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三十多年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观测布局综述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长艳 张虹娇 +1 位作者 赵兴炳 李跃清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2年第1期81-87,共7页
本文对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观测试验进行了收集、整理,重点回顾了相关试验的科学目标、观测内容、站点布局方案等方面的情况;最后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指出目前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站网观测上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拓展。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科学试验 观测布局
下载PDF
三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观测点的布局评估
2
作者 鄢凤玉 杨屹杰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1期132-134,共3页
为了满足预报业务需求,从灾害性天气角度入手,对福建省三明市气象观测布局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发现三明市暴雨灾害集中的西北部观测站点密集,并且可以基本覆盖地灾发生点,而冰雹灾害集中的西南部观测站点相对稀疏,雷达等探测方式覆盖率也... 为了满足预报业务需求,从灾害性天气角度入手,对福建省三明市气象观测布局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发现三明市暴雨灾害集中的西北部观测站点密集,并且可以基本覆盖地灾发生点,而冰雹灾害集中的西南部观测站点相对稀疏,雷达等探测方式覆盖率也有限,需要适当增添设备。为现有观测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预警 观测布局 福建三明
下载PDF
纯方位定位中观测站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周亦军 李旻 李锐 《舰船电子工程》 2010年第11期69-71,101,共4页
本章分析了两个观测站之间基线长度一定的情况下,观测站布局对目标纯方位定位精度的影响。采用定位的圆概率误差(CEP)为优化对象,推导出了观测站和目标辐射源在什么样的几何布局条件下,圆概率误差最小,即定位精度最高。通过Matlab仿真,... 本章分析了两个观测站之间基线长度一定的情况下,观测站布局对目标纯方位定位精度的影响。采用定位的圆概率误差(CEP)为优化对象,推导出了观测站和目标辐射源在什么样的几何布局条件下,圆概率误差最小,即定位精度最高。通过Matlab仿真,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布局 优化 圆概率误差 纯方位
下载PDF
国家作物种质资源观测鉴定站点体系布局方法研究
4
作者 陈彦清 曹永生 +1 位作者 林雨楠 方沩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0年第4期20-28,共9页
【目的】作物种质资源观测鉴定站点的合理布局是获取科学有效观测鉴定数据的前提。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建立布局合理、规范科学的种质资源长期观测鉴定体系,对资源的重要性状开展综合鉴定评价,整合观测鉴定数据,为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 【目的】作物种质资源观测鉴定站点的合理布局是获取科学有效观测鉴定数据的前提。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建立布局合理、规范科学的种质资源长期观测鉴定体系,对资源的重要性状开展综合鉴定评价,整合观测鉴定数据,为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建设提供重要内容,为农业科学研究和现代种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数据支撑。【方法】本文首先根据调研,确定全国有能力进行评价鉴定的站点共379家,然后以气候生产潜力为载体,确定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并计算各站点的因素值,最后以这些因素作为聚类因子选择空间最邻近聚类方法进行空间聚类,建立每类站点的泰森多边形完成区域的划分。【结果】基于以上方法,确定气温、降水、海拔、纬度和日照时长是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将站点聚类成26类,通过建立泰森多边形将全国划分成26个评价鉴定区,并在分区基础上设置6条站点布设原则以指导区域内站点选择。【结论】站点体系布局关系到未来观测评价结果的代表性和科学性,站点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文的站点体系布局方法将环境因素和空间因素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有效指导作物种质资源领域多环境评价鉴定地点的选择,也可为作物相关领域的观测站点布设提供参考,从而获得更具有价值和代表性的鉴定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种质资源 环境因子 空间聚类 区域划分 农业大数据 观测站点布局 科学数据 观测数据
下载PDF
我国业务化海洋观测发展研究——借鉴美国综合海洋观测系统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祎 高艳波 +1 位作者 齐连明 路亚娟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4-39,共6页
业务化的海洋观测系统可满足国家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是我国实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我国业务化运行的海洋观测仍是以近岸观测为主,近海及中远海的海洋观测结果远不能达... 业务化的海洋观测系统可满足国家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是我国实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我国业务化运行的海洋观测仍是以近岸观测为主,近海及中远海的海洋观测结果远不能达到国家的业务需求目标。学习借鉴海洋发达国家业务化观测的经验,对发展我国业务化的海洋观测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对目前美国业务化海洋观测的布局、数据管理与通讯、教育与知识传播的状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从中得到我国业务化海洋观测系统发展的方向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海洋观测布局 观测数据管理 海洋教育
下载PDF
FY-2G云量产品与地面观测云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娅 郭建侠 +2 位作者 曹云昌 周粲 陈一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4-523,共10页
为推动地面云观测自动化,利用2015 2016年全国范围内不同时段FY-2G卫星观测云覆盖率和总云量反演产品与同时段地面气象站人工观测总云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卫星观测与地面人工观测的一致性和偏差。结果表明,FY-2G卫星观测云产品较地... 为推动地面云观测自动化,利用2015 2016年全国范围内不同时段FY-2G卫星观测云覆盖率和总云量反演产品与同时段地面气象站人工观测总云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卫星观测与地面人工观测的一致性和偏差。结果表明,FY-2G卫星观测云产品较地面观测偏低,总云量较云覆盖率偏低明显。定义晴天、少云、多云、阴天四种不同云量等级,进一步分析卫星数据,结果显示不同云量等级下云覆盖率与总云量与地面人工观测的一致性和偏差有所不同,晴天和少云状态下总云量产品一致性较好,阴天时云覆盖率一致性较好。从分布上分析发现西部和西南部观测偏差较大,且根据云量等级呈现不同的状态。因此在云观测自动化布局中,卫星观测不能完全替代地面云量观测。地面观测应在西部和西南部,以及天气状况较为复杂的区域加强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云量 FY-2G卫星 云覆盖率 地面观测 观测布局
下载PDF
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的观测基础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跃清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1年第3期77-82,共6页
本文围绕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的观测需求,从高原气象科学技术问题、高原气象前期科学试验、高原气象观测设计与站网布局等方面,分析了发展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的重要意义、技术关键和重点目标,提出了观测系统的... 本文围绕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的观测需求,从高原气象科学技术问题、高原气象前期科学试验、高原气象观测设计与站网布局等方面,分析了发展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的重要意义、技术关键和重点目标,提出了观测系统的布局思路和建设方案,为我国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提供观测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科学试验 观测系统布局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交通量观测站布设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淑庆 吴雪梅 《交通标准化》 2008年第6期93-96,共4页
分别基于相关性分析及传统公路规划中节点重要度理论,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速公路交通量观测站进行布设,可在一定程度克服以往观测站布设时的主观随意性。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观测布局 相关分析 节点重要度
下载PDF
天/地基多平台空间目标光电观测时效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道军 杨宏涛 +1 位作者 刘伟娜 朱宇虹 《飞行器测控学报》 CSCD 2014年第5期416-421,共6页
针对如何部署光学探测设备才能更好实现对空间目标的高精度高频度监视问题,考虑光照条件、相对关系及探测性能,构建了天/地基空间目标探测与成像仿真模型;按照轨道特征选取了94颗LEO(Low Earth Orbit,低地球轨道)卫星、63颗GEO(Geosynch... 针对如何部署光学探测设备才能更好实现对空间目标的高精度高频度监视问题,考虑光照条件、相对关系及探测性能,构建了天/地基空间目标探测与成像仿真模型;按照轨道特征选取了94颗LEO(Low Earth Orbit,低地球轨道)卫星、63颗GEO(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18颗大椭圆轨道卫星,选用春夏秋冬典型季节的特定时间长度,仿真分析了国内地基、南北极科考站、LEO卫星、准GEO卫星等多平台光电手段的位置探测和成像观测能力;比对分析地基平台纬度和季节、天基平台轨道高度和倾角对探测能力的影响得出:南北极科考站相比于国内站点可提高重点季节的探测时效性,98°倾角LEO平台对低轨目标成像时效性方面更具优势,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空间目标光电观测设备天地一体的布局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监视时效性 观测设备布局 光电探测与成像 极地科考站 准地球同步轨道(GEO)
下载PDF
公路网交通量观测站布设方法的优化
10
作者 杨群 晏秋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2010年第5期55-57,共3页
文章阐述了交通量观测站的布设思想和布设原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关的比例系数,采用模糊聚类法对观测站进行聚类,将这两种定量计算方法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对观测站点的布设进行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 文章阐述了交通量观测站的布设思想和布设原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关的比例系数,采用模糊聚类法对观测站进行聚类,将这两种定量计算方法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对观测站点的布设进行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交通量观测站布设时主观随意性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量 观测布局 节点重要度 模糊聚类
下载PDF
14:00加密探空对区域数值预报系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丹 徐枝芳 +1 位作者 王瑞文 张利红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2-886,共15页
基于2014年6月全国14:00(北京时,下同)加密探空观测资料,设计了观测系统模拟试验(Observing System Simulation Experiments,OSSEs)和实际加密探空同化试验(Observing System Experiments,OSEs)来评估14:00加密探空对区域数值预报系统... 基于2014年6月全国14:00(北京时,下同)加密探空观测资料,设计了观测系统模拟试验(Observing System Simulation Experiments,OSSEs)和实际加密探空同化试验(Observing System Experiments,OSEs)来评估14:00加密探空对区域数值预报系统的影响,并对14:00加密探空的观测布局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1)理想模拟试验和实际同化试验中加入14:00加密探空对于提高区域模式的降水预报准确率均有积极影响,降水预报技巧评分在强降水量级提高更为明显,14:00起报结果优于20:00。(2)理想模拟试验中同化14:00加密探空能有效调整模式初始场中的动力、热力场结构和水汽分布,从而与"实况"更为接近。实际同化试验中增加14:00探空观测能修正模式风场,但对于温度和湿度分析在模式中低层略有负贡献,探空的湿度、温度观测本身存在观测偏差是一个可能的原因。(3)从观测布局来看,14:00加密探空对于数值预报具有基础作用,目前而言,GPS/PW等非常规资料不能取代14:00加密探空。综合考虑探空气球的施放成本,采用探测高度到300 h Pa、重点区域加密是一种经济的14:00增加高空观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探空 资料同化 数值影响 观测布局
下载PDF
房建基坑工程监测技术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元成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第11期52-54,共3页
对基坑监测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包括基坑裂缝监测技术、地下水压与水位监测技术、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技术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具体的监测内容、技术与结果。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在GPS监测技术应用中,通过合理布设点位、明确警戒... 对基坑监测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包括基坑裂缝监测技术、地下水压与水位监测技术、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技术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具体的监测内容、技术与结果。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在GPS监测技术应用中,通过合理布设点位、明确警戒值、监测周期与频率,牢牢把握监测要点,可使基坑支护施工质量与安全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建工程 基坑工程 监测技术 观测布局
下载PDF
Seasonal Suspended Particles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Western South Yellow Sea Based on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Observation 被引量:1
13
作者 LI Jianchao LI Guangxue +5 位作者 XU Jishang QIAO Lulu DONG Ping DING Dong LIU Shidong SUN Pingkuo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5年第3期385-398,共14页
An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ADCP) observation site was set up in the Western South Yellow Sea from 2012 to 2013 to study the local suspended particle matters (SPM) distribution pattern. The SPM concentra... An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ADCP) observation site was set up in the Western South Yellow Sea from 2012 to 2013 to study the local suspended particle matters (SPM) distribution pattern. The SPM concentration could be semi-quantitatively represented by backscatter intensity (Sv), converted by the echo intensity (E/) of ADCP. Results show two types of SPM in the water column: the quasi-biological SPM and quasi-mineral SPM. The quasi-biological SPM mainly exists in summer half year and is con- centrated above the thermocline. It has periodically diurnal variation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at night and low concentration in the daytime. The quasi-mineral SPM is located in lower part of the water column, with similar relation to monthly tidal current variation all year round. However, the daily quasi-mineral SPM distribution patterns vary between summer and winter half year. The sunlight is thought to be the origin factor leading to the diurnally vertical motion of the biological features, which might cause the diurnal Sv variation. Unlike in winter half year when tidal current is relatively single driving force of the monthly SPM pattern, the high speed current near the thermocline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the concentration of quasi-mineral SPM in summer half year. The sediment input difference between summer and winter half year contribute to the varied daily variation of quasi-mineral SPM with re-suspended SPM ir~ winter and sediments from Yellow Sea Mud Area (YSMA) in summer.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hydrodynamics, water structure and heavy-wind incidents are the primar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fferential seasonal SPM distribution patter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outh Yellow Sea backscatter intensity suspended particle matters season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diurnal periodicvariation
下载PDF
Effect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parameters on soil moisture retrieval from passiv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被引量:5
14
作者 ZHANG Tao ZHANG LiXin +3 位作者 JIANG LingMei ZHAO ShaoJie ZHAO TianJie LI YunQ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1313-1322,共10页
In this paper,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parameters on passive soil moisture retrieval at pixel scale.First,we evaluated the forward microwave emission model and soil moisture retrieval algo... In this paper,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parameters on passive soil moisture retrieval at pixel scale.First,we evaluated the forward microwave emission model and soil moisture retrieval algorithm accuracy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field experiments.Then,we used soil parameters in differ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including random,normal,and uniform distribution,to determine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heterogeneity on soil moisture retrieval,in order to see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terogeneity and soil moisture retrieval error.Finally,we conducted a controlled heterogeneity effect ex-periment measurements using a Truck-mounted Multi-frequency Radiometer(TMMR) to validate our simulation results.This work has proved that the soil moisture retrieval algorithm had a high accuracy(RMSE=0.049 cm3 cm 3) and can satisfy the need of this research.The simulation brightness temperatures match well with observations,with RMSE=9.89 K.At passiv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pixel scale,soil parameters with differ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could have different levels of error on soil moisture estimation.Overall,we found that soil moisture with a random distribution in a satellite pixel scale can cause the largest error,with a normal distribution being the second,and a uniform distribution the least due to the smallest het-erogene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e soil HETEROGENE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passiv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soil mois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