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发展模式下城镇化的异质性消费效应研究——基于人的城镇化和生产要素城镇化的观察视角
1
作者 杨春源 张婼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0-63,共4页
按照社会产出分配方式的不同,城镇化有两种发展模式:生产要素的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在不同发展模式下,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具有异质性,其中生产要素的城镇化抑制了居民消费率的提升,只有将更多的社会产出分配于劳动者,推动... 按照社会产出分配方式的不同,城镇化有两种发展模式:生产要素的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在不同发展模式下,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具有异质性,其中生产要素的城镇化抑制了居民消费率的提升,只有将更多的社会产出分配于劳动者,推动实现人的城镇化,才能发挥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的提升作用。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证实了这一观点。因此,我国应逐步扭转生产要素型城镇化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不断优化社会产出分配政策,让劳动者分享到更多的发展成果,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生产要素城镇 人的城镇 居民消费率
下载PDF
城镇化、要素禀赋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345个城市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宝礼 胡雪萍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19,共10页
基于中国城市层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城镇化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和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土地城镇化不利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人口城镇化的城市储蓄总额路径对城市产业结构... 基于中国城市层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城镇化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和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土地城镇化不利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人口城镇化的城市储蓄总额路径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强度最大,城市科技人员数量路径次之,环境约束路径不显著;土地城镇化的城市储蓄总额路径强度最大,且强度方向为负,城市科技人员数量路径次之,环境约束最小。EDA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城市城镇化同产业结构升级负相关;东部地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作用最大,其次是中部,西部最弱;土地城镇化对不同区域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均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 土地城镇:要素禀赋 产业结构
下载PDF
供给侧要素投入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的测算 被引量:3
3
作者 尚娟 童瑶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0-53,共4页
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以及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扩大,我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供给侧方面是造成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的重要方面。文章探讨供给侧要素投入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构建包括资本存... 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以及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扩大,我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供给侧方面是造成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的重要方面。文章探讨供给侧要素投入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构建包括资本存量、自然资源、技术和劳动力在内的供给侧要素对新型城镇化的阻尼效应测度模型,利用2002 2016年的数据计算阻尼效应。通过测算各个供给侧要素投入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供给侧要素 阻尼效应 增长红利
下载PDF
城镇化推进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伪城镇化及其破解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秀利 祝志勇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101,共5页
伪城镇化是以经济为导向的生产要素的城镇化而非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从居民消费水平的角度可以考察城镇化的质量并判断城镇化的“真伪”。利用1978~2014年城镇化率和居民平均消费支出的时间序列,通过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 伪城镇化是以经济为导向的生产要素的城镇化而非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从居民消费水平的角度可以考察城镇化的质量并判断城镇化的“真伪”。利用1978~2014年城镇化率和居民平均消费支出的时间序列,通过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后发现:居民消费与城镇化在长期中存在均衡关系;居民消费显著提高了城镇化率,但后者并未显著引起前者的提高,故两者是带动与被带动的单一关系而非相互促进的双向关系;且居民消费对城镇化率的作用存在滞后效应。这表明我国当前的城镇化已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伪城镇化特征。为此,应将要素城镇化转变为人本身的城镇化,在推进人口城市化的同时必须兼顾农业部门的发展,减少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并以收入政策为核心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居民消费 要素城镇化 以人为本
下载PDF
调整城市发展战略 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评《中国城镇化的要素失衡、战略调整与可持续政策研究》
5
作者 高波 《中国房地产》 2023年第3期80-80,共1页
城镇化是影响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议题。张娟锋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长期聚焦城镇化中核心要素配置问题,在此领域持续深入开展研究。《中国城镇化的要素失衡、战略调整与可持续政策研究》是其研究团队依托国家社科... 城镇化是影响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议题。张娟锋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长期聚焦城镇化中核心要素配置问题,在此领域持续深入开展研究。《中国城镇化的要素失衡、战略调整与可持续政策研究》是其研究团队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BJL053),围绕城镇化中核心要素的结构失衡和战略调整这一主题完成的一本力作,对于推动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镇 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城镇要素失衡、战略调整与可持续政策研究》
原文传递
传统农区城镇化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冯德显 汪雪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年第1期54-65,共12页
传统农区产业弱质低效,生产要素流动性差,空间集聚能力差,城市化进程缓慢。加快传统农区城镇化步伐,关键要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增强空间集聚。本文重点研究了农区城镇化要素,传统农区如河南农区的城镇化实践,尤其是城镇化进程、模式和特... 传统农区产业弱质低效,生产要素流动性差,空间集聚能力差,城市化进程缓慢。加快传统农区城镇化步伐,关键要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增强空间集聚。本文重点研究了农区城镇化要素,传统农区如河南农区的城镇化实践,尤其是城镇化进程、模式和特征的分析,以期揭示农区城镇化过程主要问题,探索农区城镇化主要模式,从而得出促进传统农区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城镇化的主要途径和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区 城镇要素 城镇模式 城镇途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