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观眼识证理论分析肝肾阴虚证下焦区络脉特异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露阳 崔韶阳 +1 位作者 袁双双 王鹏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2030-2034,共5页
目的:观察肝肾阴虚证患者下焦区白睛络脉特点,为观眼识证理论提供形态学证据。方法:试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为肝肾阴虚证患者,对照组为健康自愿者,每组60例,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彭氏眼针分区定穴方法,选取左眼下... 目的:观察肝肾阴虚证患者下焦区白睛络脉特点,为观眼识证理论提供形态学证据。方法:试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为肝肾阴虚证患者,对照组为健康自愿者,每组60例,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彭氏眼针分区定穴方法,选取左眼下焦区,采用ZL104型微循环检测仪对下焦区白睛络脉的形态、流态、管周状态进行观察并定量分析统计。结果:(1)白睛络脉总积分、形态积分、流态积分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管周状态积分两组差异不显著(P=0. 326〉 0. 05)。(2)两组形态积分中,清晰度、网状结构、微血管数等分项试验组积分高于对照组(P 〈0. 05)。流态积分中,血色积分、动静脉短路支积分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管周状态积分中各分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肝肾阴虚证患者下焦区白睛络脉形态颜色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其与彭老异常络脉形态颜色分类中的颜色深红、曲张或怒张、分岔较多、模糊一片形态一致、病机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眼识证 肝肾阴虚 络脉 球结膜微循环 半定量
下载PDF
“观眼识证”眼部图像采集规范化研究
2
作者 崔彩华 周鸿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7期65-66,共2页
探讨"观眼识证"眼部图像采集的规范化。"观眼识证"是继承中医学传统的诊法,临床研究仍处于定性诊断和凭经验诊断的状态,尚缺乏客观化及科学化。促进客观化与科学化的前提是实现样本资料采集光线、采集者操作、患者... 探讨"观眼识证"眼部图像采集的规范化。"观眼识证"是继承中医学传统的诊法,临床研究仍处于定性诊断和凭经验诊断的状态,尚缺乏客观化及科学化。促进客观化与科学化的前提是实现样本资料采集光线、采集者操作、患者配合操作的规范化。未来将现代数字化方法运用到临床研究中,使各项诊断能够转化成数据,使数据具有中医诊断学意义,中医诊断则有望实现数字化、客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眼识证 白睛 图像采集 规范化
下载PDF
五轮八廓学说与彭氏眼针溯源 被引量:11
3
作者 秦微 王彩霞 王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975-2976,共2页
通过研究五轮八廓学说的历史沿革,追溯彭氏眼针的中医理论渊源;挖掘"眼(目)与脏腑经络相关"的理论依据,进而阐明眼针的作用机理,寻找彭氏眼针理论独创之处。
关键词 五轮 八廓 眼针 眼识病() 八区十三穴
下载PDF
从历代主要中医眼科专著中挖掘彭氏眼针形成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7
4
作者 秦微 王彩霞 王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983-986,共4页
彭静山教授依据历代医家关于眼与脏腑、气血、经络等联系的论述,受到有关五轮、八廓八卦学说的启发,创立了眼针疗法,其理论的精髓就是"眼(目)与脏腑经络相关",这和历代中医眼科著作如《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银... 彭静山教授依据历代医家关于眼与脏腑、气血、经络等联系的论述,受到有关五轮、八廓八卦学说的启发,创立了眼针疗法,其理论的精髓就是"眼(目)与脏腑经络相关",这和历代中医眼科著作如《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银海精微》、《目经大成》、《眼科金镜》等具有共同的一脉的理论,挖掘其中相关经典论述,寻找彭氏眼针理论独创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疗法 秘传眼科龙木论 审视瑶函 银海精微 目经大成 眼科金镜 眼针 脏腑 气血 经络 五轮 八廓 眼识病()
下载PDF
《灵枢经》对彭氏眼针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秦微 王彩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71-1074,共4页
彭老依据历代医家关于眼(目)与脑、脏腑、气血、经络的联系的论述,受到有关五轮、八廓八卦学说的启发,创立了眼针疗法。其中《灵枢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基础理论著作,挖掘其中相关经典论述,还原本源,发现创新,对于眼针疗法中医基础... 彭老依据历代医家关于眼(目)与脑、脏腑、气血、经络的联系的论述,受到有关五轮、八廓八卦学说的启发,创立了眼针疗法。其中《灵枢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基础理论著作,挖掘其中相关经典论述,还原本源,发现创新,对于眼针疗法中医基础理论源流的确立,使其一脉相承,更好、更快、更广的发展做理论支撑;同时从新的视角研究中医特色疗法,起到一些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枢经 眼针 脏腑 气血津液 经络 五轮八廓学说 眼识病()
下载PDF
白睛络脉颜色与疾病性质关系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翟坤 周鸿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7期20-20,共1页
白睛脉络颜色的诊断是彭静山教授首创的观眼识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彭老指出白睛脉络颜色变化对疾病的性质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白睛脉络的色诊基础为脏腑器官病变时对经络气血的运行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 白睛 络脉 观眼识证 颜色
下载PDF
八廓学说与彭氏眼针理论溯源 被引量:2
7
作者 秦微 王彩霞 王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7-549,共3页
通过研究八廓学说的历史沿革,追溯彭氏眼针的中医理论渊源,挖掘"眼(目)与脏腑经络相关"的理论依据,进而阐明眼针的作用机理,寻找彭氏眼针理论独创之处。
关键词 八廓 眼针 眼识病() 八区十三穴
下载PDF
彭氏眼针疗法理论阐释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庞立健 王鹏琴 +2 位作者 吕晓东 邵妍 王琳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5,共6页
彭氏眼针疗法是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教授首创,是彭教授在经典医学古籍启发下,结合临证经验,继承创新而成的独特的微针疗法。文章系统梳理彭氏眼针疗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阐明其核心理论,提出五轮八廓学说是彭氏眼针疗法形成的理论基础,观... 彭氏眼针疗法是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教授首创,是彭教授在经典医学古籍启发下,结合临证经验,继承创新而成的独特的微针疗法。文章系统梳理彭氏眼针疗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阐明其核心理论,提出五轮八廓学说是彭氏眼针疗法形成的理论基础,观眼识病(证)是辨病(证)关键,八区十三穴是理论体系核心,眼针带针康复疗法是现代创新模式。并通过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文献分析,阐明彭氏眼针疗法临床疗效,充分体现其独创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氏眼针疗法 五轮八廓 眼识病() 八区十三穴 眼针带针康复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