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转移中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与经济效率损失:基于江苏传统企业调查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65
1
作者 谢呈阳 周海波 胡汉辉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0-142,共13页
在平衡地区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的产业转移与要素资源迁移速度不匹配问题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造成了经济效率的损失。借鉴要素资源行业间错配的研究方法,本文引入空间维度,在将劳动力细分为高端人才和普通劳动力的基... 在平衡地区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的产业转移与要素资源迁移速度不匹配问题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造成了经济效率的损失。借鉴要素资源行业间错配的研究方法,本文引入空间维度,在将劳动力细分为高端人才和普通劳动力的基础上构建了存在要素价格扭曲的N行业M地区生产模型,以江苏为案例,采用1500家企业调研的一手数据,测算了目前作为产业转移主体的传统产业中资金、高端人才和普通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错配形态、程度和由此导致的产出缺口。测算结果描绘出要素资源空间错配的形态:经济先发地区供给不足,而后发地区却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剩,这表明产业转移的速度滞后于要素迁移的速度,应当进一步推进产业由先发地区向后发地区的转入。测算结果还表明,高端人才错配对经济发展起到的影响超过资本及普通劳动力。根据分析,本文最后从调整产业和要素流向、创造先发地区产业转出"推力"及增强后发地区产业转入"拉力"角度提出提高经济效率的建议。经测算,纠正产业转移中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将提升不同传统产业10%至41%的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要素空间错配 效率损失 劳动力细分
原文传递
偏向型技术进步、要素价格扭曲与要素配置效率
2
作者 徐邵军 刘修岩 倪克金 《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9,共17页
如何找寻适宜的技术进步路径、发挥地区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已然成为优化地区要素配置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拓展了传统的HK模型,阐释了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价格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状... 如何找寻适宜的技术进步路径、发挥地区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已然成为优化地区要素配置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拓展了传统的HK模型,阐释了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价格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资本和劳动产出贡献份额的时变特征进行识别和估计,发现中国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特征逐渐由资本偏向型向劳动偏向型转变。为捕捉由要素跨区域配置引发的配置效率改善,构建了新的要素配置效率指标,并采用2004—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省级宏观数据,对要素配置效率、偏向型技术进步和要素价格扭曲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发现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有助于改善要素配置效率,且劳动价格负向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的阻滞作用要显著强于资本价格负向扭曲的阻滞作用。本文研究为地区最优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要素空间配置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偏向性 要素价格扭曲 要素空间错配 状态空间模型
原文传递
建设全国统一要素市场的综合效应:人地挂钩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苏红键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24,共20页
建设全国统一要素市场是优化要素空间配置、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土地和劳动力空间错配现状的基础上,利用量化空间分析方法对人地挂钩的综合效应进行模拟。研究发现:第一,随着人口向收入较高的东部地区迁移,东部地... 建设全国统一要素市场是优化要素空间配置、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土地和劳动力空间错配现状的基础上,利用量化空间分析方法对人地挂钩的综合效应进行模拟。研究发现:第一,随着人口向收入较高的东部地区迁移,东部地区城市发展面临较强的土地供给约束;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则由于人口净流出,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第二,对于建设用地未达标的城市,提高建设用地供给有利于提高城市人口规模、效率、产出和总效用。其中,按100m2/人的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考虑集聚效应、按比例降低制度约束时,调整的88个城市的平均城区人口增长70.44%,城区总人口增长24.64%,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高7.10%,总产出提高8.61%。第三,集聚效应的倒U型特征显著,放开制度约束后超大城市规模会收敛到3000万人左右。为此,在“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前提下,可以通过分类落实人地挂钩、统筹利用城乡和地区之间建设用地、加快推进都市圈同城化等优化人地空间配置,推进全国统一要素市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挂钩 量化空间分析 要素空间错配 全国统一要素市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