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帛书《五行》篇的“见而知之”与“闻而知之”说
1
作者 高正伟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75-78,共4页
《孟子》有"见而知之"与"闻而知之"说,但语焉不详。早于《孟子》的帛书《五行》对"知"、"之"以及见知与闻知的结果——智、圣进行了全面的界说。"闻而知之"的"之"指"... 《孟子》有"见而知之"与"闻而知之"说,但语焉不详。早于《孟子》的帛书《五行》对"知"、"之"以及见知与闻知的结果——智、圣进行了全面的界说。"闻而知之"的"之"指"君子道","见而知之"的"之"指"贤人"及贤人之德。"知之"的"知"包括心知与践行,心知强调内心的体验与积极思考,在帛书《五行》中即为"思"。践行是在心知基础上的实践。智、圣既是实践主体认知领悟的能力,又是实践主体经由见知、闻知而形成的德行境界,它们还是天人到德善的转折点,是五行与四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五行》 见而知之 闻而知之
下载PDF
道与学——孟子圣道传承论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景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39,188,189,共8页
儒家“传道”之义,肇端自孔子,孟子据此提出了自己的圣道传承论。此圣道传承,包括“道”“学”两面的统一。在传道的谱系中,“闻而知之”的圣人,以内在性的倾听独知天道,凸显了“道”的超越性意义;“见而知之”的贤人,将圣人得自于天的... 儒家“传道”之义,肇端自孔子,孟子据此提出了自己的圣道传承论。此圣道传承,包括“道”“学”两面的统一。在传道的谱系中,“闻而知之”的圣人,以内在性的倾听独知天道,凸显了“道”的超越性意义;“见而知之”的贤人,将圣人得自于天的创作落实为制度典常,凸显了“道”的实践品格。此“道”既有理性人文义的开显,亦保有个体证会独知的超越性意义,而不陷于非理性的神秘主义。孟子自觉担当圣道之传,其“学”的一面,乃由子思、曾子而上溯宗本于孔子,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学术新统建构的意识和自觉。孟子继孔子集“圣”“学”为一体之学统建构,不仅是“学”的接续,更是一种道义的担当。“道”落实于“学”,乃以一种名言逻辑和理性自觉的方式十字打开,引领社会的精神生活,展开为一种可大可久的活的文化传统。孟子的圣道传承思想,对中国思想学术的当代建构,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统 学统 传统 孟子 闻而知之 见而知之
下载PDF
从见、闻到味:中国思想史演变的感觉逻辑 被引量:6
3
作者 贡华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81,共6页
"道统"意识表现的是思想道路之自觉,思想道路之自觉则使思想道路的内在逻辑一再历史地展开。先秦儒家将"闻而知之"置于"见而知之"之上,表明其警惕视觉思想,明确以听觉超越视觉思想。孟子并未停留在听觉思... "道统"意识表现的是思想道路之自觉,思想道路之自觉则使思想道路的内在逻辑一再历史地展开。先秦儒家将"闻而知之"置于"见而知之"之上,表明其警惕视觉思想,明确以听觉超越视觉思想。孟子并未停留在听觉思想,而是最终归向心——味觉思想。孟子"道统"意识以感官取舍为依据,从而使感觉逻辑具有了思想史意义。抑制视觉认知,挺立听觉认知,最终归向味觉认知,不仅是儒家思想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也可说是中国思想史演变的基本逻辑,在世界思想史中也能发现类似的演变脉络。明此,不仅可以抓住中国思想的特质,也能够为21世纪中国思想道路的确立与发展提供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而知之 见而知之 视觉思想 听觉思想 味觉思想
下载PDF
论孟子的道统与学统意识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景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8-123,共6页
孔子之学,"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孟子以承续尧舜、孔子之道自任,对孔门圣道传承观念及其谱系作了系统的表述。《孟子》末章的圣道传承系统中,有两类圣道传承者:"闻而知之"者和"见而知之"者。出土简帛《... 孔子之学,"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孟子以承续尧舜、孔子之道自任,对孔门圣道传承观念及其谱系作了系统的表述。《孟子》末章的圣道传承系统中,有两类圣道传承者:"闻而知之"者和"见而知之"者。出土简帛《五行》也明确提出过"闻而知之者圣"、"见而知之者智"命题。这不仅表明道统观念在孔思孟之间的传承,而且体现了孟子承接传统的自觉意识和担当意识。在学术脉络上,孟子自觉宗承曾子、子思一系内转省思的理路,形成了一种新的学术传统,为儒家思想奠定了心性的超越基础。孟子"说大人则藐之",也表现了与曾思一脉相承的"以德抗位"的内在精神气质。孟子关于尧舜汤文武周公孔子的圣道传承论,乃基于一种学术根源性的意识;而其有关孔曾思孟学脉系统的论说,则着眼于当下学术新统的建构。这种圣道谱系(后儒谓之"道统")与学术新统(或可谓之"学统")的反思和自觉,对一个时代思想的生产或创造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统 学统 圣道谱系 闻而知之 见而知之 以德抗位
下载PDF
從“聖”“智”並舉的文本結構考察《五行》篇的義理體系
5
作者 邵凡利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2023年第1期319-338,共20页
文章從簡帛《五行》篇“聖”“智”並舉的文本出發,對相關文本進行文脈結構、義理内涵分析,並在此基礎上考察《五行》篇義理體系。主要内容包括對經文“聖”“智”並舉的文本依文序進行脈絡抽繹;分析修德工夫“思”,“三思”作爲“思”... 文章從簡帛《五行》篇“聖”“智”並舉的文本出發,對相關文本進行文脈結構、義理内涵分析,並在此基礎上考察《五行》篇義理體系。主要内容包括對經文“聖”“智”並舉的文本依文序進行脈絡抽繹;分析修德工夫“思”,“三思”作爲“思”的三個生發面向,其中“聖之思”面向可能缺席,由此决定修成的人格層境是“善”或“德”;通過分析聞道路徑“聞而知之”“見而知之”,探討“聖之思”何以缺席,並確認“聞而知之”者“知道”“成德”對他者的依賴性更低,以此稱“聖”;討論仁義禮的生發原理,論證“聖之思”的缺席將導致其他任何一種德行都不能達成内化。最後對《五行》篇中的“天”“人”關係加以論析,認爲《中庸》的天道性命之論是對《五行》篇成德進路上“天”“人”限隔的疏通,這一疏通最終由孟子繼承並發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 “聖”“智”並舉 聖之思 聞而知之 見而知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