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出镜记者观察事物的角度
1
作者 王树青 《传播与版权》 2014年第11期15-16,共2页
通过对出镜记者新闻敏感性和观察事物角度选择的培养,针对许多记者盲目报道而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不足从而吸取教训。要培养从细节入手,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能力,捕捉社会热点、挖掘新闻价值,提高新闻的质量。文章旨在通过寻找... 通过对出镜记者新闻敏感性和观察事物角度选择的培养,针对许多记者盲目报道而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不足从而吸取教训。要培养从细节入手,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能力,捕捉社会热点、挖掘新闻价值,提高新闻的质量。文章旨在通过寻找一个好的观察采访角度,提出有针对性、有挖掘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敏感性 出镜记者 报道角度 捕捉社会热点 观察事物角度
下载PDF
要像福尔摩斯那样观察事物——《喜嫁双子》一稿采访过程
2
作者 胡仁钧 《新闻爱好者》 1995年第5期18-19,共2页
有位通讯员问我:“怎样才能抓到好新闻?”我是这样告诉他的;“就像福尔摩斯那样,用眼力去侦破一切.”
关键词 福尔摩斯 观察事物 袁世凯 双子 农村经济 新闻素材 路透社 新闻敏感 湖北省 必备素质
下载PDF
聚焦生活——浅谈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途径
3
作者 曾金红 《求知导刊》 2019年第18期140-140,共1页
观察以视觉为主,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观察中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人们也把它称为思维的知觉。观察跟学生平时的“看到”“听到”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构建桥梁,让学生顺利把生活写入作文。如何在作文... 观察以视觉为主,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观察中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人们也把它称为思维的知觉。观察跟学生平时的“看到”“听到”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构建桥梁,让学生顺利把生活写入作文。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出生活气息浓郁的作文?在生活中观察,在观察中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学生 观察事物 作文教学
下载PDF
抓住特征观察事物
4
作者 谭英德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02年第2期38-38,共1页
要把文章写得感动人,一个要点就是要尽可能地抓住特征观察事物。那么,怎样抓住特征呢? 一、从比较观察中抓特征这是一种基本方法,特别适用于相同或相似事物的观察。把两种以上的事物结合起来,进行认真地比较、思考、判断,求同存异,便能... 要把文章写得感动人,一个要点就是要尽可能地抓住特征观察事物。那么,怎样抓住特征呢? 一、从比较观察中抓特征这是一种基本方法,特别适用于相同或相似事物的观察。把两种以上的事物结合起来,进行认真地比较、思考、判断,求同存异,便能抓住特征。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事物 季节特征 比较观察 事物特征 基本方法 结合起来 要点 文章 常态 太阳光
下载PDF
谈如何培养学生在作文中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
5
作者 黄志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16年第12期25-25,共1页
高等职业学院的语文基础课有它自身的特点,就是要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基本能力首先从人的感知活动开始,而观察是感知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它是一种... 高等职业学院的语文基础课有它自身的特点,就是要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基本能力首先从人的感知活动开始,而观察是感知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感知活动。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开始阶段,也是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起点,所以在讲授写作表现手法中的说明和描写时,我十分注重学生们观察能力的培养。为了对此更有说服力,选取了一些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学生 作文 观察事物能力
下载PDF
如何让学生学会观察事物
6
作者 林三英 《湖南教育(上旬)(A)》 2002年第8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学会观察 观察事物 比较观察 写作能力 事物 教给方法 提高能力 深入地了解 《林海》 明确目的
下载PDF
学会敏锐观察事物的本领
7
作者 储慧中 《传媒观察》 1999年第9期55-56,共2页
新闻敏感是要求记者能够根据一件微小的事实,立即判断出这件事的新闻价值;能够从一条线索跟踪下去,判断出能否发生重大新闻;能够在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日常事物中,敏锐地察觉到那些具有新闻价值,可以组织报道的东西。简单地说,它是一... 新闻敏感是要求记者能够根据一件微小的事实,立即判断出这件事的新闻价值;能够从一条线索跟踪下去,判断出能否发生重大新闻;能够在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日常事物中,敏锐地察觉到那些具有新闻价值,可以组织报道的东西。简单地说,它是一种又快又准地发现新闻的能力,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 在实践中,我们常苦于“嗅觉不灵”,采写不出引人入胜、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价值 观察事物 新闻敏感 股份制 企业改制 解放思想 “十五”大 农村土地 嗅觉不灵 县委书记
下载PDF
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
8
作者 毛铭三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漫画创作 观察事物 作品质量
原文传递
客观地全面地观察事物的光辉篇章——重读《论持久战》
9
作者 王鹏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2年第4期7-10,共4页
本文着重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论述了《论持久战》一文的伟大意义。作者指出: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著作中,坚持以客观的和全面的观点考察抗日战争,即以抗日战争所处的时间、地点和各种条件为根据,并对这种客观根据进行全面的矛盾分析,从中引... 本文着重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论述了《论持久战》一文的伟大意义。作者指出: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著作中,坚持以客观的和全面的观点考察抗日战争,即以抗日战争所处的时间、地点和各种条件为根据,并对这种客观根据进行全面的矛盾分析,从中引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方法树立了光辉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持久战》 亡国论 抗日战争 速胜论 观察事物 中日战争 毛泽东同志 辩证唯物论 全面的观点 强弱对比
原文传递
从别人的角度观察事物
10
作者 天问 《少年文摘》 2008年第10期26-26,共1页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我曾和班里的一个男同学狠狠地吵了一架。虽然现在我早已记不清那时我们都吵了些什么,但是,我却永远记住了那天我突然懂得的道理。
关键词 观察事物 角度 老师 颜色 男生 白色 道理 黑色 位置 圆球体
原文传递
引导学生观察事物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11
作者 孙桂玲 任志英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71-72,共2页
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经历过的,有真情实感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但是,在作文教学中,由于我们的老师,不顾及学生对写作内容的感知深浅,印象清晰与模糊,就让学生硬写,因此学生感到下笔难.为了让学生写出有血有... 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经历过的,有真情实感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但是,在作文教学中,由于我们的老师,不顾及学生对写作内容的感知深浅,印象清晰与模糊,就让学生硬写,因此学生感到下笔难.为了让学生写出有血有肉,内容充实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 观察事物 写作兴趣 学生
原文传递
怎样观察事物,写好作文
12
作者 向勇军 《聪明泉(小学1-3年级)》 2011年第2期27-27,共1页
观察事物,进行作文是小学阶段作文训练的重点之一,写好观察作文应掌握哪些方法呢?一、要确定好观察顺序。或由上而下,或从远到近……按一定顺序观察下来的事物,
关键词 作文训练 伏尔加河 观察事物 桂林山水 作者 小学阶段 重点突出 顺序 文章 确定
原文传递
观察分析事物能力的训练小学生作文讲座(二)
13
作者 杨远承 《贵州教育》 1997年第12期25-27,共3页
作文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反映事物三者的统一,即生活、思维、表达三者的统一。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纲要求:“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作文时,要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就要引导... 作文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反映事物三者的统一,即生活、思维、表达三者的统一。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纲要求:“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作文时,要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就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认真分析周围的事物。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作文 观察分析 作文教学 学生观 讲座 素描 教师 写日记 片断训练 观察事物
下载PDF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14
作者 李春菊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第18期46-46,共1页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中、高年段学生的要求,也是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途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取学生喜欢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留心观察身边人、身边物、身边事,并及时引导学生交...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中、高年段学生的要求,也是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途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取学生喜欢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留心观察身边人、身边物、身边事,并及时引导学生交流,学生一定会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事物 习作能力 自信心
下载PDF
自主·合作·探究:语文教改探索的高地——《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
15
作者 任得宝 巢宗祺 +1 位作者 于漪 刘占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中学 教学改革 自主学习 学生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课堂教学
下载PDF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16
作者 顾凤娟 安然一笑 《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2010年第3期50-51,共2页
美味品尝 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
关键词 小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下载PDF
谈生物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17
作者 于长云 张坤杰 《中小学教师培训》 1995年第6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观察能力 生物教学 观察事物 培养学生 观察 教师 实验观察 生活史 显微镜 观察
下载PDF
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研究报告
18
作者 王唯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年第3期26-32,共7页
一、研究目的儿童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观察,被称为“智力的门户”。从本质上说,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对现实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所谓观察能力,就是能够根据一定的目的或要求、顺序,全面和敏... 一、研究目的儿童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观察,被称为“智力的门户”。从本质上说,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对现实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所谓观察能力,就是能够根据一定的目的或要求、顺序,全面和敏锐地知觉事物的能力,尤其是注意到有关事物的各种极不显著但却非常重要的细节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能力 低年级儿童 三年级 感性认识 小学低年级 小学儿童 高年级 观察事物 言语表达能力 二年级
下载PDF
观察与观察能力的培养
19
作者 汪莉 《写作(中)》 1997年第6期15-17,共3页
什么是观察?“观”即看的意思,“察”是细看,评审之意。观察,是一种动用五种感受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有计划的,目的性很强的自觉感受。只有对生活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观察,写作的成果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一、观察与写作观察对于写作... 什么是观察?“观”即看的意思,“察”是细看,评审之意。观察,是一种动用五种感受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有计划的,目的性很强的自觉感受。只有对生活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观察,写作的成果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一、观察与写作观察对于写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历史上古今中外文学家的成功事例,都无一例外是重视观察的。只有通过观察,写作者才能获得大量感性材料,获得创作的基本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能力 观察事物 写作素材 写作者 感受器 客观事物 写作观察 创作灵感 培养 观察
下载PDF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几点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玲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7-48,共2页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几点探讨赵玲观察是幼儿认识自然和从社会中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观察。观察对于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长期的幼教实...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几点探讨赵玲观察是幼儿认识自然和从社会中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观察。观察对于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长期的幼教实践,拟就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能力 幼儿园 观察兴趣 观察活动 教师 观察事物 内在联系 孩子们 比较观察 发展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