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法社工介入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实务研究——以服务对象小N为例
1
作者 刘磊 尹俊芳 《西部学刊》 2023年第24期67-70,共4页
犯罪日趋低龄化的背景下,结合法律对涉罪未成年人一贯坚持的“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越来越多的检察机关针对特定罪名、罪行较轻且有悔罪表现的未成年罪犯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这体现了由传统的刑事惩罚性司法模式向现代的恢复性... 犯罪日趋低龄化的背景下,结合法律对涉罪未成年人一贯坚持的“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越来越多的检察机关针对特定罪名、罪行较轻且有悔罪表现的未成年罪犯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这体现了由传统的刑事惩罚性司法模式向现代的恢复性司法模式的转变。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核心工作是对考察期内的涉罪未成年人进行监督和矫治,此过程中司法社工的参与不可或缺。本文以个案小N为例,介绍分析司法社工在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服务中的作用,发现司法社工在实际服务开展中面临诸如专职司法社工人员配备不足、帮教服务过程可用资源有限、帮教计划实施不确定因素多等问题。可通过加强司法社工培养,扩充司法社工队伍;改变单一资金来源,增加多种资源投入;完善风险预案机制,构建完备应急体系等方式,改善司法帮教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社会工作 涉罪未成年人 观护帮教 个案研究
下载PDF
对少年观护帮教的再认识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卫红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1,共7页
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如何对待少年犯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当今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建立少年观护帮教制度。在观护帮教系统中,帮教主体应当是全社会各个部门,但需要专业转介机构将它们串联起来,发挥它们在结构中的共同观护帮教作用;... 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如何对待少年犯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当今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建立少年观护帮教制度。在观护帮教系统中,帮教主体应当是全社会各个部门,但需要专业转介机构将它们串联起来,发挥它们在结构中的共同观护帮教作用;当少年犯进入司法程序后,应当建立公检法一体化的快速协作机制,形成绿色办案通道;在少年犯事发以后,家庭的观护帮教主体意义更为明显。另外,观护帮教应当与相关刑事制度相对接,注意处理好它与附条件不起诉等制度的关系。建立少年观护帮教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国家亲权观念、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恢复性司法理念等。目前,我国的观护帮教制度还存在着持续帮教困难、赔偿难以实现等若干问题,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犯 观护帮教 转介机构 刑事犹豫制度
下载PDF
未成年人观护帮教机制之困境与完善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福坤 韩秋杰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1-16,共6页
未成年人观护帮教机制秉持全面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旨在重点关注未成年人"犯罪后"成长状况缺乏和后续的跟踪挽救机制缺乏问题。文章从梳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概括入手,立足于观护帮教机制的地区模式探索,... 未成年人观护帮教机制秉持全面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旨在重点关注未成年人"犯罪后"成长状况缺乏和后续的跟踪挽救机制缺乏问题。文章从梳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概括入手,立足于观护帮教机制的地区模式探索,提出加强观护帮教的规范化建设、形成全面观护体系;加强办案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学校、社区矫正机关的互动,明确司法行政责任,完善社会调查报告机制,融合观护帮教机制与心理干预机制等建议,以期实现观护帮教机制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观护帮教机制 心理干预 探索模式
下载PDF
浅谈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工作
4
作者 司盈盈 《纳税》 2017年第36期197-197,共1页
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对涉罪未成年人有效开展观护帮教工作,有利于使其顺利回归社会,降低犯罪率和再犯罪率,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盖州市人民检察院为标本,探析有效的帮教措施,... 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对涉罪未成年人有效开展观护帮教工作,有利于使其顺利回归社会,降低犯罪率和再犯罪率,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盖州市人民检察院为标本,探析有效的帮教措施,促进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检察机关观护帮教
下载PDF
用任务中心模式观护帮教非自愿少年案主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婷 聂采莲 《中国社会工作》 2023年第9期13-14,共2页
服务对象小磊,男,16岁,因涉嫌抢劫罪被依法逮捕,由检察院委托转介给社工开展社会调查和观护帮教服务。服务对象有诚愿的认罪悔罪态度,意识到自身在朋辈交往、亲子关系、生活行为等方面存在问题和需求,表达出明确的改变意愿,想要改变不... 服务对象小磊,男,16岁,因涉嫌抢劫罪被依法逮捕,由检察院委托转介给社工开展社会调查和观护帮教服务。服务对象有诚愿的认罪悔罪态度,意识到自身在朋辈交往、亲子关系、生活行为等方面存在问题和需求,表达出明确的改变意愿,想要改变不良行为,脱离不良朋辈,回归家庭生活。社工采用任务中心模式进行介人,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任务,解决问题,帮助其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护帮教 抢劫罪 服务对象 不良行为 任务中心模式 检察院 回归家庭 亲子关系
原文传递
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新模式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京文 汪耕云 《中国检察官》 2015年第21期36-39,共4页
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工作,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检察院观护帮教工作为例,从建立引入家庭监护力量帮教模式的背景、实践中成功帮教案例、模式构想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针对实践运行中存在... 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工作,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检察院观护帮教工作为例,从建立引入家庭监护力量帮教模式的背景、实践中成功帮教案例、模式构想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针对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难题展开论证,为完善这一帮教模式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罪未成年人 观护帮教 模式构想 家庭监
原文传递
宁明县人民检察院 成立首批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
7
作者 农珊珊 《公诉人》 2022年第12期63-63,共1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落实对罪错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促进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更加健全完善,2022年12月12日,在宁明县人民检察院召开宁明县罪错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联合共建座谈会,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韦林志...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落实对罪错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促进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更加健全完善,2022年12月12日,在宁明县人民检察院召开宁明县罪错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联合共建座谈会,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韦林志,县检察院检察长刘宝新、县人大、政协、团县委、教育局等相关单位领导参加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保 习近平法治思想 观护帮教 宁明县 罪错未成年人 团县委 政法委书记 检察长
原文传递
寻找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的最优解
8
作者 马啸云 姚平 任文启 《中国社会工作》 2022年第6期30-31,共2页
17岁的小朗(化名)长于西北地区的一个县。小朗的家庭构成较为复杂,父母、已出嫁的姐姐、两个年幼的弟弟妹妹以及他的同居女友(20岁)。2020年7月,小朗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时,考虑到其作案时系未成年人,且女友... 17岁的小朗(化名)长于西北地区的一个县。小朗的家庭构成较为复杂,父母、已出嫁的姐姐、两个年幼的弟弟妹妹以及他的同居女友(20岁)。2020年7月,小朗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时,考虑到其作案时系未成年人,且女友当时处于怀孕状态,检察院对小朗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处理。受检察院委托,社工在监督考察期为小朗开展观护帮教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条件不起诉 涉罪未成年人 审查起诉 观护帮教 检察院 家庭构成 公安机关 移送
原文传递
推进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9
《人民法治》 2021年第22期1-1,共1页
近几年,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成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焦点。从中央到地方,各机关部门推出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在全国联合开展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各地建立的“未成年人司法... 近几年,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成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焦点。从中央到地方,各机关部门推出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在全国联合开展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各地建立的“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联席会议”等机制,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开拓未成年人保护平台、加强犯罪预防和法治宣传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保 未成年人司法 犯罪预防 法治宣传 社会支持体系 社会服务中心 观护帮教 联席会议
下载PDF
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中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桂霞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4-120,共7页
社会支持力量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着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实施效果。我国当前的刑事强制措施带有强烈的权力色彩,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等基本处于局外观望状态,导致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中社会支持力量严重不足,亟待建立多元... 社会支持力量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着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实施效果。我国当前的刑事强制措施带有强烈的权力色彩,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等基本处于局外观望状态,导致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中社会支持力量严重不足,亟待建立多元化、多角度、规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为此,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中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必须大力推进社会支持主体多元化、社会支持内容和手段的多角度化和社会支持工作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羁押性强制措施 社会支持 观护帮教机制
下载PDF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社会力量参与问题的思考
11
作者 龚韵竹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5-22,共8页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际效果与社会力量参与度紧密相关。在涉罪未成年人的矫治工作中,全面的社会力量参与,能够补位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司法机关的教育挽救工作相辅相成,有利于未成年人实现自我赋能,回归社会。实践中,受限于资源匮乏、法...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际效果与社会力量参与度紧密相关。在涉罪未成年人的矫治工作中,全面的社会力量参与,能够补位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司法机关的教育挽救工作相辅相成,有利于未成年人实现自我赋能,回归社会。实践中,受限于资源匮乏、法律政策不明确、支持体系不完善等困难,社会力量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过程中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通过转介机制引入优质社会资源,丰富帮教模式,形成规模效应,在社会关注、关心、关怀下建立区域乃至全国范围的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网络,有利于实现该制度设立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条件不起诉 观护帮教 转介机制 社会支持体系
下载PDF
聚焦法治关爱
12
《关爱明天》 2024年第5期10-10,共1页
法治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本力量,然而,“未成年人保护”不仅仅是白纸黑字的司法条例,更体现于整个社会的共同认知和具体实践。近年来,我省全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关爱保护体系。全省各地各级关工委在普法教育、观护帮... 法治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本力量,然而,“未成年人保护”不仅仅是白纸黑字的司法条例,更体现于整个社会的共同认知和具体实践。近年来,我省全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关爱保护体系。全省各地各级关工委在普法教育、观护帮教、关爱救助等方面与司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保 普法教育 关工委 全面构建 观护帮教 关爱保 法治 共同认知
原文传递
提升少年司法水平 保护未成年人成长
13
作者 汪耕云 杨涵 《长安》 2019年第12期68-68,共1页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观护帮教制度、专业社会心理支持、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社会化建设,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社会化观护帮教体系助力复归社会。观护帮教涉罪未成年人是落实“少年宜教不...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观护帮教制度、专业社会心理支持、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社会化建设,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社会化观护帮教体系助力复归社会。观护帮教涉罪未成年人是落实“少年宜教不宜罚”司法理念的重要环节,是涉罪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罪未成年人 复归社会 少年司法 观护帮教 司法理念 社会心理支持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分级干预
原文传递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再审视
14
作者 孙若尘 《人民检察》 2019年第24期66-67,共2页
毒品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且罪犯回归社会难度较大。其中,未成年人涉毒犯罪已成为重灾区。当前,我国对罪错少年的处理原则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努力使他们脱离犯罪人的标签,回归社会。对于涉毒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也应秉承这... 毒品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且罪犯回归社会难度较大。其中,未成年人涉毒犯罪已成为重灾区。当前,我国对罪错少年的处理原则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努力使他们脱离犯罪人的标签,回归社会。对于涉毒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也应秉承这一基本原则,教育、感化和挽救缺一不可。在制定具体的观护帮教制度时,应结合未成年人涉毒犯罪案件特点,制定具体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毒犯罪 案件特点 毒品犯罪 未成年人 社会危害性 观护帮教 罪错少年 再审视
原文传递
从挽救到重生:“金球驿站”的十年
15
作者 纪萍 《民主与法制》 2020年第41期46-47,共2页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检察院的观护帮教基地“金球驿站”位于武进区金球轴承厂内,敞亮的文化走廊,整洁的宿舍,温馨的谈话室活动室,像是一所学校。武进区检察院检察长朱文俊感概道:十年来,八百余名失足者从这里走向新生,无一例重新犯罪...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检察院的观护帮教基地“金球驿站”位于武进区金球轴承厂内,敞亮的文化走廊,整洁的宿舍,温馨的谈话室活动室,像是一所学校。武进区检察院检察长朱文俊感概道:十年来,八百余名失足者从这里走向新生,无一例重新犯罪,这里凝聚了很多人的爱心奉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新犯罪 金球 检察院 武进区 观护帮教 十年 检察长 活动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