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创作选题立意的现实观照性探析
1
作者 金宇平 《时代人物》 2022年第26期28-30,共3页
本文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不同选题类型分析入手,结合几部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时代、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分析隐含在成功重大革命题材作品背后的创作意图和选题策略。进而考察多元现实因素的影响,探索如何紧跟时代,找准选题... 本文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不同选题类型分析入手,结合几部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时代、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分析隐含在成功重大革命题材作品背后的创作意图和选题策略。进而考察多元现实因素的影响,探索如何紧跟时代,找准选题和角度,实现革命史的常写常新,创造属于我们时代的文化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革命 选题 现实观照性
下载PDF
观照性设计让学生阅读思维拾级而上
2
作者 林淑娴 《新教育(海南)》 2020年第5期87-88,共2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有观照意识,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基础有观照性考量,通过整合性设计、鉴赏性设计、应用性设计,启动学生阅读思维、历练学生阅读思维、形塑学生阅读思维。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观照性设计 阅读思维
原文传递
女性主义文学的同路人——台湾言情文学二三谈
3
作者 刘红林 《学海》 2001年第4期163-165,共3页
台湾言情文学的作家大都为女性。它是在前期女性文学对女性婚姻悲剧充分展示的基础上 ,正面呼唤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它开始把女性作为精神主体 ,作为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社会力量去表现 ,对世代相衍的“男优女劣”、“男尊女卑”观念大... 台湾言情文学的作家大都为女性。它是在前期女性文学对女性婚姻悲剧充分展示的基础上 ,正面呼唤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它开始把女性作为精神主体 ,作为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社会力量去表现 ,对世代相衍的“男优女劣”、“男尊女卑”观念大胆质疑 ,但女性的依附性和被观照性仍显而易见。它对父权文化还有一种自觉的认同与维护 ,并向落后的封建伦理道德俯首称臣。因此 ,它只能算是女性主义文学的同路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言情文学 主义 同路人 依附 观照性
下载PDF
从视域融合看创造性叛逆——以爱尔兰民间文学翻译为例
4
作者 柴橚 赵燕凤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66-76,155,共12页
20世纪末,谢天振结合埃斯卡皮理论首次提出翻译学中的创造性叛逆理论,由此引发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理论的观照下,针对学界对创造性叛逆理论的批评性思考,以爱尔兰民间文学翻译为例,发现翻译中的理解、视域融合和创造性... 20世纪末,谢天振结合埃斯卡皮理论首次提出翻译学中的创造性叛逆理论,由此引发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理论的观照下,针对学界对创造性叛逆理论的批评性思考,以爱尔兰民间文学翻译为例,发现翻译中的理解、视域融合和创造性叛逆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关系,构成一个循环、发展的认知系统,并试图在面对视域冲突、隔阂与期待的过程中,廓清创造性叛逆所体现的选择性、观照性与优化性,为创造性叛逆的理论细化与完善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域融合 创造叛逆 选择 观照性 优化
下载PDF
简论西方侦探小说之叙事模式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晓霞 《长春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81-83,共3页
对近百年来欧美文学批评界的有关侦探小说叙事的研究做了回顾。论述了注重读者反映的早期批评 ;形式主义 结构主义贯穿其中的中期批评 ;承先启后 ,面向未来的近期批评。
关键词 侦探小说 叙事特点 读者反映 形式主义 结构主义 自我观照性 互文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诗歌流派研究述论
6
作者 胡建次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5-72,共8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诗歌流派研究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对诗歌流派的通观性观照,对单个诗歌流派的具体考察及对不同诗歌群体与流派关系的探析等领域,它们从不同的方面有力地呈示出我国传统诗歌流派研究的整体推进与学术贡献。
关键词 新世纪 诗歌流派 通观观照 个案考察 联系之探析
下载PDF
论老子的“明”及其冥契哲学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士彪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38,共8页
当代主流的《老子》注解,往往把“明”诠释为一种理性的认识,但这种诠释脱离了《老子》文本的工夫论语境。老子之“明”所蕴含的工夫义、体验义与境界义,可以从冥契工夫、冥契体验和超转后的冥契生活三个方面得到有效诠释。透过“涤除... 当代主流的《老子》注解,往往把“明”诠释为一种理性的认识,但这种诠释脱离了《老子》文本的工夫论语境。老子之“明”所蕴含的工夫义、体验义与境界义,可以从冥契工夫、冥契体验和超转后的冥契生活三个方面得到有效诠释。透过“涤除”的否定性工夫,呈现出以虚静为体的“明”,是一种本体论的洞见,本质上则是一种“静态的智的直觉”。透过此直觉洞见,呈现由“自知之明”到“知常曰明”的冥契体验。在超转后新的生活模式中,“明”的本体论洞见转化为对于万物的平等性观照,此观照一方面体现为“微明”带出的“无为”,一方面体现为“袭明”带出的“无不为”;这种由平等性观照而来的生活模式,即物我冥合的玄同之境,落实了则是一种和谐的价值理序。老子“明”的冥契体验,表明了老子的道论实际上是一种境界形态的形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冥契体验 本体论的洞见 平等观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