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阳明关于良知与见闻之知的分辨与联结
1
作者 刘元青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4,共8页
王阳明从早年"取竹格之"至龙场自悟"吾性自足"的为学进路,其实就是沉潜良知与见闻之间紧张关系的过程。王阳明并不反对见闻之知,只是不能认知识为良知。相较而言,他认为良知天理比见闻知识更值得欲求,如"精金... 王阳明从早年"取竹格之"至龙场自悟"吾性自足"的为学进路,其实就是沉潜良知与见闻之间紧张关系的过程。王阳明并不反对见闻之知,只是不能认知识为良知。相较而言,他认为良知天理比见闻知识更值得欲求,如"精金喻圣"。倘若迷失良知,徒以"知识技能"相较量,则为王阳明所深疾,如"拔本塞源"之论。在严辨良知与见闻之知的基础上,王阳明提出"见闻莫非良知之用"与"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二种联结良知与见闻之知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见闻之知 联结
下载PDF
“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张载认识论思想的核心
2
作者 丁立磊 郝亚飞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68-69,共2页
从获得方式、内容和表现方式上对张载“见闻之知”和“德性所知”的关系进行阐发,而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予以阐释是不妥当的。
关键词 张载 见闻之知 “德性所
下载PDF
阳明师弟良知与见闻之知之辨再析
3
作者 刘荣茂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112,共6页
阳明师弟良知与见闻之知之辨是宋儒辨别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进一步开展。王阳明确立良知与见闻之知关系的四句原则,欧阳南野和王龙溪秉承师说并进行了更深入细致的论辨。他们既从道德属性、来源、认识方式、作用形式等方面区分了良知... 阳明师弟良知与见闻之知之辨是宋儒辨别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进一步开展。王阳明确立良知与见闻之知关系的四句原则,欧阳南野和王龙溪秉承师说并进行了更深入细致的论辨。他们既从道德属性、来源、认识方式、作用形式等方面区分了良知与见闻之知,深化了良知本体的内涵,又从本体论和工夫论说明两者"不可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学 见闻之知 识之辨
下载PDF
中华武术觉悟认知的两个维度: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 被引量:1
4
作者 赵金国 邓玉超 《湖北体育科技》 2020年第12期1052-1056,1127,共6页
在武术文化阐释"主观意象化"的学术背景下,武术哲学思想被主观强制性解读现象严重,以至于出现"无根之学",导致国术与国学产生断裂状态。本研究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立足于武术经典文献和中国哲学原理反思得... 在武术文化阐释"主观意象化"的学术背景下,武术哲学思想被主观强制性解读现象严重,以至于出现"无根之学",导致国术与国学产生断裂状态。本研究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立足于武术经典文献和中国哲学原理反思得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是武术觉悟认知的两个维度。"耳目之官"是体悟认知的主体,"心之官"是心悟认知的主体。见闻之知维度是格物之理,"为学"是体悟认知方法,"求知"是体悟认知路径,体悟经验构建了武学知识体系。德性之知维度是格心之理,"为道"是心悟认知方法,"求善"是心悟认知路径,心悟德性构建了武术道德知识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武术的"觉悟"认知思维方式与中国哲学"觉解"认知方式一脉相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学与武德 见闻之知 德性之知 体育文化
下载PDF
理学家的“见闻之知”和“德性所知”
5
作者 崔树刚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1-13,共3页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理学家的“见闻之知”和“德性所知”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感性认识”。认为理学家的“见闻之知”有相类似于“感性认识”之处,但并不等同于“感性认识”,而其“德性所知”与“理性认识”之间不仅没有相似之处,而...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理学家的“见闻之知”和“德性所知”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感性认识”。认为理学家的“见闻之知”有相类似于“感性认识”之处,但并不等同于“感性认识”,而其“德性所知”与“理性认识”之间不仅没有相似之处,而且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从它们的来源、内容以及彼此相互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两对范畴及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闻之知 德性所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下载PDF
由“物理”至“性理”——论张载的“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
6
作者 余贵奇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3-18,共6页
中国虽然缺乏知识论传统,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知识论思想。张载关于“见闻之知”的思想涉及一系列与知识论有关的问题,如外物、认识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等问题,但是张载又从物我对立的伦理角度贬低“见闻之知”转而倡导物我合一的“德性... 中国虽然缺乏知识论传统,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知识论思想。张载关于“见闻之知”的思想涉及一系列与知识论有关的问题,如外物、认识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等问题,但是张载又从物我对立的伦理角度贬低“见闻之知”转而倡导物我合一的“德性所知”,提出从“见闻之知”进展到“德性所知”的修养工夫,并探讨了与“德性所知”有关的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见闻之知 德性所 物理与性理
下载PDF
“良知”与“见闻之知”——阳明心学思想中的知识批判之维
7
作者 刘万鹏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22-28,共7页
阳明基于“良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分实现了他知识批判的哲学思想。他对见闻之知的批判并非对知识本身的批判,而是直指作为知识主体的人之存在。阳明批判见闻之知的核心目标在于揭示人作为实践和责任主体向来在场。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 阳明基于“良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分实现了他知识批判的哲学思想。他对见闻之知的批判并非对知识本身的批判,而是直指作为知识主体的人之存在。阳明批判见闻之知的核心目标在于揭示人作为实践和责任主体向来在场。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阳明的知识批判所提供的最终教益是:不要遗忘了人自身的存在。活在良知观照下的社会生活中。这将意味着:坦然承认我们负有责任,我们即是向来在场的主体,我们将在历史中证成我们的良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见闻之知 识批判
下载PDF
见闻之知:儒家知识论的经验之维 被引量:1
8
作者 苗建荣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94,共6页
"见闻之知"最初由北宋张载提出,指通过耳目感官而获得的知识。"见闻之知"有着很强的经验论特征。从知识的起源上讲,"见闻之知"起源于经验;从知识的形成上讲,"见闻之知"是客观外物刺激耳目感官... "见闻之知"最初由北宋张载提出,指通过耳目感官而获得的知识。"见闻之知"有着很强的经验论特征。从知识的起源上讲,"见闻之知"起源于经验;从知识的形成上讲,"见闻之知"是客观外物刺激耳目感官的结果,这与经验论者洛克的观点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与此同时,"见闻之知"在儒家知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先秦时期,"见闻之知"就被视为儒家知识论的重要维度之一;两宋之际,"见闻之知"被视为德性修养的必要环节;明清之时,"见闻之知"曾被视为知识的唯一形态。儒家对"见闻之知"的态度表明儒家有重视经验的认知传统,这种认知传统为儒家言说科学、接纳科学敞开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闻之知 德性所 经验 儒学 科学
原文传递
张载知论及其贡献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金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0-75,共6页
知论是张载心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载的知论包括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三层结构,都属心之功用。德性所知对见闻之知具有优先性,见闻之知对德性所知具有启发性;德性所知是道德层面之知,对应贤人境界,诚明所知是超道德层面之知... 知论是张载心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载的知论包括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三层结构,都属心之功用。德性所知对见闻之知具有优先性,见闻之知对德性所知具有启发性;德性所知是道德层面之知,对应贤人境界,诚明所知是超道德层面之知,对应圣人境界。张载将认识论与工夫论紧密结合,对儒家知论进行系统建构,从“知礼成性”的角度为儒者“学以成圣”提供了工夫路径。张载批评了佛教摒弃见闻之知,在指出佛教是“诚而恶明”“得天遗人”的同时,提出儒者是“诚明两进”“天人合一”。张载从知论的角度为儒家抗衡佛教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见闻之知 德性所 诚明所 礼成性 诚明两进
下载PDF
阳明与阳明后学的“良知”概念——从耿宁《论王阳明“良知”概念的演变及其双义性》谈起 被引量:13
10
作者 林月惠 《哲学分析》 2014年第4期3-22,197,共20页
著名的瑞士现象学家耿宁(Iso Kern,1937—),以现象学的进路,理解并诠释阳明与阳明后学的"良知"概念,有其洞见。耿宁指出,阳明"良知"概念有前后期的演变,有其双义性,甚至有三个"良知"概念。职是之故,阳明... 著名的瑞士现象学家耿宁(Iso Kern,1937—),以现象学的进路,理解并诠释阳明与阳明后学的"良知"概念,有其洞见。耿宁指出,阳明"良知"概念有前后期的演变,有其双义性,甚至有三个"良知"概念。职是之故,阳明后学对"良知"、"致良知"概念有不同诠释。本文对耿宁之说,提出不同看法:首先,阳明"良知"概念虽从孟子而来,但其含义的深化,与阳明对《大学》的诠释有关,并无前后期良知概念的双义性。其次,阳明与阳明后学对于"良知"与"见闻之知"并无歧见,二者在理论逻辑或实践逻辑上,都是不离不杂的。最后,阳明后学的问题意识在于如何"致良知",由此而有不同的异见。其中,致"良知之端"与致"良知之体"的争辩,实触及良知作为根源性实践动力之问题,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耿宁 王阳明 见闻之知 现象学进路
下载PDF
论心性论视域中张载的三种知之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海成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36-39,共4页
张载在其思想体系中提到三种知:见闻之知、德性所知和诚明所知。我们联系张载的人性论、工夫论中的相关内容,对这三种知的具体所指和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仔细分疏后,可以得知见闻之知和后者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知。德性所知和诚明所知... 张载在其思想体系中提到三种知:见闻之知、德性所知和诚明所知。我们联系张载的人性论、工夫论中的相关内容,对这三种知的具体所指和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仔细分疏后,可以得知见闻之知和后者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知。德性所知和诚明所知所指实为同一本体,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工夫与修养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闻之知 德性所 诚明所 工夫论 人性论
下载PDF
探析高职思政课堂知行观教育困境与教学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秀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172-174,共3页
中国哲学知行观不仅丰富人们的价值理念,而且指导人们日常的行为活动,一直以来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但随着近些年来,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中国传统思想“知”“行”理念的片面化,高职思政课堂上的知行观教育举步维艰。针对高... 中国哲学知行观不仅丰富人们的价值理念,而且指导人们日常的行为活动,一直以来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但随着近些年来,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中国传统思想“知”“行”理念的片面化,高职思政课堂上的知行观教育举步维艰。针对高职思政课堂知行观教育两方面的困境,本文立足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变困境的教学思考,希望走出困境,探索一种新时代高职思政课堂知行教育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观 见闻之知 德性之知 行合一 辩证统一
下载PDF
由良知而推演的三种关系的辩析——读王阳明晚年的一封重要书信《答欧阳崇一书》
13
作者 王晓昕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26-30,共5页
王阳明在晚年《答欧阳崇一书》中,就良知与见闻之知、良知与理性思维、良知与集义笃行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辩析。他认为良知不滞于见闻且不离于见闻;在良知与理性思维的关系中,良知作为判别是非善恶的标准,就在于所思所虑是否合乎天理;... 王阳明在晚年《答欧阳崇一书》中,就良知与见闻之知、良知与理性思维、良知与集义笃行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辩析。他认为良知不滞于见闻且不离于见闻;在良知与理性思维的关系中,良知作为判别是非善恶的标准,就在于所思所虑是否合乎天理;而在良知与集义的关系上,言君子之学,从动机、过程到目的,终身只是集义,便是笃行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闻之知 理性思维 集义
下载PDF
德性之知:课程的灵魂
14
作者 陈竞蓉 白宗新 《沧桑》 2005年第4期120-121,共2页
教育要培养有独立人格的人,德性之知是成就人格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德性之知应理解为知识德性、德性知识和德性智慧。重提德性之知和重返人的本真生活是教育的返魅,作为教育的具体体现——课程,应该把德性之知摆在应有的位置,课程内容... 教育要培养有独立人格的人,德性之知是成就人格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德性之知应理解为知识德性、德性知识和德性智慧。重提德性之知和重返人的本真生活是教育的返魅,作为教育的具体体现——课程,应该把德性之知摆在应有的位置,课程内容上突出德性之知,教学过程上突出入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之知 见闻之知 课程
下载PDF
“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之区别及其意义——张载《大心篇》解读兼论其知识论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黔首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5-19,共5页
学界一般将张载的"德性所知"等同于"德性之知",但是两者实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指凭借德性所认识到的大全、整体的知识,其实质是对世界的整体的把握和了解;后者则单纯是指关于道德的知识。无论是"德性之知&qu... 学界一般将张载的"德性所知"等同于"德性之知",但是两者实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指凭借德性所认识到的大全、整体的知识,其实质是对世界的整体的把握和了解;后者则单纯是指关于道德的知识。无论是"德性之知"还是"见闻之知",都属于"德性所知",都是"德性所知"的一个部分和局部。在张载看来,任何局部、片面的知识都不能促进人性的美好和理想人格的养成,只有整全的知识才能够促进人性的美好和理想人格的养成。张载是在"知识——人性"的框架内思考知识问题的,人性美好问题成为张载知识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所 德性之知 见闻之知 人性
下载PDF
张载“知”论探究
16
作者 崔宇 王昭颖 《智库时代》 2020年第4期215-216,219,共3页
张载的关于知的论述可以分为德性所知和见闻之知。在张载的思想中,把气作为万物的实体,表现为太虚本体运诸气而发动。其“德性所知”思想根源也就是太虚。在阐述其内涵本源基础上探论“闻见之知”与“德性所知”之关系、“德性所知”与... 张载的关于知的论述可以分为德性所知和见闻之知。在张载的思想中,把气作为万物的实体,表现为太虚本体运诸气而发动。其“德性所知”思想根源也就是太虚。在阐述其内涵本源基础上探论“闻见之知”与“德性所知”之关系、“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之比较,来凸显张载的“德性所知”其本质和内涵功夫,从而力图使张载的知论更加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德性所 见闻之知
下载PDF
从“气化”到“心知”——张载“知”论的内在理路
17
作者 张靖杰 《哲学分析》 CSSCI 2020年第4期75-88,197,共15页
以往学者对于张载“知”论的关注,往往侧重于“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乃至“诚明所知”的区别。然而,张载以“气”为核心所试图建构的思想体系却是一个圆融的整体。以张载的“气化本体论”为视角,可以重新审视张载“知”论的核心观... 以往学者对于张载“知”论的关注,往往侧重于“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乃至“诚明所知”的区别。然而,张载以“气”为核心所试图建构的思想体系却是一个圆融的整体。以张载的“气化本体论”为视角,可以重新审视张载“知”论的核心观点。张载论“知”遵循了一条从“气化”到“心知”的内在理路,“气”不仅给出了“知”的形上根据,同时构成了“知”的现实展开。并且,正是由于“气”的规定,“知”才能从“见闻之知”的形态中跳脱出来,经由“大心”与“体物”的工夫实现向“气化”之“道”的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闻之知 德性所
下载PDF
试论王阳明的良知说
18
作者 李德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60-66,共7页
良知说是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又是他的学说的核心。正如王阳明自己说的:“吾将以斯道为网,良知为纲”。王门的众多弟子和流派也都公认“吾师良知之学,乃三教之灵枢”,对之顶礼膜拜,深信不疑。良知说在明代中... 良知说是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又是他的学说的核心。正如王阳明自己说的:“吾将以斯道为网,良知为纲”。王门的众多弟子和流派也都公认“吾师良知之学,乃三教之灵枢”,对之顶礼膜拜,深信不疑。良知说在明代中叶以后曾风靡一时,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仍保持着广泛的影响,并引起了激烈的争伦。因此,研究良知说,是深入揭示王阳明哲学本质的关键环节,也是研究王门后学必不可少的步骤。本文试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国内外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王门 天地万物 唯心主义哲学 存天理 斯道 伦理纲常 是非之心 道德论 见闻之知
下载PDF
试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19
作者 司业勤 王路平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49-56,共8页
王阳明(1472—1528)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集大成者。在他的著作中,有关知行关系问题的论述占有相当大的份量。他的“知行合一”说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从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总体上来看,... 王阳明(1472—1528)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集大成者。在他的著作中,有关知行关系问题的论述占有相当大的份量。他的“知行合一”说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从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总体上来看,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对于他的“知行合一”说要辩证地看待,决不能全盘否定。我们应该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吸取它的合理成分,抛掉它的糟粕。因此,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知行合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行合一 中国哲学史 心即理 本体同一 程朱 心外无物 见闻之知 近代思想家 著空
下载PDF
德性之知: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知识观”问题
20
作者 顾竹平 《文教资料》 2011年第22期146-147,共2页
"思想品德知识"与"数理化知识"的区别相当于中国古代"知识观"中的"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别。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适当解释和强调诸如"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分;"德性之知"是"见闻之知"的根源;以"德... "思想品德知识"与"数理化知识"的区别相当于中国古代"知识观"中的"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别。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适当解释和强调诸如"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分;"德性之知"是"见闻之知"的根源;以"德性"主"见闻"等基本命题,有利于学生自觉重视和认真对待思想品德教学,真正认识到思想品德课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不仅"实在"而且"最实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思想品德课 德性之知 见闻之知 识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