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教育政策中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内容、演变与前瞻——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
1
作者 余凤燕 《教育导刊》 2024年第6期31-44,共14页
教师情感日渐受到国家和学界的重视,但是对教师情感具有指引和约束作用的情感表演规则研究却关注较少。以“政策工具”为研究视角,构建以工具类型为横向X维度、以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类型为纵向Y维度的二维分析框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 教师情感日渐受到国家和学界的重视,但是对教师情感具有指引和约束作用的情感表演规则研究却关注较少。以“政策工具”为研究视角,构建以工具类型为横向X维度、以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类型为纵向Y维度的二维分析框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的涉及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105份政策文本进行收集、梳理和探索,分析我国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政策工具、政策内容和发展演变,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发现,我国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政策工具使用趋于多元,但选择配置呈现失衡;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类型涵盖全面,但各类型比重不够合理;政策工具与不同类型教师情感表演规则匹配程度有待提升。基于此,建议合理配置政策工具,提高政策中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有效性;均衡考虑政策内容,促进政策中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合理性;适配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政策工具和类型,增加二者契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情感 情感表演规则 政策工具 发展演变
下载PDF
情感社会学视阈下教师情感实践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1405名中小学教师的实证数据
2
作者 王吉康 《教育导刊》 2024年第10期35-46,共12页
教师情感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直接关乎教育教学的效果。对全国二十余省份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发现:教师情感实践的总体水平较高,但各维度发展并不均衡;情感实践各维度能显著预测情感行为;教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教师... 教师情感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直接关乎教育教学的效果。对全国二十余省份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发现:教师情感实践的总体水平较高,但各维度发展并不均衡;情感实践各维度能显著预测情感行为;教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教师高于男教师,情感实践水平与年龄成正比,不同教龄教师的情感实践水平存在“高原”现象,情感实践水平与学历呈现“背反性”,班主任的情感素质高于任课教师,小学教师的情感实践水平高于初中和高中教师,已婚教师高于未婚教师。为全面提升教师的情感实践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在社会上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在教师教育中设置教师情感类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加强情感反思,在组织上构建教师情感发展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情感规则 情感实践水平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论“后情感社会”真人秀节目的情感规则、偏误与调适 被引量:16
3
作者 晏青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8-114,共7页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情感转向"背景下,考察作为一种意识形式的情感在真人秀节目中是如何呈现及调适的。由于作为现代娱乐体验来源与"情感机器"的真人秀节目编制独特的"情感规则",具有公共属性的真人秀...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情感转向"背景下,考察作为一种意识形式的情感在真人秀节目中是如何呈现及调适的。由于作为现代娱乐体验来源与"情感机器"的真人秀节目编制独特的"情感规则",具有公共属性的真人秀节目的情感叙事呈现独特的娱乐修辞与人文底蕴。然而,检视媒介属性、发生机制、外在作用机制等发现,从情感编码到接受链的效果显现存在不足,并造成能指与所指错位的情感传播误区。基于此,要重构现代情感的认知,提升情感的符号互动、生产反思性情感、从符号化到社会化情感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社会 真人秀节目 情感规则 公共属性 社会化情感
下载PDF
情感育德:何以必要?何以可能?——基于社会学视角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京翠 刘雨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48,共4页
学校场域中情感与道德之间模棱两可的关系,给道德教育实践带来困扰,有必要对情感与道德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以明确情感何以育德的学理依据。社会学视角下的情感与道德关系既表现为情感为道德提供感性支撑,又表现为道德蕴含着情感元素。... 学校场域中情感与道德之间模棱两可的关系,给道德教育实践带来困扰,有必要对情感与道德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以明确情感何以育德的学理依据。社会学视角下的情感与道德关系既表现为情感为道德提供感性支撑,又表现为道德蕴含着情感元素。基于理论分析以及实践反思,可以通过情感资本积累德育的情感资源,通过强情感互动促进道德教育的情感实践,通过习得情感规则培养遵循道德规范的情感惯习,运用情感劳动策略调节道德教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道德 情感育德 情感资本 情感互动 情感规则 情感劳动
下载PDF
基于情感对象识别和情感规则的微博倾向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泽辰 王树鹏 +3 位作者 孙立远 张磊 王勇 郝冰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1-310,共10页
微博平台数据中含有大量反映用户情感喜恶的信息,对于涉及博文倾向性分析的应用尤为重要。现有的分析方法往往聚焦在博文情感的简单分类上,无法分析特定类型实体的微博倾向性。为解决微博倾向性分析问题,实现博文立场判定,采用半监督学... 微博平台数据中含有大量反映用户情感喜恶的信息,对于涉及博文倾向性分析的应用尤为重要。现有的分析方法往往聚焦在博文情感的简单分类上,无法分析特定类型实体的微博倾向性。为解决微博倾向性分析问题,实现博文立场判定,采用半监督学习的方法,通过协同训练和主动学习,训练实体识别模型,并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情感规则,提取句子的主成分,将口语化的文本规范化为指定格式。再利用指向性实体的正负面性、情感词的褒贬义及情感词充当的句子成分,实现情感分类的更深层次分析——立场判定。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立场判定实验,在不同规模数据集上的自对比实验和他比实验显示,随着标注实体的博文数量增加,模型对博文立场判断的正确率持续提升,而且所提方法判断博文立场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对比方法,相较已有研究方法分别提高了2.79%和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分析 立场判定 半监督学习 倾向性 情感规则 协同训练 主动学习
下载PDF
基于规则的汉语情感语音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曾一鸣 朱杰 《电子测量技术》 2009年第11期62-64,88,共4页
汉语的一个特点是存在大量的同音字和同音词。利用这一点,建立了一个基于音节的语音库,它覆盖了所有汉语单字,收录了三万余个汉语高频词。同时,考虑到相同的字处于词头和词的中间时发音有所不同这个特点,语音库中还加入了这两种情况下... 汉语的一个特点是存在大量的同音字和同音词。利用这一点,建立了一个基于音节的语音库,它覆盖了所有汉语单字,收录了三万余个汉语高频词。同时,考虑到相同的字处于词头和词的中间时发音有所不同这个特点,语音库中还加入了这两种情况下的单字的发音,提高了合成语音的自然度。最终得到一个大小为550M左右的包含合成所需基本词汇量的语音库。接着,采用波形拼接的方法,我们得到自然流畅的中性合成语音。在对预先录制的语音样本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悲伤、喜悦这两种最基本情感的语音参数特点。最后,在中性合成语音上进行基频曲线特征、时长、信号平均强度等相关语音参数的调节,从而得出带有悲、喜情感的语音。听者测试实验表明,合成出的语音情感表现明显,证明了这个系统能以较小的容量代价实现基本情感语音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库 情感规则 拼接方法 语音合成
下载PDF
基于语义规则与RNN模型的在线评论情感分类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邵良杉 周玉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131,共8页
为提高互联网中在线评论文本的情感倾向分类准确率,方便消费者和商家准确高效地获取信息,该文提出一种将语义规则方法与深度学习方法相结合的在线评论文本情感分类模型,对基于情感词典的语义规则信息进行扩展,嵌入到常用特征模板中组合... 为提高互联网中在线评论文本的情感倾向分类准确率,方便消费者和商家准确高效地获取信息,该文提出一种将语义规则方法与深度学习方法相结合的在线评论文本情感分类模型,对基于情感词典的语义规则信息进行扩展,嵌入到常用特征模板中组合成更有效的混合特征模板;采用Fisher判别准则方法对混合特征模板进行降维以消除特征间的信息冗余;深度学习模型采用基于LSTM改进的RNN模型,将网络爬取的数据输入到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语义规则抽取出的特征包含更多、更准确的情感信息,使得混合特征模板可以更加全面地考虑文本的情感特征粒度;Fisher准则可有效识别出高判别性的低维文本特征,进一步提高改进RNN模型对评论文本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评论 情感分类 递归神经网络 情感语义规则
下载PDF
人机协同教学中教师身份认同的情感理路与提升路径:一个情感社会学的解读 被引量:7
8
作者 吕寒雪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8-115,共8页
人机协同教学在推进教师角色分工精细化的同时,极大动摇着教师的身份认同,症结在于教师身份的去情感化。基于情感社会学视角审视教师身份认同的情感逻辑,发现人机协同教学出现政策要求与社会期待下教师身份的多元化、互动硬环境异质化... 人机协同教学在推进教师角色分工精细化的同时,极大动摇着教师的身份认同,症结在于教师身份的去情感化。基于情感社会学视角审视教师身份认同的情感逻辑,发现人机协同教学出现政策要求与社会期待下教师身份的多元化、互动硬环境异质化和互动符号系统单维化,伴之而来的是情感规则的遵与违之间教师身份的内在冲突,低回报情感劳动下教师身份的核心质素动摇。对此,需以情感取向为主线统整教师身份结构,化解人机协同教学的身份冲突;发挥教师情感的动力效能,促进人机协同教学的身份协商与身份展示;关照教师身份的情感性要素,为人机协同教学中的教师身份转变减负增能,从而推进教师身份的合情改变,实现人机协同教学中人与技术的和谐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教学 教师身份认同 情感社会学 情感规则 情感劳动
下载PDF
一种融合情感规则与机器学习的情感分类方法
9
作者 宛艳萍 孟竹 +2 位作者 唐家明 谷佳真 张芳 《高师理科学刊》 2020年第6期31-35,共5页
针对评论型长文本的情感倾向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情感规则与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基于情感规则得出评论的情感得分,该方法将文本分解为一组子句,以词汇为基本颗粒进行分数计算,得出最佳位置权重系数.同时,不同类型句式共归纳出4类关联... 针对评论型长文本的情感倾向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情感规则与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基于情感规则得出评论的情感得分,该方法将文本分解为一组子句,以词汇为基本颗粒进行分数计算,得出最佳位置权重系数.同时,不同类型句式共归纳出4类关联词与之对应.将所得权重系数与关联词得分相结合,总结出情感计算公式.然后将所得情感得分作为特征融合到机器学习分类器的输入矩阵中,构造最优情感分类器.实验所得最优分类器准确率为0.979,高于同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倾向性 情感规则 权重调优 关联词 特征融合 最优情感分类器
下载PDF
国外教师情感劳动研究的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卫华 李书琴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36,共18页
情感劳动与教师的身心健康、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息息相关,也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通过对SSCI数据库中201篇文献的计量分析和内容综述,发现国外教师情感劳动研究呈现持续升温的趋势,受到多个国家的学者、期刊的关注,研究内容涉及教师情... 情感劳动与教师的身心健康、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息息相关,也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通过对SSCI数据库中201篇文献的计量分析和内容综述,发现国外教师情感劳动研究呈现持续升温的趋势,受到多个国家的学者、期刊的关注,研究内容涉及教师情感劳动的内涵与特征、一般机制、影响因素、结果与优化措施四个方面。这些研究进展带给我国的启示是:立足教育学的学科视野,统整教师情感劳动的理论体系;加大研究力度,持续深化教师情感劳动的本土研究;融合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把握教师情感劳动的复杂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情感劳动 情感规则 表层表演 深层表演 自然表达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评论文本情感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龚安 费凡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8年第8期91-95,共5页
评论文本情感分析现已成为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研究领域。针对评论文本语法不规则、特征稀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针对评论文本的多特征融合的情感分类算法。首先提出一种改进的情感规则方法;然后从规则方法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将每一个情感... 评论文本情感分析现已成为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研究领域。针对评论文本语法不规则、特征稀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针对评论文本的多特征融合的情感分类算法。首先提出一种改进的情感规则方法;然后从规则方法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将每一个情感信息量扩展为多维向量,再融合一元词特征、句法特征以及依存词语搭配特征构成向量空间,形成更有效的融合特征模板;最后利用信息增益理论进行特征选择,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对评论文本进行识别和分类,实现了机器学习方法与规则方法相融合。以中文酒店评论数据集作为语料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让机器学习算法更加充分地利用规则特征,相比单纯地使用规则方法或机器学习方法,能够达到更好的分类性能,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情感分析 多特征融合 机器学习 情感规则
下载PDF
基于情感上下文的语音情感推理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毛启容 白李娟 +1 位作者 王丽 詹永照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26-834,共9页
针对前后相邻情感语句的情感变化存在相互关联的特性,提出基于情感上下文的情感推理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传统语音情感特征和上下文语音情感特征分别识别待分析情感语句的情感状态,然后借助情感交互矩阵及两类情感特征识别结果的置信度... 针对前后相邻情感语句的情感变化存在相互关联的特性,提出基于情感上下文的情感推理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传统语音情感特征和上下文语音情感特征分别识别待分析情感语句的情感状态,然后借助情感交互矩阵及两类情感特征识别结果的置信度对待测试语句的情感状态进行融合推理.在此基础上,建立语音情感上下文推理规则,利用该规则根据相邻语句的情感状态对待分析情感语句情感状态进行调整,最终得出待分析情感语句所属的情感类别.在自行录制的包含6种基本情感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仅采用声学特征的方法相比,文中提出方法平均识别率提高1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情感识别 情感上下文 情感推理规则 上下文语音情感特征 情感上下文交互矩阵
下载PDF
隐私情感公开化:媒体与当事人的共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辉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3,共3页
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出现,是市场力量下媒体与当事人共谋的产物。本文采用微观经验研究的方法,对双方共谋过程中的互动进行社会学解析,从而得出结论:隐私情感的公开亮相之所以成为可能,依赖于媒体以权力运作为核心的相关策略及谋体与当事... 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出现,是市场力量下媒体与当事人共谋的产物。本文采用微观经验研究的方法,对双方共谋过程中的互动进行社会学解析,从而得出结论:隐私情感的公开亮相之所以成为可能,依赖于媒体以权力运作为核心的相关策略及谋体与当事人双方的情感管理。这一结论不仅可以解释关于此类节目真实性的种种质疑,也将为下一步对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类电视节目 共谋 权力 情感规则 情感管理
下载PDF
自然·自觉·自由:教师情感劳动的三重境界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国秀 刘海芳 《教师发展研究》 2022年第1期75-80,共6页
教学是一种情感实践,蕴含着教师的情感劳动。情感劳动是教师为学为师的必然组成部分,有必要从境界的视角对其加以探讨。根据冯友兰先生划分的“觉解”标准,教师情感劳动可分为三种境界:情感规则支配下的自然境界,情感认识反思下的自觉境... 教学是一种情感实践,蕴含着教师的情感劳动。情感劳动是教师为学为师的必然组成部分,有必要从境界的视角对其加以探讨。根据冯友兰先生划分的“觉解”标准,教师情感劳动可分为三种境界:情感规则支配下的自然境界,情感认识反思下的自觉境界,情感本体觉知下的自由境界。自然境界下,教师的情感劳动体现为自发性、例行化,其策略主体为自发表达和浅层扮演。自觉境界下,教师的情感劳动以反思性为主,其策略主体为深层扮演。自由境界下,教师的情感劳动是对象化情感劳动,其策略主体为自主表达。教师情感劳动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也关系到教育对象的情感体验和生命塑造,以及教育价值的实现。实践中聚焦教师情感支持、情感培养和情感修养,是提升教师情感劳动境界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情感 情感劳动 情感规则 情感境界
下载PDF
教师情感劳动的内涵、价值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亦荣 李帆 《教育科学论坛》 2021年第1期61-66,共6页
教育是一项情感实践,倾注情感的教育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教育。教育工作不仅是专业劳动,更是情感劳动,教师本身就是情感劳动者。情感劳动的发现,丰富了教师劳动的内涵,为改进教师专业实践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改善淡漠的师生关系创造了契机。... 教育是一项情感实践,倾注情感的教育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教育。教育工作不仅是专业劳动,更是情感劳动,教师本身就是情感劳动者。情感劳动的发现,丰富了教师劳动的内涵,为改进教师专业实践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改善淡漠的师生关系创造了契机。探索教师情感劳动的实现路径,应制定情感劳动的规则,激发教师情感劳动的动力,形成属于教师的情感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情感劳动 拟剧理论 情感规则 情感智慧
下载PDF
“众怒”的年代:新媒介、情感规则与“愤怒”的政治 被引量:39
16
作者 袁光锋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22,共17页
愤怒是政治生活中的持久特征,也是理解当代政治的关键词。我们不应该把愤怒简单地贴上暴力、危害社会秩序、非理性的标签,而应分析愤怒产生的机制和表达的文化性。本研究借助情感研究的述行路径,探讨了新媒介中的愤怒表达,试图回答如下... 愤怒是政治生活中的持久特征,也是理解当代政治的关键词。我们不应该把愤怒简单地贴上暴力、危害社会秩序、非理性的标签,而应分析愤怒产生的机制和表达的文化性。本研究借助情感研究的述行路径,探讨了新媒介中的愤怒表达,试图回答如下问题:新媒介如何影响了愤怒的政治表达?不同的主体如何通过愤怒的表达进行互动、形成社会关系?愤怒表达的政治后果是什么?本文认为,新媒介改变了愤怒表达的规则,促成了以愤怒为重要特质的网络舆论文化的形成。愤怒反映了人们对正义的认知,也是促使人们争取正义的力量。中国新媒介空间中的愤怒杂糅了各种类型的正义观念、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等元素。不加克制的愤怒反对交流和对话,阻止共识的达成,加剧社会的撕裂,导致相互之间的理解变得更为困难。对于愤怒的分析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全球政治和社会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愤怒 情感文化 情感规则 情感体制 新媒体事件
原文传递
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类型学考察——基于国家教育政策的扎根理论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吉康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0,107,共8页
本研究从类型学视角,采用扎根理论从教育政策中归纳出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类型学体系。通过探索性分析得到如下形式理论:情感表演规则分为内隐性和外显性规则两大类;内隐性规则又分为情感修养规则、情感素质规则、情感认知规则、情感调... 本研究从类型学视角,采用扎根理论从教育政策中归纳出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类型学体系。通过探索性分析得到如下形式理论:情感表演规则分为内隐性和外显性规则两大类;内隐性规则又分为情感修养规则、情感素质规则、情感认知规则、情感调节规则、情感体验规则,外显性规则分为情感行为规则和情感形象规则;根据类型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建构了"冰山模型"。对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类型的探究有助于为全面优化教师情感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情感表演规则 类型学 扎根理论
原文传递
教师情感表达的调适机制探视:基于情感体制理论的考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艾诗根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8,共8页
教师情感表达是透过语言与非语言来清楚表达自己内在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他人的情感感受的一种能力。情感表达是理解教师情感劳动的重要窗口,从情感体制理论的视角看,教师情感表达受制于多种调适机制的影响,相应聚焦于三个关键领域,即教育... 教师情感表达是透过语言与非语言来清楚表达自己内在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他人的情感感受的一种能力。情感表达是理解教师情感劳动的重要窗口,从情感体制理论的视角看,教师情感表达受制于多种调适机制的影响,相应聚焦于三个关键领域,即教育教学工作领域的整饰机制、人际互动领域的表演机制和教师身份构建领域的认同机制。教师情感表达在这三种调适机制之间穿梭,由此衍生出多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内容和方式,其共同点可能与教师赋予工作的意义有关,教师情感表达受制于情感规则的制约,而教师身份认同和人际互动情境又重塑教师对情感规则的感知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情感表达 情感体制 情感规则 自我表演 教师身份
原文传递
模仿、想象和重新评价:道德情感的教育 被引量:4
19
作者 布鲁斯.马克斯韦尔 罗兰德.雷岑巴赫 孙陆 《中国德育》 2007年第2期7-13,共7页
在人文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中,所有观察者都会对情感作用做出新的正确的评价。尽管如此,“将情感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维度”仍是一个带有几分禁忌的话题。为证实这一点,我们提出通常未被认可、但明确适应于情感教育的三种干预方式。... 在人文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中,所有观察者都会对情感作用做出新的正确的评价。尽管如此,“将情感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维度”仍是一个带有几分禁忌的话题。为证实这一点,我们提出通常未被认可、但明确适应于情感教育的三种干预方式。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是可能的,实际上也很常见。与道德行为相比,规则情感或许是衡量道德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更好的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教育 规则情感 羞耻感 罪恶感 出局角
原文传递
教师情感劳动的教育意蕴和优化策略 被引量:40
20
作者 赵鑫 熊川武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1,共5页
教师情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情感劳动是教师在教育情境中为有效达成教育目标,藉以影响自己拥有何种情感、何时拥有,以及怎样管理和表达情感的努力及过程。教育具有丰富的情感性,教师情感劳动包括情感意识、情感管理和情感表达等要... 教师情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情感劳动是教师在教育情境中为有效达成教育目标,藉以影响自己拥有何种情感、何时拥有,以及怎样管理和表达情感的努力及过程。教育具有丰富的情感性,教师情感劳动包括情感意识、情感管理和情感表达等要素,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情感劳动的机制。教师优化情感劳动需遵循情感规则,提升情感劳动的动力,自觉养成符合教育情境和教育目标的积极情感,调节不当情感,彰显情感劳动的教育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情感劳动 教育意蕴 情感规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