因此,我们要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打造乡村振兴的骨架脉络;打造新型产业体系,提供乡村振兴的持续动力;优化要素配置,夯实乡村振兴的支撑保障;美化生态环境,明确乡村振兴的绿色之路;创新基层治理,打牢乡村振兴的基层基础;培育乡村人才,引来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要素配置 乡村振兴 创新基层治理
下载PDF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严成樑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51,共8页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随着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旧经济增长点正在逐步淡出,中国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源泉。经济增长核算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随着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旧经济增长点正在逐步淡出,中国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源泉。经济增长核算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要素投入尤其是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较低。未来,应从促进生产要素配置优化、提高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推动技术创新以及加快市场化改革等方面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要素配置优化 劳动力 技术创新 市场化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